摘?要:課前預習是新課開始之前,學生根據(jù)自主學習需要以及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獨立自學新課的內(nèi)容,以做好新課學習準備的過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設計課前預習實踐,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潛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目前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xiàn)狀來看,其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卻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從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出發(fā),分析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xiàn)狀,并結合問題探究優(yōu)化課前預習實踐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xiàn)狀分析;教學實踐
課前預習是針對新課學習做出全方面準備的過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新課學習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不同難度的,適合不同層次學生需要的自學作業(yè),引導學生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觀察、識記、聯(lián)想、想象、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從而實現(xiàn)“以學定教,先學后教”的實踐效果。通過對課前預習的描述可以發(fā)現(xiàn),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能力,支持課堂教學過程,奠定良好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實際上,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教學指導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導致課前預習效果不理想。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深入課前預習現(xiàn)狀分析,為優(yōu)化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探究有效策略做準備。
一、 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xiàn)狀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物理課前預習教學實踐不斷優(yōu)化,并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從整體實踐效果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依舊比較突出,具體來看,高中物理課前預習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
(一)教師對課前預習的指導缺乏合理規(guī)劃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對于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教學指導中卻存在疏漏,即對學生的預習過程缺乏合理規(guī)劃、淺嘗輒止,難以將學生自主預習與課堂教學實踐有效銜接,例如一些教師對預習任務的設計主要圍繞課后習題進行,缺乏對學生層次化分析,更沒有針對教學目標設計啟發(fā)性思考問題;還有一些教師習慣用模式化的預習方案對學生提出要求,無視新課知識內(nèi)容盲目套用模板,導致學生對課前預習失去興趣,甚至照搬、照抄其他學生答案,敷衍了事;還有一些教師忽視了預習反饋機制的設計,無法綜合反映學生的預習狀況,提不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導致學生課前預習始終停留在低效率狀態(tài)。
(二)學生對于課前預習的態(tài)度不端正
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的課前預習時間為10~15分鐘,超出30分鐘的是極少數(shù),一些學生是因為其他課業(yè)負擔較重,擠占了物理課前預習時間,有的學生思想認識不足,干脆敷衍了事;學生預習過程簡單,主要是閱讀教材、回答課后問題,對于新課的重難點知識缺乏深入思考,更無法自主質疑,提出問題;對于微課、課件等課前預習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學習方法主要是機械地觀看,對于其中強調的重難點知識沒有回歸教材進行深度解析,浪費了課前自主學習時間,無法配合教師完成課堂翻轉;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課前預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使得課前預習過程隨意、散漫,難以形成實際效果。
(三)家長在課前預習中“缺位”
家長在學生課前預習中通常起到監(jiān)督管理的作用,但是一些家長由于文化水平有限,難以為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有效的輔導;一些家長思想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學生交給學校后,所有關于學習的事情都應該由教師負責,因此,在學生課前預習中逃避責任,無法對學生形成有效管理;還有一些家長監(jiān)督方法不合理,對于高中學生的情感認知分析不足,一味地說教、嘮叨、命令,激發(fā)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降低了課前預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過分重視對課本的教授
對于課本中的公式及定義通常是要求學生必須要背會的,進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只注重對于課本知識的練習,沒有教會學生如何看透習題本質及把握住現(xiàn)象,這就導致學生只是知道習題的計算方法,但是學生不明白其科學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教授物理定義及公式,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一些問題講解理解不好,學生對學習沒有目標性,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在新課改的推進下,教師一定要注重課前預習教學。
二、 高中物理課前預習實踐策略
(一)優(yōu)化課前預習環(huán)境
