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然
最近看到著名指揮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逝世六周年的相關報道,想起一年前,我住在德國南部的大學城市圖賓根,坐了十多個鐘頭夜行巴士到北面的柏林,為的是到柏林愛樂音樂廳,聽馬雷克·亞諾夫斯基(Marek Janowski)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布魯克納的《第六交響曲》。波蘭裔的德國指揮亞諾夫斯基是布魯克納音樂的專家,對布氏作品的演繹很精彩。
不熟古典音樂的讀者,對于“哪個指揮是哪個作曲家的專家”這種說法,可能感到一頭霧水,甚至對“指揮”這個角色有什么實際作用也存疑問。我在網(wǎng)上見過有人說,找個拍子節(jié)奏準確的人做指揮就已經(jīng)勝任有余,管他高矮胖瘦。但一個人拍子再準確,也不可能比節(jié)拍器可靠。那么,怎樣才算好的指揮?或許從已故意大利指揮阿巴多的故事中可以找到一點端倪。
每次去柏林愛樂音樂廳,我總會早一點到場,先吃一個夾了牛油的扭結面包(brezel),然后去商店走走逛逛。去年到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時候,大堂中間做了一個阿巴多的相片展覽,因為去年是他逝世五周年。阿巴多在一九八九年接替卡拉揚成為柏林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直至二○○二年卸任。每一幅展板前都有一堆樂迷駐足停留,老的樂迷緬懷過去,年輕的樂迷追憶從前。只要你是古典樂迷,你很難不喜歡阿巴多,就算沒有現(xiàn)場看過(這是我的一大遺憾),在網(wǎng)上也不難找到他的指揮片段,并且為他所折服?;蛟S阿巴多是史上最多人欣賞,同時爭議最少的指揮。
李歐梵教授寫過,在卡拉揚、阿巴多等指揮去世之后,世間再無指揮大師。所謂大師,都是有獨特的“靈暈”(aura),像卡拉揚是充滿霸氣,而阿巴多則以優(yōu)雅見稱。當你以為指揮最重要的作用是打拍子的時候,阿巴多指揮卻從來都沒有一板一眼地打拍子,而是用他那只被譽為“最優(yōu)雅的手”(the most elegant hand)的左手,塑造音樂的線條輪廓。如果阿巴多是最優(yōu)雅的代表,那么慣常不用指揮棒(或間中以牙簽作為指揮棒)的俄羅斯指揮葛濟夫(Valery Gergiev),就是最不優(yōu)雅的頭號人物了,他在指揮的時候總是面目猙獰。
阿巴多在彩排的時候以“寡言”見稱,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叫樂手聆聽(listen),聆聽其他聲部、其他樂器的演奏,希望樂手可以自己找到平衡,做出配合?!榜雎牎笔前投嘧钪匾暤氖?,他曾經(jīng)解釋為什么自己一直都留在歐洲,擔任歐洲樂團的總指揮,而沒有到美國出任樂團的首席指揮,是因為歐洲的樂手有更多室內(nèi)樂團(chamber music)的訓練,而室內(nèi)樂要求樂手不斷聆聽樂器之間的平衡。
樂手說,阿巴多很少把指示說得很清楚,但從他的眼神中就可以知道他想怎樣。這在卡拉揚身上就永遠都不可能看到,因為卡拉揚除了從后臺步行上指揮臺的那一段路會睜開眼之外,在音樂會的其余時間,都是緊閉雙眼投入音樂之中,難有“眼神”可言。
阿巴多接替卡拉揚成為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的時候,除了柏林圍墻剛剛倒下,柏林愛樂樂團本身也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卡拉揚在晚年的時候,跟樂團的關系破裂,他曾經(jīng)在彩排時跟樂團說,恨不得用一條大麻繩將所有樂手都綁起來,然后淋上火水(學名“煤油”),一把火將所有樂手燒死。樂手再也忍受不了卡拉揚的霸道橫行,聯(lián)手否決了卡拉揚聘請單簧管女樂手薩賓娜·邁耶(Sabine Meyer)的決定,而卡拉揚在去世之前三個月也辭任了柏林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之位。
