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勤
面對莫高窟的藏經(jīng)洞,我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洞不大,只有丈余見方,像是老式窯洞的里外間,里面黑洞洞的,空無一物,那些舉世震驚的敦煌遺書早已被挪運一空??杀氖牵亟?jīng)洞里最早保存的五萬多卷經(jīng)卷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在我們自己的博物館里,絕大部分被洗劫到國外,諸如英、法、俄、日等十幾個國家的圖書館、博物館都藏有。
我一直就對這個神秘的藏經(jīng)洞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應該說,作為“世界八大奇觀”的敦煌莫高窟,它的聞名于世并非是因為那些精美的佛像和壁畫,更主要的是這個20世紀初被發(fā)現(xiàn)的藏經(jīng)洞。歷史上的戰(zhàn)亂和當政者的好惡,使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文字歷史受到了空前的破壞,圖書資料殘缺不全,面目全非,幸好有這樣一處藏經(jīng)洞得以保存一大批稀世瑰寶,然而卻又不幸散落到了國外。
敦煌莫高窟本來是佛教圣地,卻在20世紀初無端地被一名破落道士所糟蹋。道士名叫王圓篆,祖籍湖北省麻城縣,大約在1851年前后出生在陜西,由于家鄉(xiāng)連年受災,年輕的王圓篆無以為生,只能像逃難一樣入伍從軍到了甘肅。一百多年前的甘肅,想必是極盡荒涼貧困,歷來為內(nèi)地犯人充軍發(fā)配之所。王圓篆能從地肥水美的家鄉(xiāng)流落到窮山惡水的邊陲,顯然也是出于生活所迫,身不由己。在軍隊混了幾年,他退伍了,生活仍然沒有著落。就生存而言,王圓篆的能力很低,在偏遠的甘肅,他沒有任何親戚朋友的幫襯,個頭不高,體力有限,又缺乏起碼的技能和文化,文不能食,武不能衣,為了糊口,他只能出家當了道士,最初的動機也許只是為了能混上碗粥喝喝。
王圓篆的出家純粹是為生活所迫??梢钥隙ǖ卣f,他對宗教缺乏最起碼的了解,更不是出于信仰的需要。當?shù)朗恳埠茫敽蜕幸埠?,不過是混碗飯吃罷了。作為一名游化四方的道士,到處化緣乞食,成了他維持生活的一種手段。王圓篆這種對宗教的無知,可以從他以后的行為中得到證實。
1892年前后,貧困潦倒的王圓篆流落到了當時已同樣貧困破敗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原為古絲綢之路的要塞,位于著名的河西走廊一側(cè),從東漢一直到明朝,敦煌一帶始終作為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商賈云集,物流繁茂,各路使者客商穿梭往返,不絕于縷。古時的貿(mào)易,海路不通,只有靠陸路進行,敦煌作為重要的陸路口岸,是古代溝通歐亞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其作用不亞于如今的沿海口岸。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帶來了敦煌莫高窟佛教的興盛,自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僧人及工匠在敦煌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開鑿了一個個洞窟,用于供佛修行,至唐代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元代以后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
明代的海路運輸逐漸取代了陸路,河西走廊古道中衰,數(shù)百年間,氣候條件變化,這里繁華的城鎮(zhèn)為風沙所患,漸至荒涼敗落,尤其是明嘉靖七年(1528年)朝廷封閉嘉峪關,敦煌成為關外邊塞游牧之地。從此,河西走廊綠洲的面積逐漸縮小,人口日益減少,莫高窟也被淹沒在積年沙漠之中,人們忘卻了那里的一座座佛窟。從敦煌莫高窟的衰落中,我們看到了歷史的無情。
在敦煌莫高窟銷聲匿跡數(shù)百年之后,直到王圓篆的到來才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轉(zhuǎn)機。不過,這種轉(zhuǎn)機從一開始就帶有一種悲劇色彩。