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教師應從以下幾點出發(fā)優(yōu)化課前學習環(huán)境:第一,借助信息技術,推進課堂翻轉。教師可以結合課程重難點內(nèi)容制作微課,并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輔助,以打破教學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推動學習過程前置,提高課堂翻轉效果。第二,立足學生興趣,調動學生預習的主動性。教師應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偏好、選擇設計預習指導方案,以切中學生的學習需要,點燃學生預習熱情。第三,滲透激勵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預習習慣。教師應通過激勵、鼓勵、表揚等手段對學生的預習過程與預習結果予以肯定,并從長遠出發(fā)引導學生制定預習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第四,提升自主專業(yè)技能,提高教學指導能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不斷反思、總結,改進預習指導思路,提升教學指導水平。第五,家校合作,鞏固家長的監(jiān)督管理地位。教師在教學指導指揮中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引導家長轉變思想誤區(qū),根據(jù)教師的課前預習安排,主動參與到與學生的互動溝通中來,改進監(jiān)督管理方法,發(fā)揮家庭教育作用,提高教學配合效果,為學生課前預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二)豐富預習指導方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就是要在課前讓學生獨立的閱讀課本,這是學生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課前提前預習新課程,首先要將新課程當中的內(nèi)容仔細閱讀,通過理解、閱讀、思考等方式,了解新課程的重點難點及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新課程當中的內(nèi)容,找出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梳理出知識結構。在這樣的預習模式下,還要讓學生自主做一些經(jīng)典的習題并嘗試解答,將完成后的習題作為課前預習的檢測,并使學生總結出解題的過程及步驟。教師在強化預習指導過程中,應結合物理學科特點,根據(jù)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需要,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常見的預習指導方法有:第一,掃除障礙法,即教師針對課程學習的重難點,為學生設計預習任務,而學生則通過查閱線上線下學習資料、獨立思考、請教他人等方法,掃清學習障礙,突破知識難點,提升學習自信,以奠定課堂學習的知識基礎與心理基礎;第二,符號標注法,即教師將課前預習的權利交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利用代表一定意義的符號進行圈點勾畫,以輔助閱讀,并實現(xiàn)讀、想、記的有效融合,以提升學生的記憶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第三,習題解析法,即教師結合課后習題,或者根據(jù)課程重難點設計思考問題,要求學生通過試解教材知識點完成解答,從而完成對新課知識的初步理解,奠定學生的課堂學習基礎。
(三)改進教學檢測手段
做好教學檢測是有效反饋預習效果,提升教學實踐效果的重要途徑。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根據(jù)課程發(fā)展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檢測手段,即通過課前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具體來講:第一,教師應完善課前檢測方法,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量化分析。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導學案中的習題,對學生的課前預習結果進行考核,并通過批閱、檢查,梳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第二,教師應注重課堂講解與預習內(nèi)容的銜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參與檢測預習結果。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檢查學生對課前預習問題的探究結果,可以針對問題做出進一步挖掘,以深化課前預習探究,展現(xiàn)課前預習效果。
(四)優(yōu)化學生預習行為
學生是課前預習中的主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能力直接影響著預習的實際結果。針對當前高中物理課前預習中面臨的問題,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預習行為的引導與規(guī)范,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一,教師應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培養(yǎng),通過思想教育、情感滲透強化學生自我發(fā)展的責任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預習是自己的事”;第二,注重個性化預習指導,針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要,啟發(fā)學生對自我預習過程進行規(guī)劃,調整預習進度,設計預習方法,讓預習過程契合自身發(fā)展需要,以體現(xiàn)個性化預習效果;第三,注重課前合作溝通,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的方式組建預習小組,共同突破預習難點,交換預習成果,共同提升課前預習效果。
(五)完善管控評價體系
在高中物理教學指導中,為確保課前預習效果,教師應構建并完善管控評價體系,針對預習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管理,控制課前預習過程,提升學生的預習指導效果。具體來講,第一,教師應深入分析課前教學策略的事實情況,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過程,例如當前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為教師監(jiān)控提供了便利;第二,教師應分析課堂設計是否與教學目標相偏離,并結合教學過程檢驗教學實踐是否有效,進而完善管控評價過程,提升教學實踐效果。
三、 結束語
總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對于落實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目標,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高中物理課前預習現(xiàn)狀的分析可知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針對此,教師應加強教學理論分析與實踐探究,優(yōu)化課前預習環(huán)境,豐富預習指導方法,改進教學檢測手段,優(yōu)化學生預習行為,完善管控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前預習自主性,并提供科學合理的點撥與指導,從而保證課前預習實踐效果。
參考文獻:
[1]車倩紅.淺說高中物理預習案設計的四棄四崇[J].物理教學探討,2018,36(8):28-29+33.
[2]吳粵榮.高中物理預習案的設計與有效利用研究[J].物理之友,2016,32(6):31-33.
[3]李響,宋善炎.高中物理教師指導學生課前預習現(xiàn)狀的調查與思考[J].湖南中學物理,2015,30(3):3-6.
作者簡介:
馬尚義,甘肅省平?jīng)鍪?,甘肅省平?jīng)鍪嘘兾鲙煼洞髮W平?jīng)鰧嶒炛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