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yī)藥大學(xué)藥學(xué)院 杭州 310053
《履巉巖本草》是南宋畫家王介記載杭州當(dāng)?shù)夭菟幩囊槐緢D譜,其畫作精致,寫實性強,突出所繪植株特征、講究比例,開創(chuàng)后世本草彩繪圖冊新紀元。文中采用了一些民間藥物土名和民間用藥經(jīng)驗,為后人考證古代地方本草提供了有力依據(jù),有利于進一步拓寬民間用藥資源。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鄭金生先生[1]對其進行初步的基原考證,之后張水利等[2-7]對其中的天茄兒、苦益菜、鐵腳鳳尾草、天仙子、山荷葉、天仙蓮、笑靨兒草等物種進行詳細的考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鄭先生之前的結(jié)果。
刺酸草始載于南宋《履巉巖本草》,“性溫,有毒。入爐火藥”(NO.79)。然而筆者通過仔細觀察《履巉巖本草》彩色藥圖(圖1A)并結(jié)合野外實地考察,認為書中記載的刺酸草除鄭金生先生考證的貫葉蓼(杠板歸)Polygonum perfoliatum L.[1]外,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Meisn.)Franch.et Sav.也符合它的描述,可拓展為其用藥基原。具體考證過程如下。
1.1 植物形態(tài) 根據(jù)藥圖(圖1)所示,描繪了營養(yǎng)期的上部植株,單葉,互生,植株上半部分葉片三角形,下半部分葉片戟狀三角形,基部三淺裂,葉緣具波浪狀鋸齒,先端漸尖,托葉近圓形,抱莖,葉柄與葉片近等長。
依據(jù)《浙江植物志》[8]和《杭州植物志》[9]中記載蓼屬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并結(jié)合筆者實地調(diào)察,發(fā)現(xiàn)杭州西湖山區(qū)中符合上述特征的蓼屬植物有杠板歸(Polygonum perfoliatum L.)、刺蓼(廊茵)(Polygonum senticosum(Meisn.)Franch.et Sav.)兩種。由于藥圖所繪的是植物幼苗期形態(tài),故將杠板歸(圖2)與刺蓼(圖3)的葉形描述異同點列出,如表1所示。
圖1 刺酸草(《履巉巖本草》)
圖2 杠板歸的墨線圖
圖3 刺蓼的墨線圖
表1 杠板歸與刺蓼葉的形態(tài)對比
鄭先生根據(jù)藥圖中葉片三角形(盾狀),圓形托葉抱莖,結(jié)合藥名推知有刺、味酸,從而推斷其為杠板歸[1]。然而藥圖(圖1A)中葉柄盾狀著生方式不明顯,而杠板歸與刺蓼在植物營養(yǎng)期間最大的形態(tài)區(qū)別在于葉柄是否盾狀著生。因此,無法排除刺蓼是刺酸草的可能性。藥圖中植株所繪主體特征為杠板歸,但仔細觀察藥圖中葉片的形狀,特別是藥圖中最下面三片葉子可看出葉基部有明顯的側(cè)裂片,而杠板歸葉基部不分裂,常為三角形,此特征更接近刺蓼。綜上所述,藥圖描繪的植株形態(tài)特征包括了杠板歸和刺蓼。
1.2 生境與分布 《履巉巖本草》是局部區(qū)域性的民間藥草圖譜,為作者王介晚年退居后所著,所繪植物取材于今杭州玉皇山、鳳凰山一帶。杠板歸和刺蓼均在杭州西湖景區(qū)中有分布,杠板歸生于田野路邊、溝邊、荒地及灌叢中,在西湖區(qū)內(nèi)較常見[9],有標本采集于九溪(標本號:HHBG HZ006523)、靈峰口(標本號:HHBG HZ006521);刺蓼生于溝邊、路邊草叢及山谷灌叢中,在梵村 (標本號:HHBG HZ006631、HHBG HZ006632)、云棲(標本號:HHBG HZ006633,標本查詢網(wǎng)址:http://www.cvh.ac.cn/)均有分布[9]。