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倩倩
摘要:“高效課堂”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標,經過多年的探索追求,當前高效課堂的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種種原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出現(xiàn)表面化、形式化傾向。初任初中語文教師是語文教育的新生力量,由于自身能力及經驗不足等問題,更是面臨“高效課堂”的重重挑戰(zhàn),若對高效課堂的實質把握不準,則會步入課堂教學的“誤區(qū)”。只有走出這一困境,才能打造高效優(yōu)質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 初任教師 初中語文 教學困境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7-0110-02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學有所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初任語文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初任語文教師是語文教育的新生力量,如果不能正確把握高效課堂的實質,極易在入職初期迷失自己,因此,我們必須理性分析、看待高效課堂,幫助初任語文教師走出困境。
一、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現(xiàn)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不少專家學者對當時語文課堂的“少慢差廢”提出批評。隨著社會各方面發(fā)展的高歌猛進,抨擊應試教育、追求素質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創(chuàng)建更加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多種“高效課堂”的模式如雨后初筍,層出不窮,各地中小學“高效”的語文“公開課”“優(yōu)質課”“觀摩課”花樣百出。而相比其他課程來說,就筆者在實習期間所了解到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發(fā)現(xiàn)雖課題氣氛熱烈,但成效卻不盡理想。
1.概念難以界定
“目前教育界對高效課堂問題的議論如火如荼,論述不計其數,但描述都大同小異: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與效益最優(yōu)化的統(tǒng)一。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定義除了空洞一點外固然沒有其他問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效的標準確實難以界定和操作。”[1]首先,就施教者而言,每一位熱愛教育的語文教師都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有的教師不茍言笑,有的教師風趣幽默,很難明確地說哪種更高效。其次,就受教者而言,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他們有不同的記憶習慣、表達習慣和學習能力,我們又如何能精準地衡量誰更高效呢?如何科學定義 “優(yōu)課堂”“高效率”,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全面兼顧自身的各種發(fā)展要求與發(fā)展利益,才是當代高效課堂倡導者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2.結果難以衡量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2]。在高效課堂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能力很容易檢測,但更重要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如何檢測是否高效呢?這是很難做到高效課堂要求的“一堂一清”的。語文教育是一個靜候花開的過程,風景需要慢慢欣賞,孩子需要慢慢成長。
二、初任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困境
目前對初任教師的定義各式各樣,如“新教師”“新手型教師”等,但歸納起來都是同一個概念:即指完成了職前教師教育,取得國家規(guī)定的教師資格證書,已經走上教育工作崗位人員,進入教師隊伍,并在一所學校從事教學工作1—3年的[3]。剛剛進入教育崗位任職的教師,都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階段,而如何更好地落實“高效課堂”就是她們面臨的最大困境。初踏上講臺,都懷揣著成為“教學成績優(yōu)異、深受學生愛戴、和家長打成一片、小時候最喜歡的語文老師”,但現(xiàn)實往往是殘酷的。在初任階段,幾乎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在實習階段觀察了解到,相比多年教齡的語文老師,初任教師必然會和高效課堂“較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課前文本解讀
備課是上好一堂語文課的第一步,備課的目的在于使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很多新入職的語文老師雖然也非常注重這方面,但是在備課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很多問題。在備教材時,初任語文老師基本都會借鑒優(yōu)秀教參,但部分初任老師因不自信、追求高效率,直接照搬教參,認為這樣就是“高效課堂”,因為他“投入最少的精力和時間得到了最好教案”,而特級語文教師于漪老師說過:“即使同一篇課文要反復地教,也絕不重復”。在備教學過程時,又總是固化在幾個看似“高效”的環(huán)節(jié),但如果不根據課堂具體情況和教材內容,機械使用某種模式,結果很可能會影響課堂效果,適得其反。
2.課堂教學對話
初任語文教師缺乏提問技巧,在設置問題時,經常忽略課堂實際情況。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一大特點就是活潑好問,不輕易認同別人,尤其在語文課堂上,會因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而輕視語文。初任語文教師普遍表現(xiàn)為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不能靈活應對,對于學生的回答缺乏啟發(fā)性和層次性。比如,為節(jié)約時間,追求在預設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忽視提問后學生的候答和與學生進行對話的環(huán)節(jié),甚至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自己預設的答案,為了不影響課堂進程和看似高效的課堂效果,直接說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3.課后教學反思
初任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反思能力才能進步,成功過渡到熟手型教師階段。但是初任教師在進行課后教學反思時,較多反思的是課堂環(huán)節(jié)和自身表現(xiàn),而易忽視學生。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一堂課是否高效,主要還是看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此外,初任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反思多集中在課后,而缺乏間隔反思、時時反思、事事反思的意識。生活中處處有語文,隨時可反思。
