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內(nèi)容提要: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蘇省溧陽市上興鎮(zhèn)子午墩村,由三座土墩組成。2018年3—7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對D2進行了考古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春秋晚期呈向心形分布的墓葬7座、器物坑12座、燒土坑2座,以及對土墩呈環(huán)繞之勢的灰溝3條,出土了原始瓷器、陶器、石器等各類遺物。此次發(fā)掘的土墩墓為研究江南地區(qū)春秋時期土墩墓的時代特征、墓地布局和喪葬習俗,提供了實物資料。
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蘇省溧陽市上興鎮(zhèn)子午墩村,包括三座土墩,呈鼎足狀分布,距上興鎮(zhèn)約3公里(圖一)。為配合上興工業(yè)園區(qū)基本建設,2018年3—7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對其中編號為D2的土墩墓進行了考古發(fā)掘?,F(xiàn)將主要收獲簡報如下。
D2位于D1東南約30米,距下姚水庫約400米,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31 30.33,東經(jīng)119°17 48.42。土墩北半部在20世紀60年代被破壞,有一條東西向的現(xiàn)代水溝橫穿土墩,四周因取土已形成斷崖。土墩高出原地面約2米,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條形,東西存15~26米,南北存10~15米。經(jīng)發(fā)掘,原始土墩的中心及東部、北部已無存,現(xiàn)存土墩僅為原土墩墓的西南角,墩體有大量盜洞。
發(fā)掘采用四分法,以現(xiàn)存土墩中心為基點,按正方向布探方4個,編號T1—T4,探方之間保留1米寬隔梁。為了解灰溝的走向,在北側(cè)布設長10、寬1米的探溝1條,實際發(fā)掘面積550平方米。
圖一// 子午墩土墩墓位置示意圖
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和包含物的不同,可將土墩堆積分為13層,現(xiàn)以T1、T2南壁為例介紹如下(圖二)。
①層:表土層,厚0.1~1.4米,中部較厚,兩側(cè)較薄,呈斜坡狀堆積?;液稚?,質(zhì)地松散,包含少量青花瓷片、青灰磚瓦、印紋陶片等。
②層:紅褐色土,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中部,距地表深0.3~1.1、厚0~0.35米,質(zhì)地較松散,包含青花瓷片。
③層:黃灰色土,遍布整個發(fā)掘區(qū),中部較高,西部低,呈坡狀堆積。距地表深0.15~1.25、厚0~0.25米,質(zhì)地較松散,包含少量青灰釉瓷片、青白瓷片和印紋陶片。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灰溝G2。
④層:紅褐色土夾灰黃土塊,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和西部,由東向西呈坡狀堆積。距地表深1.4~1.7、厚0~0.4米,質(zhì)地較緊密,含少量印紋陶片。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燒土坑1座,編號K1。
圖二// 子午墩D2T1—T2南壁剖面圖