筆者經(jīng)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杠板歸(圖4)和刺蓼(圖5)在杭州的玉皇山、九溪等地確有分布,雖杠板歸分布較刺蓼更廣,但不排除古今生境變化對植物分布產(chǎn)生一定影響,如曾考證為龍珠的天茄兒[2]現(xiàn)難以在西湖山區(qū)所尋。而杠板歸和刺蓼生境較為廣泛,且均在西湖山區(qū)有所分布,為兩者均為刺酸草的基原提供有力的標本和地理分布依據(jù)。
1.3 藥物名稱 刺酸草一名始載于《履巉巖本草》,未見于前代本草,其名體現(xiàn)了其味酸而有刺的特點。杠板歸和刺蓼的莖上均有棱刺,因此杠板歸又稱犁頭刺藤、老虎脷[10-11],刺蓼又稱蛇不鉆、貓兒刺[12]、貓舌草[13],兩者均味酸,故杠板歸又稱為酸草[10]、刺酸漿[10,12],刺蓼又稱紅火老鴉酸草[12]、紅大老鴉酸草[11,14],從別稱上來看,均與刺酸草相近,也符合其特點。
圖4 杠板歸的野外植物照片
圖5 刺蓼的野外植物照片
此外,筆者親自口嘗后發(fā)現(xiàn)杠板歸和刺蓼均味酸符合刺酸草藥名中酸的特征。綜上所述,結(jié)合植物形態(tài)特征又符合有刺、味酸這兩個特征,推測刺酸草基源是杠板歸和刺蓼。
1.4 性味功效
1.4.1 杠板歸藥性 杠板歸全株有刺,食之亦味酸,在《中華本草》中記載杠板歸“味酸、苦,性平。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散瘀止血”[11]。《中藥大辭典》中記載:“酸,苦,平。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盵16]。杠板歸的根、皮、粉均有毒[17],《貴陽民間藥草》中記載其有小毒[18]。
1.4.2 刺蓼藥性 《中華本草》中記載刺蓼“味苦、酸、微辛,性平。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散瘀消腫”[11]?!恫菟幨謨浴分杏涊d“性味苦,平。能行血散瘀,消腫解毒”[12]?!顿F州草藥(第二集)》 “性平,味酸微辛”[13]。《皮膚病實用中藥學(xué)(上)》中記載刺蓼“酸、微辛,平。全草含異槲皮甙0.07%。本品多作外用,不作內(nèi)服”[15],側(cè)面說明其具有一定毒性。
綜上所述,兩者在藥用治療功效方面差別不大,性味相似,均具有一定毒性,也與刺酸草中“有毒”的說法相吻合。性味方面,杠板歸和刺蓼的性味與文字描繪中的在“性溫”有出入,筆者認為可能與時代變革有關(guān),文字在轉(zhuǎn)抄過程中可能有所出入,導(dǎo)致性味不一致。
據(jù)記載南宋時期鳳凰山一帶有很多道觀佛寺,由于道家煉藥燒丹時常加入一些植物藥用于“伏制”礦物類丹藥,故“入爐火藥”恐與作者受道教影響有關(guān)[1,19]?!堵膸f巖本草》的作者雖善丹青,但其醫(yī)藥水平有限,刺酸草的文字信息較少,主要以所附寫實性彩圖進行考證,比文字可靠性更高。
杠板歸與刺蓼外形相似、特別在營養(yǎng)期間兩者易混淆,而花期可根據(jù)兩者花序形態(tài)不同,前者(圖6)短穗狀總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腋生[20],與《植物名實圖考》[21](吳其浚成書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中的刺犁頭(圖7)所繪墨線圖相吻合;后者(圖8)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具分枝的花序梗[20],與《質(zhì)問本草》(吳繼志撰成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中的犁頭草[22](圖9)相對應(yīng),故筆者認為《植物名實圖考》中的刺犁頭為杠板歸,而《質(zhì)問本草》中的犁頭草應(yīng)為刺蓼,說明兩者有漫長的混用歷史。