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領 李桂芳 劉月娥 謝艷慧
[摘要] 目的 研究高氨血癥早產兒的發(fā)病特點、治療方法及預后分析,為高氨血癥早產兒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 方便收集該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療的190例高氨血癥早產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并按照不同胎齡分為3組,對照組為同期足月的正常新生兒190名。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比較高氨血癥早產兒發(fā)病特點、血氨檢查結果、治療方法及預后分析。結果 高氨血癥患兒主要臨床特點為吸吮無力、意識障礙、嘔吐、喂養(yǎng)困難以及血常規(guī)異常;研究組血氨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中血氨水平隨著胎齡和體重的降低而升高;采取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禁食、使用血制品、使用氣管插管等;預后死亡率為3.69%,緩解后自動出院占比48.42%,治愈出院占比47.89%。結論 及時掌握了解高氨血癥早產兒特點并及時治療,預后效果良好。
[關鍵詞] 高氨血癥;早產兒;發(fā)病特點;治療方法;預后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 blood ammonia premature babie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alysi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ammonia premature babie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in the hospital in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90 cases of high blood ammonia premature babies as a team,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estational age i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190 cases of normal full-term newborns for the same period. With the method of case-control study, relatively high blood ammonia prematur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blood ammoni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analysis test results. Results Children with high blood ammonia main clinical features for sucking weakness,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vomiting, feeding difficulties, and routine blood exception; the team of blood ammonia level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eam of blood ammonia levels increased with gestational age and weight reduction; take fasting, main treatment methods of use of blood products, the use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etc; prognosis of mortality was 3.69%, alleviate automatically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accounted for 48.42%, cure the hospital accounted for 47.89%. Conclusion Timely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mature hyperammonia-emia and timely treatment have a good prognosis.
[Key words] High blood ammonia; Premature infants;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rognostic analysis
高氨血癥(hyperammonemia)又稱尿素循環(huán)代謝病,是以血氨增高為共同特點的新生兒期或兒童期代謝障礙疾病[1],尤其多發(fā)于器官發(fā)育尚未成熟的早產兒。一旦發(fā)生高氨血癥,患兒會出現中樞神經傳輸障礙,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腦癱或者智力障礙等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死亡[2]。而且高氨血癥患兒臨床特點與其他類疾病具有較為相似的臨床癥狀易引起誤診或者是漏診,造成最佳治療時機貽誤[3]。為提升對早產兒高氨血癥的認識,該文針對該院2017年1月—2019 年1月期間收治的高氨血癥早產兒190例,對其發(fā)病特點、病原學檢查結果、治療方法及預后詳細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治療的190例高氨血癥早產兒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組,對照組為同期足月的正常新生兒190名。研究組中男96例,女94例,胎齡28~37周,平均胎齡(34.33±3.50)周,出生時間為2 h~21 d,平均出生時間(6.62±1.07)d,體重1 900~3 200 g,平均體重(2 800±80.97)g;對照組中男98名,女92名,胎齡37~42周,平均胎齡(40.19±7.55)周,出生時間為2 h~22 d,平均出生時間(6.98±1.32)d,體重2 500~4 000 g,平均體重(3 600±80.34)g。