1892年,落魄的王圓篆來到同樣落寞的莫高窟。從現(xiàn)在的情景我們?nèi)圆浑y看出它當年的荒涼敗落。莫高窟東有鳴沙山,由于環(huán)境惡化,每日風沙撲面而來,四處戈壁荒灘,了無人煙,而且常年干旱少雨,氣候異常炎熱,人跡罕至,舟車不通。莫高窟洞穴中的佛教藝術品在特殊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條件下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那些曾經(jīng)輝煌一時的佛寺對世人已經(jīng)沒有了當年的吸引力,荒置多年的洞窟像一片無人管理的爛尾樓,殘破毀損,慘不忍睹。大部分洞窟被風沙掩埋,有的倒塌,有的空置,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僧人住在里面勉強度日。當時的敦煌縣只有3萬多人口,莫高窟附近方圓幾百里之內(nèi)只有25個小村莊,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香客來得少,哪來的香火錢?王圓篆來到莫高窟時,這里只有上、中、下三座寺院,其中“上寺”和“中寺”的僧人主要是屬于藏傳佛教的喇嘛,他獨身一人寄居在破敗不堪的下寺,也算是窮途末路,無可奈何。
王圓篆雖然無知愚昧,但對他所依附的宗教有一種驚人的迷戀和執(zhí)著。遺憾的是,作為一名最底層的道士,他甚至連佛教和道教的區(qū)別都分不清楚,于是,決定寄身佛窟,化緣謀生,為佛教道教的功德做些益事。他雇人將佛窟的積沙清理干凈,改為供奉道教神靈的老君堂,找來一些工匠,把洞窟優(yōu)美的壁畫刷白,拆毀佛像文物,換上道教的神像。王道士由于文化水平太低,力單體弱,便請了一位當?shù)匦諚畹呢毟F書生幫助他抄寫經(jīng)卷。他將現(xiàn)在編號為16號窟的一處洞穴的積沙進行清理,供楊某居住和抄寫經(jīng)卷之用。
歷史充滿了偶然,16號窟的背后就是后來舉世聞名、震驚世界的藏經(jīng)洞,它的發(fā)現(xiàn)充滿了偶然。
荒無人煙、破落衰敗的洞窟里只有兩個窮困潦倒的道士和書生打發(fā)時光。有一天,楊某閑來無事,將一根點煙用的芨芨草插進了身后墻壁的裂縫中,一個曠世珍貴的文物寶藏由此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楊某將草棵插進墻壁上的裂縫,挺長的芨芨草插到里面不見盡頭,洞窟是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深不見底的裂縫讓楊某心生好奇。他用手敲了敲墻壁周邊,墻上發(fā)出的聲音竟然像是空的。楊某畢竟是讀過書的,想得多一點兒,就把這件事告訴了雇主王圓篆。山崖上開鑿的洞窟會有這種聲響,兩個人為了一探究竟,連夜拆開了這道裂縫,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墻后原來是一扇用泥封住的小門。拆開小門,由此進去,兩個人立時驚呆了,只見里面密密麻麻堆滿了數(shù)不清的歷代經(jīng)卷、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后經(jīng)測量,藏經(jīng)洞長寬各2.6米,高3米,如同老式的方形窯洞,如今空無一物的洞內(nèi)當年保存的遺書經(jīng)卷等文物多達5萬多卷。
這一天是1900年6月22日。
對密室里這些經(jīng)卷的價值,王圓篆可以說一無所知,應該說,他是一個老實人、本分人,既沒有把經(jīng)卷一把火燒了,也沒有當作廢品隨便賣了,而是按照慣例,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那時候的行政部門簡單,既沒有宗教局,也沒有道教協(xié)會之類的機構(gòu),管理全縣政務的只有縣衙門。王圓篆知道這是些古物,但它們的價值究竟如何卻并不清楚,于是便帶著幾卷經(jīng)卷跑了50里路找到了敦煌縣令嚴擇。嚴大人拿經(jīng)卷隨便看了幾眼,并不感興趣,禮節(jié)性地留下兩卷便把他打發(fā)走了。王圓篆既沒得到表揚,也沒得到獎勵,碰了一鼻子灰,怏怏而去。