4.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
初任語文教師剛剛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對未來充滿希望,初登講臺的新奇感使他們對待工作比較有沖勁。他們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渴望能在工作崗位上有優(yōu)異表現(xiàn),希望學生、同事、領導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好的評價[4]。但同時初任語文教師也面臨著挑戰(zhàn),他們大部分會同時擔任班主任的職務,既要處理班級內的大小事務,關注學生的各科成績,與每一個學生的家長密切聯(lián)系,做好學校安排的各種工作,又要以最好的狀態(tài)完成教學任務。很多初任語文教師會因為能力、經驗不足而疲于追求高效,導致壓力過大,最終難以實現(xiàn)高效。
三、初任語文教師走出困境的對策
1.明確高效課堂的真正內涵,回歸教育本真
只有理性地看待高效課堂,明確高效課堂的概念、特點,才能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構建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為宗旨、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載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而開展的課堂教學改革?!耙詫W定教”是高效課堂的思想基礎,“減負增效”是高效課堂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但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及其操作的難度,使原本充滿活力的高效課堂構建步入了誤區(qū)[5]。作為初任語文教師,應該趁熱打鐵,以自己在校學習的教育理念、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熱愛教育行業(yè)的激情,勇敢地面對高效課堂的種種問題。
2.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重視文本解讀
新入職語文教師參考教參和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無可厚非,也可以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度追求模仿前人經驗,照搬前輩教案的精華,則是在自斷前程,阻礙自己進步。我們更應該參考的不是特級教師的教案,而是教學態(tài)度。初任語文教師要重視文本閱讀,加深文本解讀的深度,這是備課的前提,也是中心環(huán)節(jié),初任初中語文教師學會運用文本細讀理論,結合語境對文本的語言、情感、人物形象、表達技巧進行全面細致的解讀,同時對文章的結構、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寫作背景做全面了解,綜合分析。
3.提升課堂對話能力,增強教育機智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對話的過程,師生雙方能否充分發(fā)揮積極主動性是決定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自己的課堂對話能力。首先,師生積極互動的前提是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對話,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其次,要尊重學生的感受,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知識水平,教師要尊重他們的想法;最后,注意態(tài)勢語言的運用,恰當地使用手勢、眼神等,能夠有效組織課堂對話,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表現(xiàn)力。
4.課后積極反思,及時查漏補缺
初任語文教師及時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可以促進和加深對教育理念、教學藝術、教學行為、教師責任感等方面的理解。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智慧生成的源泉,是初任教師進步的法則。每一堂課,從導入環(huán)節(jié)開始,到最后的教學結尾,教師都要復盤、反思,一般包括以下反思內容:我是否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我是否尊重了學生?我的教法是否和學生的學法相適應?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聽課是能幫助初任語文教師反思自身的好方法,能夠在資深教師的課堂上學習很多經驗,尤其是他們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控,對學生聽課狀態(tài)及時的捕捉,初任教師要邊聽邊反思自身,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
5.樹立明確的發(fā)展目標,做好職業(yè)規(guī)劃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奔热贿x擇了語文教師這一行業(yè),必然是有教育追求、熱愛教育事業(yè)的,不然很難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三尺講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在入職之初,就應該盡早明確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自我提高與發(fā)展的意識,有強烈的學習愿望,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這種對教師職業(yè)提升的自覺意識和態(tài)度,決定著教師的未來發(fā)展水平。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任語文教師要正確看待和理性認識高效課堂的定義和特點,有正確的自我認知,揚長避短。恰當安排高效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拘于固有模式,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振峰.構建“高效課堂”的冷思考[J].基礎教育,2015,12(3):78-8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3]邵光華.教師專業(yè)知識發(fā)展研究[M].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4]宋啟艷.初任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6.
[5]趙多山.走出誤區(qū)實現(xiàn)高效:談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5(7):66.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