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在國內(nèi)外受到了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和應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學習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化和完善。語文“翻轉課堂”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義:突出學生主體,強化教師主導;改進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益;提升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關鍵詞:翻轉課堂;語文教學;教育意義
*此文為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8年度課題《基于移動學習終端的高中語文翻轉課堂研究》成果,立項號為:AH2018013。
翻轉課堂是當代一種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式,其“翻轉”實際就是“顛倒”,通過對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及其活動的“顛倒”,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益。各科教學都可進行“翻轉”,把翻轉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最大化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充分運用語文課程資源,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專注力,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語文能力的提升,從而全面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
一、突出學生主體,強化教師主導
一個完整的課堂始終是由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構成的,兩者缺一不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課堂的流程、教學內(nèi)容、課堂活動都由教師來制定,一切教學活動都以教師為中心展開。而學生一直被動的接受來自教師的講授和指導,長期以往師生之間逐漸缺乏交流互動,以“老師板書,學生記筆記為主”的課堂模式也是千篇一律,學生難免會對這樣缺乏自主而又單一無味的教學課堂失去興趣,教師也會因為缺乏與學生的溝通而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導致教學質(zhì)量下降。
在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新應用中,教師逐步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明確的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變?yōu)榉e極主動索取知識的一方,教師成為針對學生的問題加以輔助一方,師生之間的“關系順差”出現(xiàn),課堂或者課外都以學生為中心,這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有力的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翻轉課堂模式真正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關系。在更先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設計師,學前負責對學生自學內(nèi)容的布局,包括明確告訴學生學習什么,怎樣學習,還要為學生設置微課并提供其他學習材料,增強自學效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隨時跟蹤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指導。在指導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根據(jù)科學分組策略,大幅增加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確保集體活動的有效性進行。
例如:在《阿房宮賦》的教學中,利用翻轉課堂,教師先讓學生課前對《阿房宮賦》進行自學,標注段落和生詞,初步理解文章并劃分段落,標出自己不能解決的文言知識和內(nèi)容。回到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提交學習收獲和難點,以分組競賽的形式開展課堂活動,在每個小組中挑選一位代表對自己的認識進行闡述,而對提出的問題,則由全班同學進行搶答,并讓其他同學對此答案進行補充。教師再根據(jù)同學們不同觀點進行解釋和總結,糾正學生錯誤的看法,對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提出表揚,以此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避免單方面接收知識的弊端。最后,教師對文本進行總結,對文章脈絡進行梳理,構建文本總體知識結構,總結學習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在社會發(fā)展、網(wǎng)絡普及和教學環(huán)境改善的條件下,翻轉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突出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自學能力。同時翻轉課堂也發(fā)揮了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促進了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了解、督促和指導。
二、改進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益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流程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本內(nèi)容,學生課后自主復習或者通過課后習題加以鞏固,這種方式能夠快速完成教學工作,但單一的教學活動容易導致課堂氣氛低落,學生積極性不高,注意力下降,也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遇到不易理解掌握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而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翻轉課堂將新教育理念與新教育方式相結合,就徹底改變了這一流程,有效摒除傳統(tǒng)教學方式帶來的不利影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和網(wǎng)絡視頻教學,自由的安排學習時間及學習內(nèi)容,預習或者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之后再拿到課堂上討論或者請教教師,很快得以解決。
翻轉課堂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更好的在教師的引領下汲取知識,這種方式的應用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同時,翻轉課堂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不斷引進新的教學內(nèi)容,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情況。為了讓學生反思和總結自己的學習,有針對性地總結問題,解釋和深化學生對困難問題的理解,使過程逐漸成為習慣,形成科學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最終促進教學水平提升。
例如: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朗讀,標注出自己困惑的地方,并對上下片大意進行分析總結。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學生可就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特點,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其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并適當開展活動,進行拓展。比如:可以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挑選幾位同學模仿角色的語音語調(diào)和肢體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每位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通過朗讀感受毛主席當年氣吞山河的凌云壯志,感受宏偉的氣勢,促進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更好感受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加深對知識的探究,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益。同時,在朗讀過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點評,對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以此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對表現(xiàn)一般的同學進行鼓勵,從而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索的精神。最后,教師對課堂進行總結,對書本知識進行最后的梳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為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奠定基礎。
三、提升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自學能力
語文作為伴隨每一位中國學生走過整個學習生涯的科目,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語文學科不僅可讓學生閱讀大量經(jīng)典文學著作,記誦許多文筆優(yōu)美的詩文,還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有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翻轉課堂這一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可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語文教學利用翻轉課堂可更好的發(fā)揮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同時,在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翻轉課堂最重要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由學生集體被動學習轉化為每位學生主動學習。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學生在充滿漢文化的環(huán)境中長大,對于漢語的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利用翻轉課堂,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和對舊知識的鞏固。
例如: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時,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在家對文章進行預習,讓學生自己疏通語句,并大概了解段落意思,整理自己對文章的認識,減少學生在課堂上對文章的陌生感。同時教師制作微課讓學生了解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社會背景,這樣學生在進入文本學習時就能感受到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軍,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課堂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與眾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講述對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同時創(chuàng)造機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并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通過自學和交流,學生都能認識到燭之武勸說的語言藝術和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智勇形象,并與這位國家脊梁式的勇士產(chǎn)生共鳴。這些都會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奠定基礎。
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把翻轉應用到語文教學中。這樣能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的密切交流,使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活躍課堂氛圍,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胡海燕,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第二中學教師)
[責編夏家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