阿巴多的徒弟之一是英國指揮夏?。―aniel Harding)。夏丁說,阿巴多上任柏林愛樂樂團,與以往的獨裁指揮(authoritarian figure)完全相反,而且將樂團拯救過來(bring the orchestra out of the dead man)。阿巴多曾經(jīng)看過另一位意大利傳奇指揮托斯卡尼尼(Toscanini)的彩排,后者指揮雖然厲害,但對樂手常常呼來喝去(he was horrible to his orchestra),阿巴多說這樣一點也不好。
每次見到阿巴多的照片或影片,都總覺得他很溫柔,難怪有團員說他“strong and gentle”?!皊trong”是指他對音樂的執(zhí)著,“gentle”是指他的為人。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展覽刊出了兩封信,這兩封信都是小朋友寫給阿巴多的,其中一封是一九九六年一位美國初中學生寄來的,信的內(nèi)容大意是:學校音樂科最近有作業(yè)談及音樂工業(yè),所以有一些問題想請阿巴多解答,例如他做指揮之前有沒有做過其他工作?工作以外會做什么事情?還有最重要的一項:可否送我們一支舊的指揮棒去裝飾墻報板。我們不知道阿巴多最后如何回復,但把這封信留到今天展出,大概可以知道阿巴多沒有因為自己是名人,就對一般人認為無關痛癢的事情看輕看賤。
指揮這一行,重視師徒關系,你跟隨過什么前輩、擔任過誰的副手,對日后發(fā)展至關重要。夏丁除了跟隨過阿巴多之外,亦曾擔任拉陶爵士(Sir Simmon Rattle)的助理指揮。在這次的展覽中,有一幅照片是阿巴多跟美國指揮伯恩斯坦的合照,還有一封他在一九九○年寫給生病了的伯恩斯坦的問候信。一九六三年,阿巴多曾經(jīng)在紐約擔任過伯恩斯坦的副手。伯恩斯坦桃李滿門,除阿巴多之外,艾度·迪華特(Edo de Waart)、小澤征爾等都系出伯氏(在村上春樹的《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一書中,就談到不少小澤先生先后跟隨伯氏和卡拉揚的故事)。
回到阿巴多,他從來不會呼喝樂手,但卻有點另走極端,說話太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阿巴多擔任倫敦交響樂團總指揮的時候,有樂手說,阿巴多曾經(jīng)在一次意大利的巡回演出后請樂手吃飯,在晚飯中發(fā)表了最長的一次講話:“Thank you all very much!”在倫敦的時候,有樂手以為他寡言是因為英語不好(但他在意大利的時候也一樣),也有樂手抱怨他說話太細聲,常常只說單字,聽起來像講日文單字(always sounded like broken Japanese)。
托斯卡尼尼和卡拉揚等是“暴君型”指揮的代表人物,不要以為這類指揮已經(jīng)消失,阿巴多在意大利錫耶納學習音樂時的同學巴倫邦(Daniel Barenboim)就是這類指揮。巴倫邦是柏林國立歌劇院和國立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最近有樂手公開控訴,說巴倫邦一直都躁狂地對待樂團,甚至有前團員站出來說,因為巴倫邦的威嚇,令他患上了高血壓和抑郁癥,需要接受治療。巴倫邦是政治強人,以化解巴以沖突為己任,其實阿巴多也曾在政治上出力,他在二○○九年,事隔二十多年后回歸米蘭斯卡拉大劇院擔任指揮,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米蘭市政府承諾植樹九萬棵,改善米蘭的環(huán)境。
