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
摘? 要:要想有效貫徹新課標中關于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應該通過多種方法從本質上來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這就需要確保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強課堂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本文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組織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來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b)-0087-02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組織且追求效益的活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知識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有利于促進其運動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培養(yǎng)其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體育價值觀,同時也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增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與研究的問題,具體而言,可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著手。
1? 有效性教學的基本內涵
有效性教學指的是學生通過對體育課程的學習之后,身體素質有效增強,運動技能有效提升,運動參與度顯著增加,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適應能力有效提升,強調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實現(xiàn)各項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水平的提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情感、體育學習態(tài)度及體育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最終滿足個人與社會教育價值需求所實施的教學活動。
2?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 教學目標設置的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為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提供重要的方向,是影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通常是通過教學目標來進行檢驗的,因此,可以說,教學目標能夠直接決定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科學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體育教學活動才能夠正常有序地進行。因此,要想顯著提升我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應該制定科學合理且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在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目標過于空泛,缺乏足夠的針對性、具體性與實效性的問題。體育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具體到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盡量做到詳細具體,不要過于籠統(tǒng)地描述教學目標。比如說,在制定小學立定跳遠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運動參與目標方面要求體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參與態(tài)度與行為;運動技能目標方面只是強調將跑跳基本技能相結合;身體健康目標只是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心理健康目標方面只是強調要幫助學生樹立參加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從表面上看,這些教學目標涉及的方面比較全,但是過于空泛系統(tǒng),不夠明確具體,因而缺乏足夠的有效性。而在小學體育《踢球游戲》教學目標中,是這樣描述教學目標的,即對各種小足球游戲進行初步的接觸與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腳內側踢球動作;通過開展各類踢球游戲來熟悉球性,逐步提高學生的控球能力;開展穿過小樹林的游戲,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奔跑與躲閃能力。這些教學目標的描述相對而言就比較具體明確,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 教學內容選擇的有效性
教學內容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重要紐帶,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既有利于幫助體育教師制定正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體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真正掌握體育運動相關理論知識,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水平、體育運動技能、心理健康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該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在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保證其效益性,而不是盲目地設計無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說,在立定跳遠教學中,設計準備活動時,可以組織學生模仿兔跳與袋鼠跳等動作,以使其充分體驗前腳掌蹬地的感覺,從而為之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做準備;又如,在開展多種姿勢起跑的教學活動之前,體育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開展“我們都是木頭人”游戲,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之后各種起跑姿勢動作的設計奠定基礎。
其次,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當?shù)嘏c本校的發(fā)展實際,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年齡特征、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正確合理、積極向上的教學內容,積極挖掘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及地域特色的教學內容。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由于該項目內容本身比較單調,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積極性降低,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將該項目與定向越野相結合,并為學生布置難度適宜的任務,學生可以選擇多種方式來設置障礙,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的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對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法來進行教學,且教學理念與教學態(tài)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形式來進行教學,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3.1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融入到一些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故事性的情境,通過創(chuàng)造故事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教學中,并與學生一起進行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能夠為學生的長期學習提供內部動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體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2.3.2 班級體育課程內容競賽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與單調的體育課堂相比,他們更喜歡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因此,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發(fā)展實際、教學要求等情況來開展各種體育項目的比賽活動,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并使學生長期保持對體育運動的濃厚興趣。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組織各個小組進行籃球比賽,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比賽內容可以設置為運球比賽、投籃比賽等簡單的運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
2.4 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體育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科學的評價。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同時也能對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反饋,以便于教師及時調整與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過程,最終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小學體育教學評價中,體育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與人性化,既不能一味地對其進行鼓勵,也不能一味地進行批評,過多的鼓勵會讓學生得意忘形,過多的批評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應該將鼓勵與批評進行適當?shù)慕Y合,既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與鼓勵,要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從而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史澤毅.關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200.
[2] 彭麗富.深化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再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8(11):93-94.
[3] 潘一鵬.“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9(15):4-5.
[4] 田艾令,郭娟.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運動訓練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