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態(tài)度決定高度:我們?yōu)槭裁匆f理?

2020-06-12 02:20:22李天琪
民主與法制 2020年15期
關鍵詞:法律文書文書裁判

本社記者 李天琪

近年來,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提高裁判文書說理性問題。是什么原因讓學者、法律界人士、媒體不厭其煩地重復它、研究它、強調它?

自古以來,老百姓打官司就是為了討一個說法。但由于不少裁判文書說理采用程式化語言,當事人無法從裁判文書中獲得真正于己有用的信息,法律文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果當事人在下面講“公理婆理”,法官在上面講“法理教義”,兩邊都在自說自話,打官司還有何用,矛盾又能如何化解。

面對當事人,法官要給一個外行講明白裁判理由,遠比說服一個同行困難得多,這個道理不言而喻。有人說,這是中國法官身上肩負的使命。不過若想擔得起這份責任,要下的功夫還真不少。

論說理的差距

還記得2014年的“掏鳥窩案”嗎?因為在村外的樹上掏了16只小鳥拿去賣錢,河南大學生閆某被法院判處坐牢10年半。這則新聞曾在網(wǎng)上引起諸多熱議。有人質疑法院判得太重、不近人情,甚至提出“人不如鳥”的論調。這個案子法院到底判得好不好,讓我們翻開判決書一探究竟。

通篇讀下來,一份中規(guī)中矩、沒什么差錯的判決展現(xiàn)眼前。就如同全國法院每天產(chǎn)出的數(shù)以萬計的其他判決書一樣。

劃個重點吧!判決書中寫著:本院認為:被告人閆某、王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明知是國家保護動物,而非法獵捕、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雖有“明知”字眼,但文書中并沒有特別指出被告人是如何明知的。

福爾摩斯附身的我們可以從判決書中的其他情節(jié),推斷被告人決不是偶然地、不經(jīng)意間掏了幾個鳥窩那么簡單。顯然,法官沒把此推理過程當作重點,仿佛不覺得在判決書中寫明被告人主觀惡意有多重要。

案件遭網(wǎng)絡熱議后,更詳細的案情慢慢被披露。根據(jù)檢察院微信公號發(fā)布的內容,原來被告人并不像廣大網(wǎng)友先前所想的那么單純無辜?!八尤辉缬蓄A謀,在QQ上公開販賣”;“他是這方面的行家,知識相當全面”;“他干了不止一次,還殺死過很多保護鳥類……”

搞清楚事情原委后,現(xiàn)實的180度大反轉,讓網(wǎng)友們不禁直呼“被騙”。有人質問,為什么這些有價值的內容都沒有出現(xiàn)在判決書中呢?

可能因為法官覺得不重要,至少法官覺得像這種詳細說理內容寫不寫進去對判決生效并無影響。換句話說,譴責被告人與否不重要,只需要核實他們的行為違反了法律就夠了。

真的夠了嗎?

作為對比,接下來我們看一篇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書。雖然它不是裁判文書,但同作為法律文書一樣有研究價值。這是發(fā)生在湖南沅江的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案,不用擔心案情不了解,由它改編的電影你肯定熟悉——2018年暑期檔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我不是藥神》。

這篇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檢察院對陸勇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以及“合情合理合法”的不起訴說理,一經(jīng)公開便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陸勇及其病友作為白血病群體,也是弱勢群體。陸勇的上述違反藥品管理法和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為發(fā)生在自己和同病患者為維持生命而進行的尋醫(yī)求藥過程中。并且一方面這些行為發(fā)生在其實有能力難以購買合法藥品的情形下,另一方面這些行為給相關方面并未帶來多少實際危害。如果對這種弱勢群體自救行為中的輕微違法行為以犯罪對待,顯然有悖于刑事司法應有的人文關懷。

司法彰顯人文關懷,沅江市檢察院精準把脈了刑事司法的價值取向,將司法口號融入到價值判斷中,準確界定了陸勇的行為。通過對案件進行公開審查、公開發(fā)布不起訴決定書和釋法說理書,體現(xiàn)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司法公開,這也是沅江市檢察院收到無數(shù)點贊的主要原因。

不論是掏鳥窩案,還是陸勇案,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裁判文書(法律文書)上網(wǎng)一經(jīng)公開后,文書質量高下立判。忙著增強文書說理性的同時,有人試圖探索捷徑??墒沁@世上真的有捷徑嗎?