⑤層:黃褐色土,分布于發(fā)掘區(qū)中部和東部,由東向西略呈坡狀堆積。距地表深1.7~1.8、厚0~0.15米,質(zhì)地緊密,無包含物。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墓葬4座,編號M8—M11,器物坑5座,編號Q4、Q5、Q6、Q8、Q9。
⑥層:紅褐色土,僅分布于T4內(nèi)Q1、Q2之上。距地表深0.9~1.2、厚0~0.15米,質(zhì)地緊密,無包含物,推測為覆蓋在器物坑上的封土。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器物坑1座,編號Q2。
⑦層:黃灰色土,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東部,呈水平堆積。距地表深1.1~1.25、厚0~0.15米,質(zhì)地較緊密,無包含物。本層面上發(fā)現(xiàn)平地掩埋的器物坑2座,編號Q1、Q3。
⑧層:黃褐色土,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東部,呈水平堆積。距地表深1.25~1.5、厚0~0.2米,質(zhì)地較緊密,無包含物。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墓葬1座,編號M12。
⑨層:紅褐色土,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東部,呈水平堆積。距地表深1.5~1.6、厚0~0.1米,質(zhì)地較緊密,無包含物。
⑩層:黃灰色土夾褐色斑點,僅分布于發(fā)掘區(qū)東部。距地表深0.6~1.8、厚0~0.2米,質(zhì)地較緊密,無包含物。本層下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墓葬1座,編號M14。
根據(jù)遺跡疊壓關系和出土遺物,生土以上至③層為春秋時期土墩墓堆積。
本次發(fā)掘共清理春秋時期墓葬7座、器物坑12座、燒土坑2座、灰溝3條(圖三)。
春秋時期墓葬共7座,編號M8—M12、M14、M15,弧線形排成一排,其中M15平地掩埋于生土之上,其余為豎穴土坑墓。
M8開口于⑤層下,打破⑦、⑧、⑨層及M12,部分疊壓于M14之上,北部被破壞,南部被兩處盜洞和一座圓形宋代火葬墓打破,方向28°。墓坑平面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2.5、寬1.4、深0.4米。填土呈紅褐色,質(zhì)地較緊密,底部西南角有木炭痕跡。隨葬品14件,包括原始瓷盅、杯、硬陶壇、陶鼎、三足盤等,其中7件帶蓋原始瓷盅呈“H”形擺放于一處(圖四;彩插五∶1)。
M9 開口于⑤層下,打破⑦、⑧、⑨層,方向350°。墓坑平面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2.6、寬1.18、深0.2米。填土呈紅褐色,質(zhì)地較緊密。隨葬品9件,包括原始瓷碗、盞及陶鼎、罐等,其中5件原始瓷碗出土時擺放成梅花狀(圖五;彩插五∶2)。
圖三// D2遺跡分布圖
圖四// M8平、剖面圖
圖五// M9平、剖面圖
M10 開口于⑤層下,打破⑦、⑧、⑨層,南部和西部被兩處盜洞打破,方向7°。墓坑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 2.45、寬 1.2、深 0.1~0.25米。填土呈紅褐色,質(zhì)地較緊密。隨葬品8件,包括原始瓷罐、盅、盞及陶盆、鼎等(圖六)。
M11 開口于⑤層下,打破⑦、⑧、⑨層,被兩處盜洞打破,方向10°。墓坑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 3.1、寬1.15~1.3、深0.3米。填土呈紅褐色,質(zhì)地較緊密。隨葬品3件,包括硬陶瓿、陶缽及原始瓷盞(圖七)。
