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登樓賦(外二篇)

2020-05-20 15:08胡竹峰
天涯 2020年2期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丘。華實蔽野,黍稷盈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王粲《登樓賦》

日色燦爛,光耀大地,影子靜默在原野上,一切吉好。玉米綠、荷葉綠、禾稈綠,昨夜未干的秋露在路邊野草的葉間,晶瑩剔透,秋露也是綠的。綠亦在遠方,遠方湖水泛綠。

東邊是綠,西邊是綠,南邊是綠,北邊是綠,一座綠島。隔得遠了,大片樹木在初秋天空下晃蕩成一坨坨綠色光暈,欣欣向榮。因為綠的緣故,有種說不出來的靜穆,一棟棟民舍掩映在綠化樹中,處處可見鄉(xiāng)野的欣欣向榮。

遠處的村莊,收獲前的勃勃生機。瘋長的禾苗與瘋長的葡萄藤,古樹,老屋,白墻,黑瓦,那是煙火之美,是夢境也是幻覺,又真實又恍惚。

島上有樓,樓極高,不止百尺。登樓之際,朋友方石英和我談到王粲。

“王粲老家在這里,你可知道?”

“建安七子那個王粲?”

“對?!?/p>

“記得粲二十多歲時,偶遇名醫(yī)張仲景,他對王粲說,你已經(jīng)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若不然,到四十歲,眉毛會脫落,半年后,必死無疑,現(xiàn)在服下五石湯,尚可挽救。王粲嫌話太難聽,拿了藥卻不服用。過了幾天,兩個人又見面了,張仲景問:服湯否?王粲回:已服。張仲景說:看你的神色并沒有吃藥,先生太看輕自己的生命了。王粲并不信張仲景的話,二十年后果然眉毛開始脫落,大懼,此時無藥可醫(yī),一百八十七天后死去?!被矢χk在《針灸甲乙經(jīng)》序跋中說的故事,不知真假,讀來頗具傳奇色彩。

王粲死后,曹丕與一班友人悼念。王粲愛驢,喜歡驢叫,墓前人皆學驢聲以送行。驢聲不絕,二0一八年立秋之夜,傳到我的耳中。間有秋聲,最是秋聲不可聞。

王粲的《登樓賦》多年前看過,隔得久,記不大清了,無非感時無非傷懷。感時傷懷,倘或與天地同悲同氣,自是一等一大文章。忽然想起來,買過《建安七子集》,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場、劉楨七賢詩文賦作,每人一卷,中有王粲《英雄記》殘篇?!队⑿塾洝泛每?,亂世的《世說新語》,以文字畫風神,骨骼如秋后殘荷,一莖莖挺在那里,雨點脆亮。

那本《建安七子集》不知道放在哪里,可能是老家舊宅樓上。此刻,時光靜默,屋后山風吹在窗上,芒草一人高,那帶著昔時印跡的一箱箱書在樓閣昏睡,昏睡經(jīng)年。此時也不需要讀書,讀湖讀水讀樓讀菜園讀谷地讀陳跡就好。

在樓頭,在湖邊,風舉荷動,水面漣漪閃爍,那是日光之眼。樓外小道上,馬車停在那里,車上人如一兩粒芥子,莫辨男女。我看他人如芥子,他人看我亦如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必談天,也不必說地。以樓之巨、湖之大,映得人細微如草芥。

博物館里,我看見那些戰(zhàn)馬兵車只剩一堆白骨化石。曾經(jīng)的烈馬或昂首而嘶,或奔蹄長鳴,或奮力跳躍,定格成倒臥的姿勢過了快三千年。那些個車馬不再奔騰,那些個兵丁失去生命,那些個王與那些個國埋入地下,仿佛從未有過,青銅器玉器依稀往日繁華往日生活。突然就無古無今無他無我,唯時間永恒。

那些爭城掠地。爭來的城,早已淪為廢墟,成為后人的新園,一代代。掠過的地,踩在我們腳下,有些是麥田,有些是荒地,有些是房宅,有些是亂冢。王侯與庶民煙消云散,英雄和匹夫煙消云散,膏腴以及貧瘠煙消云散。熱血酒在黃土上,黃土揚起,熱血揚起,遁入無邊無際的黑夜。孤立樓上,遙想世間萬事百態(tài),讓人恍惚,頓生虛無,又心有歡喜。

登上歡喜盛大的階梯。香氣悄悄爬進鼻子,這碗面是我的,這碗酒是我的。面是刀削面,酒是老汾酒。隔了十幾年,再一次吃到好面。淺口青花碗,大半碗刀削面與豐足的牛肉澆頭黏合在一起??觐^挑起,吃下一口,誠覺世事皆可原諒,慢慢吃完,天下大定,雖不飽腹卻幾欲作歌。

喜歡吃刀削面,有過去歲月的感念,也真好吃。

周作人說他在北京十年,始終未曾吃到好點心。我在南方生活了十年,始終未曾吃到好面。蘇州、揚州的面出名。《揚州畫舫錄》記載,城內(nèi)食肆多掛有面館招牌。面分大小碗。冬天用滿湯,謂之大連:夏日用半湯,謂之過橋。面有澆頭,用諸肉雜河豚、蝦、鱔為之,以長魚、雞、豬為三鮮……還有以鰉魚、螃蟹、斑魚做澆頭。這樣的面我看了不起食欲。多次吃南方的面,陽春面、蕈油面、奧灶面、肉絲面、雞湯面、手搟面,皆不及山西刀削面來得痛快。

南方面食大抵如袁枚《隨園食單》中所說,以湯多為佳,碗中望不見面為妙。我吃面恰恰相反,要湯少為佳,碗中望不見湯為妙,且湯面兩清,故刀削面最好。

九個人,五碗刀削面,一盤炒雞蛋,一碟花生米,一斤汾酒。頭一遭喝汾酒,汾酒如君子,有士大夫氣,半出半入,出可山野,入可朝野。

一點點酒意,微醺中,踩碎了古城的夕陽。一行人,沿舊城根彳亍而行。太陽越發(fā)向西,一路無話,樓上烽火臺的倒影與樹影重疊。

古墻下的城,真安靜,雖然人流如海。夜深人靜,夜不深人也靜,像盛世之國安安靜靜。安定家聲,詩書世澤。干戈遠去,玉帛聲,絲竹聲,鐘鳴聲,風吹過布衣,布衣自在,陶罐碰在一起,木鐸金鐸聲穿街過巷。

