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倩
【摘 要】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小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得到了大力的普及和發(fā)展?!拔r代”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沖擊使人們迅速進入“微生活”環(huán)境。教育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fā)展更要要順應微理念,教師作為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的先行者,要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積極使用微課教學。微課具有精、快、短的特點,視頻內容通常比較短,只有幾分鐘,但是精彩生動。這種新型的學習資源恰好符合信息技術課所強調的信息技能訓練,它是針對一個知識點而進行設計的視頻資源。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技能;應用
自微課誕生以來,學術界對其定義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概述。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通常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的具體講解。教師使用微課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它容量雖小,卻支持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
一、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設計原則
(一)微課學習的目標性原則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目標可以分為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
價值觀等方面。在教學中需要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進而開展有目的的教學活動,并依據(jù)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客觀性的評價。由此看來,微課的設計必定要依托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際,微課應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它不僅要符合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大綱及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還要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接受能力,合理的制定教學目標。
(二)微課設計原則
一般來說,人們對圖片視頻的記憶能力遠遠超過文字的記憶能力。因此教師在傳授教學內容時,如果添加了動畫、圖片等元素,在課堂教學中就很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由于使用多媒體元素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這可以激發(fā)學習者更快更好的完成知識的建構。切忌像傳統(tǒng)授課那樣單純的文字加語言進行知識講授和示范操作,這樣只會讓學生感到單調和乏味,課堂效率不高。而使用微課教學就可以改變上述不足,它可以較快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完成本課重難點知識的講解。
(三)微課制作
小學生注意力時間較短,微課播放時間適宜控制在3~5分鐘內,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選擇有針對性的知識點,在設計微課時,要充分體現(xiàn)其“微”。其一,在選擇學習內容之前,要把學習內容盡可能細化,體現(xiàn)微課的短小精悍,這不僅降低了學習難點,還能促發(fā)學生積極建構知識。其二,時間很短。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征,還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知識。其三,容量要小。在內容少、時間短的前提下,微課的資源容量就小,這就便于微視頻的傳輸和存儲,從而實現(xiàn)隨時隨地的資源學習和共享。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
(一)教師對微課的認知及應用情況
大部分教師對微課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他們對微課的了解還比較膚淺,甚
至只停留在“就是一種簡短的微視頻”的層面上,對微課的類型有的還知之甚少,這使他們在使用微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甚至生搬硬套。對于微課這一新興時代產物引入教學,如果沒有外部強大的干預力量,需要教師有一段時間的接受期。在教學中設計開發(fā)并使用微課,可以有效解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存在的客觀矛盾,將信息化帶入課堂本身就是信息技術教學的至高精神。
(二)微課在教學前的應用
在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是一個邊緣學科,在學校里受重視度不夠,加之小學生接觸計算機不久,小學信息技術技能知識和技能操作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成長環(huán)境各不相同,接觸計算機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每周一節(jié)的信息技術課就成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關鍵,這樣難免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產生遺忘。而微課在教學前能夠為學生提供幫助,可以是書面形式,或者是視頻形式,在教學中通俗易懂地闡述知識點,短小精悍,利用很短的時間將一節(jié)課的內容概括描述,重點剖析,讓學生輕松地記憶起當時授課的情境,這是微課教學在學生復習中的靈活運用。
(三)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按照教學內容分為理論課、技能課,技能操作又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光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以后信息技術的學習打下基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微課教學設計和應用有其自身的特征。將微課應用于教育實踐,能夠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技能知識,提升學生的技能操作實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興趣不高,技能操作水平低的現(xiàn)狀。
三、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總結與反思
微課作為精短的教學視頻,可以較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讓學生自主的從視頻資料中總結知識,突破重難點。微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不經常發(fā)言的學生和不注意聽講的學生都能積極發(fā)言;經過微課視頻資料的重復播放,能幫助學生緊緊記住本課的重點知識,也達到了啟迪學生的目的。在使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資源往往不足。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的資源并不多,微課的制作經常受到人力短缺和過時的技術設備的限制;制作一節(jié)微課,從選題到制作,再到最后的應用,耗時太長,網(wǎng)絡上的微課形式多樣,但能直接在教學中使用的不多。
微課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產物,更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新型變革。微課它以自身的固有特征給教育改革帶來希望,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把這種新型教學方式運用于課堂。在教學中運用微課不僅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更在課堂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研究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讓人堅信量變會引起質變,只有付之行動,微課的新理念必然會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4):9~13.
[2]井恒.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4(12):26~28.
[3]唐軍,李金釗.中小學微課程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