遼寧省綏中縣農民高鐵生,2013年4月與65名村民,因農村土地果樹承包合同糾紛,將另3名村民告上了法庭。同年11月,綏中縣法院作出裁定:駁回原告起訴,理由是高鐵生等66名村民“訴訟主體不適格”。

對于這一結果,原告當事人表示不解。不過更讓他們疑惑的是,綏中縣法院官網(wǎng)公布的裁判文書與他們手中拿到的文本竟然不同: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60年承包合同尚未到期,故駁回66名村民的訴訟請求。

高鐵生揉揉眼睛,看了看文號,是一樣的呀。這意味著,對同一起訴訟,法院同時作出了兩種不同的裁判。

根據(jù)當年綏中縣法院院長接受媒體訪問時的表述,按照上級法院的統(tǒng)一部署要求,自2013年10月起,綏中縣法院在縣法院官網(wǎng)上公布已生效的裁判文書。一邊是裁判文書制作欠佳的現(xiàn)實,另一邊是裁判文書上網(wǎng)給地方法院帶來的巨大沖擊和挑戰(zhàn),這才有了“陰陽判決書”的問世。

“陰陽判決書”顯示出一種非常隨意的文書制作態(tài)度,讓當事人困惑,讓圍觀者猜疑,必須堅決杜絕。所謂的“不適應”,正是司法公正、公開倒逼文書說理的癥狀表現(xiàn)。

自2014年1月1日起,除個別情形,上至最高法院、下至各區(qū)縣法院,全國四級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均要上網(wǎng)公開,接受當事人和普通民眾的檢視。在全民“圍觀”時代,我們的裁判文書準備好了嗎?

明說理的決心

如果說被打“差評”的裁判文書走紅于網(wǎng)絡,被指責不說理,有其一定的偶然因素。而對于那些審理難度大、案情爭議大的案子,文書說理工作決不能掉以輕心。

既然前面提到了“掏鳥窩案”,我們繼續(xù)以“鳥”為例,講講近幾年常常掛在風口浪尖的“鸚鵡案”,其中人們耳熟能詳?shù)木陀猩钲邴W鵡案、南京鸚鵡案、江西鸚鵡案。網(wǎng)傳被告人王某、吳某、邱某在對“鳥是否屬于保護品種”不清的情況下,或者人工繁殖販賣,或者買到珍貴、瀕危鳥類。一審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十年、二年。

“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認定標準;違法性認識的界定;馴養(yǎng)繁殖行為的定性……在司法實踐中,這些問題本就存在諸多爭議。而爭議將直接導致罪與非罪的認定偏差。如果說“掏鳥案”的閆某是明知故犯,網(wǎng)友們認為王某、吳某、邱某就顯得有些冤枉。

深圳鸚鵡案中,網(wǎng)友表示:“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鸚鵡的人非常多,知道要保護野生動物,壓根兒沒想到人工飼養(yǎng)繁殖的也犯法。”“王某主觀上惡性較輕,客觀上也未對社會造成危害,一審的頂格判決,量刑過重?!?/p>

江西鸚鵡案中,邱某的鸚鵡是從市場上公開買來的,原打算在自己的花鳥魚蟲店公開賣??吹揭粚徟袥Q,網(wǎng)友們表示:“賣家都比買家邱某判的輕,這個邏輯我不懂?!?/p>