清展五點半起床。風吹過庭前的樹,沙沙作響,鳥在枝頭縱橫跳躍。登上城墻,城墻上黃土如沙,黃沙似土,筑土成墻。綿綿瓜瓞,墻下人家的樹梢有瓜蔓繞上去,掛一小南瓜,凝綠如嬰兒拳頭大小,展風吹過,南瓜葉微動,光影悠悠掠過。

《禮記》中有禮儀,為天子削瓜,去皮,切成四瓣,再橫切一刀,然后蓋上細葛布。為國君削瓜,去皮后一分為二,攔腰橫切一刀,用粗葛布蓋上。為大夫削瓜,去皮即可。士人只切掉瓜蒂,再橫切一刀。庶人切除瓜蒂之后就直接吃。南瓜明朝末年才引入中國,先秦時候的瓜是甜瓜。所謂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古人順應節(jié)氣,也是順應天意。天意有大禮。

壺是瓠子,也是一切葫蘆科果實。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記鄭馀慶宴親朋,敕令家人說:爛蒸去毛,勿拗折項??腿艘詾槭蛆Z、鴨。吃飯上了桌子,一枚蒸葫蘆。夏天吃飯有碗瓠子湯,很素凈也鮮美可口,不輸雞鴨鵝。

《禮記》還說:“為人子者……不登高,不臨深。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xiāng)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边@樣的人子如今-怕不多見。

三十歲后始習《禮記》?!抖Y記》說的多是實話,句句是修養(yǎng),句句是智慧。擔心下面的人恐慌,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制定這禮儀的人,并非杜撰。舊小說中,城頭一陣喧嘩,準定有事。

夏天是昏睡的好時光。倘或下一夜雨,越發(fā)佳妙。雨后的清展,夏風清涼,空氣充滿草木生長的青春的氣味。清展醒來,拉開窗簾,窗外花草樹木被洗刷得新翠滴綠,路邊的大樟樹挺拔且強壯,遮擋住初升的太陽。陽光透過樹枝酒在濕地上,樹影淡淡,一塊塊隨風斑駁移動。復歸臥室,倒在被窩中小睡片刻,真舒服。

喜歡在夏天的樓上看樹影,一年四季都有樹影,夏天的樹影元氣最盛,飽滿濃重,冬天一味枯澀,春秋天到底瘦了,干且弱,是瘦金體書法,格調(diào)是有了,局面還是狹窄。

這些年,暑天我用來讀碑帖。熱氣如蒸,碑帖之中有乘大樹之清涼。文如其人,宇亦如其人。字跡里的骨血風神歷歷在焉,不足與外人道也,也不好與外人道也。看碑帖之余,我也讀畫,近來多讀界畫。

界畫,國畫十三科之一,以亭臺樓閣、橋梁、舟車為主題。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以繪畫對象來命名,作界畫時要使用界尺引線,才能做到橫平豎直,故稱“界畫”。界畫是建筑畫,《營造法式》把建筑設計繪本也稱為界畫。

讀界畫,常??垂宜 睹骰时苁顚m圖》與馬遠《踏歌圖》。宮室宏偉壯麗,山野清幽可人,在廟堂與隱逸之間,是人心搖擺的懸針。《踏歌圖》地氣飽滿,山氣飽滿,元氣淋漓。中有數(shù)人,長袍古貌,殿后一男子雙目凝地,拄一支短杖,挑有葫蘆。畫中小兒尤可愛,像辛棄疾溪頭臥剝蓮蓬的無賴小兒。遠處蒼茫群山,樓頭掩隱。在那樓頭遠望,看不見明皇避暑宮,看得見喜氣的歸家人,王粲見了亦會粲然。

王維的《輞川圖》也是界畫,畫自己晚歲避居輞川所住的居所。畫中樓臺背山面水、叢林掩隱,屋前云水流肆,舟楫過往,畫中人詩酒棋畫,參禪悟道,過著隱居生活,著儒冠羽衣,從容談笑,總覺得這樣的畫有我一世肉身.

最難的事,還是一世肉身。王實甫《西廂

鳥語風吹疾,尋蹤追小獸。

嶺峻雪泥滑,峰高學笨猴。

攔路多胡禿,荊棘扯衣袖。

抬頭見古寨,寂寞幾春秋?

長嘯古寨下,白云蕩悠悠。

山瘦苦無酒,仰天吹大牛。

文章西棒槌,學問東榔頭。

回望紅塵里,斜陽掛小樓。

愿臥古松下,不做牛馬走。

山是千年不倒山,身是一瞬花上露。風叩山門空,梅花瓣下尋舊蹤,舊蹤無影蹤。

犬吠聲像支響箭射上天空,猛地劃開了寧靜的空氣。公雞也一聲長鳴,窗外,一抹緋紅的美人蕉色如雞冠。門板吱吱扭扭的一聲聲,然后聽見腳步進出。

那邊葡萄架下,三五個黑點晃來晃去。走到近前,卻是幾個小兒嬉戲,其中一個笑嘻嘻拿眼看我,一個怯生生退后幾步,靠墻站著。路下三五只鴨子在水草里覓食,啄啄點點。那些葡萄累累垂垂一串串掛在架子上,青的像是美玉,紅的仿佛寶石,紫的儼若水晶,黑的近似墨坨。飽滿,圓鼓鼓的,汁液呼之欲出。

空氣中飄浮著淡淡的山野氣,山野氣是草木氣、蔬菜氣、瓜果氣、泥土氣。草垛、牛、炊煙、水田、小河、葡萄埂。人獨立于山野氣中,蟬鳴不止,陽光酒在頭頂,倏忽正午,炊煙裊向屋頂。

