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雯
【摘要】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課程,音樂課程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發(fā)展中發(fā)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現(xiàn)階段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本文以開放性教學作為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核心,從凸顯教學理念的開放性、加強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堅持教學方法的開放性、提升教學場域的開發(fā)性等角度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初中音樂;開放性教學;實施策略
音樂課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也是學生審美教育的主干課程,在學生的音樂學習、審美提升以及綜合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理念的不斷深入,音樂課程的教學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知,然而,從當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結果并不理想,這和教學活動的封閉性有很大的關系。對此,開放性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有著非常突出的應用價值。開放性教學,顧名思義,是以開放為主要特征和價值追求的教學模式,它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包括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等多個維度的開放,不僅可以豐富學生音樂學習的視野,在強化音樂課程教學價值中同樣有顯著的效果。
一、凸顯教學理念的開放性
教學理念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在課程教學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可以說什么樣的教學理念決定了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并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教學效果。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理念存在封閉性,僅僅以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為目標,忽略了音樂教學在學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以教學理念的開放性作為實施開放性教學的先決條件。首先,樹立生本理念。生本理念是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不僅要求教師變革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以學生作為音樂學習的主體,更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音樂教學的核心目標。其次,樹立生活教育理念。音樂源于生活,同樣也服務于生活。教師要辯證地看待生活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將生活元素、生活情境等融人音樂課堂教學中,推動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以《故鄉(xiāng)的云》教學為例,這是一首表達對故鄉(xiāng)思念之情的歌曲。我在教學中以家鄉(xiāng)為主題,搜集整理了大量家鄉(xiāng)的圖片、視頻資料,用PPT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點燃學生的家園之情,為學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思鄉(xiāng)之情鋪平基礎。再如:《富饒遼闊的阿拉善》這首歌的音樂欣賞部分,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教師將生活融人課堂當中。首先,學生結合生活討論對歌曲所表達觀念的領悟,學生結合所學傳統(tǒng)民歌,從歌詞“千言萬語和睦為貴,歡樂喜宴快樂至上……”中體會到了歌曲所要表達的團結誠實的觀念。學生還能夠結合所學與生活體會聯(lián)想到《鴻雁》《天下黃河》等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民歌??梢?,突出學生本位是構建開放性課堂的重要根基,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融人課堂中,引起情感共鳴。不僅如此,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取代以往的教學目標,推動音樂課程教學價值的多元化、深層化。
二、加強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教材是初中音樂教學最主要的資源。盡管教材由專家學者共同編纂而成,但存在兩個顯著的問題,第一、內容的封閉性。教材是一個封閉的音樂資源系統(tǒng),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第二、與學生興趣相脫節(jié),人選初中音樂教材的作品多為世界經(jīng)典作品,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較少,這影響了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因此,教師在開放性教學中要加強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緊扣教材音樂內容,不斷發(fā)掘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新資源,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范圍。比如,引人流行音樂。流行音樂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音樂形式,具有時代性強、傳唱度高的特點。以《船歌》為例,我在教學中用周杰倫的《琴傷》作為導人,讓學生知道這首流行歌曲是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改編而成的,也是古典與流行的結合。又如,發(fā)掘地方音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均有數(shù)量豐富、類型多元的地方音樂,比如地方戲曲、民歌山歌等,這些音樂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是區(qū)域文化的載體,同樣能夠成為開放性教學的重要資源,服務學生的音樂學習。再如: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在學習《孤獨的牧羊人》時,教師尊重學生感受,并以學生為主體,適時提問“你認為這首曲子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感情?”學生立即想到了美國好萊塢音樂劇《音樂之聲》。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了《音樂之聲》部分片段,學生了解到這一插曲是女老師和孩子們在玩木偶戲時的一首歌曲。通過旋律模唱、體態(tài)律動和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理解了音樂背后的情感,從而讓學生獲得了心靈感悟和情感體驗。
三、堅持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在以往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講授式教學的方法,學生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此,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普遍不高,制約了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放性教學實施中要堅持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從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比如,任務教學法。我觀察到,學生在音樂欣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心不在焉的現(xiàn)象,很多時候聽著聽著便游離于樂曲之外,因而,我在音樂欣賞之前會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欣賞任務,以《富饒遼闊的阿拉善》教學為例,我讓學生在傾聽中來感受蒙古長調的風格以及演唱特點,并讓學生說出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以及情緒。學生帶著任務傾聽,更容易提高音樂欣賞的專注度。又如,實踐活動法,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參與性,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音樂表演能力的發(fā)展中也有著顯著的效果。我將歌唱比賽、音樂劇等作為課堂教學開放性的重要措施,比如在《牧場上的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牧場這個主題來設計角色、編寫情節(jié)以及唱段。這樣的民主、開放、互動的學習模式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參與熱情。學生在互動合作中充分展現(xiàn)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梢姡瑔栴}、任務等教學方法是構建開放性音樂的課堂的有效途徑。在任務驅動下,學生的審美情趣、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音樂能力都在互動中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從而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正是開放性課堂的寶貴財富。
四、提升教學場域的開發(fā)性
以往的初中音樂教學以線下教學為主,教學活動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開展為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因此,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積極打造翻轉課堂,提升教學場域的開發(fā)性。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模式,不僅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翻轉,也實現(xiàn)了課內、課外的發(fā)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課外自學為前提,課堂則成為答疑解惑、消化吸收的場所。微課是打造翻轉課堂最為重要的載體,學生的課外自學必須以微課為指導。教師在下節(jié)課教學前,需要將事先設計好的微課資源上傳到班級郵箱中,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下載、觀看,對即將教學的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調查學生的課外學習情況,查找學生課外自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圍繞學生學習中的不足,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以《長江之歌》教學為例,我從歌曲演唱的要點出發(fā),設計了相應的微課資源,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觀看,再結合學生的自學效果開展教學。再如:《獻給老師的歌》教學時,可以以“感恩”為主題錄制微課。通過微課,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不足進行自主演唱,練聲練習,呼吸練習。從而分層掌握要點,感受歌曲的同時學唱歌曲和表現(xiàn)歌曲,有效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音樂素養(yǎng)??梢姡\用多媒體資源可有效拓展音樂教學資源,讓學生進入開放、自主的學習空間,從而更利于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五、結語
在社會環(huán)境日益開放、教學變革不斷加速的今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難以滿足學生音樂學習的需求,緊扣社會發(fā)展的態(tài)勢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活動成為強化音樂教學質量的客觀需要。對此,開放性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場域四個角度貫徹落實開放性教學。
參考文獻:
[1]吳競.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音樂個性——談初中音樂教學如何實施開放教學[J].文理導航(上旬),2014(4).
[2]趙艷玲.初中音樂教學的開放性教學初探[J].北方音樂,2015(24).
[3]袁祝華.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的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