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明魁
摘 要:針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法,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優(yōu)化教學實驗的內容三個方面展開探究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存在諸多弊端與問題,導致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學習效果不理想。在新課改背景下,通過對實驗教學工作中的演示性實驗改進為探究性實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能力,強化教學效果。因而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法進行探究分析,有很大的必要性與現(xiàn)實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作為理科學科,內容相對枯燥,知識體系相對抽象,對學生的理解能力、生活經驗、邏輯思維等能力要求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倘若教師沒有對學生展開科學的引導,就會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久而久之,就會對物理學科產生抵觸情緒。為此,想要確保該學科的教學效果,教師就應當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一旦學生對該學科產生學習興趣,其學習欲望便會有效提高。為此,基于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物理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兩方面要求。
1.在準備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注重制造懸念,調動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實驗探究。在此期間,倘若教師提前闡述實驗的結果與原因,再進行實驗探究,就會導致學生探索的欲望降低,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實驗的導入部分。例如,在講授《聲音的特征》這節(jié)課時,教師應當以教材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提問,如:“同學們,如果直尺在桌面外露出的長度出現(xiàn)變化,用手撥動直尺,其音調會隨之變化嗎?”隨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直尺在桌面上進行實驗,在這種情境下,學生會帶著探索欲望進行實驗,其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2.在教學期間有些實驗操作難度較大、操作要求較高,難以在課堂上進行。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施,通過虛擬實驗的方式,將其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與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相比,多媒體具備更加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的優(yōu)點,可以將煩瑣復雜的實驗內容轉化成簡單易懂的知識。例如,在講授《聲音傳播的途徑》這節(jié)課時,想要通過玻璃罩抽氣的實驗來進行驗證,達到教學的效果,由于受場地、設備與技術的限制,在課堂上根本無法進行實驗。相比之下,教師可以依靠多媒體設施,為學生放映相關視頻影像資料,使學生能夠觀看實驗全過程,同樣可以加深其理解程度,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實驗教學模式同樣是教師演示,學生被動地觀看,學生并沒有足夠的實踐操作機會,因而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為此,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物理實驗教學同樣力求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當中,鼓勵學生進行操作,從而強化其學習效果,使其從親身實踐當中找出問題并改正,提升其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授《冰、蠟燭的融化與凝固》的實驗期間,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方式,將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指導其共同進行實驗。在準備實驗操作前,教師需要為學生闡述注意要點,確保學生掌握晶體與非晶體的特征,指導學生對冰與蠟燭進行猜測,分析二者是晶體還是非晶體。隨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并記錄冰與蠟燭在融化期間二者的溫度隨時間出現(xiàn)的變化,繼而畫出相關圖像來驗證每個小組的猜想。在此教學情境中,通過引導學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實踐操作、觀察分析、獲得結論這一套完整的流程,學生能夠強化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強化教學效果。
三、優(yōu)化教學實驗的內容
新課程教育改革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現(xiàn)階段,不少物理教師依然尊崇以往的實驗教學方式與內容,認為專業(yè)人士編寫的內容具有極大的權威性與可靠性,因而不敢質疑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內容,依然墨守成規(guī),從而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兩方面要求。
1.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與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合理優(yōu)化,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勇于實踐自身的想法,積極同其他物理教師展開探討合作,不斷優(yōu)化實驗方式。例如,在開展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教學期間,以往使用蠟燭作為光源,由于其燃燒時在光屏上的投影不太穩(wěn)定,伴隨著蠟燭的不斷燃燒,教師還要不斷調整蠟燭的位置,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導致實驗操作煩瑣,存在諸多缺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適當優(yōu)化,使用發(fā)光的二極管將其制作成F形狀,以此來替代蠟燭作為新型實驗光源。通過采取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光源更安全、更穩(wěn)定,還能按照F形狀的正反情況來確定成像的情況,保證實驗質量,強化實驗教學的效果。
2.教師要注重指導學生多設計、參與課外實驗活動。在此期間,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驗教材,對課外實驗活動展開科學設計;要提前籌備好實驗內容,保證課外實驗的合理有序。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所學過的知識,共同合作制作潛望鏡、不倒翁以及孔明燈等,從而強化學生所學的知識,調動其學習積極性[2]。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當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其學習興趣,不斷改進實驗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物理教學工作有效、穩(wěn)定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劉德茂.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思考[J].求知導刊,2019(47):50-51.
[2]吳愛娟.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探析[J].探索科學,2019(10):167.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