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紀垣 房旭
摘要:本文就塔西佗陷阱的起源、哲學含義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防范塔西佗陷阱的科學策略,為政府公權力的正確實施提供了思路借鑒。
關鍵詞:塔西佗陷阱;政府公權力;策略;實施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22-0119-02
古羅馬史學家普布里烏斯·克奈里烏斯·塔西佗就國家治理中的公信危機現(xiàn)象談到“當政府在人民當中因失去公信力而不受歡迎的時候,無論其出臺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善意還是惡意,發(fā)布的信息是真話還是假話,行政行為是合法還是非法,都會為百姓所抵制和不信任,認為是欺世禍民的壞事”。這一論斷自公元1世紀在其著作《塔西佗歷史》中提出之后,一直成為西方國家統(tǒng)治者力圖戒免的政治陷阱,警示著當權者“只有政出公心,合乎民意,才能確保政府公信力的持續(xù)高漲和可靠增長”,否則就會陷入“失信于民,舉步維艱,進退兩難”的危機困境。時至今日,這一真知論斷仍影響著不同社會形態(tài)下的執(zhí)政者樹信于民,執(zhí)政為公,成為政府部門依法執(zhí)政、秉公行事的金科玉律[1]。
1塔西佗陷阱產(chǎn)生機理分析
任何一種政治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都不是平白無故、自然發(fā)展而產(chǎn)生出來的,都有其催生機理發(fā)生著作用?!八髻⑾葳濉钡奶岢稣钦页隽诉@一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特性,進而分析出其形成機理緣由。塔西佗陷阱的產(chǎn)生機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公信教育缺失,公務能力缺乏。公信力主要指政府公共行為獲得社會公眾信任和認同的能力和水平,它是政府獲取支持率和執(zhí)行力的重要考核衡量指標,更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責成效的重要影響因素。政府公信力教育缺失,公務人員維護公信力意識不強,必然會導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而使其步入“塔西佗陷阱”。因而政府在履行政務管理職責活動中,必須加強政府公信力提升技術教育,使政府公信意識增強,進一步提升各項公務行為的規(guī)范性、正確性和科學性,捍衛(wèi)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和政治地位。
(2)信息傳播不對稱,及時性、準確性不足。政府公務信息內(nèi)容、傳遞渠道與人民獲得的信息內(nèi)容、接收渠道不對稱是產(chǎn)生“塔西佗陷阱”的重要原因。這種不對稱信息產(chǎn)生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政府刻意對真實信息的遮掩搪塞、文過飾非的行為與公眾認知判斷、理性分析、獲知真相信息不一致產(chǎn)生的不對稱,從而增加對政府公務行為的疑慮、猜忌和擔憂,使人民對政府行為失去信任;二是對國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和敵對勢力的蓄意攻擊能力認識不足,未能給公眾及時準確的輿論報道、信息引導和客觀科學解讀,給國際敵對勢力以反政府傾向的文化意識侵蝕機會,捏造、虛構眾多污蔑政府行為的謠言蠱惑民眾,而政府正面信息公布不及時,傳播渠道滯后使人民認知的首因效應誤導對政府行為的評價和認識,從而導致對政府行為的不信任,對政策的不支持不理解;三是政府對公務信息公示及發(fā)布渠道不暢,對政府公共支出的預算編制、工程可行性依據(jù)論證,增加群眾的猜測心理及疑慮情結,從而形成民意積慮,降低對政府公務行為的信任度。一旦為政治權欲膨脹分子所利用并在誘因事件線索的引爆下極易產(chǎn)生不可控的群體性事件,嚴重降低公眾信任度[2]。
(3)政府行為失范,破壞政務形象。政府行為必須由政府公務人員去執(zhí)行和完成,因而政府形象的高低與公務人員行政行為的規(guī)范化程度和科學化水平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政府作為公眾利益的代表不允許摻雜任何政治集團的私利或政務人員的私利在內(nèi),一旦有政治集團的利益博弈在內(nèi)左右政府決策,就會使政府決策失去公正性,向政治集團傾斜而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從而對公共政府的政策行為產(chǎn)生不滿和不信任,致使公信力降低;摻雜私利的政務人員往往會在公務行動中利用政策漏洞歪曲政策初衷,達到其謀取個人私利而損害公眾利益的利己主義目標,從而引發(fā)公眾對政策的誤解和不滿,使政策公信水平進一步降低,引發(fā)信任危機,破壞政府服務為民的正面形象。
(4)政府職責不清,履職盡責不力。政府公共服務的各項政策要通過公共職權的平臺予以正確實施開來,才會收到民生受益的政策效果。但職責劃分不清的政府往往會出現(xiàn)政策執(zhí)行的缺位、越位、錯位現(xiàn)象,互相推諉扯皮、爭權奪勢爭斗等亂象叢生,使該管的事失之于寬而未管好,不該管的事越庖代俎而統(tǒng)包統(tǒng)攬,使政策包袱越背越重,執(zhí)行效率越來越低,造成公共納稅人的負擔越來越重,苦不堪言,公民創(chuàng)造活力被禁錮卡死等負面后果,從而使人民對政府公務行為亂象產(chǎn)生強烈不滿,對公務執(zhí)行能力產(chǎn)生極大不信任,致使公務效力降低,政府因不能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需要而受到群眾對政府執(zhí)行力的質疑和不信任。
