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歷史文化淵源,猶太民族有著濃厚的身份情結。猶太裔美國人在融入美國文化的過程中常常遭遇到身份認同的考驗,即“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往哪里去”的拷問。于是,猶太裔美國人的文化身份創(chuàng)傷成為猶太裔美國作家的重要創(chuàng)作主題。筆者在參與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菲利普·羅斯‘美國三部曲中的文化身份認同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菲利普·羅斯作為一位具有雙重文化屬性的族裔散居作家,對身份失落的感受尤為敏銳和深刻,因而“身份認同”這個主題廣泛體現(xiàn)在他的創(chuàng)作之中。他所著的《美國牧歌》,從一家三代的命運變遷之中,更為集中地反映了他對二戰(zhàn)后美國猶太人身份的觀察與思考,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對自己猶太民族身份的復雜情感和對美式文化的不斷反思。
小說的主人公塞莫爾·利沃夫少年得志,從美國陸戰(zhàn)隊退役歸來,擁有成功的事業(yè)和美滿的家庭,可以說,他已經在經濟層面上實現(xiàn)了“美國夢”,也堪稱美國主流社會中的“體面人”。然而,最終他還是不得不面對他的家庭成員由于身份認同缺失而造成的家庭悲劇和社會悲劇。而其中最為驚心也最為痛心的是,利沃夫的女兒,一個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最終卻走上了激進之路。從父親利沃夫的“粉飾”和母親多恩的出軌,以及一家人之間難以調和的文化差異可以看出,他們沒能幫助女兒梅麗,甚至沒能幫助自己建立必要的身份認同:一方面,梅麗在家庭內部多種文化的沖突中未能完成個體身份認同和集體身份認同,從而缺乏歸屬感;另一方面,美國社會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后經歷的巨大變革讓青年一代整體性迷失,外部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梅麗追尋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的道路變得困難重重。于是,在父親利沃夫構建的主體神話和家園想象逐漸破滅時,梅麗選擇了一條瘋狂的人生之路。
此外,作者對于利沃夫父子互動的描寫,再一次向我們揭示了家庭教育對于身份認同的影響。利沃夫的父親對于兒子的教育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極力捍衛(wèi)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對異族文化充滿恐懼和敵意,認為“他們的野心、偏見和信仰都難以更改”;另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夠早日融入美國主流社會,過上真正的美國人的生活。這導致了利沃夫的“無所適從”,也造就了他一邊“假裝”融入了美國文化,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既有榮譽、成就和他人的尊重,一邊消極地逃避現(xiàn)實的矛盾心態(tài)。而利沃夫這種身份認同的缺失又直接導致了他在選擇配偶、調和家庭及教育子女方面的失誤與無力。
《美國牧歌》通過三代猶太移民在美國生活的不同命運和心路,揭示了社會政治與個人的身份認同、生存命運之間的關系,也通過重構歷史再現(xiàn)了政治對國民身份意識的重要影響。此外,美國動亂時代中的青少年的心路歷程和命運沉浮,也帶給我們關于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和教育問題的啟示和反思。在留學潮和移民潮日盛的當下,這本書也給我們在經濟考量之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或許也是一個提醒——文化融入與身份認同是一種不容小覷的挑戰(zhàn),對于青少年心理成長有很大影響。
(山東理工大學楊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