午后,風雨大作,二0一八年八月十三日的豪雨。天上瞬息萬變,地下人間百態(tài)。站在百米樓頭,回憶《登樓賦》:“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并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p>

友人來訪,喝茶閑聊,端出兩盤洗凈的葡萄,剝一顆丟進嘴里。

“嗯,甜啊?!?/p>

“好吃吧?!?/p>

人嘴里含著葡萄,不好答話,點點頭,垂首再剝開一顆葡萄靜靜吃了。指尖葡萄的香甜與小幾上茶氣融為一體。

樓臺外,疾雨撲窗,如驚蛇亂咬。

古環(huán)

很多年沒有見過這樣的大雪。一路樹木毀傷無數(shù),綠化帶里,大片樹枝斷在地上。幾株香樟樹連腰倒下,傾在雪地里。不知前天風雪夜里有過怎樣的掙扎。

倘或是鄉(xiāng)下,倒無所謂。天晴得久了,自有婦人去山頭將斷下的樹枝一根根撿回生火做飯。飯熟了,鏟出灶下的炭火放入腳爐。晌午時分,午睡醒來,穿布鞋輕踏在火盆上,炭木漸漸蒙上白色的木灰一點點暗淡,一本書翻完,晚飯也好了。

窗檐積雪開始消融,關(guān)起門窗說話,況味最好。三個人圍坐,室燈并不透明,互相講書事文事,覺得很有意思。煙斗里煙霧清淡如霧,人臉一剎那恍惚了一下。想象他在書房小窗前握著煙斗寫作的情景,那是一種閑書的境界。

郁達夫出過一本雜稿集,書名即為《閑書》,自序都是閑空不過,才拿起筆來寫出的短長雜稿。又說:“中國一向就把看書當作是消閑的動作,故而對于那些小說筆記之類的冊籍,統(tǒng)叫作閑書,說它們是無關(guān)大體,得遣閑時:我以為這一個稱呼,實在是最簡潔適當也沒有的了,所以就拿來做了我的書名?!薄氨惶鞆娕勺鏖e人之后,他的寂寞與凄涼,也并不是可以借了一句兩句的話來說出的?!?/p>

他的《會飲記》有種煙絲軟醉,況味在郁達夫“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兩句上??雌饋硎恰帮L月閑人”,實則有深切有關(guān)懷。那些文章寫于野狐貍庵。野狐貍庵是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齋名,他拿來做自己的堂號?;秀崩铮俺觥按昂鲙X千秋雪”的句子。西嶺千秋雪的荒野中,一只野狐貍碧眼幽幽,走向寂寞隱秘的叢林,一行腳印,深深淺淺逶迤。他取出一三才環(huán)送我。接過,打開,野狐貍庵的小狐在環(huán)孔里倏忽一閃。

環(huán)為瑪瑙所制,潤潔若玉,放掌心,可見柔光。隱約點點沁色,斑斑如苔花。不知何沁,也不知何年月何人何工。人與物的緣分,也是老天注定的。這枚三才環(huán),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一代代,不知經(jīng)歷幾世,才落入我手中,一世之后,又將蹤歸何處,更不知也。相贈之情我知,其中大美可浮一白。

好文章當有狐氣?!抖S志異》有狐氣,美艷的青狐,不知從何而來,不知跡歸何處。張岱的文字也隱藏有狐貍,一只白狐在雪地里,上下一白。雪上唯白影一痕、碧眼兩點與古樹數(shù)棵、蒼石三五粒而已。韓愈的文章常有一只灰色的老狐貍臥在老松上。莊子則是飛狐,忽在林中,忽在云端。那一只只古代的白狐飛入雪中,抖擻一團團銀繡球,化為北冥之魚。

雪狐生機勃勃,那是雪地精靈。飛揚歡快,沒有一絲頹廢與衰颯。

當年大禹治水來到涂山,遇到一只求偶的九尾白狐,天人相感,大禹說:“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證也?!比⑼可绞现谂_桑,涂山人作《涂山歌》: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涂山歌》里有喜氣,是贊歌也是祝詞。屈原《天問》:“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臺桑?”《吳越春秋》記載,涂山女的名字叫阿嬌。阿嬌是個好名字,亦如狐女之名。蒲松齡筆下狐女所生之子貌韶秀,有狐意。我見過狐,貌美態(tài)憨,眼里隱隱有笑意。

——那些書生,那些荒廢的庭院、樓臺,那些各式各樣的狐,幻化為絕色的女子在人間悲歡離合,將幽暗的夜晚點染出一片汪洋的春色。蒲松齡筆下不是《錄鬼簿》,不是《平妖傳》,不是《封神榜》。蒲松齡的狐是老先生懷里的白貓,是案頭的紅袖,是紙端的墨猴。

《聊齋志異》之后再無狐貍。

某年某月某日,夢一女子身披大氅看雪。那女子清清爽爽、干干凈凈如一束桃花,眉目依稀有狐氣。正開口說話,忽地隱去,混沌一片……此女該是出自《聊齋志異》外傳,或者出自金陵十二釵之別冊,或者是來自我的心源。

那本鑄雪齋抄本《聊齋志異》,放在會校會注會評本《聊齋志異》一旁。扉頁留有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鋼筆寫下的小記:生病了,渾身無力,在床上躺了一天。晚間起來吃飯時,睡意濃濃,身體尤倦,不能久坐。在床頭讀此書,借鬼狐氣壓病體之倦耳。

《聊齋志異》里的鬼狐是一個人的后院。后院總有雪,厚厚的雪,壓滿梅枝,荷池里也滿滿是雪?!抖S志異》里的冬天格外漫長,漫長得無窮無盡。推開院子,天地一白,左邊是白右邊是白,除了白還是白,白日夢里也是木沉沉的白,像白梅開在白雪里?!抖S志異》里的舊墨,在硯臺里磨出一串串墨花,墨宇透亮,靜靜照著那個白的世界。

