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慶
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制訂閱讀的計劃、明確閱讀目的以及閱讀策略,以此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同時,教師的引導教學策略還要清晰、明確,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促進學生閱讀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積極主動性。
一、有序開展教學,培養(yǎng)正確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規(guī)范化”作為閱讀指導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設計規(guī)范、完整的閱讀整本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閱讀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時,應該精心篩選閱讀指導的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明確自己需要閱讀的內(nèi)容及閱讀方向,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整本書的閱讀效率。在名著《海底兩萬里》的閱讀指導中,利用書中的巧妙構思、驚險情節(jié)以及科學與幻想的結合等,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促使學生思維在閱讀中得到拓展,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其次,教師應該留出充足的時間,利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為學生講述名著中的趣味事件,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整本書閱讀之中,享受閱讀樂趣,感受語文魅力。最后,借助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介紹、閱讀建議、精彩片段等五大板塊,作為學生閱讀指導的大致方向,避免整本書閱讀指導出現(xiàn)隨意化等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規(guī)范化指導閱讀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例如引導學生閱讀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與學生共同從人性脆弱本身的角度分析保爾的自殺經(jīng)歷,使其不再將保爾“偽圣化”,以此加深學生對名著的認知和理解,從而獲得理想的閱讀效果。
二、傳授閱讀技巧,形成良好閱讀能力
在閱讀中,要想讀懂文章內(nèi)容,首先要認真審視文章題目,這是閱讀文章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文章題目的重要性。它集中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或是代表了文章中的某一條線索等,從而引領學生讀懂文章。在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水滸傳》一書時,先講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此名著的閱讀興趣,再讓學生通過“三碗不過崗”的故事情節(jié),初步認識“武松”這一人物形象。之后,再通過對整本書內(nèi)容的歸納,將梁山108位好漢的經(jīng)典故事簡單闡述一遍,以各位梁山好漢的發(fā)展故事作為“誘餌”,充分調動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欲望,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
每一本名著都有自己獨特的文章層次,學生在讀懂題目之后,就要厘清文章的層次,并以此作為閱讀的思路,不僅有助于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又如在《駱駝祥子》一書的閱讀中,為了讓學生快速了解書中的大體情節(jié)走向,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讓學生快速了解故事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以此為學生的閱讀做好進一步的鋪墊。語文閱讀過程應該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是系統(tǒng)而完整的。從學生感知文章內(nèi)容開始,到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這就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
閱讀對于認知來說,是感知、理解、運用的過程;從教學的角度來說,則是對學生“泛讀、精讀、研讀”的教學指導過程。學生對語文的感性認識就是要讀懂文章大意,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教學過程的角度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泛讀”進行指導。想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精讀”文章,明白文章的寫作緣由及用意,從而真正領悟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與結構等。但是,“精讀”與“泛讀”卻有很大區(qū)別,“精讀”是在“泛讀”的基礎上,深度閱讀文章,并進行分析、比較與理解等。最后,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運用靈活,達到舉一反三的程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知識遷移”,這也是最后的“研讀”方法。
仍以《駱駝祥子》為例,很多學生認為這本書講的是一個車夫在當時黑暗的社會受階級剝削壓迫的故事,而這些僅僅是對本書淺顯的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本書進行細讀,如“祥子的身邊有哪些人物?”“他們分別是什么身份?”“他們分別代表著社會中的哪些人?”以此加深對學生對本書的理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另外,由于這部作品的語言風格極具個性,通俗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也因此讓作品更富生命力。由此,引導學生將文中具有這些語言風格的句子勾畫出來,可以是敘述性的語言,可以是人物描寫,也可以是景物描寫,這些都可以是學生賞析品讀的優(yōu)良素材,以此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豐富多彩的詞語、靈活多變的句式以及恰到好處的修辭運用都是寫好文章的必備要素。另外,只有廣泛的閱讀,再結合自身對文學作品的獨特體驗才能使自己寫出的文章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蘊含豐富的思想情感?;诖耍晟茖W生的思維體系就成為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促使學生構建自己閱讀文章的框架,挖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此促進學生能力的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及時記錄自己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另外,還應該讓學生嘗試自己總結文章的核心思想,有助于促進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對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意義。學生通過了解文章內(nèi)容,總結文章核心思想,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閱讀理解方面的訓練,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掌握更多的行文思路,增加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引導學生閱讀《論語》時,通過設計“你不贊同哪句話?”“這里面包含了哪些智慧?”等問題,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散,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給學生傳授在閱讀中做筆記的技巧和方法,如摘抄精彩語句等,并讓學生及時記錄自己的閱讀感悟,以此促進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總之,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閱讀整本書的能力,對其未來的人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這也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名著,激活他們的思維意識,提高閱讀整本書的能力,促進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閱讀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徐家莊中心學校(25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