M12開口于⑧層下,打破⑨、⑩層及M14,北部被M8打破,南部被兩處盜洞打破,方向30°。墓坑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 2.9、寬 1.1、深0.3米。填土呈紅褐色,質(zhì)地較緊密。隨葬品4件,包括硬陶罐、原始瓷盂及石箭鏃(圖八)。
M15 疊壓于生土之上,南北兩側(cè)各被一個盜洞打破,方向35°。從平面和盜洞中顯示的剖面分析,該墓葬平面形狀為長條形,截面呈上窄下寬的梯形,應為棺木腐朽后形成,無墓坑,封土直接掩埋于棺木之上。殘長3.4、頂寬0.53、底寬0.65、高0.4~0.6米。填土呈黃灰色,質(zhì)地堅硬,墓底有一層灰白色土,可能為棺木腐爛痕跡。隨葬品2件,分別為原始瓷盅和三足盤(圖一〇)。
圖六// M10平、剖面圖
圖七// M11平、剖面圖
共12座,編號Q1—Q12,位于土墩坡面上,圍繞墓葬分布。堆積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將器物置于土墩坡面,直接掩埋;另一種在土墩坡面開挖圓形或橢圓形淺坑,將器物置于坑中后掩埋。出土器物以硬陶和泥質(zhì)陶器為主,器形可辨有壇、罐、盆、碗等。
Q2 位于⑥層下,打破⑦層,靠近M11,淺坑平面呈橢圓形,斜壁平底??涌陂L1.6、寬 1、深 0.1~0.2米。出土硬陶壇2、罐1件(圖一一)。
Q3 擺放于⑦層上。出土泥質(zhì)陶罐1、缽1件,陶缽蓋于陶罐之上(圖一二)。
Q8 位于⑤層下,打破⑦—⑩層,淺坑平面呈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斜壁平底。長1.3、寬1、深0.18米。出土陶罐1、硬陶盂1件(圖一三)。
Q12 擺放于生土之上。出土器物均為陶器殘片,可辨器形包括硬陶罐2、泥質(zhì)陶罐1件(圖一四)。
共2座,編號K1、K2,位于發(fā)掘區(qū)西部,坑壁有燒結(jié)面,內(nèi)含大量黑色灰燼及紅燒土,未出土器物。
K1 開口于④層下,打破⑤、⑩層。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殘長0.95、寬0.6、深0.15~0.3米??颖诩暗诪楹窦s0.02米的燒結(jié)面,填土呈灰黃色,質(zhì)地緊密,含紅燒土顆粒和木炭燼(圖一五)。
圖九// M14平、剖面圖
共3條,編號G2、G3、G4,分別位于土墩南側(cè)、西側(cè)和北側(cè)。G3、G4開口于層下,打破生土,G2開口于③層下,上部被宋代地層破壞,打破生土。均斜壁,弧底。寬 2~6、深0.6~0.8米。填土分為兩層:①層厚0.2~0.25米,淺灰黃色,質(zhì)地較緊密,含少量印紋陶片;②層厚0.25~0.35米,青黑色,質(zhì)地緊密,含少量印紋陶片(圖一六)。其中G3②層出土印紋硬陶罐1件。通過發(fā)掘、鉆探并結(jié)合斷崖剖面分析,G2、G3、G4應為同一條灰溝被破壞成三段。從東部斷崖剖面上G2、G4的延伸方向判斷,該灰溝在土墩東側(cè)也有分布,對土墩形成環(huán)繞之勢。
D2春秋時期遺跡共出土遺物76件,包括原始瓷器、陶器和石器,以原始瓷器與硬陶器數(shù)量居多。器類包括壇、罐、瓿、盂、缽、盆、鼎、碗、盤、盅等。
按陶質(zhì)可分為硬陶、泥質(zhì)陶和夾砂陶三類。
1.硬陶器
16件,呈灰色或灰褐色,表面拍印幾何紋飾,包括壇、罐、瓿和盂。