在錫耶納的時候,跟阿巴多和巴倫邦一起的,還有另一位同學—印度指揮祖賓·梅塔(Zubin Mehta)。在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展覽中,同樣展出了阿巴多和梅塔的合照(照片中還有小提琴家曼紐軒和鋼琴家波里尼),以及一封阿巴多寫給梅塔的信,談到兩人的友誼。兩人除了是在錫耶納的同學,還一起在維也納學音樂。兩人最初想觀看一些當時著名指揮的樂團彩排,但彩排不是常常都公開,兩人想盡辦法,最后決定加入合唱團,從而“正面”跟指揮學習。他們當時在卡拉揚、華爾特(Bruno Walter,馬勒的大弟子)等名指揮之下唱過合唱團。
阿巴多在二○○二年離開柏林愛樂樂團,卸任之前被確診了癌癥,經(jīng)治療之后康復。雖然大病初愈,但在二○○三年的暑假,阿巴多創(chuàng)立了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樂手成員由來自不同頂級管弦樂團的樂手和獨奏樂手組成,可以說是全明星陣容。英國《衛(wèi)報》樂評人湯姆·瑟維斯(Tom Service)在二○○八年的時候就說過,琉森音樂節(jié)樂團內(nèi)有八位不同樂團的首席(concertmaster),非常驚人。而這些人放棄暑假繼續(xù)演出,為的就是追隨阿巴多。而琉森音樂節(jié)樂團在阿巴多的指揮下也留下了很多經(jīng)典的演出。
一場大病,對阿巴多有很大的影響,有人說他的優(yōu)雅得到了更多的升華(這也意味著他給樂團的指令更不直接、不清晰)。但具體來看,他在很多樂曲的處理手法上有所改變,這也解答了很多想聽古典音樂的人的疑問:同一樂曲,不同版本有何分別?
就算是同一指揮,處理手法也可有不同。阿巴多在柏林愛樂樂團上任的第一場音樂會是演奏馬勒《第一交響曲》,在最后一個樂章的結尾馬勒要求法國號的樂手都一起從座位上站起來,突出音效。彩排的時候樂手全部站了起來,而阿巴多就不停地笑,跟樂手說這個做法已經(jīng)過時,把樂器提高一點就可以了,不必站起來(我后來還找到一個珍貴片段,1983年阿巴多在東京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的演出,法國號樂手一樣沒有站起來)。到二○○九年琉森音樂節(jié)的時候,阿巴多同樣指揮馬勒《第一交響曲》,到最后的部分,法國號樂手全部都站了起來。
在展覽中,有一幅照片是阿巴多的一本馬勒《第一交響曲》指揮總譜的封面,在封面上,寫了他每一次指揮這首交響曲時的樂團、地點和時間,剛剛提到的三場演出都有在總譜上標示出來(例如LSO,83,Tokyo)。
說了這么久,最經(jīng)典的阿巴多演出是哪一場呢?我想二○一○年琉森音樂節(jié)樂團的馬勒《第九交響曲》是無出其右之選。馬勒《第九交響曲》的最后部分寫著德語“ersterbend”,即“dying away”的意思,聲音不斷減弱,直至最后回歸寧靜。在二○一○年的這次演出中,當奏出最后一個音符之后,阿巴多仍然沒有放下指揮棒,而全場觀眾、樂手等所有人也保持靜默近三分鐘,這時候你就會明白沒有聲音也是一種聲音,音符奏完不等于樂曲奏完。即使是通過影片重看這場演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巨大張力。
阿巴多曾經(jīng)說,他最喜歡的觀眾是懂得靜默的觀眾,因為觀眾能夠保持安靜的話,也是樂曲力量的一部分,像馬勒《第九交響曲》、威爾第《安魂曲》等,都需要觀眾的合作。
古典音樂有獨特的力量,而阿巴多的風格是獨一無二的。今年是他逝世六周年,就算不能到柏林愛樂音樂廳看他的展覽,也無論有沒有在現(xiàn)場看過阿巴多的指揮,甚至就算你對古典音樂不太熟悉,這個時候看看他的馬勒《第九交響曲》演出,你就會明白我為什么要這么寫阿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