時間不長,湖北老鄉(xiāng)汪宗翰于1902年調(diào)補敦煌縣知縣。汪知縣是位進士,對金石學、書法、詩詞也很有研究。王道士把希望寄托在這位有學問的知縣身上,企盼著他能解決好藏經(jīng)洞的保護問題。王道士風塵仆仆再赴縣衙,向汪知縣報告藏經(jīng)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自去莫高窟查看,并順手揀得幾卷經(jīng)文帶走,汪宗翰取走其中幾件畫像、經(jīng)卷,其他的文物命令王道士暫作封存。汪宗翰自己研究數(shù)日后,感覺這些文物古跡的珍貴,便將這幾件畫像和經(jīng)卷托人帶給了很懂金石學的甘肅學政葉昌熾,希望上司認真研究其價值,以保護和處理藏經(jīng)洞里的大量文物。葉昌熾畢竟是飽學之士,經(jīng)仔細研究后,知道這批文物價值的重要,于是便建議甘肅藩臺將這批文物運往省府蘭州妥善保存。然而,敦煌離蘭州路途遙遠,葉昌熾估算這些東西光運費就要五六千兩銀子,官府一時經(jīng)費無處落實,于是就命令敦煌縣令汪宗翰就地“檢點經(jīng)卷畫像”,再次封存,并責令王道士妥加保管,不許外流。
1906年,汪宗翰調(diào)往蘭州,遺書之事不了了之。王圓篆不死心,決定接著往上反映,于是就雇了毛驢,馱著兩箱字跡比較漂亮的經(jīng)卷,送到駐扎在肅州(酒泉)安肅道的道臺兼兵備使廷棟大人處。王道士從前就是在這里當兵的,知道廷棟大人愛好書法,所以特意遠道來“投其所好”??墒沁@位道臺大人雖然是科舉出身,愛好書法,卻認為這些經(jīng)卷的書法還不如自己寫得好,因此興趣不大,賞了王道士一杯茶,留下幾卷經(jīng)卷作為樣品,答應把它們轉(zhuǎn)呈遠在蘭州的甘肅藩臺,就讓王道士回去了。謝稚柳在《敦煌藝術敘錄》中記錄他們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王道士于是延城中士紳來觀,士紳輩不知其可貴,謂此佛經(jīng)流落于外,誠大造孽,輒囑仍還置窟內(nèi)。王道士頗機詐,思借之以貿(mào)利,私載經(jīng)卷一箱至酒泉,獻于安肅道道臺滿人廷棟。廷棟不省,以為此經(jīng)卷其書法乃出己下,無足重。王道士頗喪沮,棄之而去?!?/p>
王圓篆在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的幾年里,可以說是守土有責,不遺余力地看護保管,經(jīng)卷在他手里基本上完好無損,但是屢屢上報,得不到肯定認可,尤其是沒有得到起碼的重視,上司的無視、冷落,不覺讓他心灰意懶,有一種熱臉蹭到冷屁股的失落和沮喪。直到7年之后,一位洋人的出現(xiàn)才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面。
洋人名叫斯坦因,出生在匈牙利一個猶太人家庭,英國籍,著名的探險家、考古學家。1907年,斯坦因第一次來到莫高窟之時,王道士對藏經(jīng)洞看管得很緊,散失的卷子很少。
斯坦因為了看到日夜盼望的藏經(jīng)洞,想了很多辦法接近王道士,但王道士避而不見,斯坦因束手無策。后來他了解到道士王圓祿對唐代高僧玄奘非常崇拜,便把自己裝扮成唐玄奘的信奉者,并欺騙王圓篆,說他是沿著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的路來的。這一招很靈,是宗教信仰把他們的思想溝通了。斯坦因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子,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1914年,他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子向王圓篆購得部分敦煌文獻。兩次合計,共掠走藏品2萬余件,現(xiàn)存于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
1908年,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fā)現(xiàn)古代寫本后,風塵仆仆地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個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子為代價,獲取了一萬多件堪稱精華的敦煌文書,這些文書后來大都人藏法國國立圖書館。其后,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俄國考古學家奧爾登堡、美國考古學家華爾納等人聞風而至,對藏經(jīng)洞文物進行大量盜運。