晏嬰奉命使楚,楚王存心侮辱他,說齊國無賢,居然派這個矮人來,不得走正門。晏嬰說齊國街上人摩肩接踵,揮汗成雨,揮袖成云。那樣的先秦古都,比起故都,也像是黃酒之于白干,稀飯之于饃饃,鱸魚之于大蟹,黃犬之于駱駝。

臨淄大街小巷遍布作坊,那些晶瑩剔透、美輪美奐的璧、琮、圭、璋、璜、琥被精心雕琢打磨出來,儀態(tài)莊嚴。貴族華服晃蕩有環(huán)、管、珠、佩,叮當作響。撩開兩千多年的幕簾飄然而至的古都舊物,也像一直修煉了兩千年的狐。臨淄早已湮沒無痕了,故都舊物依稀舊日繁華,編鐘里往昔聲色余音裊裊。

在博物館一個個大廳里看,霸業(yè)廳、韶樂廳、武威廳、城郭廳、稷下廳、禮俗廳、火牛陣廳。燕昭王時,燕將樂毅破齊。田單詐降,于夜間用牛千余頭,牛角上縛上兵刃,尾上縛油浸的蘆葦,以火點燃,猛沖燕軍,并以五千勇士隨后沖殺,大敗燕軍,乘勝連克七十余城?!鞍彩分畞y”后,宰相房琯模仿古陣法火牛陣,征集耕牛兩千多頭,結(jié)果牛群掉頭,沖散了唐軍陣形,被人一路追殺,四萬唐軍陣亡。此后,北宋王則、南宋王德、邵青,直到民國年間,還有人用火牛陣,這些人全部失敗。

在鄉(xiāng)間見過瘋牛,剛健如滾雷,呼嘯而來,無堅不摧,人莫敢擋。那瘋牛最終滾下山崖,五臟俱裂。牛皮做了鼓,牛角被人掛在檐下,村口牛肉飄香,三日不絕。

農(nóng)人回家晚了,牽牛去河里飲水。渡過河去,舉步踏過石墁,水中月碎了一池,一圉圉漣漪蕩向河岸。多年前的場景,今時憶起,鮮活如初,往事沒有走得太遠。

他在臺上講這一場大雪,講《水滸傳》中林沖的雪夜上梁山,講《紅樓夢》中的雪,講詠而歸。當日一眾弟子在夫子面前各言其志,子路志在治千乘兵車之國,冉有三年可使小國足民,公西華愿為小相。曾點在旁鼓瑟,放下瑟直起身來,言道,暮春時節(jié),換上春衫,約五六個朋友,六七個少年,一起到城西的沂水中游泳沐浴,然后,到城里的舞雩臺上吹風,最后唱著歌,興盡而歸。夫子悠然神往,喟然嘆曰:“吾與點也?!?/p>

秦相李斯被腰斬于咸陽市,臨刑謂其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人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亦作“東門逐兔”。

那年李由休假回咸陽,其父李斯擺設家宴,百官來賀,門前車馬以數(shù)千計,李斯嘆息:“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間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莊子垂釣濮水之上,楚王使人求之入仕為官。莊子持竿不顧,說不想做一只死去的龜,精美地藏在廟堂上,寧愿在泥漿里自在曳尾。

曳尾淤涂的歡樂自有逍遙。莊子不是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春日在九華山下,見到滕子京墓,想起《岳陽樓記》,范仲淹的文章大好,深得音律之美。“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八字百讀不厭,總讓人感動,中有天地之大美天地之大愛。天地之間,以慈愛最美。天地無有恩意,恩意在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讀完《范文正公集》,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有士氣,有真趣,真趣里有大開大合的精致,放浪間的簡約,有太多話頭可參,比后世中國文人閑趣高雅一路高出不止一截。范仲淹是宋人,下筆浩蕩卻有唐風。宋人得唐風者,兩個半,一為范仲淹,一為蘇東坡,王安石算半個,陸游差一點。

站在滕子京的墓前懷想范仲淹。沿石階而上,一片翠竹掩映,當?shù)厝朔Q其地為“抱珠墩”,中聳“天章閣待制滕子京之墓”石碑。

我喜歡散淡的文宇,過去喜歡明清小品,近來讀《幽夢影》《小窗幽記》一類,覺得那是一種想象的清高,虛弱的無塵,十分可厭。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講究清高,喜歡談禪,也喜歡親近自然。但明清小品里的清高談禪顯得假,倒是那些山水小品稍好,好在有親近心。張岱最好的文章是《湖心亭看雪》之類,公安三袁、竟陵派的游記皆可圈點。

明朝的文章,第一大書是《徐霞客游記》。徐霞客身體力行,筆下的山水有《史記》心,也就是寫史之心。寫史之心、寫碑之心都好,但司馬遷更多有雜帖之心,比王羲之早了幾百年。寫史之心、寫碑之心,以雜帖之心為底色方好?!妒酚洝返暮?,好在司馬遷的人情世故,這是大境界。寫史書要有人情,后世人寫史多有世故,少了人情。雜帖里有人情之美。讀《報任安書》,看到司馬遷身體里住著一個王羲之。太史公疾筆走在漢簡上,仿佛青銅器蒼綠的銘文,悲痛,曲折,透著股風流云散的氣息,又有千萬人吾往矣的慨然。

午后與友人茶敘,談孔子、孟子。到底缺乏儒生之志,有千百人,吾退也。相視一笑,各自歸家。

去博物館,獨留心古器銘文。

商代玉戈三宇銘:乍冊吾。

商代玉琮銘文四宇:小臣妥見。

戰(zhàn)國雙龍形佩五宇銘:公全一吉玉。

這是先秦的小品文,舊時氣息漫漶,比明清小品高古。高古物器中三才環(huán)我見過不少,在博物館。

三才者,天地人也,三才鼎足?!断缔o》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人在,天地在。天地在,人在。人不在,天地不在。天地不在,人不在。先秦人追求與天地同在,那個美妙的終極秩序,不獨天,不獨地,不獨人,而是天地人同呼吸。

