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峰 洪樹鵬 林潮楷 王穎 袁炯聰
【摘要】 目的:探究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對突發(fā)性耳聾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地塞米松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同頻率聽力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40/4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30/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250、500、1 000 Hz聽力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對突發(fā)性耳聾的治療效果確切,治療效果優(yōu)于地塞米松,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耳后骨膜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 突發(fā)性耳聾 治療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20.03.0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20)03-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on sudden deafness.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hearing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89% (40/4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6.67% (30/45)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earing of 250, 500 and 1 000 Hz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ost auricular subperiosteal injec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deafn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examethason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an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Post auricular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Sudden deafness Therapeutic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 Jieyang Peoples Hospital, Jieyang 522000, China
突發(fā)性耳聾是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科急診疾病,大多患者是由于聽力突然急劇下降而就診。突發(fā)性耳聾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應及早進行治療。突發(fā)性耳聾涉及各個年齡段,平均好發(fā)于50~60歲人群。隨著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突發(fā)性耳聾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并且多為單側聽力下降,也有少部分雙側聽力下降[1]。突發(fā)性耳聾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生的聽力下降,常伴耳鳴、耳悶脹感、眩暈、耳周皮膚感覺異常等。部分患者也會出現(xiàn)心理,或者精神方面的問題,由于擔心疾病,影響生活質量。目前尚未完全明確突發(fā)性耳聾的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機制,通常認為睡眠質量低、生活方式不健康、精神焦慮等是誘因[2]。臨床醫(yī)師多根據經驗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目前公認的有效的治療方式是使用糖皮質激素,其他治療方式存在一定的爭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有單獨使用或者聯(lián)合用藥的途徑,有系統(tǒng)使用和局部使用的方式,各有優(yōu)點和缺點。耳后注射藥物可以延長藥物在體內的平均作用時間,并且可避免全身系統(tǒng)用藥的副作用和并發(fā)癥,容易被患者接受。為探究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對突發(fā)性耳聾的治療效果,特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90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診斷標準:在數(shù)分鐘、數(shù)小時或者3 d以內,突然發(fā)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伴有耳鳴、耳悶脹感、眩暈及耳周皮膚感覺異常等,不反復發(fā)作;除第八對顱神經以外,沒有其他顱神經受損癥狀。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過確診,符合病理學和影像學標準;經過耳部MRI或CT等檢查,有比較完善的聽力學相關檢查報告;治療前均未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或者相關類似物;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給予相應的降糖、降壓治療。排除標準:有顱腦疾病患者;由于中耳疾病導致的耳聾,比如耳外傷、分泌性中耳炎、聽神經瘤、美尼爾病等;梅毒患者。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5~63歲,平均(43.7±5.3)歲;病程10~20 d,平均(15.2±5.3)d;其中左耳30例,右耳15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36~64歲,平均(43.2±5.2)歲;病程9~21 d,平均(15.7±5.5)d,其中左耳29例,右耳1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091)進行治療,將10 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加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滴注,1次/d,首次連續(xù)治療3 d。隨后逐漸降低用量,3 d后使用8 mg,隨后的3 d使用5 mg。同時口服銀杏葉片(桂林紅會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7941,19.2 mg∶4.8 mg/片),2片/次,3次/d;甲鈷胺片[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107,0.5 mg/片],1片/次,3次/d;長春西汀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792,20 mg/支),將20 mg長春西汀注射液加入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
觀察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的方式進行治療。耳后進行常規(guī)皮膚消毒,沿耳后皮膚褶皺最深處垂直耳屏方向,使用注射器刺入,到骨膜停止,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批號:X94594,40 mg/支),注射后酒精棉球按壓5~10 min。每隔1 d注射1次。共注射5針??诜y杏葉片和甲鈷胺片,靜脈滴注長春西汀。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同頻率聽力閾值。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為患者的受損頻率聽閥完全恢復正常,或者改善超過30 dB;有效為受損頻率聽閥改善15~30 dB;無效為受損頻率聽閥改善低于15 dB??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40/4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30/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頻率聽力閾值比較
觀察組患者250、500、1 000 Hz聽力閾值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試驗臨床效果
對本次選取的90例突發(fā)性耳聾患者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采用地塞米松的對照組(P<0.05),提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突發(fā)性耳聾,效果優(yōu)于靜脈注射地塞米松。不同頻率的聽力下降原因存在差異,也會有不同的治療效果。本次對單個頻率聽力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在250、500、1 000 Hz聽力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不同頻率的聽力情況。
許多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的主訴困擾是耳鳴,尤其是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耳鳴而就診。耳鳴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質量,睡眠不良也會影響患者聽力的恢復。本次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并沒有引起或者加重耳鳴,并且對減輕耳鳴有積極的作用。部分突發(fā)性耳聾患者伴有眩暈,影響患者聽力的恢復,以及正常的生活[3]。眩暈可能與前庭神經受損有關,對于伴有眩暈的患者,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并沒有誘發(fā)新的眩暈,或者加重眩暈。觀察組患者主訴耳悶癥狀也有明顯的改善。