壇 8件。器形較大,泥條盤筑,器表多凹凸不平,裝飾有一種或多種組合紋飾。Q2∶1,灰褐色硬陶,器形碩大。卷沿,方唇,外口沿有一周凹槽,短束頸,圓肩,深弧腹,平底略內(nèi)凹。頸、肩及上腹部飾席紋,頸、肩結(jié)合處被數(shù)道弦紋隔斷,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紋飾幾乎布滿外壁,僅近底的部分被抹平??趶?22、底徑 22、腹徑40、高44.4厘米(圖一七∶1)。Q2∶2,紅褐色硬陶。卷沿,尖唇,口沿有一周凹槽,短束頸,弧肩,深弧腹,平底。頸部飾弦紋,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趶?9.6、底徑17.7、腹徑35.2、高41.6厘米(圖一七∶2)。M14∶7,灰色硬陶。卷沿,尖圓唇,短束頸,圓肩,深弧腹,平底略內(nèi)凹。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口徑17.6、底徑18、腹徑29、高31厘米(圖一七∶3;彩插五∶3)。M8∶13,灰色硬陶。卷沿,尖圓唇,頸部極短,圓肩,深弧腹,平底。自頸至近底部裝飾米篩紋??趶?6、底徑18.3、腹徑 30、高 29.3厘米(圖一七∶4;彩插五∶4)。
圖一〇// M15平、剖面圖
罐 5件。根據(jù)形態(tài)分兩型。
A型 4件。器形較大,泥條盤筑,器表凹凸不平,拍印幾何紋飾。M14∶2,灰色硬陶。侈口,卷沿,口沿外部有一周凹槽,束頸,溜肩,鼓腹,大平底內(nèi)凹。通體裝飾細方格紋,近底部被抹平??趶?12.8、底徑 15.6、腹徑20.4、高15.5厘米(圖一七∶5;彩插五∶5)。M12∶3,紅褐色硬陶。侈口,卷沿,口沿外部有一周凹槽,束頸,溜肩,鼓腹,上腹部有兩個堆塑系,大平底內(nèi)凹。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方格紋??趶?1.4、底徑12.6、高15.1厘米(圖一七∶6;彩插五∶6)。M14∶6,灰色硬陶。侈口,尖唇,折沿外翻,圓肩,鼓腹,平底內(nèi)凹。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趶?4.8、底徑14、腹徑22.5、高17厘米(圖一七∶7;彩插六∶1)。G3②∶1,灰色硬陶,橢圓形口,器身不甚規(guī)整。侈口,卷沿,圓唇,微束頸,圓肩,鼓腹,底部殘缺。頸部裝飾多道弦紋,肩部及腹部飾方格紋,上腹部飾有兩道扉棱狀附加堆紋??趶?1、底徑11.5、高12.2厘米(圖一七∶9)。
圖一一// Q2平、剖面圖
圖一二// Q3平、剖面圖
圖一三// Q8平、剖面圖
圖一四// Q12平、剖面圖
圖一五// K1平、剖面圖
圖一六// G3剖面圖
瓿 2件。侈口,卷沿,束頸,圓肩,鼓腹。器形較扁,大平底略內(nèi)凹。泥條盤筑,器表凹凸不平。Q11∶2,灰色硬陶。方唇,口沿上部有一周凹槽。肩部裝飾數(shù)道弦紋,肩部以下飾細方格紋。口徑15.4、底徑18.4、腹徑25、高17.3厘米(圖一七∶10;彩插六∶2)。M11∶1,紅褐色硬陶,器形不甚規(guī)整。尖唇。頸部飾多道弦紋,肩部及以下飾席紋。口徑12.5、底徑13.3、腹徑21.2、高13.4厘米(圖一七∶11;彩插六∶3)。
圖一七// 硬陶器
盂 1件。Q8∶2,灰黑色硬陶,器形不甚規(guī)整。斂口,扁鼓腹,假圈足。器底內(nèi)部有螺旋紋,外部有刮削形成的平行線痕??趶?.6、底徑4.6、高3.8厘米(圖一七∶12)。
2.泥質(zhì)陶器
16件,器形有罐、缽、盆和三足盤。
罐 8件,根據(jù)形態(tài)分為三型。
A型 6件。器形較大,器表拍印幾何紋飾。Q3∶2,紅褐色。侈口,卷沿,圓唇,束頸,圓肩,頸肩接合處有一道凸棱。肩部及上腹部飾細方格紋,下腹部飾回字填線紋。泥條盤筑,器表凹凸不平??趶?8.6、底徑21.1、腹徑36.1、高25厘米(圖一八∶1)。
圖一八// 泥質(zhì)、夾砂陶器