友人偏愛《戰(zhàn)國策》,推崇那是一等一的大文章。蘇秦失意時,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六國封相后,路過家門,父母聽說了,清宮除道,張樂設飲,出門迎了三十里路,妻側(cè)目而視,嫂如蛇行,匍匐在地。魍魎世界的魑魅魍魎自古無二。

胡蘭成說戰(zhàn)國人跌宕自喜,非常調(diào)皮,更有天地清曠。周朝的東西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而戰(zhàn)國人則像賈寶玉做小生日。賈寶玉生日,他從外頭大場面的筵席上行禮如儀后散了,回怡紅院與芳官、襲人等做小生日,瞞過查夜的林之孝家的,悄悄請了黛玉、寶釵等來,猜枚行令飲酒。等黛玉等人告辭去后,他們還鬧到深更半夜,各人都把大衣服脫了。那芳官滿口嚷熱,身上只穿半舊蔥綠桃紅夾襖褲,又褪了冠兒,松了釧兒、釵兒,只發(fā)際綴一行珍珠,燈下越發(fā)顯得齒白唇紅,面如滿月。蘇秦、張儀他們亦像這樣,無所不為,鬧得玩得夠了,橫七豎八地睡下,及至醒來,天大亮,是秦朝的天下了。

戰(zhàn)國之戰(zhàn)在樂毅,用劍刃劃出道路,把鮮血染進大地,一人下七十余城。遭嫉去國?;鹋j嚭?,燕國兵敗,惠王去信表示悔意,樂毅寫下《報燕惠王書》。一封竹簡之書通透明亮,像經(jīng)過風暴后所看見的夕陽一樣讓人怦然心動。樂毅溫潤曠達如一脈潛流,流到魏晉。

春秋戰(zhàn)國本是個潑辣的時代,百無禁忌。韓非、申不害、蘇秦、張儀、白起及四公子之任俠,燕趙的悲歌慷慨之士,他們皆是一條條潑膽漢,從《詩經(jīng)》里走出來,開后來漢魏六朝士子風氣。這風氣晚清絕矣。

袁崇煥入獄,門人程本直辯冤,四次抗疏無效,憤而請死,說非為私情,不過為義,愿死之后,有好事者瘞其骨于袁公墓側(cè),題曰:“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p>

好個癡心人,好個潑膽漢。

午后,小睡方醒,靠在床頭翻《枕草子》,清少納言說高雅的東西:淡紫色桐衣,外面著了白襲的汗衫的人。小鴨子。刨冰放進甘葛,盛在新的金碗里。水晶的數(shù)珠。藤花。梅花上積滿了落雪。非常美麗的小兒在吃著覆盆子。我想加幾條:插在陶罐里的芒花。白瓷盞里淺淺的紅茶。小可盈握的紫砂壺。舞動水袖的大青衣。冬夜錫壺里溫著的黃酒,酒盅熱了。佩玉的布衣男人。佩玉的漢服男人是舊時月色了。

我存有幾塊玉,多為環(huán):絞絲環(huán)、袈裟環(huán)、絲束環(huán)、云紋環(huán)、谷紋環(huán)。環(huán)同還。據(jù)說古代逐臣待命于境,賜環(huán)則還。我喜歡環(huán),求的是細疏是清精,不是繁復不是密美。我喜歡環(huán),求的是還,是環(huán)的圓。

友人來訪。泡一壺文山包種茶,輕度半發(fā)酵烏龍清茶,訪臺所得。兩人對飲,一口口入喉,香厚輕郁,臺北陰雨的氣息頓上心頭。一邊喝茶,一邊把玩古環(huán),盈盈一握,亦溫亦潤,不忍分離。

揮觴

樹葉紅了。絳紅、大紅、朱紅、嫣紅、深紅、水紅、橘紅、杏紅、粉紅、桃紅、土紅、鐵銹紅、淺珍珠紅、殼黃紅、橙紅、淺粉紅、猩紅、鮮紅、灼紅、緋紅、殷紅、紫紅、寶石紅、暈紅、幽紅、銀紅。樹葉黃了。檸檬黃、淡黃、中黃、土黃、橘黃、橙黃。

銀杏樹和五角楓立在院子里,沒有風,枝葉靜止如油畫。銀杳葉細碎碎,五角楓的葉子一片片吹落在地上,是吹落的,也是老凋的,堆積厚厚一層,走上去,腳底感出一點極微細的柔軟,一點極微細的聲音。倘或是夜晚,感覺越發(fā)柔軟,沒有秋蟲的鳴叫,只有落葉的氣息,還有林中的氣味。風從林深處吹來,那是時間的風味,是歲月的秋味,清冽悠長。

又來京郊了,眼前是古都的秋。忘了是多少次來京郊,也忘了見過多少次古都的秋。古都的秋總讓人傷感,沒有來由的傷感,古今都一樣。一九三四年的八月,郁達夫從杭州經(jīng)青島來到北平,再次飽嘗了這座古都的秋味,《故都的秋》一文亦有傷感之心。生活如清水記》,借張生發(fā)牢騷:“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蹦鞘歉锌皇廊馍聿缓冒差D,徐文長、李卓吾、湯顯祖三位眉批道:“不獨你一個。”唐寅自況: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張恨水將唐寅的句子改了一下:

賣文賣得頭將白,不使人間造孽錢。

徐渭半生落魄,況味更是簾卷秋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這樣的話里有大沉痛,笑著說出來的沉痛是大沉痛。

秋色來天地,浮云變古今。

秋日,最適合登樓,登樓最適宜的事有三:飲酒、喝茶、剝蓮蓬。

飲酒是痛快事,喝茶是閑雅事,剝蓮蓬則有世俗一段活潑潑的鮮氣。仙氣難尋,鮮氣好找。前幾天喝到一款詩人自釀酒,名為綠酒,典出自居易“綠蟻新醅酒”一句。綠酒好喝,大有鮮氣,好在讓人忘了紅塵之心。

三十歲后,開始喝酒,喝了十幾場酒,微醺多次,大醉一次。屢屢要戒酒,屢屢戒不掉。戒酒很容易,我已經(jīng)戒過十幾次了,索性不戒。酒里有人情,戒得了酒戒不了人情,俗世之美,正在人情之美。酒里也有神,指引人歌之詠之舞之蹈之,忘掉這一世肉身沉重。

一斗斗蓮蓬剝開,蓮子如翠珠,開皮即食,一粒粒粉嫩,漿果清甜作宋詞之聲,化為一腔綠色。蓮子甚鮮,最宜空口吃。

王粲登樓所在地存疑有四,當陽城、麥城、江陵城、襄陽城,皆今日湖北境內(nèi),與王粲的生地微山相距遙遙。自樓上走下,王粲悶悶不樂,氣憤難平。文字可以遣興,卻沒能驅(qū)散他心頭的惆悵,夜半不寐,輾轉(zhuǎn)反側(cè),一夜無眠.

