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中
文生扇翟,武生干戚,鐘鼎齊鳴,仙樂韶音。祭祀樂舞常常把人帶入一種空靈的冥想境界,使人仿佛真的可以與自然對話,與神靈溝通。
春暖花開,清明臨近,又到了踏青游春、祭祀先人的時節(jié)。
說起祭祀,很多人的認知停留在祭祀祖先或神廟層面,覺得那是封建迷信。其實祭祀活動貫穿了人類發(fā)展史,衍生出很多禮樂文化,祭祀樂舞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由于年代久遠,很多祭祀樂舞已經(jīng)失傳,有一部分轉(zhuǎn)化成各種形式分散在民間流傳,導致人們對其沒有足夠的認識,形成認知上的偏差。
在中華樂舞所有門類中,祭祀樂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類。無論是遠古的圖騰崇拜、敬畏自然,還是近代的禮敬先賢、祭祀祖先,樂舞都是祭祀活動中的重要形式。很多古樂曲和舞蹈都與祭祀活動有著緊密關(guān)聯(lián),祭祀中的樂舞成為探究中華樂舞文化和遠古文明的一扇窗口。
圖騰崇拜? 樂舞獻祭
祭祀樂舞源自遠古的祭祀活動,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人類的祭祀活動可以上溯到一萬多年前的石器時代,祭祀樂舞也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之久。在1982年發(fā)現(xiàn)的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地畫中有原始祭祀舞的遺影。地畫的上方有兩人做舞蹈狀,下方是兩具骷髏置于一個方框之內(nèi)。該地畫屬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3000年,可以看出原始祭祀舞的原型。類似場景在江蘇將軍巖、內(nèi)蒙古陰山、云南滄源、福建華安仙字潭等地的巖畫中也多有發(fā)現(xiàn),證明在原始社會祭祀樂舞已經(jīng)較為普遍。
早期祭祀樂舞多取材于勞動生活,對生產(chǎn)與收獲進行場景化表現(xiàn)?!逗鬂h書·祭祀志》中有關(guān)于漢代樂舞《象教田》的記載:“靈星祠舞者,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為芟除(割草),次耕種、蕓耨,驅(qū)爵(驅(qū)鳥)及獲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焙笫赖亩Y樂書籍也有很多類似記載,這些是對原始祭祀舞蹈的真實反映。
對神靈獻祭的巫術(shù)樂舞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人們或化妝成神靈附體,或戴上假面具跳舞,為祭祀活動增加了神秘色彩。廣西等地的“女巫舞”和“師公樂舞”、江西等地的“儺舞”、內(nèi)蒙古等地的“薩滿舞”具有明顯的遠古祭祀舞蹈特征,是由“娛神”向“娛人”演化的結(jié)果。這種人神共舞的獻祭形式在各民族的祭祀活動中廣泛存在。
祭祀樂舞多與圖騰崇拜或神靈信仰相關(guān)聯(lián),“娛神”是原始祭祀樂舞的重要特征。在遠古時代,人們對自然界充滿了敬畏,把一些無法理解的事物或不可抗拒的力量加以神化,尊奉為氏族的神祇,使之成為凝聚力量、護佑生活的精神圖騰。族人常以樂舞獻祭,來保護氏族的圖騰。在祭祀活動中人們以樂舞娛神,表達對自然神靈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愿,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安慰與滿足。