B型 1件,缽形罐。Q8∶1,深灰色。斂口,方唇,頸部微凹,扁圓腹略有折痕,平底內(nèi)凹。輪制。頸肩部飾數(shù)道弦紋,器表為素面??趶?2、底徑12.4、腹徑19.2、高10.8厘米(圖一八∶2)。
C型 1件,壺形罐。Q12∶2,灰色。侈口,卷沿,圓唇,溜肩,鼓腹,底部殘。素面,肩部堆塑一對橋形橫耳??趶?1.8、腹徑17.2、殘高10厘米(圖一八∶3)。
缽 2件。M11∶2,灰色。斂口,圓唇,圓鼓腹,平底,器底內(nèi)部有螺旋紋。素面??趶?7、底徑11.6、高5.8厘米(圖一八∶4)。Q3∶1,灰色。斂口,方唇,鼓腹略有折痕,平底內(nèi)凹。素面,有輪制痕跡??趶?9.2、底徑12.6、高6.1厘米(圖一八∶5)。
盆 3件。形制相同,出土時蓋于硬陶壇或罐上,殘損嚴重,修復1件。M14∶5,灰褐色。侈口,圓唇外折,腹部較直,下腹略有折痕,頂部內(nèi)凹。素面,內(nèi)壁有輪制痕跡。口徑18.2、底徑14、高4厘米(圖一八∶6;彩插六∶4)。
三足盤 3件。M15∶1,灰色。敞口,平沿,斜直腹,平底。乳丁狀三矮足。器身飾瓦楞紋。口徑17.8、底徑16、高5.5厘米(圖一八∶7)。M8∶1,灰褐色。侈口,平沿,束頸,斜弧腹,下腹部有折痕,平底。圓錐形足,足尖外撇。頸部飾一周戳印紋帶,腹部飾散亂的戳印紋??趶?1.4、底徑20、通高6.6厘米(圖一八∶8;彩插六∶5)。
3.夾砂陶器
13件,均為紅陶,包括鼎和盆。
鼎 9件,盆形鼎。形制相同,均為夾細砂紅陶。直口,圓唇,斜直腹,平底微圜,扁羊角形足,足尖外撇。素面,陶質(zhì)酥脆。M8∶11,器底有煙炱。口徑18.3、通高9.7厘米(圖一八∶9;彩插六∶6)。M10∶7,口徑19.4,通高9.4厘米(圖一八∶10)。
陶盆 4件。出土時均蓋在硬陶壇口部,喇叭形口,圓唇,弧壁。夾細砂陶質(zhì),殘碎嚴重,無法修復。
圖一九//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 30件,胎質(zhì)灰白色,施青綠釉或青黃釉,部分釉已脫落,包括罐、盅、碗、盞、盂和杯。
罐 1件。M10∶1,斂口,尖圓唇,圓肩,弧腹內(nèi)收,平底內(nèi)凹。施青綠釉,口沿以下飾米篩紋。口徑17.5、底徑20、最大徑30.8、高22.2厘米(圖一九∶1;封三∶1)。
盅 10件,根據(jù)形態(tài)分為兩型。
A型 9件。腹較深,子母口。尖唇,斜直腹,下腹折收,小平底,底部有刮削形成的線痕。器蓋覆碟形,敞口,圓唇,頂部中心有橋形鈕,鈕面飾葉脈紋。器身和器蓋內(nèi)壁均有螺旋狀弦紋或凸棱。內(nèi)外飾青綠釉,外壁釉不及底。其中8件出土于M8,均帶蓋。M8∶2,口徑11、底徑5.4、通高7.2厘米,器蓋直徑10.6、高1.6厘米(圖一九∶2)。M8∶3,口徑10.8、底徑4.9、通高7.8厘米,器蓋直徑10、高2.1厘米(圖一九∶3;封三∶2)。M8∶4,口徑12.4、底徑6.2、通高8厘米,器蓋直徑11.6、高1.6厘米(圖一九∶4;封底)。M8∶5,器蓋橋形鈕殘缺??趶?0.2、底徑5.4、通高6.8厘米,器蓋直徑9.8、殘高1.2厘米(圖一九∶5)。M8∶6,口徑11、底徑5.8、通高7.4厘米,器蓋直徑10.2、高2厘米(圖一九∶6)。M8∶7,口徑10.8、底徑5.6、通高8厘米,器蓋直徑10.5、高2.2厘米(圖一九∶7)。M8∶8,口徑10.8、底徑5.7、通高7.3厘米,器蓋直徑10.1、高1.5厘米(圖一九∶8)。M8∶9,器蓋較小,無法扣合。口徑9.7、底徑4.1、通高7.2厘米,器蓋直徑8、高1.9厘米(圖一九∶9)。M15∶2,無蓋,子母口不如M8出土的8件明顯。口徑10.2、底徑4.8、通高5厘米(圖一九∶10)。
圖二〇// 原始瓷器、石器
B型 1件。形態(tài)與A型相近,腹略淺,敞口,非子母口,尖唇,無蓋。M10∶3,青灰色胎,青綠釉,部分釉面脫落??趶?2.8、底徑7.4、通高5厘米(圖一九∶11)。
碗 13件,根據(jù)形態(tài)分為兩型。
