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知識快速增長和更新的時代,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鼓勵他們主動思考、思辨,在獨立完成專題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領悟知識。討論式教學起到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開放思維的作用,很好地體現(xiàn)了在教育領域里的留白理念,因此如何很好地實施討論式教學并提高效果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認真設計討論專題,加強過程溝通和監(jiān)督,把考核指標落實到過程的細節(jié)中去,就會激發(fā)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形式,是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對工程專業(yè)教育方法的有益補充。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留白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0-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03
在教育行業(yè)有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傳授一杯水,教師要準備一桶水。而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知識、技術呈交叉爆炸式發(fā)展的年代,往往這個知識點還沒形成體系,就已經被新的技術所取代了。因此對當今從事專業(yè)技術教育的教師,尤其是一些新建專業(yè),新開展工程專業(yè)課程的任課教師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教師一桶水的儲備量遠遠不能滿足課程的需要。教師不僅需要海量的信息,還需要不斷地更新?lián)Q代,這對教師的學習能力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種現(xiàn)狀要求這些專業(yè)教師要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旺盛的求知欲,持續(xù)不斷地學習,以應對高速發(fā)展的教學需求。教師在疲于應付這不斷變化的教學內容的需求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思考一下我們的教學方式,這種灌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否還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既然“魚”是不斷變化的,需要長期跟進與更新的,而且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不是短短的課內時間就能覆蓋的,為何不鍛煉學生“漁”的本領呢?讓學生在學生時期就通過一定教學形式,培養(yǎng)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主動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而這種在引導下,讓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自己的探究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或治學態(tài)度也是許多教育大家一直主張和支持的一種教育理念。例如著名教育學家羅杰斯在《自由學習》中提到不言之教,即留白教育,主張學生的自由學習,強調意義學習,邏輯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概念與經驗、觀念與意義等結合的自主學習[1]。布魯納提倡的發(fā)現(xiàn)學習,讓學生自己在思考、辯論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體現(xiàn)“知識再創(chuàng)造”過程[2]。第斯多惠、懷特海提出的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與鼓舞[3]。諾丁斯提倡課程民主,即教師主持,學生互動研討,自主構建的教育模式[4]。因此,在新工科大背景下的工程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尤其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一、討論課實踐執(zhí)行過程中常遇問題
(一)學生對選題無所適從,有選題不當、扎堆等現(xiàn)象
在初期選題過程中,學生對課程了解不多,如果不加以適當引導,很容易出現(xiàn)選題與課程關聯(lián)不大,題目難度不適宜,題目涉及面太寬泛等現(xiàn)象。這些選擇造成的后果,要么就是題目太難,學生已有水平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容易停留在表面而無法深入,學生完成度太低。要么題目太簡單,完成作品太科普,失去討論的意義。還有學生有盲從現(xiàn)象,大家一窩蜂選擇相似的研究主題,一個班只有一兩個方向,大家都在做重復性工作,顯然這些都是不合適的,需要任課教師充分組織、布置和協(xié)調。
(二)學生提交作業(yè)質量不高,只是資料的羅列和堆積,加工處理能力不強
學生提交作業(yè)只是一大堆知識的羅列、堆積和拼湊,沒有很好地把知識進行消化理解,更沒有對這些知識進行思辨加工。沒有達到對問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再創(chuàng)造的目標。這就失去了討論式作業(yè)布置的意義。因此將這一環(huán)節(jié)落實并執(zhí)行好,是討論式教學執(zhí)行成敗的關鍵。
(三)學生有拖沓、應付延遲等問題
部分同學對這類作業(yè)重視不夠,有拖沓,延遲的問題。有的學生甚至到最后一刻才開始提筆動工。由于準備時間倉促,所以最后呈現(xiàn)討論效果很不盡如人意。
(四)學生有渾水摸魚、不勞而獲的情況
受課時及題目難度影響,不能保證每人一個題目。由于學時所限,在大班授課時,會對學生進行分組,這樣就會有多人一組的情況。多人共同研究相同題目,可以互動討論,提高學習效果并鍛煉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但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學生渾水摸魚,坐享他人勞動成果。
二、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情況,任課教師要認真組織討論式教學方案,從選題、過程管理、課堂展示、考核評估等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認真開展工作。
(一)教師要充分組織和布置,提供相應的備選題目
首先要給學生提供充裕的選題參考,并告訴學生可以不拘泥于提供的參考題目。在每次討論課動員階段,都會把每一個參考題目做詳細闡述,讓學生弄清楚該主題方向,意義,研討重點,最后要達成的目標等等。讓學生在選擇之前對即將展開的工作有明確的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憑借個人興趣、專業(yè)特長進行選擇和取舍,有的放矢。并能很好地減少討論主題的重復和過于集中的情況發(fā)生。學生自選的題目也要提前跟教師溝通,以把握學生選題和課程的關聯(lián)性,控制其難易程度,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完成。這些溝通和協(xié)調可以通過線下執(zhí)行,確保學生選擇課題在課程覆蓋范圍內并且難易適中。
