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琴 袁雨揚 彭雪金
傳統(tǒng)的小兒肺炎治療方式療效長、費用高,且不利于免疫功能較低的兒童盡早恢復健康狀態(tài)[1]。因此,在對小兒肺炎病癥進行臨床研究過程中,本院積極對中醫(yī)治療方式進行研究,進而研究形成穴位敷貼的小兒肺炎輔助護理方式。穴位貼敷輔助護理是一種中醫(yī)治療方式采取中醫(yī)穴位敷貼的方式進行治療,雖然該種方式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與作用,但并未在各個醫(yī)療場所被使用。為了對小兒肺炎患兒的護理方式進行研究,本文對收治的80 例患兒進行隨機分組,分為穴位貼敷組和正常治療組,兩組分別使用穴位貼敷輔助的治療護理方式以及常規(guī)治療護理方式,重點比較兩組治療過程中的病癥好轉情況、治療效果等情況,并對兩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兒童護理舒適度進行測評與分析。
本文選取我院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80 例患兒,通過隨機分組方式,分為穴位貼敷組和正常治療組,每組40 例。穴位貼敷組,男、女分別為23、17 例,年齡1 ~12 歲,平均年齡(6.15±5.48)歲。正常治療組,男、女分別為21、19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6.26±6.02)歲。本研究均在患兒家屬知情同意的基礎上進行。所有患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納入標準:(1)經臨床檢查患兒疾病確診為小兒肺炎;(2)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3)患兒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傳染病和重大疾?。唬?)拒絕參與本次研究。
正常治療組采取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以及傳統(tǒng)治療等治療方式,按照傳統(tǒng)流程進行。
穴位貼敷組使用穴位貼敷的輔助治療護理方式進行,具體流程如下。首先,找到兒童肺俞穴、天突穴、足三里,采取皮膚按摩、衛(wèi)生清潔等常規(guī)手段,對該部分皮膚進行清潔,將直徑1 cm、高度0.5 cm的膏藥涂于該部分。膏藥主要的成分有:川貝、枇杷、桔梗、北杏、人參葉等。貼敷時間為每天2 h,1 次/d。
主要對三種指標進行觀察與收集。(1)對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病癥好轉情況進行重點觀察與記錄,比較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咳嗽停止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2)對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治療效果(顯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停止,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患兒體溫趨于正常,咳嗽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消退;無效:體溫無明顯變化,咳嗽嚴重,肺部啰音明顯)進行記錄與對比,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對小對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滿意度評分比較,滿意度問卷為醫(yī)院自制,主要收集家長的療效滿意度評分、護理情況評分、兒童護理舒適度評分,滿意度評分滿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效果越明顯。
使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t 對檢驗,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穴位貼敷組小兒肺炎患兒的病癥好轉情況優(yōu)于正常治療組(P<0.05),見表1。
穴位貼敷組小兒肺炎患兒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正常治療組(P<0.05),見表2。
穴位貼敷組輔助治療護理方式的小兒肺炎患兒滿意度評分優(yōu)于正常治療組(P <0.05),見表3。
小兒肺炎是兒童群體中較為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2]。該種肺炎病癥不僅影響兒科患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而且嚴重情況更將會導致兒科患兒的死亡[3]。該種病癥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兒童病原體感染、羊水吸入或者某些過敏反應引起[4]。同時,該種病癥的產生還與兒童肺和氣管發(fā)育未完善有關[5]。某些肺和氣管發(fā)育未完善的兒童產生肺炎病癥的幾率較高。小兒肺炎嚴重威脅著患病兒童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6]。小兒肺炎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肺部啰音、鼻塞等狀況[7]。多種臨床癥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兒童的健康水平,而且影響兒童的生活舒適度。在常規(guī)的小兒肺炎臨床治療過程中,多數(shù)以西藥為主,但由于需要西藥中抗生素濫用,單純的西藥治療效果較差[8]。因此,采用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方式對小兒肺炎進行治療,以降低單純西藥治療存在的不足,改善現(xiàn)有的小兒肺炎治療效果[9]。同時,使用穴位貼敷輔助治療還能夠有效降低西藥對兒童胃部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保障兒童患兒的健康,提高治療本身的順應性[10]。在穴位敷貼治療方式的研究過程中,本院還發(fā)現(xiàn)中藥治療方式本身具有抗菌效果,能夠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并具有細胞損傷修復的諸多作用對于兒童患兒本身的影響較低[11-12]。因此,綜上所述采用中藥進行穴位貼敷的治療方式對于小兒肺炎臨床病癥改善的效果顯著,其治療時間較短、療效可靠,并具有較好的治療安全性。
表1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病癥好轉情況比較(,d)
表1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病癥好轉情況比較(,d)
組別 n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 咳嗽停止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穴位貼敷組 40 5.14±1.14 5.48±2.17 5.69±3.14正常治療組 40 7.80±2.98 8.56±4.25 8.59±3.48 t 值 - 5.273 4.082 3.913 P 值 - <0.05 <0.05 <0.05
表2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n)
表2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n)
組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穴位貼敷組 40 29(72.5) 10(25.00) 1(2.50) 39(97.50)正常治療組 40 14(35.00) 18(45.00) 8(20.00) 32(80.00)χ2 值 - 11.314 3.516 6.135 6.135 P 值 - 0.000 0.061 0.013 0.013
表3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分)
表3 兩組小兒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滿意度評分情況比較(,分)
組別 n 家長療效滿意度評分 護理情況評分 兒童護理舒適度評分穴位貼敷組 40 89.47±6.92 91.45±7.18 93.15±5.23正常治療組 40 71.48±9.58 69.47±9.84 65.89±7.68 t 值 - 9.628 11.412 18.555 P 值 - <0.05 <0.05 <0.05
在本文具體數(shù)據(jù)研究與臨床調查后得知,穴位貼敷輔助治療護理方式在小兒肺炎患兒的病癥好轉情況與治療效果方面優(yōu)于正常治療組(P <0.05)。穴位貼敷輔助治療護理方式在小兒肺炎患兒的家長滿意度與兒童護理舒適度方面優(yōu)于正常治療組(P<0.05)。由此可以得知,穴位貼敷治療方式與傳統(tǒng)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相比具有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穴位貼敷的小兒肺炎治療方式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兒童發(fā)燒、咳嗽、肺部啰音的并發(fā)癥時間,而且能夠有效改善小兒肺炎并發(fā)癥情況,在小兒肺炎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療效。同時,穴位貼敷治療方式還能夠有效降低兒童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提升兒童患兒的治療舒適度以及兒童家長的治療療效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