3.2 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的藥物機理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也可以稱為甲基氫化潑尼松、甲強龍、甲基強的松龍,屬于一種糖皮質激素,是人工合成類的激素[4]。糖皮質激素在治療突發(fā)性耳聾中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國內外公認并推薦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fā)性耳聾。對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綜合分析風險后,也可以通過合理的血糖控制,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現(xiàn)代血管生物學研究證實,其可降低體內環(huán)境中細胞因子、抗體、免疫細胞與細胞間的連接功能,會使血清蛋白移出血管。由于炎癥因素,保護性多糖蛋白功能下降,在內皮細胞表面暴露,也會導致內皮細胞自身產生炎癥介質,影響耳血管紋的完整性[5]。由于破壞血管紋,影響耳蝸血液迷路屏障,導致其功能下降,從而降低機體的聽力。
治療突發(fā)性耳聾,使用糖皮質激素的可能機制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基因機制,由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使糖皮質激素藥物發(fā)揮作用。由于結合,改變構象,使其從熱休克蛋90復合體中釋放,改變了受體的位置,受體進入核內,結合糖皮質應答成分中的DNA序列[6]。基因表達修復可以通過糖皮質激素使血管紋的完整性重建,修復有關血迷路屏障的組成成分,維持離子平衡。通過轉錄因子可以發(fā)揮糖皮質激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非基因機制,使用糖皮質激素,可以使耳蝸微循環(huán)增加,減少細胞毒性免疫應答,減少內淋巴高壓的發(fā)生。糖皮質激素有抗免疫功能和抗炎功能。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不僅有糖皮質激素的功效,而且是常用的短效沖擊治療的藥物。相比其他注射類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引起水鈉潴留的作用小,在體內起效快,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時間短,能夠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使耳蝸局部血流量增加[7]。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沒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活性,并且沖擊治療后可以口服小劑量強的松,或者直接停藥。地塞米松的起效時間比較慢,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轉化成潑尼松,才能發(fā)揮治療的作用,并且有較大的副作用。同時在治療中,需要注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使用時間和劑量。耳后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在內耳中作用的時間更長。突發(fā)性耳聾導致機體炎癥因子的產生,使離子的穩(wěn)定性,以及血迷路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通過耳后注射,可能一部分藥物會通過骨縫隙進入體循環(huán),藥物通過不完整的血迷路屏障,進入耳內組織發(fā)揮作用。同時也會通過滲透梯度發(fā)揮作用[8]。也會通過浸潤吸收發(fā)揮作用。相關研究顯示,使用耳后注射藥物,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比如疼痛[9]。本次試驗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也出現(xiàn)耳部疼痛的情況,疼痛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停藥后疼痛消失,沒有夜間疼醒的情況?;颊邲]有出現(xiàn)注射部位萎縮、皮膚感染等問題。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控制和監(jiān)測血糖、血壓,治療后沒有出現(xiàn)明顯波動,耳后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安全可靠。
本次研究中也有部分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與藥物吸收、遺傳基因突變、年齡、病程、伴有眩暈或者耳鳴有關。不同患者的乳突氣房區(qū)有不同的結構,通常分為混合型、硬化型、氣化型、板障型。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能與其類型有關,硬化型和板障型的患者,很難通過篩區(qū)和骨縫吸收,影響治療效果[10]。中頻聽力下降的患者,病因可能與基因突變遺傳、柯替氏器的缺氧損傷有關,極重度的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單純使用激素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11-12]。病程較長的患者,終末階段是柯替氏器損害和耳蝸毛細胞損傷,短暫的藥物治療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13-14]。
綜上所述,突發(fā)性耳聾采用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偉,陸曉燕,許雪波,等.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乳突骨膜下注射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8,40(1):40-43.
[2]李丹.鼓室注射甲強龍聯(lián)合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重度與極重度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6,22(3):244-246.
[3]張宇,高中,劉亞軍,等.鼓室注射甲強龍補救治療全聾型突聾的臨床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7,23(4):370-373.
[4]梁華鋒,李郁明,楊田福,等.鼓室注射甲強龍聯(lián)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強龍治療重度以上突發(fā)性耳聾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8,15(14):132-135.
[5]陶靜,王小飛,丁莉.耳后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4):71-73.
[6]賈弘光,于湛,李希平,等.耳后與鼓室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伴有2型糖尿病突發(fā)性耳聾的對比研究[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8,16(3):319.
[7]劉慧巧,陶靜,湯劍芳.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耳后注射治療伴2型糖尿病突發(fā)性耳聾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24):82-84.
[8]班正鋒.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耳后注射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7,34(1):171-173.
[9]陳鵬,羅家勝,高卓平,等.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基強的松龍與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的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1):59-61.
[10]胡焱,黃慶琳,傅江濤,等.耳后與鼓室注射甲強龍治療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的療效及對血糖的影響[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7,29(4):523-525.
[11]魏庭文,程紀云,周金華,等.耳后篩區(qū)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聯(lián)合鼠神經生長因子對突聾的療效觀察[J].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9(5):428-430.
[12] Passamonti S M,Di Berardino F,Bucciarelli P,et al.Risk factors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J].Thrombosis research,2015,135(3):508-512.
[13] Davis A,McMahon C M,Pichora-Fuller K M,et al.Aging and hearing health:the life-course approach[J].The Gerontologist,2016,56(Suppl-2):S256-S267.
[14] Pakdaman M N,Ishiyama G,Ishiyama A,et al.Blood-labyrinth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Ménière disease and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findings on delayed postcontrast 3D-FLAIR MRI[J].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2016,37(10):1903-1908.
(收稿日期:2019-09-25) (本文編輯: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