進入大數(shù)據(jù)時代后,公眾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對正在審理的司法案件的關注中,輿情的快速發(fā)酵使得司法判決中“情”“理”“法”的沖突在“鸚鵡案”等爭議案件中顯得極為突出。這些案件之所以受到輿論的關注和熱議,主要是因為其裁判結果與人們的直覺判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法院審理此類案件、形成文書過程中應該慎之又慎。

>>左圖:2019年11月25日,法律文書學研究會與安吉法院簽署《共建法律文書學實踐研究基地協(xié)議》現(xiàn)場。

>>上圖:馬宏俊會長(左)代表研究會與安吉縣法院沈芳君院長簽署協(xié)議 以上照片均由李天琪攝

以深圳鸚鵡案為例,一審法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五年,網(wǎng)友們發(fā)表不理解評價。二審法院圍繞王某的主觀故意,通過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證據(jù)證明王某具有飼養(yǎng)野生動物的專業(yè)知識,對于馴養(yǎng)鸚鵡的種類有很強的選擇性,屬于基于僥幸心理而犯罪。

江西鸚鵡案二審法院在判決書中針對辯護人的意見進行了回復: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不能與野外野生動物同等保護的意見不能成立,邱某是向萬某(賣家)購買野生動物,比萬某犯罪情節(jié)相對較輕,辯護人的辯護理由成立,原判對邱某處刑不當。并從社會危害性上,回應輿論的爭議焦點:鑒于涉案鸚鵡系人工馴養(yǎng)繁殖,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對小于非法收購、出售純野外生長、繁殖的鸚鵡,故對邱某可在法定刑以下量刑;邱某犯罪情節(jié)較輕,有悔罪表現(xiàn),再犯可能性小,故可宣告緩刑。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如何做到“情理法統(tǒng)一”問題曾提出過明確要求:“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背后有情有義。要堅持以法為據(j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既要義正辭嚴講清‘法理’,又要循循善誘講明‘事理’,感同身受講透‘情理’,讓當事人勝敗皆明、心服口服?!?/p>

司法裁判文書上承法律權威、下接法律執(zhí)行。在裁判文書中說好理、講透理,對于當事人服判息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能成為人們對自身行為評價的認定依據(jù),進而規(guī)范指導自己的行為。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司法機關一直致力于推動法律文書說理。早在1992年5月,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就通過了《法院訴訟文書樣式(試行)》。1999年10月20日發(fā)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2009年3月17日發(fā)布的《人民法院第三個五年改革綱要》均對裁判文書改革作了安排。

到了2009年12月,最高法院印發(fā)了《關于司法公開的六項規(guī)定》和《關于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jiān)督的若干規(guī)定》司法解釋。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第一次明確要求:“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推動公開法院生效裁判文書?!?/p>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裁判文書釋法說理,建立生效法律文書統(tǒng)一上網(wǎng)和公開查詢制度。隨后,各地法院裁判文書公開上網(wǎng)在全國普遍開展。

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重新修訂的《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中,對有關裁判文書改革作出具體部署。其中再次重申裁判文書應當“繁簡分流”,強調對爭議不大的案件,倡導使用簡化的裁判文書。

201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

人們總說,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不僅要實現(xiàn),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裁判文書說理作為人民法院從內部增加的倒逼司法公正的“加壓器”,是以“讓人感覺到的方式”來呈現(xiàn)司法公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載體。

從實際效果來看,雖然多年來取得不小成績和改善,但裁判文書說理性不強、不充分、論證不到位等問題依然存在。進而使得一些案件不時地成為熱點敏感案件,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

是什么原因導致裁判文書說理性不強、說理不充分、論證不到位呢?

