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飛
備課時,要想備出特色課堂,教師就不能只關注教學設計,而是要讀透教材、廣開思路,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本文以北師大版數學第七冊《溫度》的教學為例,展示我對特色課堂的思考與實踐?,F將教學中的個別片段摘錄如下:
【教學過程】
一、課文引入
師:聽同學們讀完課文,壯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仿佛就在眼前。文中為了突出它的神秘,分別用強烈的感觀對比來描述這里的水和山。如:“大峽谷的水,從固態(tài)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贝蠹襾砀惺芤幌拢悄悻F在身處在這“萬年冰雪”當中的話,會是怎么樣?
生1(作發(fā)抖狀):會很冷很冷。
生2:我可能要凍成冰條呢!
師:凍成冰條不要緊,附近就有沸騰的溫泉,去泡一下吧。
生嘩然:泡不得呢,會把我們給煮熟了。
師:這溫泉可能會熱到什么程度?(100℃)
師:除了大峽谷的水,那里的山也有非常奇特的現象,它既可以遍布熱帶雨林,也可以覆蓋皚皚白雪。而所有這些奇妙景觀的產生,都與那里的溫度和氣候息息相關。
二、認識正負數
1.探尋零下溫度的寫法
師:剛才同學們在感受這“萬年冰雪”時都不約而同地打了寒顫,這到底會冷到什么程度呢?誰來猜猜溫度。
(生報溫度:零下20℃、零下40℃、零下5℃等等)
師:大多數同學猜零下20℃、零下40℃等,奇怪,1℃還不夠冷嗎?(還沒結冰)那么幾攝氏度才剛好結冰?(0℃,還有比0℃更低的零下溫度呢)
師:誰知道零下溫度是怎樣表示的?如剛才說的零下20℃該怎樣記?會的同學馬上寫在卡紙上,看誰先舉起來給我看。
(-20℃)
師:你們是從哪里看到過這種零下溫度的記法呢?
生1:我是在家里的報紙上看到的。
生2:我在看電視的天氣預報時見過這種寫法。
2.介紹正負數的讀寫及區(qū)分(略)
三、負數的大小比較
1.生播報四個城市的溫度
師:請一位同學當小小天氣播報員,給大家播報北京星期天的溫度是多少。
生:北京-5℃至5℃。
師:誰愿意給大家播報長春的溫度?
生:長春-14℃至-3℃。
師再請兩生分別播報西安(0℃至7℃)和銀川(-9℃至0℃)的溫度。
2.比較溫度高低,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每個城市當天晝夜都有兩個溫度,前面的溫度是這個城市的最低溫度,后面的是這個城市的最高溫度。也就是說前面的溫度比后面的低,那就奇怪了,我們平常都知道3℃比13℃更低,為什么添上負號后,-13℃就成了最低溫度,-3℃反而是最高溫度呢?難道-13℃比-3℃更低嗎?下面我們一起用溫度計來驗證一下。
3.設計溫度計
師:請同桌拿出溫度計模板,發(fā)現什么問題了嗎?缺了什么?
生:缺了刻度和“℃”這個溫度單位。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設計溫度計。(略)
4.從溫度計上觀察正負數的差異,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師:溫度計設計完了,下面我們就來找一下這幾個城市的溫度,請大家先用藍筆標出0℃。(學生操作)
師:接著找西安的7℃,要求同桌合作,一人標出溫度,另一人檢查。
師請一生上臺標溫度,并全班糾正。再請另一生上臺標-9℃,并全班糾正。同時強調為什么是從0℃下面數9格,最后比較0℃與-9℃的高低。
師:還有北京和哈爾濱兩個城市,同桌各標一個城市的溫度。(集體糾正)
5.觀察數據找規(guī)律
師:觀察溫度計,這七個溫度中最高是多少度?比它低一些呢?再低一些呢?……
(生按高到低一個個報溫度)
師:請仔細看看這幾個零下溫度,有誰發(fā)現零下溫度的排列規(guī)律嗎?
生:負號后面的數越大,這個溫度就越低。
四、梯級鞏固
1.橫向城市排溫度
師:下面我們來個比賽,考考誰的眼力最好。聽要求:我報一個城市,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從報紙上找出來,并報出它的最低溫度。
廣州(13℃)、石家莊(-3℃)、南昌(3℃)、哈爾濱(-18℃)、合肥(0℃)
(生搶答,師貼出相應城市的溫度)
師:你們會把這些溫度從高到低排列嗎?