2“塔西佗陷阱”防范策略
政府要打造親民作為的良好形象,發(fā)揮強有力的宏觀調(diào)控和政策引導作用,就必須遠離“塔西佗陷阱”,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崇高的威信,形成極高的公信力。這樣才能得到人民最大程度支持和信任,才能保證政令暢通、令出即行,使政策號令發(fā)揮出應有的調(diào)控和引導作用。政府要遠離“塔西佗陷阱”,必須采取以下幾點策略[3]:
(1)強化廉潔公仆思想教育,提高行政為民效率。思想是行動的指針,只有不斷加強“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做”的公仆意識教育,才會使公務人員履行公仆職責,提高為民服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深入開展“民不畏我嚴而懼我廉”等廉政教育活動,使公務人員秉記“不取民之一膏一粟,不飲民之一瓢一觚”的行為恪言,自覺主動地做好百姓關切的民生事項,進而使行政為民的公務效率顯著提升。只有牢固樹立廉政為民公仆思想,才會戒除貪婪、自利的丑陋行徑,才會以“人民利益第一”的思想去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做好人民的各項事業(yè),使人民在社會發(fā)展建設中充分享受公共服務成果,使政府在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中遠離“塔西佗陷阱”。
(2)建立公務行為督查機制,提高政府公共效能。遵規(guī)守紀的公務行為,是贏得人民支持和信任的前提要因,更是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的根本保障。通過對政府公務行為建立行之有效的監(jiān)察機制,可以使每一項政府公務行政行為的動機、成效、進展都處于人民的監(jiān)督之下;通過不斷加大反腐倡廉建設力度,確保各項行為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制度政策的要求去做而不走偏,確保政策效力的正常發(fā)揮。
(3)暢通公共支出公開及聽證渠道,提升民眾知情權及議事表決權。政務公開是獲得民眾支持和理解的重要途徑,政務公開的科學性、真實合理性直接影響著民眾的信任度和支持度的高低。對政府公共支出事項通過建立公開公示渠道,從而增加群眾的知情權和關切度,使百姓對公共支出的用途及資金去向清楚了解,提高對公共支出的認同度及政府行為的信任度和支持度。通過實施“一事一議”“聽證議事”等制度,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使事項的決策過程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決策方案代表最廣大人民心愿和呼聲,從而提高政策的支持度和執(zhí)行力,確保政府行為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信任,使“塔西佗陷阱”無從產(chǎn)生。
(4)科學理順部門職責,促進履責力度提升。簡政放權必須明晰職責,使政府部門清楚哪些公共職權是自己應擔當?shù)呢熑?,哪些職責是應該由市場體制去完成和解決的事項,從而使公共職權真正為市場經(jīng)濟改革發(fā)揮良好的宏觀調(diào)控和公共服務作用。通過清晰科學地劃分好公共職責范圍,使各部門責任分工明確,便于公務人員精準發(fā)力,一心一意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而不會盲目粗放地越庖代俎、統(tǒng)包統(tǒng)攬地承擔起許多不屬于自身責任的職責內(nèi)容。通過崗位責任制的明細劃分,使公務人員崗位目標清晰明確,而不至于出現(xiàn)推諉扯皮、不擔當不作為的懶政怠政現(xiàn)象,達到人盡其職、履職盡責的一流公共服務水平,實現(xiàn)群眾滿意的公共服務效果。
3結語
在當前中華民族齊心合力奔向“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奮斗征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我們防范“塔西佗陷阱”的危害,進一步表明我們當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進公共服務職能向服務型、學習型政府轉變的重要性和核心作用。只要我們秉持“人民利益第一”的公共服務首要原則,堅持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堅守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政治本色,腳踏實地地做好人民期盼的民生事業(yè)、國家富強的改革事業(yè)、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事業(yè),我們就一定會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戴,讓“塔西佗陷阱”永無萌芽的機會和空間,就一定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團結奮斗而取得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
參考文獻
[1]肖紅.政治生態(tài)變遷下走出“塔西佗陷阱”的路徑選擇[J].領導科學,2014(10Z):12-16.
[2]胡象明,張麗穎.公共信任視角下的塔西佗效應機器后果[J].學術界,2019(12):26-31.
[3]劉鵬.基層政府行政中“塔西佗陷阱”的生成邏輯及跨越路徑[J].黎明職業(yè)大學學報,2019(2):31-34.
(責編:陳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