A型 12件。缽形。尖圓唇,沿面外斜,弧腹或鼓腹,假圈足。外壁及口沿可見輪制形成的細弦紋,內(nèi)壁有螺旋狀粗弦紋。青綠釉,釉不及底,部分釉面脫落。其中5件出土于M9,型制相近,腹部及大小略有區(qū)別。M9∶2,口徑15.2、底徑6.8、高5.4厘米(圖二〇∶1)。M9∶3,口徑14.2、底徑7.7、高5厘米(圖二〇∶2)。M9∶4,口徑13、底徑6.2、高4厘米(圖二〇∶3)。M9∶5,口徑13.7、底徑7、高4.4厘米(圖二〇∶4)。M9∶6,口徑10、底徑6.6、高4.1厘米(圖二〇∶5)。采∶3,口徑12.9、底徑6.4、高4.9厘米(圖二〇∶6)。
B型 1件。盤形。子母口,口沿外撇,弧腹斜收,平底內(nèi)凹。內(nèi)壁為螺旋狀粗弦紋。黃綠釉,釉面大部脫落。Q7∶1,口徑16、底徑7.8、高4.6厘米(圖二〇∶7)。
盞 3件。型制與A型碗相近,僅器形較小。青綠釉,釉面很薄,外壁釉不及底。M9∶7,鼓腹??趶?.3、底徑5、高3.4厘米(圖二〇∶8)。M10∶5,直腹,上腹有一周凸棱,外壁有青綠色滴釉痕跡??趶?.4、底徑4.8、高3.2厘米(圖二〇∶9;封三∶3)。M11∶3,下腹部略有折痕。口徑8.5、底徑4.5、高4厘米(圖二〇∶10)。
圖二一// D2出土器物紋飾拓片
盂 2件。根據(jù)形態(tài)分為兩型。
A型 1件。斂口。M12∶1,灰白色胎,青綠釉。尖圓唇,折肩,弧腹,假圈足,內(nèi)壁平滑??趶?.7、底徑4.2、通高4.3厘米(圖二〇∶11;封三∶4)。
B型 1件。侈口,卷沿。M12∶2,灰白色胎,青綠釉。圓唇,束頸,鼓腹,底內(nèi)凹。內(nèi)壁為螺旋狀粗弦紋??趶?0.7、底徑6.2、高4厘米(圖二〇∶12;封三∶5)。
杯 1件。M8∶14,灰白色胎,青綠釉。器形接近于盅,個體較小。敞口,尖唇,斜直腹,下腹折收,平底。內(nèi)壁底部可見螺旋紋。口徑6.8、底徑3.2、高3.2厘米(圖二〇∶13;封三∶6)。
僅出土殘箭鏃1件。M12∶4,青灰色石質(zhì),表面呈紅褐色。柳葉形,通體磨光,刃部鋒利。殘長1.5、厚0.1~0.3厘米(圖二〇∶14)。
子午墩土墩墓D2大部分已被破壞,僅存原始土墩一隅,仍發(fā)現(xiàn)了較豐富的遺跡現(xiàn)象,出土了一批具有特征的遺物,為探討江南地區(qū)土墩墓的時代特征和喪葬習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從層位關系和器物組合分析,本次發(fā)現(xiàn)的遺跡可分為三組。第一組為 M15、Q10、Q11、Q12、K2、G2、G3和G4,除G2上部被破壞,其他遺跡開口于層下至層,是相對年代最早的一組,出土遺物較少,主要有印紋硬陶罐、泥質(zhì)陶罐、三足盤和原始瓷盅。第二組為M12、M14、Q7,位于⑧層下至層上,出土遺物包括印紋硬陶壇、罐、泥質(zhì)陶盆和原始瓷盂、碗。第三組遺跡數(shù)量最多,包括M8—M11、Q1—Q6、Q8、Q9和K1,除與第二組相同的器物外,還包括泥質(zhì)陶缽、夾砂陶鼎、原始瓷罐和大量的原始瓷盅、碗。以上三組遺跡單位代表了D2形成和使用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遺物中,原始瓷盅M15∶2為春秋晚期常見器物。硬陶罐G3②∶1上腹部飾扉棱,T2∶1肩部的器耳和羊角形附加堆紋見于江蘇丹徒南崗山土墩墓D1F3、D12M1、D13M1、D13M2[1],泥質(zhì)陶罐Q12∶2的橫耳見于南京陶吳土墩墓D1K2[2],帶有春秋中期的特征,但又與春秋中期的典型器物有所差別。從出土器物判斷,第一階段為春秋晚期偏早階段。