與朋友下樓,低頭一思,舉目四望,這王粲思之念之的故鄉(xiāng)啊。湖水無言,荷葉靜悄悄,荷花微微一動,設想有一顆水珠滾落,水面微漾,復歸平靜,人無言,太陽向湖面漸漸落下,云愈益蒼茫,西天一層深似一層的暗紫色如一堆紗巾。

傍晚,在農(nóng)家院子里喝茶,明爽安靜,很涼快。貓狗與雞鴨鵝簇擁著,門口池塘,一尺多長的紅魚、黑魚自在漫游,黑魚頭與紅魚頭在水面沉浮,偶爾見一人寂然地坐在那里垂釣。垂釣者多是老人。那老人相貌高古,常讓人疑惑是不是從古畫里走出來的。在島上見到一些高古的人,與生人話不多,也不笑,無聲地走在綠色的風中,背影漸漸被樹影遮住。

冬日登樓也好。這些年里,新年第一天總要登高。登上高處,形神俱開。恰逢有三五少年輩,真是愉快。

沒有合適的樓頭,就去合適的山頭。時令深冬,百草凋零,枯枝滿山,一場殘雪掩映在背陰處,滿是破敗景象。這些年,漸漸懂得了欣賞破敗。春花夏葉固然有繁茂之美艷,殘冬落葉也不失歲月深處的蒼茫。蒼茫之美是大美,入不得俗眼。一些人嫌冬天枯燥,萬物皆枯,氣候干燥。冬天的山水,美就美在枯燥上。在我看來,南方的山談不上枯,北方冬天的山才稱得上枯,枯得接近萎了,越發(fā)讓人覺得大美。

許多年以后,風平浪靜,走過很多地方,花前月下,賞心樂事,回憶起冬天的枯燥,覺得那枯燥如此不動聲色。冬天像老人,一生修養(yǎng)在不動聲色中。冬天有不動聲色的資本,帶走秋天,懷著春天。

傍晚時分的樓頭或者山頭,靜氣彌漫。

登上高處,在山頂石寨涼亭回望,仰天長嘯。那聲音直達青云,落入一股團團白云,沉醉啊沉醉,突然沉醉了。吶喊中,熱風吹來,會不會驚醒樹林深處當年山大王的壓寨夫人?如果真有,希望是一位肌膚粉嫩身材嬌小的女匪。跳出紅塵之外,我們私奔遠去,在茫茫人海中隱逸終生。

殘雪生冬日,登高減肥肉。浸過河岸,悄無聲息濡濕細沙灘,如今難得有傷感心。大概是昨夜讀來宇里的余味——

隋煬帝當年廣造高樓,網(wǎng)羅數(shù)千名女子納于迷樓中幽閉,侯夫人為其一,未見帝面,自縊而死,臂懸錦囊,左右取進,得詩三首。楊廣看后,反復傷感。往見其尸,見顏面尤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越發(fā)無限傷感,令選美宦官自盡。

八月的初秋比不得晚秋,何況已是殘秋,再過幾天就立冬了。早飯后臨窗坐著,向院子里看看,遍植楊樹、山楂、黑棗、海棠,葉子的顏色已經(jīng)變成殷紅、金黃或黃中帶綠的秋香色。五彩斑斕的樹葉與零落的幾個果子微微跳動。黃色花朵、紫色花朵,在黃色、紅色、綠色葉子下開著,秋意里也有枯榮。

釋迦牟尼當年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之間入滅,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面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佛經(jīng)中言:東方雙樹意為常與無常,南方雙樹意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為凈與無凈。茂盛榮華之樹意示涅槃本相:常、樂、我、凈:枯萎凋殘之樹顯示世相:無常、無樂、無我、無凈。在這八境界之間入滅,意為非枯非榮,非假非空。

人生枯榮,是常事也是大道。古人說大道多歧,我也覺得大道坦然。

院子里有小兒學步,幾個老人坐在樹墩上曬太陽。難得好天氣,很高很高的天色,藍茵茵的。柿子樹葉一片也無,光禿禿結(jié)滿了柿子,又大又紅,不是大紅深紅,紅得黯然,太陽照下來,那日光能穿透柿子,溫潤潤有一種清透。

傷感漸漸平復。突然想喝點酒,無人對飲,泡了杯紅茶。綠茶是道家心,紅茶有山僧氣。俗世里浸染太深,需要道家心與山僧氣游離于八荒之外,眉睫之內(nèi)于是安定。

李白辭別長安后,游山覽水,訪僧問道,縱情詩酒。天寶末年,在皖南宣州盤桓漫游,與山翁樵夫、屠沽漁商、隱士逸人相交,還常常走觀串寺,廣交方外客。游涇縣水西寺,見臺階上有鳥停留的痕跡,禪室空寂無人,透過窗戶見白拂塵掛在墻壁上生滿塵埃,山僧不在,心有不舍有惆悵,寫詩以記。好在終是見得山僧,臨別之際又寫詩以記。

據(jù)說當年水西寺林壑邃密,下臨深溪,浮屠對峙,樓閣參差,碧水浮煙,咫尺萬狀。在這樣環(huán)境里的山僧想必氣息脫俗。

近年常進山,見過幾個氣息飄然的僧人,綁腿草鞋,不見拘謹無有落寞,器宇昂然,佛珠或懸于頸上或纏繞腕間,不經(jīng)意地拂捻把玩,一派徐然。那些人照例瘦面長身,一席袈裟隨風而動,有梅花的安靜。

