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識譜是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亦是一大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調動學生的識譜熱情,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加深,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積累。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基于小學音樂教學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培養(yǎng);識譜能力
識譜是音樂教學的基本技能之一。學生的識譜能力,就如同語文的漢字一樣,是學好音樂的基礎,只有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學生才會更加自由地去表現(xiàn)自己的音樂,由此可見其識譜教學的重要性。那么,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呢?
一、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轉變學生的畏懼心理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只是將其當為一門技能,其教學任務也只是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這就導致教師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歌詞、唱歌等方面,忽視了對學生情感、興趣的培養(yǎng)。只是單純地將自己所掌握的歌唱技巧、演奏技能等傳授給學生,這樣的音樂課堂無疑是枯燥的、乏味的,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去主動的學習,長時間下去,學生就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甚至害怕上音樂課。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轉變學生的畏懼心理,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讓音樂課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動性。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會逐漸放松自己,積極地參與其中。例如,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對歌譜沒做過多的要求,所以學生在識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如果教師還是單純地采用機械式的方法加強學生的記憶,學生的興致會一下子降低,如果教師采用游戲接龍的方式,配以簡單的曲譜,讓學生在玩中掌握基本的節(jié)奏,那么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將音樂知識和基本的技能融入學生容易理解的形象事物中,那么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更高。優(yōu)美的旋律往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此時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點,先帶領學生學唱,然后在去認真教學曲譜。例如,在教學《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首歌曲的時候,學生們對這一旋律非常熟悉,因此教師就可以先帶領學生們演唱,逐漸攻破各個難點,通過學生們的反復練習在去教學曲譜,就容易很多,學生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做硬性要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完成,此外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積極鼓舞他們,這樣就會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學生才會勇于嘗試,敢于體驗,為成功邁出第一步。
二、 在識譜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聽覺
聽是音樂的最基本階段,音樂學習離不開聽。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教學中,也要注重加強學生聽得能力。學生聽的多了,對音樂自然會產生自己的感覺,由此為基礎在進行識譜教學就會非常容易。例如,在教授學生新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事先進入到聽的感覺中,這種感覺是教師有意創(chuàng)造的,為識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學生卻不在意這些,只是單純的沉浸在自己的音樂當中。在真正學習這首歌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再一次的聽,然后提問:誰能說說,進入教室的時候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受?引發(fā)學生無限的遐想,進而讓學生對歌曲的節(jié)奏、內容等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但是,反復地聽,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教師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尋找不同的感覺。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肯定能掌握更多。
三、 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輔助教學
實踐表明:在學生了解信息的過程中,視覺和聽覺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多媒體的應用恰好符合這一教學,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有了興致,其教學效果自然而然會得到提升。多媒體在識譜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將重難點知識簡單化、形象化,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我們的田野》中,歌詞之間聯(lián)系緊密,就像是一個連貫的整體,并且不斷地出現(xiàn)切分音,學生不好把握,為了解決這些難點,筆者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降低難度。筆者將重難點句子的學唱設計成了“田野奔跑”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美麗的田野就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則跟著奔跑的節(jié)奏出現(xiàn)不同的變化,這樣的音高變化一目了然。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積極性會越來越高,那些復雜的句子和難懂的音高,隨著多媒體教學會輕松地掌握。由此可見,教師適合的采用多媒體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四、 在音樂實踐中加強學生的識譜能力
第一,在歌唱中提升學生的識譜能力,歌唱是音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提升學生識譜能力的最為有效的一種途徑,在識譜教學中,先讓學生感受歌唱的魅力,然后再以歌曲為引導進行識譜教學,雖然幾遍過后學生對歌詞還沒能完全的掌握,但是可以跟著音樂的旋律唱了,在此基礎上進行識譜教學,其效果會更好。第二,在演奏中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例如,在鋼琴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聽幾遍,然后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引導學生按照曲譜進行演奏,這樣循環(huán)下來,學生就可以熟練地掌握譜曲。第三,在音樂賞析中加強學生的識譜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可以不喜歡歌唱、可以不喜歡演奏,但是對于欣賞沒有任何人會拒絕。這表明,學生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注重欣賞的作用,并以此為引導讓學生進行識譜。例如,在教學《大海啊,故鄉(xiāng)》時,原本還在擔心學生不能聽懂,但是在向學生介紹了其音樂背景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歌曲的演唱,有的學生竟然可以跟著輕唱出來。在第二次欣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完整的演唱完歌曲,還可以表達出自己對這首歌的獨特見解。這樣的音樂教學無疑是成功的,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技巧,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五、 結束語
總之,在開展識譜教學中,教師要以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基礎,開展針對性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其識譜教學才會獲得預期的效果,才能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去認真體會,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進而體會到不一樣的情感。
參考文獻:
[1]王艷芝.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
[2]馬添勝.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識譜能力[J].新課程,2018(12).
作者簡介:
王正安,中小學二級教師,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安龍縣棲鳳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