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莉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創(chuàng)傷種類,患者骨的連續(xù)和完整性受到破壞,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四肢骨折是骨折的一種,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且在愈合過程中容易產生骨折延遲愈合現(xiàn)象[2]。本文研究兩種顯像技術對四肢骨折延遲骨愈合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
對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療的四肢骨折延遲骨愈合患者90例進行研究;上肢骨折58例,下肢骨折32例;年齡15~69歲、男69例,女21例,患者骨折原因均為車禍、高空墜落或砸傷、摔傷等外力因素,骨折部位包含有:掌骨、腕骨、指骨、肱骨、鎖骨等,且患者愈合時長均不低于6個月。排除骨折類型非四肢骨折患者以及骨腫瘤或腫瘤骨轉移患者。
在掃描前4 h向患者靜注99mTc-MDP 740~1110mBq(20~30mCi),選用GE公司SPECT/CT掃描儀配備SPECT與CT圖像融合軟件。先依次對需要判斷愈合狀況的部位進行SPECT斷層掃描以及CT掃描(層厚設置為1 mm,螺距為1);然后采用配套的圖像融合軟件與顯像工作站顯示出掃描結果,并由一名放射科醫(yī)生和骨科醫(yī)生共同對顯像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有分歧時征詢其他醫(yī)生意見,并在協(xié)商一致時得出判斷結論。
顯像結果主要分析患者的骨痂形成狀況與是否為連續(xù)性骨痂,放射性核素的濃聚部位為未跨越骨折兩端或跨越骨折兩端,且參考判定核素濃聚部位跨越骨折端并出現(xiàn)連續(xù)性骨痂患者為愈合狀況良好,無此顯像結果則未愈合;并通過后期的手術治療狀況以及臨床隨診結果(參考骨折愈合標準[3]),患者骨折部位按壓、縱向叩擊均未反饋疼痛感、下地行走正常且后期復診骨折線模糊或消失等判斷顯像技術的準確度。
90例患者均有觀察到放射性核素顯像,在58例上肢骨折延遲愈合患者中,有50例放射性核素跨越骨折端,8例未跨越骨折端,且在放射性核素跨越骨折兩端的患者中,有38例為骨痂連續(xù)性過骨折端;在32例下肢骨折患者中,有28例放射性核素跨越骨折端,4例未跨越骨折端,且在放射性核素跨越骨折兩端的患者中,有20例為骨痂連續(xù)性過骨折端。見表1。
表1 患者顯像結果分布統(tǒng)計情況 例
將放射性核素跨越骨折端并且骨痂連續(xù)性過骨折端患者評估為愈合狀況良好。經手術取出內固物,通過對手術的觀察以及隨診結果,證實患者骨折愈合確實良好,對于愈合狀況的判定具有極高的準確率。在上肢延遲愈合患者中,共有20例顯示未愈合;下肢延遲愈合患者中有12例顯示未愈合,且均具有一定的未愈合顯像結果,主要以放射性核素未跨越骨折端、未出現(xiàn)骨痂連續(xù)性過骨折端或無骨痂形成為主要表現(xiàn),將其判定為未愈合,仍需經歷愈合治療;且對患者的持續(xù)性跟蹤調查中,參考骨折愈合標準,患者未達到愈合標準,且有不少患者反應骨折部位疼痛腫脹或其他不良反應[3]。這也暗示顯像結果的可靠性。
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技術是融合放射性物質進行示蹤,并將其與放射性成像技術進行結合的一種顯像技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現(xiàn)已運用于醫(yī)學診斷的眾多方面[4]。SPECT/CT顯像技術采用SPECT/CT顯像儀,運用圖像融合軟件將SPECT與CT圖像進行融合,彌補了SPECT與CT顯像技術各自的不足。本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顯像技術并采用SPECT/CT的顯像方式,判斷四肢骨折延遲愈合患者的骨折愈合狀況,結果在此兩種顯像技術下,提示為愈合良好的患者,經下一步治療以及患者反饋證實結果準確;提示為未愈合患者與患者個人反饋結果也具有較高符合率,故這兩種技術對患者的愈合狀況具有非常高的評估價值。
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是以骨折區(qū)域血流分布以及骨質代謝變化為基礎的顯像技術,當這些指標發(fā)生變化,顯像結果也會出現(xiàn)異常;當放射性核素99mTc-MDP在骨折端濃聚時,提示患者愈合狀況良好,遠離骨折端提示愈合狀況較差[5]。近年來,關于核素顯像技術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較多,但采用SPECT/CT顯像技術研究較少[4]。單獨采用SPECT顯像,雖然也可以顯示骨折端的放射區(qū)濃聚狀況,但無法準確判斷其分布的詳細部位程度,故而無法對放射性物質連續(xù)性通過骨折線并是否跨越兩端作出準確判斷,從而不能準確判斷出愈合狀況[3];而通過CT顯像,其分辨率優(yōu)于X線,則可以判斷出骨折端骨痂的形成狀況、是否有連續(xù)性骨痂通過骨折線、是否出現(xiàn)骨質硬化、吸收、骨質邊緣光整或毛糙不整等,但當骨折端僅少量骨痂或無骨痂形成時,僅通過CT無法判斷患者遠期愈合能力,且當患者采用固定物為金屬時,會嚴重干擾判斷結果,故而存在一定滯后性和局限性,為此做出錯誤判斷會讓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治療[5];結合SPECT/CT融合顯像,則很好的彌補SPECT不足,它可對放射性濃聚是否連續(xù)性通過骨折線作出準確判斷;故本研究中,采用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技術和SPECT/CT顯像技術,可以在較高的分辨率下準確分析判斷患者骨折愈合狀況,包括對患者的放射性核素的濃聚準確部位、骨痂形成狀況、骨痂的連續(xù)性等均做出來較好的分析,為患者進一步治療方案作出十分有價值的參考。
綜上所述:采用放射性核素骨顯像技術和SPECT/CT顯像技術對四肢骨折延遲骨愈合患者預后的評估具有良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