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霞
手術室是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手術室中的治療及護理操作多為侵入性操作,比普通科室更容易出現(xiàn)各種安全隱患,其中術后感染就是手術室較為常見且較嚴重的安全隱患,不僅會影響到手術室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而且可增加患者痛苦,易導致醫(yī)患糾紛事件的發(fā)生[1-2]。因此如何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降低術后院感水平,一直是手術室護理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精細化護理管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臨床護理管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強化基礎護理來提升護理服務水平[3]。有學者指出[4-5],將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應用在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對降低手術室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均具有重要意義。故為了進一步驗證手術室精細化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對84 例手術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為患者更好恢復健康及手術室護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前提,闡述如下:
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的84 例手術患者納入本次實驗作為研究對象,均有手術治療指征,均知曉、同意并愿意配合本次實驗,排除研究前經(jīng)檢查顯示精神方面疾病、肝腎疾病、器官功能異常及凝血功能障礙者。根據(jù)床位單雙號分為常規(guī)組42 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管理)和精細組42 例(接受精細化護理管理),常規(guī)組:男女各為27 例、15 例;年齡24 ~59 歲,年齡均值為(47.88±10.92)歲;手術分類:泌尿科、普通外科、婦科、婦科及其他手術的比例為13:8:7:5:9;手術時間均值為(99.73±28.36)min;精細組:男女各為28 例、14 例;年齡23 ~58 歲,年齡均值為(47.33±10.75)歲;手術分類:泌尿科、普通外科、婦科、婦科及其他手術的比例為14:8:7:5:8;手術時間均值為(100.98±27.61)min。兩組基礎信息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包含術前訪視,術前物品、儀器準備,術中按常規(guī)護理流程和無菌操作原則等做好術中配合,以及做好術后相關物品的清理、手術室的整理以及術后交接等;精細組:(1)成立精細化護理小組,由若干名臨床經(jīng)驗豐富、有一定工作年限且工作認真、負責的護理人員共同構成,小組成員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方式,并相互討論,最后總結既往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差錯或者風險問題,重點對手術室感染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及操作規(guī)范的標準,加強各項工作的流程及制度,并保證分工明確;(2)人員培訓及管理:對小組成員進行感控知識培訓及考試,確保小組成員能夠準確掌握醫(yī)院感控相關知識,同時對小組成員的手術室相關護理操作進行培訓、指導及考核,確保小組成員所有護理操作都能夠嚴格無菌操作,提高小組成員的感控意識。同時改變以往隨機安排工作方式,準確分析護理人員工作能力及性格特點,為護理人員合理安排工作,要求各護理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范圍,同時成立質控小組,負責工作質量的監(jiān)督和持續(xù)改進;(3)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改進:在術前訪視時,除了常規(guī)宣教內容外,還要向患者提前說明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尤其是感染并發(fā)癥,并告知患者要如何做才能盡量避免這些并發(fā)癥;做好術前準備,保證手術室內干凈整潔,并定期消毒,清理手術過程中相關的醫(yī)療器械等,調整室內溫度、濕度等,提前準備好術中需要用到的器械,避免術中反復出入手術室;在術中護理方面,嚴格限制其他人員的進出,減少工作人員走動,并嚴格控制出入手術間的人數(shù)。每隔4 h 消毒手術室1 次,及時擦干患者手術切口旁的汗液,間歇性使用含有鹽水的紗布擦抹患者出血位置,避免不需要的暴露,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并遵照規(guī)定的操作流程進行手術;在術后護理方面,推車需清洗并消毒,隔離傷口感染的患者,并控制家屬探望的次數(shù)及人數(shù)。主動告知患者應戒煙,不可隨地吐痰或者亂走動,加強衛(wèi)生管理,指導合理飲食,制定針對性運動計劃,并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感染的危險性。
記錄兩組病原菌檢出率、術后感染發(fā)生率和發(fā)生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病原菌檢出率=病原菌檢出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感染程度分為無感染、輕度感染、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其中無感染為傷口愈合正常、無紅腫和疼痛;輕度感染為傷口輕微紅腫但無明顯疼痛;中度感染為傷口紅腫且有一定疼痛感;重度感染為傷口紅腫明顯,疼痛劇烈[6]。術后感染發(fā)生率(%)=(輕度感染例數(shù)+中度感染例數(shù)+重度感染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護理滿意度的評價引用王輝等[7]研究中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分為完全滿意、部分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完全滿意例數(shù)+部分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表1 感染發(fā)生情況比較[n(%)]
本文研究中選擇SPSS 18.0 系統(tǒng)計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表示,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精細組病原菌檢出率2.38%(1/42)低于常規(guī)組的19.05%(8/42),χ2=6.098,P=0.014。
精細組感染程度低于常規(guī)組,且感染總發(fā)生率4.76%低于常規(guī)組的21.43%,P <0.05。見表1。
精細組滿意度95.24%(40/42)高于常規(guī)組的80.95%(34/42),(χ2=4.087,P=0.043)。
手術室是醫(yī)院工作中較容易出現(xiàn)風險的科室之一,良好的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對降低手術風險、促進患者康復、提升醫(yī)院形象具有重要意義[8]。然而目前臨床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手術感染風險事件還時有發(fā)生,需要通過有效的干預措施來進一步保證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9]。
精細化護理管理是一種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做好護理工作中的細節(jié)來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護理管理模式[10]。研究表明[11],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提升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對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而本文通過研究也發(fā)現(xiàn),精細組病原菌檢出率2.38%低于常規(guī)組的19.05%(P<0.05);精細組感染程度低于常規(guī)組,且感染總發(fā)生率4.76%低于常規(guī)組的21.43%(P <0.05);精細組滿意度95.24%高于常規(guī)組的80.95%(P <0.05)。進一步證實了精細化護理管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可以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患者滿意度??紤]是因為精細化護理管理強調注重護理工作中的細節(jié),并注意對護理工作中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進行嚴格把控[12-15],如在本研究的精細組中,我們就通過成立精細化護理小組,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感控知識培訓及考核,以及改進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等,對可能會導致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嚴格控制,并且加強了患者對感染的認知,提高了患者自我防護意識。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提升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及安全性,對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