對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的道士王圓篆,多數(shù)論者指責他罪不容赦,好端端的一個文物寶庫,竟毀在他的手里,洞里一多半的文物精品被他盜賣一空。但是,王圓篆身為一個無知愚昧又貧窮的道士,實在又承擔不起如此大的罪責。在西人斯坦因、伯希和盜運經(jīng)卷之前,王圓篆曾經(jīng)屢次將此事報告給當時的敦煌知縣汪宗瀚和安肅道臺廷棟,結(jié)果碰了釘子。知縣大人只挑了一部分畫像和寫經(jīng)留作私物玩賞或送人,而知府大人看了經(jīng)卷,竟覺得還不如自己的字好,輕蔑地說了句:“無足重!”讓這些貴重的文物繼續(xù)塵封洞內(nèi)。如果說一個偏僻州縣的地方官學識淺薄的話,那么號稱金石學家的甘肅學臺葉昌熾應該長著一雙慧眼,他把從敦煌得來的幾件獻品寫進了自己的著作,并且也提議過將這些文物運往蘭州保存,但是因為官府拿不起幾千兩白銀的運費,此事同樣不了了之。
中國古代歷來就是以權術而不是以學識取士的,當官的興趣只在于貪財享受,為了發(fā)財是不惜砸了佛像當廢銅賣,拆了祖宗牌位當劈柴燒的,國家的財富如果不搬到自己家里從來就不知道珍惜。一大批稀世瑰寶因為無人識貨,只好交由王道士處理,其結(jié)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1907年,在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7年之后,一個個外國探險家聞風而至,他們輾轉(zhuǎn)來到荒涼偏僻的敦煌,從王圓篆手里連哄帶騙,像買廢紙一樣將寶貴的文物盜運出國。洋人對遺書的重視最終引起了國人的注意,1909年,法國探險家伯希和,將他竊得的遺書在北京六國飯店公開展覽,這才將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公之于眾。長期無人問津的經(jīng)卷外國人一說好,立刻驚動了朝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敢情偏遠的敦煌還有如此珍貴的文物。于是一紙電令發(fā)到敦煌,對洞里剩余的東西進行封鎖,嚴禁外運,適時運往北京。殊不知,此時洞里的文物已去之大半,而接下來長途運輸帶來的損失較之洋人的盜竊更為嚴重,遺書在途中幾近處于無人看守,任其丟失的狀態(tài),大小官吏和看守層層竊取,運到北京時只剩下八千六百多殘卷了。
敦煌遺書在藏經(jīng)洞里經(jīng)歷了上千年,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而一旦到了世間立刻遭到浩劫,變得散缺不全。這種竊取文物的黑鍋豈能讓王圓篆一個人來背?那些滿朝官吏在干什么?那些學人精英在干什么?王圓篆只不過是一個愚昧無知的道士,對無知者的行為我們不能過于苛責,就像我們對待一個孩子犯下的錯誤。他的罪過只是在不適當?shù)臅r候發(fā)現(xiàn),以不適當?shù)氖侄翁幚砹诉@些珍貴的遺書,他做過努力而沒有得到回應,連那些有識之士都認識不到遺書的價值,對國寶的流失不置一詞,一個無知的道士又能何為?
陳寅恪先生曾痛呼:“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反省這段歷史,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悲哀,單單責怪王圓篆,拿一個愚昧的道士祭刀,實在是我們的恥辱!
不管怎么說,這些“見者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的經(jīng)卷絕大部分還是保存下來了。散落到國外不知是它的幸與不幸。從國家的角度看的確是損失了,好端端的祖上寶物被人家白白拿走,竟連點兒外匯都沒換到。但是從保留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角度講,我們又似乎稍稍能得到點兒安慰,不管經(jīng)卷是存在大不列顛,還是法蘭西、俄羅斯的圖書館里,它總算沒有毀掉,只是暫時不能物歸原主罷了。人們對王圓篆的責難,也許是出于這樣一種觀念,寶物寧可毀于家奴,不能讓于外藩。但是對文物來說,保存的價值無疑永遠要勝過毀滅!我們在痛心疾首的同時,是否會為它的留存于世而感到一絲慶幸呢?據(jù)說陜西咸陽的秦始皇陵早已勘定,只是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暫不開掘。我想,這才是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明智之舉!
選自《紅豆》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