選題大概需要兩至三周的時間,需要教師提前提供參考題目供大家選擇,隨后還要對初選方案進行協(xié)調,避免扎堆重復,對自選題目還要進行溝通商定,擬出最終選題方案。
(二)教師要加強過程指導,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反復打磨中提煉升華
這個過程是需要學生深入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對主題理解由繁入簡,由簡入深的過程。需要學生掌握大量專業(yè)資料,抓住主線,凝練主題,對各種問題進行專業(yè)解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充分互動,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進展情況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必要的幫助。采用這種方式把學生的主動和教師的輔助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協(xié)助學生將拼湊的資料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認知量體裁衣變成自己設計的有主題,有層次,有深度,有創(chuàng)意的討論作品。
(三)加強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
平時要敦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建議每名學生都要與教師做一次以上的線下過程進展匯報。這樣就能很好地避免學生在最后一刻才動手準備的發(fā)生概率。并嚴格考核標準,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該項作業(yè)的重要性,讓學生給予充分的重視并提早行動起來。
(四)控制小組人數(shù)在適當?shù)姆秶鷥龋屆恳粋€學生都在這個過程出力并受益
要把討論式作業(yè)的人數(shù)控制在適當范圍,另外在題目設置中劃分出知識小結點,題目化整為零,盡量讓每個人都有具體明確的學習任務。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在同一個大前提下互相討論交流,又因為有各自獨立的任務而有獨立的工作量。達到既分工協(xié)作,又團結互助的目標。
(五)考核標準要從監(jiān)管到整個環(huán)節(jié)
考核標準從過程中、課堂展示與討論和后期總結這三個方面來評價,把討論課的整個過程管理起來。過程管理以學生在討論準備過程中的溝通情況作為評判依據(jù)。這樣既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解決在準備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同時也能敦促學生在平時多下功夫,讓學生重視起來,避免學生在后期倉促應付。展示階段主要從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學生表達及解答問題上來衡量。后期總結主要從學生提交的討論報告來衡量,看學生是否結合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建議,整理修改材料,完整地表達整個作品。
通過整個討論式教學的實施和過程嚴格管理與落實,讓學生在過程中主動地解決問題和困難,學習專業(yè)知識。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選擇和取舍能力。在學習和做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面臨著許多的選擇,這時會需要當事人對目標對象有較為清晰的認知,例如題目難度,與自己知識、興趣匹配度、駕馭能力,預期目標完成度等等。雖然討論題目還不能將這些方面完全覆蓋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要考驗學生的對問題理解的敏銳度,對主題選擇和個人能力的匹配度的把握程度,鍛煉學生在面臨多重選擇的時候,有知己知彼,正確選擇和取舍的能力。(2)學會使用專業(yè)檢索技術,收集專業(yè)技術資料,而不是普通的科普文章。鍛煉學生整理資料的能力,學會抓主線,深挖掘。(3)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學生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習慣了被布置,被安排。一旦有這種無論從內容和時間上都高度開放自由的題目,就很容易無所適從。無論從技術完成角度還是時間安排上都缺乏自主規(guī)劃的主動意識。因此通過該項任務的布置,鍛煉學生自主規(guī)劃進程和自我管理的技能。(4)鍛煉學生之間的既有分工又有互助,根據(jù)自己的角色正確定位的能力。在團隊合作中,既不能將個人意愿強加給他人,又不能大家各自為戰(zhàn),四分五裂。工作中互相配合,主次分明,既有核心凝聚力,又要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力,這需要參與者能夠很好地平衡和協(xié)作,才能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
總之,學生通過討論作業(yè)認真參與與實施,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自主完成一定方向學習任務,拓展了專業(yè)知識外延與內涵。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整個過程,學會課題的理性選擇,學習利用專業(yè)的檢索工具搜集文獻資料,消化理解資料,明晰要解決問題。學會甄別、取舍材料,凝練中心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思考,思辨,學會交流和討論,將知識理解完整、透徹。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展示能力,通過匯總材料,編輯文檔,提高使用各種辦公編輯軟件,例如制作PPT,視頻剪輯、各種繪圖軟件等等。通過更深入的學習,部分同學還嘗試利用編程軟件學習建模,逐漸將專題討論內容上升到學術研究的高度,更加提升了討論式教學的效果。實踐證明,討論式教學符合留白教育的理念,是一種很好的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形式,是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對工程專業(yè)教育方法的有益補充。
參考文獻:
[1]卡爾·羅杰斯.自由學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姚勇.發(fā)現(xiàn)教學法對信息技術教學的啟示[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69.
[3]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yǎng)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潮升.內爾·諾丁斯關懷倫理思想及其時代價值[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95.
作者簡介:崔英花(1973.12— ),女,朝鮮族,吉林蛟河人,教授,研究方向:射頻識別,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2019年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高經費(5111910812)支持《專題匯報討論式教學方法分析與研究》(編號2019JGYB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