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兒病程資料齊全,有可參考性;所有患兒均符合高氨血癥判定標準。排除標準:先天性高氨血癥患兒;患者存在其他高風險疾病,不明原因嘔吐,血糖有難以糾正性異常;存在肝臟等問題引發(fā)的高氨血癥,以及高膽紅血素癥。該次研究已經經該院的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而且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將研究組患兒按照不同胎齡分為3組:分析患兒的發(fā)病特點即臨床特征;采集新生兒靜脈血約1.5 mL,應用酶法進行血氨測定,儀器為羅氏C501,試劑為羅氏原裝試劑,要求采血后半小時內完成測定以避免化驗誤差,血氨>150 μmol/L者完善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排除先天性高氨血癥;治療方法;預后情況分析。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率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患兒臨床特點分析總結
研究組患兒臨床發(fā)病特點,排在前五的臨床特點分別為吸吮無力、意識障礙、嘔吐、喂養(yǎng)困難以及血常規(guī)異常,見表1。
2.2? 對照組及研究組血氨結果分析
研究組血氨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中血氨水平隨著胎齡的降低而升高,見表2。
2.3? 研究組治療方法及預后分析
采取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禁食、使用血制品、使用氣管插管等;預后死亡率為3.69%,緩解后自動出院占比48.42%,治愈出院占比47.89%,見表3。
3? 討論
新生兒高氨血癥是以血氨水平異常升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長期高血氨常常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不可逆的損害[4]。普遍認為高氨血癥發(fā)生的機理是人體排出氨的主要方式是肝內合成尿素后再通過腎臟排出,如果此循環(huán)或者代謝通路出現一定障礙時,血氨就無法及時轉化為尿素經由腎臟排出,從而造成氨的堆積引起神經性中毒[5]。明確早產對血氨水平的影響及其對機體的損害,可指導臨床早期干預、合理治療,從而改善預后、提高早產兒的生存質量[6]。
該文研究結果表明,高氨血癥患兒主要臨床特點為吸吮無力、意識障礙、嘔吐、喂養(yǎng)困難以及血常規(guī)異常;研究組血氨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中血氨水平隨著胎齡和體重的降低而升高。這是因為早產兒血氨水平增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嚴重高氨血癥程度時會出現合并的嚴重感染性疾病,一旦發(fā)病不但持續(xù)時間長而且會發(fā)生高比例的神經系統(tǒng)損害。還有一方面原因是引起早產兒血氨增高的疾病因素更加多元化,例如高膽紅素血癥、肺炎以及感染性損傷類型的顱內出血等都有可能引起獲得性的高氨血癥,其嚴重性通常與原發(fā)疾病有關[7]。岳曉紅[8]等人針對1 864例早產兒與587 例足月兒進行血氨檢測對比分析發(fā)現早產兒高氨血癥發(fā)病率顯著高于足月兒發(fā)病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認為早產兒由于身體中各種酶的發(fā)育均不成熟導致體內的氨類不能及時發(fā)生降解,又因為早產導致各器官發(fā)育尚未成熟,氨的體內清除能力較差就會導致血氨水平一過性增高,這與該文的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認為不論哪種病因導致的高血氨癥首先應盡快將血氨降至正常從而減少神經系統(tǒng)損害。該次研究中采取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禁食、使用血制品、使用氣管插管等;預后死亡率為3.69%,緩解后自動出院占比48.42%,治愈出院占比47.89%。陳翠萍[9]針對204例小兒高氨血癥患者進行了臨床分析,預后死亡率為1.17%,治愈出院占比50.33%,其采取的治療方法與該文基本一致,并針對所有患兒進行生長發(fā)育和智能監(jiān)測,發(fā)現其治愈良好。
綜上所述,通過檢測綜合分析明確高氨血癥致病原因及時發(fā)現,早期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患兒均表現為較好的預后情況。
[參考文獻]
[1]? 曾健生.高氨血癥相關遺傳代謝病危重癥[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5,30(8):573-578.
[2]? 林劍明.丙戊酸誘發(fā)癲癇患兒高氨血癥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6):21-24.
[3]? 沈玉燕,黎劍,肖剛.新生兒瓜氨酸血癥Ⅰ型一例[J]. 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8(5):30-32.
[4]? 曾云清,曹蓓,彭湘蓮.73例早產兒高氨血癥臨床資料分析[J]. 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2016(4):43-45.
[5]? 黃新文, 張玉, 洪芳,等. 浙江省新生兒氨基酸代謝疾病篩查及隨訪分析[J]. 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3):23-34.
[6]? 沈玉燕, 黎劍, 肖剛. 懷化地區(qū)新生兒氨基酸代謝病篩查及隨訪分析[J]. 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 2018, 26(10):84-86.
[7]? 馬艷艷,李東曉,李溪遠,等.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活性缺陷致高甲硫氨酸血癥3例報告[J].臨床兒科雜志, 2018.
[8]? 岳曉紅,康迪.某??苾和t(yī)院新生兒高氨血癥篩查分析[J].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8(6):34-46.
[9]? 陳翠萍. 小兒高氨血癥204例臨床分析[J]. 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8, 24(1):98-100.
(收稿日期: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