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博士
我是一個男孩的媽媽,有朝一日也會做婆婆。今天,我想和婆婆們說說心里話。
過去的歲月,我們用心地養(yǎng)育兒子,無論做出多少努力甚至犧牲都在所不惜。我們希望兒子的未來幸福,希望有一個賢惠的媳婦操持好他們的生活,更希望早日抱孫子。
這份深愛和厚望,是促進了兒子的家庭幸福,還是給兒子添了亂,讓兒子為難,取決于我們做事的方式和看事情的角度。舉個例子,很多媳婦喜歡網(wǎng)購,尤其是宅家防疫期間,有些婆婆可能看到媳婦幾乎每天都要下樓取快遞。面對同一件事,用兩種不同的應(yīng)對方式,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和效果。
第一種,否定態(tài)度
有些婆婆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媳婦網(wǎng)購成癮太敗家,兒子掙錢不容易,怎么能可著媳婦揮霍!在這種觀念里,婆婆的內(nèi)心感受是心疼、憤怒、無法容忍的壓抑。即使嘴上不說,眼神、臉色也會傳遞出不滿,使得家庭氣氛緊張。實在忍不住,婆婆就會嘮叨媳婦幾句,讓壓抑的情緒釋放一下。于是不可避免會引發(fā)爭吵,婆媳之間都想堅持自己的立場。
作為婆婆,我們一定會特別憋屈:我這是為你們好啊,日子要有計劃地過,要有積蓄,要細水長流,媳婦的購物習(xí)慣是敗家,這毛病要管啊。我必須幫兒子把關(guān),讓他們過日子節(jié)儉,珍惜兒子的辛苦錢。其實,人家媳婦也委屈呢,每天操持家事不容易,買點兒東西怎么了?我收入不比你兒子少,我花的是自己賺的錢!
如果雙方爭執(zhí)不下,婆婆一定會希望兒子站在自己一邊,證明自己有理。自然,媳婦同樣感覺憋屈,希望老公站在自己一邊。這家的男人是怎樣的辛苦啊,真是左右為難,里外不是人。
就算兒子站在了婆婆這邊,婆婆就贏了嗎?就算媳婦被管教了,不買買買了,媳婦心里憋著一股氣,會不會在其他事情上爆發(fā)呢?兒子是不是真的輕松幸福了呢?親愛的婆婆們,說不定,我們埋下的是個雷??!
看起來,這樣的方式事與愿違,并沒有讓母親的深愛和厚望幫到兒子。
第二種,開放態(tài)度
如果婆婆嘗試抱著開放的態(tài)度,可以這樣想:
這個時代真是不同了,網(wǎng)上什么都能買到了,不出門就能買東西很方便;
聽說網(wǎng)上購物可以拼團,優(yōu)惠力度很大,不知道比商店里便宜多少?
媳婦都買了什么東西啊,我也可以讓她幫忙看看有沒有我需要的東西,貴不貴;
如果有些東西放過期還沒用,那一定是浪費了,我可以提醒媳婦以后有計劃地購買……
體驗一下,在以上的觀點里,我們此時的感受是怎樣的?也許依然有對錢的心疼,但是輕了些;也許不那么憤怒了,因為事情沒有那么嚴重;也許呼吸順暢了很多……
當(dāng)婆婆觀點中立、心態(tài)開放,隨后的婆媳溝通就不會劍拔弩張,婆媳之間的交流可以是有商有量的,兒子也不必被卷進婆媳大戰(zhàn),被迫擔(dān)當(dāng)吃力不討好的審判官,他可以安心工作,享受家的溫暖和安寧。
很顯然,這樣的方式能帶來一家人真正的幸福生活,更能達到婆婆想要的結(jié)果。
愛,是一家人的幸福根基。讓愛流動,是我們的智慧選擇。如果沒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選擇,我們就有可能在無意間破壞了幸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