不說理的隱衷

前不久,讀到一篇“有意思”的裁判文書。有人說,它是“維穩(wěn)壓倒一切”年月里屢見不鮮的見證。

(2009)慈法執(zhí)異字第395-16號,這份極具代表性的解除查封裁定書在文末這般寫道:本院合議庭審查后認為……解除查封理由不成立。但湖南省高院從維護社會穩(wěn)定出發(fā),指令本院解除查封,本院經(jīng)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解除對本宗土地的查封。

2019年法律文書學研究會“1+N”學術活動一覽表(上)

寫出這篇裁判文書的法官,想來是個倔脾氣之人,將如此直白的語言記錄在法院對外出具的裁決里。文字背后鋪滿幾多無奈,明知是違法的裁定,還要違心地作出一份“解除財產(chǎn)查封”的裁定。像這樣將“被維穩(wěn)”的理由實實在在寫進裁定書,以示抗議的法官,是不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作不出好決定、寫不好理不為他之過呢!

過往中,學界批評的所謂“裁判不說理”,當然不是指我們的法官在裁判文書中什么理由內容都不寫。打開判決書,判決的“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jù)”滿滿當當充斥著數(shù)頁的篇幅。論學者本意,應是指我們的裁判文書說理水平不高、程度不夠、推理不清晰、論證不充分。

查看文獻找答案,說中國法官“不說理”的原因,大抵歸為以下幾種可能:一、腐敗,即法官枉法裁判、不敢說理;二、無能,指法官素質不高、說不好理;三、缺乏監(jiān)督,法官不愿下功夫去說理;四、客觀環(huán)境,受制于現(xiàn)行司法制度,如案多人少,沒時間去論理;五、主觀心理。

要找到中國法官不說理的普遍理由,我們試對以上理由逐個推敲。

“腐敗”,這可能是老百姓最喜歡給不滿意的“官”貼上的標簽。畢竟打官司誰都想贏,如果不是覺得自己有點把握,也不至于走到對簿公堂這一步。輸了官司,即便撞了南墻也還覺得自己沒有錯。按照有些人的臆想猜測,“打過招呼”這種權錢交易是導致他們輸官司的最大可能。

有可能嗎?確實有可能,但是這種可能在現(xiàn)下辦案責任終身制司法大環(huán)境下變得小之又小。用少數(shù)特例來解釋普遍現(xiàn)象,方法論上就難以成立。

“無能”,法官專業(yè)水平太差,力不能及。這要放到二十年多前,還能以“復轉軍人進法院”“基層法院的法官極少有經(jīng)過正規(guī)法律本科以上的法學教育”做解釋。但現(xiàn)如今,中國法官的司法職業(yè)化程度整體提高一大截,隊伍素質有了質的飛躍,再以這套說辭搪塞人,恐怕站不住腳。

“缺乏監(jiān)督”,法官不想把時間花費在文書制作上。這個理由確實可以導致文書制作水平欠佳,但絕不是導致結果的主要原因。另外,如果把癥結歸于法官的懶惰,翻翻當今法院的年結案量,就知道這個理由不成立。

“客觀環(huán)境”,案多人少沒時間說理。近年來,由于案件數(shù)量的井噴式增長與法官人數(shù)的緊張,法官撰寫裁判文書時只專注于裁判結果的正當性,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裁判文書說理。這個理由看似很正當,但是卻經(jīng)不起推敲。裁判文書說理要以繁簡分流為前提,換句話說,能簡化的可以簡化,但需要說理的就必須要說。“掏鳥窩案”一審法官倒是省事了,不過效果呢?還不是引得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在官媒發(fā)聲,提出對此判決結果的肯定性意見,并用“輿論反轉”的事實來證明此判決的正當性。從成本來看,省下的這點兒時間一點不劃算。

“主觀心理”,法官們有意為之。說了半天,如果不是以上的原因,裁判文書少說理、不說理會不會是法官刻意為之?順著這一思路深挖一下,確實大有可談。北京大學教授凌斌結合自己在基層司法的實踐經(jīng)驗,認為在很多法官眼中掩飾、判斷、溝通遠比說理更重要。

過去裁判表述奉行“ 寧簡勿繁”“含糊勝于明確”的原則,北京大學教授張騏將其形象地比喻為:“就是怕將判決書寫詳細以后露餡兒?!狈ü賯儞难远啾厥?,說理不當會給敗訴方當作靶子,予人口實,反而激發(fā)他們上訴、上訪的欲望。對法律外行人來說,裁判語言高度概念化、抽象化加大了“抓住把柄”的難度。