第二、三階段的器物,印紋硬陶壇器形較大,最大徑位于上腹部,卷沿或方唇裝飾一周凹槽,與江蘇金壇裕巷土墩墓D1Q5∶2、D1Q6∶2以及江蘇句容浮山果園24號墩M4∶16相似[3],為春秋中晚期典型遺物。原始青瓷、印紋硬陶和泥質(zhì)陶的罐和瓿大平底內(nèi)凹,與句容姊妹橋村東山土墩墓Q1∶17、江蘇蘇州真山土墩墓D33K1∶25、浙江德清獨蒼山土墩墓D6M1∶1器形相近[4]。夾砂陶鼎和泥質(zhì)陶三足盤圓唇,淺腹,扁足,足尖略外撇,器形接近于浮山果園24號墩M2∶22、M4∶44,均為春秋晚期遺物。原始青瓷盅和杯斜直壁,下腹折收,平底,碗和盂侈口,鼓腹,平底或平底微內(nèi)凹,出土時常擺放成不同的形狀,是春秋晚期代表性器形。壇、罐、瓿的器身多拍印方格紋、席紋、米篩紋,或席紋與菱形填線紋、方格紋與菱形填線紋的組合紋飾,也為春秋中晚期常見紋飾(圖二一)。
根據(jù)器物和紋飾類比,結(jié)合土墩墓分期研究[5],子午墩土墩墓D2三個階段的器物均為春秋晚期遺存。各階段器物具有相似性,說明子午墩土墩墓D2從建造到廢棄是連續(xù)的過程,其使用持續(xù)了一定的時段。
子午墩土墩墓D2的中心不存,墓地的布局已不可知。本次發(fā)現(xiàn)的7座墓葬集中分布于土墩的西南角,是一片相對獨立的墓葬區(qū),土墩墓被破壞部分應存有其他墓葬。本墓葬區(qū)內(nèi),墓葬排列成弧形,呈向心形朝向中心部位,這種排列方式常見于寧鎮(zhèn)地區(qū)的周代墓葬,為典型的一墩多墓類型土墩墓。三個階段的墓葬從西往東排列,第一階段墓葬位于墓葬區(qū)西側(cè),第三階段墓葬位于東側(cè),第二階段墓葬位于中間,晚期墓葬僅M8打破了中期墓葬,顯示出墓葬的埋設位置在營造土墩墓時預先已有規(guī)劃。
墓葬區(qū)外圍分布有器物坑和燒土坑,呈半圓形環(huán)繞墓葬區(qū),其中器物坑位于墓葬區(qū)的南側(cè)和西側(cè),燒土坑位于墓葬區(qū)西側(cè),這種器物坑和燒土坑一般認為是祭祀遺跡。第一階段的Q10、Q11、Q12、K2應為土墩墓營造之初的祭祀遺存,第二、第三階段陸續(xù)形成了其他的器物坑和燒土坑。部分器物坑與墓葬存在對應關系,如第一階段的Q10、Q11與 M15,第三階段的 Q1與 M10、Q2與M11、Q5與M8,器物坑位于墓葬南側(cè),似乎是對單一墓葬的祭祀。Q6、Q8、Q9集中分布于墓葬區(qū)西側(cè),更像是對墓葬區(qū)的祭祀。第一階段的Q12遠離墓葬區(qū),或許是土墩墓營造之初以整個墓地為祭祀對象。
燒土坑K2、K1位于墓區(qū)西側(cè),分別屬于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晚于同階段墓葬,這兩座燒土坑應是在完成同階段墓葬的埋設后進行祭祀活動留下的遺跡。
關于土墩墓中的祭祀遺跡,有學者將其分為墓下祭祀遺存、墓前祭祀遺存和墩上祭祀遺存[6],或葬前祭祀遺存、葬時祭祀遺存和葬后祭祀遺存[7],代表不同階段的祭祀活動。從子午墩土墩墓D2發(fā)現(xiàn)的器物坑、燒土坑及其與墓葬之間的關系看,周代土墩墓在形成、使用過程中,確實存在著復雜的祭祀行為。
D2南、西、北三面發(fā)現(xiàn)的灰溝是該土墩墓時代最早的遺存之一,應是在堆筑土墩時取土形成的。溝內(nèi)填土呈青黑色,是長期存水的結(jié)果,形成了環(huán)繞土墩一周的壕溝,至第二階段時被填平。壕溝面寬而淺,不具有防衛(wèi)功能,主要功能應是明確墓地的邊界。