兩者功效相近,即使在現(xiàn)代,民間用藥中仍有混用的記載,如《貴州民間方藥集》中記載“杠板歸常與廊茵混用”[23],《福建藥物志》提出“刺蓼與杠板歸?;煊?,民間認為功用相同,形態(tài)相似……”[24]等,反映兩者在民間用藥方面亦有較長的混用歷史,有共同作為入藥來源的使用基礎(chǔ),為刺蓼作為杠板歸的拓展用藥合理性奠定使用基礎(chǔ)。建議加強兩者的藥理、藥性研究,擴大中藥資源利用范圍。
3.1 《履巉巖本草》刺酸草之基原 《履巉巖本草》中刺酸草的藥物圖所繪植株特征明顯,葉緣有明顯波浪狀鋸齒,而杠板歸和刺蓼葉均全緣,加之最下面三片葉片明顯帶有刺蓼特征。在本書記載之何首烏的藥圖(NO.8)中植株繪有卷須,而實際植株沒有卷須,繪此卷須以示藤本,故作者作畫時增添了主觀意向,雖以寫實為主,但未必完全按原植物的形態(tài)繪畫。
杠板歸一名始載于明代的《萬病回春》[11,25],而刺蓼又稱廊茵,《中國植物志》[20]記載最早在1777年以Truellum japonicum Houtt.為學(xué)名,定種發(fā)表,而后1918年《植物學(xué)大辭典一冊》[26]中記載廊茵,1936年《中國北部植物圖志》[27]中將貫葉蓼(杠板歸)和刺蓼分類記載,兩者于近代逐漸注重兩者區(qū)分,而在800多年前的南宋,當(dāng)時植物分類水平有限,且作者所繪藥圖植株處于幼苗期,在此生長期間杠板歸和刺蓼的植株形態(tài)差別不大,故作者在繪圖時融合兩者的植物形態(tài)特征,雖所繪植株主體特征符合杠板歸,但也帶有刺蓼的部分特征。
圖6 杠板歸的花期野外植物照片
圖7 刺犁頭(《植物名實圖考》)
圖8 刺蓼的花期野外植物照片
圖9 犁頭草(《質(zhì)問本草》)
綜合植物形態(tài)、生境與分布、名稱等方面和文字進行分析比較,刺酸草的基原主要為杠板歸,而刺蓼也可并列作為刺酸草的補充基原。
3.2 深入古代本草,拓展藥用植物資源利用范圍刺酸草一名在后代本草中甚少提及,書中對其功效性味描述不多,可深入了解其基原植物的藥理藥性,結(jié)合現(xiàn)代藥理研究,從而進一步了解其功效應(yīng)用?,F(xiàn)代藥理學(xué)研究表明杠板歸具有抗炎抑菌、止咳祛痰、抗肝纖維化、抗腫瘤病毒等[28-30]作用,而刺蓼在運用方面主要以民間用藥為主,不如杠板歸為人所知,其藥性藥理、功效等方面存在研究空白,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同時深入挖掘地方本草資源,擴大藥用植物資源的利用范圍。
3.3 進一步挖掘《履巉巖本草》的價值 《履巉巖本草》是我國本草學(xué)史上現(xiàn)存首部記載地方藥物的彩繪本草,該書對研究南宋時期杭州地方藥用植物資源的分類、命名、考據(jù)、形態(tài)特征、生活習(xí)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地理分布、植物資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大量信息。同時,書中還蘊藏了生物學(xué)古籍、人物、繪畫、煉丹、古藥方等方面的信息資料,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文獻對生物科學(xué)知識的記載與論述,值得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