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裕
摘 要: 在過去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是將注意力放在了課堂知識的講解上,忽視了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這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更多的教師僅僅是將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傳遞給學生,這樣做只會降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邮浇虒W方法則是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注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只有教師與學生進行合理的溝通,學生才能高效掌握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接下來將針對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 互動式;初中;道德與法治;策略
一、 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應用中的問題
(一)教學互動理念滯后
1. 教師的提問缺乏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啟發(fā)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僅僅停留在表面,主要是因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教材中所預設的問題,學生們可以直接從課本中找到答案,回答的問題都非常的簡單,并不需要進行過多的思考,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會認為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反而會促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無法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因此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2. 教師在教學互動中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是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但是也有部分教師為了提升整個班級的進度,選擇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進行重點幫助,導致了剩下的大部分學生反而會因為學習的內容過于簡單,從而失去了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正確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能有所偏心。
(二)教學互動應用不足
教學互動應用頻率過低,是造成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了解到,只有少部分教師與學生認為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會運用到互動式教學方式,大部分教師往往很少進行互動教學,這只能說明互動式教學方式并沒有完全地普及,教師的課堂互動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顯,因此無法有效地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三)課堂師生互動缺乏有效反饋
可以將課堂教學中能夠達到的有效目標的教師稱之為效能型教師,此類教師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的主動回答做出積極的回應,由此,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與評價自己。根據(jù)實踐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師生互動層次比較淺顯,其次在課堂上教師無法鼓勵學生的回答,甚至直接一句話帶過,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反饋,導致學生的探究欲望降低。上述現(xiàn)象說明了教師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設計并沒有做好準備,或者教師所設計的內容并不是十分的合理,再加上教師的教學專業(yè)技能不夠,由此逐漸地使學生失去互動意識,從而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名存實亡”。
二、 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樹立互動教學理念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應當樹立互動教學理念,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同時結合課堂反饋汲取相關的互動教學經(jīng)驗,并時常注重資料的搜集,積極與有經(jīng)驗的道德與法治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實際情況與具體的學習狀態(tài),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方位豐富與改進自己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增強道德與法治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質量的提升。
例如《誠實守信》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地了解到學生正在處于人生成長關鍵時期,青春期的學生一般情緒波動都比較大,容易沖動,同時在朋友面前會輕易地許下諾言,卻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比如部分學生在考試中出現(xiàn)作弊的情況,借同學的東西卻遲遲不還,因此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意識到誠信無論是對于個人、企業(yè)還是社會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教師組織課堂互動,假如學生在上學的路上一不小心剮蹭了路邊的汽車,會如何處理呢?學生們在與教師的互動中,認識到樹立誠信的重要性,并認為應當給路邊的小汽車留下聯(lián)系方式,方便后續(xù)賠償,踐行誠信行為。
(二)運用多樣化的提問方式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選擇教學的重難點對學生進行提問,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回答,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對所提問的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站在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問題,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所采用的提問方式過于單一,可能會導致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產生厭惡感,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要準備好多樣化的提問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網(wǎng)上交友新時空》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問題:(1)互聯(lián)網(wǎng)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接近嗎?(2)網(wǎng)上的交往可以當真嗎?等,這些問題有助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三)運用多種形式的互動教學方式
1. 辯論法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認為教育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如果細致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教育內容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只是將生活作為課堂講述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辯論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知識,這樣的方式可以讓道德與法治課堂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生活化,在課堂上教師引出一個時事熱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看法選擇正方或者反方,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并在辯論中通過思考與表達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
例如《遵守規(guī)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會,主題是“張揚個性與遵守規(guī)則”,將學生分為兩隊,一方代表的是張揚個性,另一方則代表的是遵守規(guī)則,兩方隊員對于各自的觀點進行辯論,遵守規(guī)則一方在辯論中形成對于規(guī)則的正確認識,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2. 研討式教學法
研討式教學主要是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互動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在具體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難點以及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合理地設計研討的主題,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并在互動中提出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學生們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搜集更多的資料,并進行集中研討,最終獲得討論結果,然后由組長進行集中發(fā)言,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調節(jié)氣氛,多多鼓勵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充分地肯定與表揚回答正確的學生,結合各個小組的實際討論情況進行最后的總結歸納,有效積累教學經(jīng)驗。
例如《參與民主生活》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假如學校開展了“我向校長說句話”的建言征集活動,你最想說什么呢?組織學生們集中進行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點,在深入討論中達成共識,并認識到網(wǎng)絡問政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化社會治理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利用網(wǎng)絡了解民意、傾聽民聲是行之有效的渠道。
(四)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1.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注重師生之間平等對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設置問題,并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認知水平,盡可能地多設置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理回答,增強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應當尊重學生,如果遇到學生不懂的問題,應當及時耐心地講解,避免與學生發(fā)生沖突,如果遇到有分歧的地方,教師應當與學生進一步的討論,形成最佳答案。
例如《中國擔當》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比較淺顯,可能會受到思維局限性的了解,容易產生片面化的認識,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善于借助問題,讓學生學會利用全球化的眼光去認識與正確地對待如今的中國對于世界的責任與擔當,不僅看到中國對于世界的影響,同時也應當意識到中國未來發(fā)展的全新挑戰(zhàn),為祖國的未來做出屬于自己的貢獻。教師為學生展示一幅漫畫:
讓學生踴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大部分學生認識到中國已經(jīng)站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幫助其他國家,但中國自身的發(fā)展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只能盡力而為。
2. 積極鼓勵反饋,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及時反饋,并了解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進度,同時教師與學生應當善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調整,教師在課堂中對于學生的回答可以做出適當?shù)募钚苑答?,讓學生更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識,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始終保持興奮度,并對學生的判斷做出回應,讓學生獲得歸屬感。如果學生的回答與正確的答案之間存在偏差,應先對學生提出不同的方式表示贊許,之后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思維方向去探究。
例如《正視發(fā)展挑戰(zhàn)》教學過程中,面對嚴峻的資源形勢,學生們以“我國資源面面觀”為主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認為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資源的支撐,還有的學生提出既要節(jié)約資源,更需要合理利用資源,另外一個學生則認為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了,有了錢就可以到國際市場買資源,甚至有的學生提出為了保障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用些資源也是值得的,教師對于前面兩位學生的觀點進行鼓勵性點評,對于后面兩位學生的說法則是對其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我國資源緊缺的嚴峻性。
三、 總結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法意義非凡,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互動式教學相對于當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進一步減輕了教師身上的教學負擔,為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打開了全新的天地,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廖茂洪.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8(34).
[2]崔瑋.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2).
作者簡介:
趙成裕,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qū)蓮洲鎮(zhèn)橫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