古聯(lián)說:“今生有債都還遍,唯欠梅花數(shù)行詩?!睂崉t人生的債是還不完的,梅花的詩并不好寫。人生債是功名、金銀、嬌妻、兒孫,丟不得,看不破,曹雪芹才讓那瘋癲落拓、麻鞋鶉衣的跛足道士唱《好了歌》勸世解脫。解脫何其難,李贄說必須持戒、忍辱以入禪定,而后解脫可得。

梅花的詩見過太多,到底是種梅養(yǎng)鶴成癖的舊時士子,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句最讓人低回。孫犁晚年常書寫“大道低回、文章必淡”,示人也是言己。大道從來不熱衷躁進,好文章是舌麻鬧熱,嘗盡酸甜苦辣而歸于淡泊的寧靜,那寧靜下有深流的水。

文章淡了又如何,偶起虛妄感,覺得一切不過沙雕,傍晚的潮水漲上來,一切依舊。多少次宴飲之后,杯盤收洗干凈了,俗世的歡樂散去。老友一一拜別,房間打掃干凈,干凈如新,仿佛沒有誰住過,過去主人的氣息一掃而空,只有記憶。記憶是浮在海面的半截木頭,有時候也是一束稻草。

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古希臘也有會飲聊天的盛事。秋日下午,空氣黏稠。黏稠得想飲酒,飲酒澆塊壘。塊壘是指郁積之物,阮籍胸中壘塊,故需酒澆之。塊壘與酒一起,常入詩。宋人劉弁說“賴足樽中物,時將塊壘澆”。蒲松齡也說“一身剩有須眉在,小飲能令塊壘消”。好在他的塊壘奇大無比、傳奇嶙峋,小飲未能消除,凝成二十四卷《聊齋志異》方才終結(jié)。

有人的塊壘在胸中,有人的塊壘卻在眉間。據(jù)說西施有心痛病,經(jīng)常捧心而顰。明人梁辰魚寫效顰人:“看西施子,眉梁間有些塊壘,覺道一發(fā)俊俏。我如今眉梁間像是也有些塊壘,你看我比著他的如何?”

塊壘也是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常常喝酒,微醺的少女在一闋闋宋詞里腳步踉蹌,搖搖晃晃蕩漾到藕花深處,分不清星空還是湖水。雨疏風驟,不消殘酒。

宴飲之樂是肉身的大歡喜,自遠古壁畫、先秦磚畫始,一路到明清,宴飲圖何止千百,有帝王將相也有販夫走卒,有鴻儒也有白丁。盛世宴飲,人生快意。濁世宴飲,亦為和光同塵之道,其中自有歡娛。人生那么多沉痛,李斯臨刑所想的是黃犬狡兔,金圣嘆殺頭之際心里惦念的也不過花生米與豆腐干同嚼。

抗戰(zhàn)后,臺靜農(nóng)藏有一張彌陀像題記拓片:

咸亨元年四月八日弟子劉玄母樊為

夫征遼愿一切行人平安早得歸還敬造彌

陀像二鋪

這里有為人妻最樸素的情感,也是最大的情感,“愿一切行人平安早得歸”是心懷蒼生的情感。中國的百姓未必全然是小民,即便是小民,也可以懷有大愛。咸亨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用了四年有余。咸亨元年,吐蕃興兵,四月攻陷西域多地。唐廷派薛仁貴率軍西援吐谷渾,遼東防務一時空虛,高句麗遺民劍牟岑率眾反,立安舜為主。是年,唐朝派高侃、李謹行率偏師前往遼東平叛。征遼之行,不知多少白骨露于野。劉氏女的發(fā)愿文,哀婉動人,不知其夫征遼是否得以全身而回。

唐人崇佛,多有造像。那年在洛陽龍門,見西山破窯內(nèi)西壁正中彌勒像龕,也有貞觀十一年的造像記:……道國王母劉口口為道王元慶向洛口口口禮,心中憂悴,恐有災鄣,仰憑三寶……敬造彌勒像一軀,以報大圣。上資皇帝,下及含生,同出苦門,俱登正覺。

道王李元慶是唐太宗同父異母兄弟,貞觀十年正月徙封道王,三月出豫州刺史,次年其母擔心李元慶恐有災鄣,不悉何所指。然“上資皇帝,下及含生,同出苦門,俱登正覺”四句熠熠生輝,王侯不忘黎民,黎民也心懷蒼生,唐風之正大可見一斑。

南朝劉子鸞九歲時被皇兄賜死,留遺言說:“愿生不復帝王家?!钡弁跫乙灿型隹嚅T之嘆。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無關(guān)富貴,不論貴賤。

古人書劍飄零,游于四方。我的行旅無書更無劍,只有一帖,王羲之《喪亂帖》。墨色線條里有一個遷徙流離的家族在戰(zhàn)亂里對生命巨大的幻滅無常感。經(jīng)永嘉之亂,瑯琊王氏家族南遷,遠在北方的祖墳一再地被人刨掘。五胡亂,中原沸,天下崩,人如草芥,生者尚且如此,何況地下的枯骨?