就個案而言,法官以為只要案子判對了,說理不充分也沒太大關系,畢竟當事人的注意力全在判決結果上。反倒是判決不對,說理即便再充分,當事人也接受不了。

從審理程序出發(fā),要審結一個案子法官需要完成立案送達、審前準備、開庭審理和裁判書寫等一系列工作。這么多項工作中,中國法官更喜歡把時間留給與當事人反復溝通上,而非在裁判書寫上字斟句酌。

中國有基層法官十余萬,談及對裁判文書說理的看法成千上萬。雖然每個人在文書制作上要克服的困難各有理由,但是時候告別過往,說理的追求必須要成為大家的共同態(tài)度。

2019年法律文書學研究會“1+N”學術活動一覽表(下)

必說理的態(tài)度

多年來,法學界對法律文書的研究探索從未停止過腳步。

2006年8月21日,經(jīng)中國法學會批準,在中國寫作學會司法、行政文書研究會基礎上成立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以下簡稱“法律文書學研究會”)。

法律文書學研究會的成立肩負著“團結全國從事法律文書學教學研究人員和法律工作者,積極開展法律文書學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為繁榮法律文書學的研究、提高法治工作水平提供支持和服務,促進每一份法律文書都體現(xiàn)司法公正和正義”的重要使命。

自2006年在北京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宣布成立以來,法律文書學研究會在中國法學會的領導下,大膽開拓,及時更換思路。尤其在2014年之后,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活動,不斷總結經(jīng)驗,擴大影響力。經(jīng)過探索和實踐,確定了“1+N”學術活動新模式。

所謂“1+N”學術活動新模式即以集中力量舉辦“1”個學術年會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法律文書涉及審判業(yè)務、檢察業(yè)務、公證業(yè)務、律師業(yè)務、獄政管理、仲裁業(yè)務、紀檢監(jiān)察、行政執(zhí)法等方面的內容,充分發(fā)動所屬單位、行業(yè)協(xié)會、專業(yè)人士的積極性,動員各種力量,分別選取各自領域熱點、焦點問題,開展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直接對話,舉辦“N”場專題研討、論壇。

2013年學術年會以“法律文書與法治發(fā)展”為主題,分析了其時法律文書缺乏風格、內容繁簡失當、語言籠統(tǒng)空洞的表述不足,強調了法律文書的實體價值、程序價值、社會價值。

2014年學術年會以“法律文書與司法公開”為主題,圍繞法律文書公開的基礎理論、文書公開的機制與內容、裁判說理與文書質量、法律文書的實證研究等專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

2015年學術年會以“陽光司法與法律文書”為主題,從“陽光司法的法治思維”“陽光司法與裁判文書公開”和“陽光司法與裁判文書說理”三個主題分別展開研討。

2016年學術年會以“司法改革與法律文書發(fā)展”為主題,就法律文書改革的基本問題、法律文書的質量問題、法律文書的釋法說理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2017年學術年會以“司法責任制與法律文書改革”為主題,由“司法責任制與法律文書改革的基本問題”“司法辦案組織及運行機制與法律文書改革”“監(jiān)督管理體制與法律文書改革”以及分組討論四部分構成。

2018年學術年會以“司法大數(shù)據(jù)與法律文書改革”為主題,圍繞“司法大數(shù)據(jù)與法律文書改革基本問題”“司法大數(shù)據(jù)與法律文書說理改革”“司法大數(shù)據(jù)與法律文書制作改革”等主題,由嘉賓闡述作品主旨,專家進行精彩點評。

2019年學術年會以“智慧司法與法律文書改革”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名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智慧司法背景下法律文書改革的相關問題。

不光召開學術年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還積極開展沙龍活動,邀請法學教授與司法實務者共同探討在法律實踐過程中遇到的文書寫作及應用相關問題難點。