古人對自然神靈的崇拜極為廣泛,如蟾蜍、鳳鳥、黃龍等都曾在祭祀樂舞中以圖騰的形式出現(xiàn)。其中,龍圖騰幾千年來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后世流傳的“龍舞”即是從遠古的祭祀和求雨活動演化而來。此外,還有對日月星辰、山河風雨等自然景物或現(xiàn)象的祭祀樂舞。在古人眼里,云雨、星辰都是天上的事物,且與人間的興衰有關(guān)。自然崇拜的多元性和廣泛性體現(xiàn)了古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一方面他們敬畏自然法則,祈求神祇護佑;另一方面他們又積極探索,希望借助某種力量改變生活。因而,有專家認為這些樂舞反映了古人的生命意識、宇宙意識和宗教觀念,是“天人感應”和“天人合一”思想的樸素表現(xiàn),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宇宙觀。
禮敬先賢? 干戚之舞
祭祀樂舞除了對圖騰的膜拜,還有對部落首領(lǐng)的推崇與紀念。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幾乎都有專門用來祭祀懷念的樂舞形式。如今,在一些大型的祭祀典禮或民間節(jié)俗中,仍然可以看到祭祀樂舞的痕跡。如每年舉行的公祭伏羲、黃帝、炎帝、大禹、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賢的活動,都滲透著遠古的文化記憶。
紀念伏羲氏的樂舞《鳳來》,唱《網(wǎng)罟》之歌—“吾人苦兮,水深深。網(wǎng)罟設(shè)兮,水不深。吾人苦兮,山幽幽。網(wǎng)罟設(shè)兮,山不幽”,借以歌頌其教民眾結(jié)網(wǎng)捕魚、捕鳥捉獸的功績。歌頌黃帝的樂舞《云門》(又稱《承云》《咸池》),為承受祥云福佑之意,而“咸池”為天上主宰五谷的星斗,因而兼具對“云”圖騰的崇拜和對祖先祭祀的意義。紀念炎帝的樂舞《扶犁》,唱《豐年》之歌,以歌頌其教民辨識五谷、教人農(nóng)耕的功績。
相傳《扶犁》為炎帝的樂工大臣刑天所作,后世流傳的“武舞”亦為刑天所創(chuàng),對祭祀樂舞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渡胶=?jīng)》中記載,黃帝與炎帝部落發(fā)生戰(zhàn)爭,刑天戰(zhàn)敗,被黃帝砍了頭,卻不屈服。他“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而舞”,這里的“干戚”即是盾、斧,是后來祭祀舞蹈中“武舞”的標準道具。刑天后來被尊為上古“十神”之戰(zhàn)神,被賦予了寧死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
刑天的傳說,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祭祀與戰(zhàn)爭的關(guān)系。祭祀舞蹈也成為哀悼戰(zhàn)場犧牲的亡靈的一種形式。戰(zhàn)爭是殘酷的,一方面強化了對勝利之王的推崇,一方面催生了對勝利的祈禱和對亡靈的紀念。祭祀舞蹈也因此增加了一種悲壯元素。楚辭中《國殤》和漢畫像石中的戰(zhàn)神像,可謂這類樂舞的遺韻。
盡善盡美? 文武兼?zhèn)?/p>
周代是中國樂舞文化的第一個高峰時期。西周初年,對前代樂舞進行了大規(guī)模整理、規(guī)范,樂舞占據(jù)統(tǒng)領(lǐng)其他文化的權(quán)威地位,祭祀也被列為“周禮”的重要內(nèi)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周禮都為封建社會所推崇。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是周代禮樂的奠基人。他組織力量創(chuàng)作了紀念他的父兄滅紂建周大業(yè)的輝煌樂舞《大武》,同時整理恢復前代頌揚黃帝、堯、舜、禹、商湯五位先賢的樂舞,與《大武》并稱為“六樂”,亦稱“六代舞”。