鄉(xiāng)野村落門楹上的春聯(lián),常見的是“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五谷豐登、萬事如意”。年年書新,紅紙隨歲月褪淡破碎深紅緋紅淡紅殘紅,黑宇一宇不茍,歲末依舊醒目,那是最莊嚴的大愿。

人生多苦,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墩f文解宇》說杜康又名少康,夏朝國君,始作秫酒。秫就是黏高粱,最好的釀酒原料。我去過高粱地,火紅的高粱鮮艷熱烈,谷穗飽滿,沉沉垂下來,用它來釀酒,留下那一份激揚,也得了那一份內(nèi)斂。好酒既張揚又內(nèi)斂,張揚是精神,內(nèi)斂是心性。

嵊州胡村,農(nóng)人在釀酒,純高粱酒,緩緩流入瓦罐。農(nóng)人友善,讓我舀一口吃了。真正的新酒,唐朝人重新酒,所謂“綠蟻新醅酒”為上。自居易如此,朋友元稹也這樣,其詩《飲新酒》中說:“聞君新酒熟,況值菊花秋。莫怪平生志,圖銷盡日愁。”杜甫窮困,“樽酒家貧只舊醅”,覺得十分歉意。

酒與一般飲食不同,酒里有肉身的歡愉,還有精神的放弛,讓心如槁木的人也添了愁感。多少人迷蒙地醒著,他們需要熱烈的夢。多少人熱烈地夢著,他們需要迷蒙的醒。李時珍說酒,味辛、甘、熱,有大毒,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jié),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一口苦水勝于一盞白湯,一場場辛甘,沖淡的是生之麻木與老之將至。

劉伶、李白,未必是最懂酒的人。北齊高季式豪爽好酒,為人不拘小節(jié)、有膽氣。有一年在濟州夜飲,憶老友光州刺史李元忠,令左右開城門,乘驛馬,持一壺酒,送往光州。濟州與光州相距千里,最快的馬,三十里驛站一路不停,李元忠喝到高季式相勸的一壺酒差不多要到第二天午時了。驛馬是國家公器,史書上說朝廷知而容之。知不難,容大難。

杯盞勸酬,千里酒桌,六朝高致,駟馬難追。

夜里下了場雨,后山紅葉打落無數(shù),院子小道上銀杳葉蒼黃復倉皇,葉落蒼黃,風起倉皇。

燕京的雨,淋濕了紅墻黃瓦,落在長城上。初夏游長城,一場豪雨,洗盡河山郁悶。燕北的氣象不同江南,江南的大雨,因了山水,更因了魚鱗瓦、烏篷船、小橋流水,急切切只是女子的俠氣。燕北的大雨明亮、碩大、銳利,疾風中有森然,潑在窗子上,狠戾如刀客,赤青的頭,眼神陰鷙。

燕北的雨,亦如燕北的人,不牽連不黏滯,風起雨來,天青雨住,然后就是乾坤浩蕩、白日朗朗。

長城是大地之詩,也有二十四品: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練、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二十四品之外,長城還有潑皮氣,但不是《水滸傳》中的沒毛大蟲。有人稱贊靈寶的大棗潑皮、倔強、耐旱、耐澇、耐寒、耐堿,寄給魯迅嘗新,大先生高興,回信說品質(zhì)極佳。靈寶大棗我吃過,靈寶蘋果亦佳,其地羊湯尤妙,食之汗出舒暢。

大鍋燉湯,選一歲健羊,取其精肉,冷水浸泡拔血,配作料腌制入味,放入大鍋,再加白芷、陳皮、砂仁等藥材大火煮,文火煨,出鍋冷后切薄片,取姜、蒜、蔥花爆出香味燒炒后入湯。湯用新鮮羊骨架,老火煎熬,色自如乳,撒上香菜出鍋。

近年冬日所戀,正是這一口羊湯。

那些人,那些卑微的血肉之軀站在長城上,那是匈奴的北方,那是盔甲的北方,那是鐵蹄的北方,風雪大地幽幽暗暗,冷冽的風雨長城,他們守著,用一腔熱血,用一壺烈酒,用一碗羊湯,守著老官兒的江山。潑皮、倔強、耐旱、耐澇、耐寒、耐堿。那些武器,弓弩槍棍刀劍矛斧鉞戟殳鞭锏錘叉鈀戈。隋朝無名氏的《挽舟者歌》:

我兄征遼東,餓死青山下。

今我挽龍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饑,路糧無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

悲損門內(nèi)妻,望斷吾家老。

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尸。

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據(jù)說隋煬帝在龍舟上聽此歌,讓左右找那縱歌者,到天亮也沒找到。帝頗徊徨,整夜不寐。此歌出自唐人羅隱傳奇《海山記》。民間傳說羅隱有天子命格,玉皇憂懼,派兵將換他的仙骨,羅隱咬緊牙關(guān),保住了牙床骨,留下一張“圣賢嘴”。

征遼東與守長城并無二致,《挽舟者歌》是所有世間凡勇的注腳。在博物館里看老照片,那也是世間凡勇的注腳。夕陽照在落地玻璃上,盛世夕陽浩大遼闊,慷慨流金,沒有邊際。黑白舊影里,摘棉花、編葦席的少女,一襲旗袍的美婦人,英武的男人,纖弱的少年,珠光寶氣與布衣粗服,在蒼茫大地無聲沉浮,如一片秋葉。

燕京的雨打落了秋葉,足底一片楓葉尾隨不去。

一場秋雨一場涼,添了件衣服。棉質(zhì)的衣服,貼身穿著,暖暖的,是往昔陽光的慰藉。又一次想起博物館老照片中那一個摘棉花的少女,那一群摘棉花的少女,淹沒在時間長河中。六十年過去,如今即便健在,也是垂垂朽矣的老嫗,一臉皺紋里或許還能看出曾經(jīng)山清水秀的眉眼。上回走淮河,在岸邊撿到一枚瓷片,半片殘葉,那抹清韻還在,那絲神采還在,時間無情,天地不仁,這是最后的溫存。

胡竹峰,作家,現(xiàn)居合肥。主要著作有《雪天的書》《竹簡精神》《中國文章》《茶書》等。

潞城市| 筠连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夏津县| 塔河县| 乃东县| 靖安县| 大竹县| 花莲县| 庄河市| 江阴市| 青岛市| 渝中区| 白水县| 黄平县| 鹤山市| 拉孜县| 定西市| 澄迈县| 东乡县| 衢州市| 银川市| 胶州市| 峨边| 龙州县| 瓦房店市| 托里县| 莒南县| 沧源| 洪湖市| 鹿泉市| 洛宁县| 静宁县| 屯留县| 井冈山市| 新蔡县| 增城市| 兴化市| 神池县| 亚东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