(生開火車報,師再把溫度貼到地圖上的相應城市里)
師:從地圖上看,你們發(fā)現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跟它們的溫度有什么關系?
生:城市越往北,它的溫度就越低。
(因為中國在北半球,越往北就越靠近北極而遠離赤道)
2.縱向城市排溫度(略)
3.九個溫度帶的高低排序(略)
五、全課小結(略)
【教學反思】
一、讀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
《溫度》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利用溫度的情境來了解正負數的表示方法,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學會正確讀寫,同時借助溫度的情境來感受負數的意義;其難點是比較溫度背景下兩個負數的大小。編者以學生熟悉的溫度作鋪墊,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便于其理解概念。同時,溫度計就相當于一個豎直擺放的數軸,學生通過觀察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可以更容易地領悟到正負數的相反意義及其大小關系。
為了把教材讀深讀透,我反復閱讀書中的每句話,翻閱了有關的教案設計,明確了自己的教學方向,累積了豐富的教學素材,把握住了重難點的解決途徑,為以后的設計做好了鋪墊。
二、廣開思路,搜集生活中的可用信息
1.相輔相成,把數學與其它科目相整合
要上好一節(jié)課,就必須時刻把它裝在心上。無論是上班途中,還是課余閑談,都可能成為設計教案的“刺激源”。比如:“溫度”這條主線從始至終貫穿整節(jié)課,那學生對“溫度”的了解又有多少呢?為此我詢問了個別學生,并翻出了學生第六冊和第七冊的科學書。書上給學生介紹了溫度計的構造和用法,以及通過比較溫度計上的數據來了解氣溫的冷暖變化等。在這個基礎上,我的設計就淡化了溫度單位“℃”的介紹,并且在出示溫度計模具時故意不標刻度,讓學生從已有經驗中挖掘和喚醒記憶,加深印象。
2.求真求實,上網查詢準確資料和數據
我想利用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中的一句“大峽谷的水,從固態(tài)的萬年冰雪到沸騰的溫泉”來拋出“溫度”這個課題,于是查找相關資料,卻一直查不到關于溫度的準確數據。因此,教學時我只是強調了“可能”這個詞,從得出“沸騰的溫泉可能會達到100℃”到讓學生猜“固態(tài)的萬年冰雪可能會有零下40℃”等,追求數學的嚴謹與真實性。
3.靈活運用,精心尋找并制作教具
在進行多個城市的溫度比較時,我引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從報紙中迅速查找城市名稱,然后搶答出它的最低溫度。這樣既復習了正負數的讀寫,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精心選擇溫度數值,一步步增大練習梯度。除此之外,我注重讓學生反復操作溫度計,讓學生在模仿與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初步建立起數軸這個概念。要知道,在溫度情境下的負數大小比較,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其難點。通過教師的“導”,學生的“悟”,還有學具的“直觀”,學生能一目了然地觀察出規(guī)律,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實現教學相長。
4.及時捕捉,感受驚喜與收獲
有時,教師一個無意的舉動,很可能就會成為整個設計中最精彩的一幕。有一次,由于課程設計需要,我想上網關注一下個別城市的天氣預報,結果發(fā)現城市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標法跟課本正好順序相反。原來,白天播報氣溫的順序是從高到低的,而晚上則相反。于是,我把它作為一個課堂知識點的延伸,讓學生觀察并提問,自然而然地實現了課堂環(huán)節(jié)間的無縫銜接,從而保證高效課堂的落實。
三、形式多樣,讓學生動起來、說出來
本節(jié)課我沒有全程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而是更多地關注生生間的互動。比如在制作溫度計時,要求兩人一組互相合作;又比如教學零下溫度的寫法時,只要求會寫的學生寫下來并舉給我看,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負數后,讓每個學生都自己寫一個負數,并考考周圍的同學怎么讀,活躍課堂氣氛……總之,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多才多藝,實現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
身為數學老師,也要多才多藝,既要像語文老師一樣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又要像地理老師一樣有“地圖在我心中”的把握,還要像美術老師那樣有畫簡筆畫的能力……當然,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還有待時日去加強與完善。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成為真正的名師。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