“六樂”是對六朝祭祀樂舞的總結(jié),也是古代祭祀樂舞的大成之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六樂”之首《云門》之外,“六樂”還收入了堯時的《大章》、舜時的《大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以及周時的《大武》。其內(nèi)容是歌頌六個不同朝代的帝王功德,在周代主要用于宮廷祭祀,對祭祀對象做了不同分工,不同的祭祀場合采用不同的樂舞。“六樂”所祭祀對象分別為:《云門》祭天神,《大章》祀地示,《大韶》祭四望,《大夏》祀山川,此四樂為文舞,舞者手執(zhí)扇翟(樂舞所執(zhí)的雉羽);《大濩》享先妣,《大武》享先祖,此二樂為武舞,舞者手執(zhí)干戚。
從“六樂”的具體特征可以看出,中國祭祀樂舞隨著朝代變化也不斷發(fā)展優(yōu)化。以《云門》和《大章》為例,紀念堯帝的樂舞《大章》與《云門》都具有把祭祖與祭天合為一體的原始舞樂的特點。從其記載的“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來看,仍保存著新石器時代氏族共舞、樸素無華的特色?!秴问洗呵铩す艠贰分杏涊d,《大章》的伴奏樂器有石、鼓、缶、瑟、磬等,瑟已經(jīng)從五弦發(fā)展為十五弦,其音節(jié)也愈加豐富,從簡單的呼喊發(fā)展為“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從伴奏樂器的豐富及樂曲的和諧細膩程度來看,《大章》比《云門》有了明顯的進步。
還有樂舞上升到了道德標準,起到政治教化的作用,例如《大韶》。《大韶》是歌頌虞舜帝的樂舞,相傳孔子聽過“韶樂”之后,大加贊賞,稱其樂舞“盡善盡美”。《大韶》后來泛指美妙的仙樂,成為古代雅樂的典范?!洞笊亍返臉肺杞袒δ芗啊爸泻托薜隆钡牡赖吕砟畛蔀楹笫廊寮抑杏顾枷氲氖荚础N髦苤?,“六樂”多已失傳,僅存《大韶》《大武》,孔子把“韶樂”作為儒家“樂教”的教材,使這一古老樂舞得以流傳。據(jù)《隋書》記載,孔子之后《大韶》雖幾經(jīng)易名,但均居于帝王用樂之列,被定為最高等級的祭祀之樂,在郊祀、宗廟祭祀和祭祀孔子等場合表演的皆為“韶樂”?!吧貥贰笔侵腥A民族保存至今最為悠久的古代樂舞遺存。如今我們在祭孔大典上還能聆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韶樂”,看到《論語》中記述的“佾舞”表演,感受其優(yōu)雅的藝術(shù)魅力。
西周“六樂”之外,還有“六小舞”?!傲∥琛笔橇N不同形式的雅樂,祭祀之外,也作為貴族子弟的樂舞教材。主要有《帗舞》祭社稷、《羽舞》祭四方、《皇舞》祈雨、《旄舞》祭辟雍(王公子弟的學習場所)、《干舞》祭山川、《人舞》祭宗廟。舞者或執(zhí)白羽、牛尾,或持盾牌、舞具,或披翠羽、頭飾,形式靈活,風格多變。這些舞蹈與大舞相比,內(nèi)容更為純粹,形式也更豐富。
隨著時代變化,“六樂”祭祀功能不斷弱化,其雅樂特征慢慢加強,演變成后來的宮廷樂舞。周禮“六樂”的文武之道,成為后世祭祀樂舞的典范?!傲鶚贰彼_定的文武劃分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直至清代,一些重大場合如壇廟祭祀、皇家祭祀規(guī)范及樂舞形象依舊遵循周制。
幾千年滄海桑田,很多文化被歷史淹沒。一些古老的樂舞形式也已失傳,我們只能從一些古籍的描述中想象那些樂舞場景,腦補出一些美好的畫面。清代《劻儀糾謬集》《壇廟祭祀節(jié)次》《國學禮樂錄》《樂律全書》等欽定禮樂用書中對文廟及壇廟祭祀的日期、時間、程序、曲譜、服飾、步法、隊列、舞具、樂器等進行了詳細描述,并配有插圖,從中依稀可見周制樂舞的影子。書中文生、武生手持舞具翩然而舞,仿佛穿透歲月,復活了遠古的神話。
我相信孔子說的“盡善盡美”是真的,古老的祭祀樂舞并沒有消失,只是散落在民間,等待我們?nèi)ネ诰?、恢復和傳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