寧鎮(zhèn)地區(qū)的土墩墓在營建之初往往已規(guī)劃明確的界域,江蘇東邊山D1、上水D4等土墩墓曾發(fā)現(xiàn)有界墻和土壟,土墩堆積和遺跡單位均位于界域之內(nèi)[8]。子午墩土墩墓D2周圍的壕溝,是本次發(fā)現(xiàn)的墓地界域新形式。以壕溝作為墓地邊界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陜西瓦窯溝仰韶文化遺址曾發(fā)現(xiàn)圍繞墓地的專用環(huán)壕[9]。在環(huán)太湖地區(qū),浙江印山大墓被看作是春秋末期的越王陵墓,周邊也挖掘有護陵的壕溝[10]。子午墩D2的等級不高,墓地布局卻與印山大墓一致,反映了吳越地區(qū)同風共俗的社會現(xiàn)象。墓地周圍設置兆溝的做法,常見于歷史時期墓地,如陜西藍田北宋呂氏家族墓園的兆溝,寬5~10.65、深0.5~1.5米,環(huán)繞于墓園周邊,呈軸對稱分布,對墓園起界定和護衛(wèi)作用[11]。江南地區(qū)的土墩墓對后世的葬俗產(chǎn)生過深刻影響[12],以壕溝環(huán)繞墓地作兆溝應當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附記:項目負責人為鄭鐸。參加發(fā)掘的有黃督軍、韓常明、曹翛巍、鄭鐸。器物攝影為黃督軍、鄭鐸,器物修復為朱廣金、薛亞強,器物繪圖為汪蓮。)
江蘇溧陽子午墩土墩墓D2出土遺物
1.原始瓷罐(M10∶1)
2.原始瓷盅(M8∶3)
3.原始瓷盞(M10∶5)
4.原始瓷盂(M12∶1)
5.原始瓷盂(M12∶2)
6.原始瓷杯(M8∶14)
[1]南京博物院:《江蘇丹徒南崗山土墩墓》,《考古學報》1993年第2期。
[2]南京市博物館、江寧區(qū)博物館:《南京江寧陶吳春秋時期大型土墩墓發(fā)掘簡報》,《東南文化》2011年第3期。
[3]a.南京博物院:《江蘇金壇裕巷土墩墓群一號墩的發(fā)掘》,《考古學報》2009年第3期;b.南京博物院:《江蘇句容浮山果園土墩墓第二次發(fā)掘報告》,《文物資料叢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
[4]a.南京博物院、鎮(zhèn)江博物館、句容市博物館:《江蘇句容姊妹橋村東山土墩墓發(fā)掘簡報》,《東南文化》2017年第3期;b.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蘇蘇州真山土墩墓(D33)發(fā)掘簡報》,《文物》2016第5期;c.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縣博物館:《獨蒼山與南王山——土墩墓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7年。
[5]a.鄒厚本:《江蘇南部土墩墓》,《文物資料叢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b.劉建國:《論土墩墓分期》,《東南文化》1989年第4、5期。
[6]付琳:《土墩墓祭祀遺存考辨》,《東南文化》2015年第3期。
[7]高偉、曹玲玲:《試析江南土墩墓的祭祀遺存》,《東南文化》2017年第1期。
[8]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鎮(zhèn)江市博物館、常州市博物館:《江蘇句容及金壇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
[9]王煒林:《瓦窯溝史前遺址發(fā)掘取得重要成果》,《中國文物報》1995年05月21日第1版。
[1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紹興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浙江紹興印山大墓發(fā)掘簡報》,《文物》1999年第11期。
[11]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藍田呂氏家族墓園》,文物出版社2018年。
[12]林留根:《論中國墓葬封土之源流》,《東南文化》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