如2015年9月22日,在云南省普洱市舉行“陽光司法與檢察文書”專題研討;2016年12月29日,舉辦“環(huán)境司法專門化法律文書寫作”專題研討會;2017年11月24日,在??谑信e行“公證體制改革與公證文書改革研討會”;2018年3月1日,與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聯(lián)合主辦“律師文書寫作與律師業(yè)務技能研討會”;2019年7月18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舉行全國家事裁判文書說理論壇。

近幾年不斷推出法律文書學研究會的品牌活動,如“法律文書進校園”活動、評選全國優(yōu)秀文書活動。

為了進一步加強法律文書理論與實務之間的交流合作,自2018年起,在全國建設十余家實踐研究基地(以法院和檢察院為主),以期能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更多接地氣的課題,推出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方法。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法律文書學研究會會長馬宏俊表示:“法律是用來讓人們信仰的,法律文書作為法律工具,并不是司法強權的表現(xiàn),要增強人們對法律的信任,就要通過說理,讓大眾發(fā)自內心地接受法律?!?/p>

《民主與法制》雜志總編輯、法律文書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桂明表示:“要讓人民群眾看得懂、聽得懂我們的法律文書,從中了解法律,能夠真正理解法律、信任法律,待法治信仰成為全民信仰,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為了相同的目標,《民主與法制》雜志自2014年3月起推出“法律文書大家談”欄目。以解讀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法律文書為己任,旨在促使全社會更加關注法律文書與司法公正的關系,推動和繁榮法律文書學術研究。

近五年來,雜志連續(xù)推出專題形式系列報道:2015年第26期《釋法說理誰為本》系列報道、2016年第8期《爭議中的“判后寄語”》系列報道、2016年第47期《法律文書改革,劍指何方?》專題報道、2018年第3期《“精品文書”是如何煉成的》系列報道、2018年第41期《法律文書如何說理?》專題報道、2019年第14期《裁判文書“京點”之比》系列報道、2019年第32期《家事裁判文書說理·經(jīng)驗錄》系列報道。以熱點案件為引,知名高校,各地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專家為采訪對象,結合中國司法的現(xiàn)實特點,共商完善裁判文書說理等一系列理論實踐問題良案。

如何提升我國法律文書寫作的整體水平,一方面需要時間的打磨,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認真去加強研究。期待我國法律文書擔負起重任,通過充分說理,全面實現(xiàn)司法公正與司法公信。

講完了文書說理“前世今生、前因后果、前思后想”的那些事,接下來讓我們開啟此次主題。從刑事、民事、家事、行政熱點案件出發(fā),來圍觀熱點案件中那些知名的裁判文書。

為了相同的目標,《民主與法制》雜志自2014年3月起推出“法律文書大家談”欄目。以解讀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法律文書為己任,旨在促使全社會更加關注法律文書與司法公正的關系,推動和繁榮法律文書學術研究。

猜你喜歡
法律文書文書裁判
太行山文書精品選(17)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監(jiān)獄執(zhí)法文書規(guī)范探討
法律裁判中的比較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0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砲”類文書再討論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2:40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從重”
法律史評論(2018年0期)2018-12-06 09:22:28
法律文書教學的多維透視
法律文書寫作問題芻議
論法律文書說理——以司法體制改革為背景的考察
法學與實踐(2015年1期)2015-12-01 03:41:07
中山市| 安福县| 南阳市| 双柏县| 卓尼县| 清水河县| 万载县| 体育| 昌图县| 开阳县| 社会| 玉龙| 贡山| 洛南县| 阜新| 囊谦县| 山西省| 和静县| 浦县| 赣州市| 南京市| 收藏| 綦江县| 南澳县| 凤城市| 宜良县| 定陶县| 酉阳| 托里县| 贵定县| 富锦市| 绥德县| 灵石县| 上犹县| 金阳县| 汉川市| 越西县| 镇雄县| 南陵县| 金华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