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劉永康
孩子 沿著我的歌聲來吧
在教室邊沿 你與我邂逅
在李白杜甫身旁你輕輕叫我
老師
——摘自黃明勇《堅守我的歌》
成都七中督學、四川師范大學碩士生導(dǎo)師、教育部國培高端研修項目四川工作坊主持人、四川省教育廳四川師范大學基礎(chǔ)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四川省教育學會學術(shù)委員、成都市首批未來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黃明勇身上的標簽很多,但他最在意的只有一個——語文老師。
“不教書,心里頭就不踏實”
“我?guī)缀跆焯焐险n都著正裝,每堂課都是我的節(jié)日。”這是黃明勇教書的第32個年頭,從風華正茂到華發(fā)漸生,歲月帶走了青春,卻未能消磨他對教育一絲一毫的熱愛,這種熱愛甚至與日俱增。
做一名教師,是黃明勇自小的夢想。出生在大巴山深處,黃明勇的童年被大山環(huán)繞,喊山、跑山、哭山、吃山、讀山,是姐姐給他播下了“逃山”的夢想。姐姐是一名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心地善良,對學生非常好。孩提時代,黃明勇經(jīng)常看見姐姐為學生做飯、梳頭、洗衣、捉虱子……在她的身上,黃明勇切實感受到了教師的高貴,并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對于教育朦朧而真切的認知:教育是愛的傳遞。這也是他從事教育工作之后始終如一的堅持。
姐姐不僅對學生好,對黃明勇也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和百般地愛憐,甚至為他打下了從事語文教育的基底。上學沒語文書,姐姐翻幾座山去幫他借來皺巴巴的課本;想讀課外書,姐姐就給訂了《少年文藝》雜志,還曾揣著僅有的一點工資,步行一天到縣城,給他買了一背篼書……
姐姐通過言傳身教,將對教育的熱愛播撒在了黃明勇的心田。小的時候,每當和小朋友一起玩“過家家”,黃明勇都會選擇當小老師,模仿姐姐給其他孩子上課。長大后報考師范院校,對于他來說,不過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
1988年,黃明勇從南充師范學院(現(xiàn)西華師范大學)畢業(yè),被分到宣漢東鄉(xiāng)中學(現(xiàn)四川省宣漢縣第二中學)教語文。當時,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不少教師轉(zhuǎn)行,黃明勇的同事中就有幾個調(diào)到造紙廠、磚瓦廠當工人。黃明勇也曾有機會去其他在別人看來更好的單位,但他沒有去?!拔疑磉吅芏嗳硕荚诎l(fā)財升官,但我真的不羨慕、不在乎,也不愿意。”對于他來說,“名利非吾所好”,教書育人才是心之所系。“如果干別的,不教書,心里頭就不踏實?!?/p>
黃明勇喜歡上課。他今年52歲,在這個年紀,有些教師已經(jīng)不太想上課,而學校也不缺年輕教師,他完全可以不上課或者少上,但黃明勇喜歡課堂,一直堅守在教室?!拔覀€人對于教書,或者說教語文,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p>
“語文也可以玩起來”
“我確實感覺中學學科教學乃至整個中學教育,在某些方面被嚴重地功利化了?!睆氖抡Z文教學32年,黃明勇對于教育的變化有著深刻的感知。就拿他最熟悉的語文來說,在高考的指揮棒下,現(xiàn)在許多語文課講得很干癟,缺乏“語文味”,不像語文課。“如果沒有人去深入思考一些問題,努力通過自己的學科和講臺去改變一些現(xiàn)象,那未來的教育真的是一個遙遠的未來?!闭驹诮逃聵I(yè)長遠發(fā)展的高度,黃明勇提出了“玩語文”的主張,力爭“在語文本真與語文異化之間尋找一條突圍的蜀道”。
所謂“玩”,并不是娛樂,而是學習語文的一種態(tài)度、方法和價值觀,是開放的語文教學觀的實踐,是對功利教育的突圍。“語文教育不是一個短期訓(xùn)練的結(jié)果,而是一個長期的素養(yǎng)積淀過程,要求學生在生活和閱讀中浸潤,在浸潤中感悟,在感悟中學得和習得。”黃明勇主張“語文要玩出境界”(語感境界、語理境界、文化境界、審美境界、生活境界和自由境界),認為語文課“應(yīng)該盡量把學生的興趣提起來”,讓學生學有所得,獲得身心的成長和人格的完善。而這,就要求教師懂得語文的“玩法”。
在黃明勇眼中,“玩無定法”?!爸灰軌驖M足老師科學、藝術(shù)而愉快地教語文,能夠幫助學生有所得、成長而愉快地學語文,就是好方法。”而他,有自己的一套玩法。其中一種,就是活動體驗。
“活動性學習符合青年學生游戲的天性,也符合語文情景再現(xiàn)的學科特點——文本賞析、語詞理解、口語交際、文字寫作等需要情景的還原和體驗?!痹邳S明勇的語文課上,表演、討論、辯論、展示、對話、演講、朗讀等活動已成為常態(tài)。在解讀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魚翔淺底”一句時,他會借助表演,讓學生辨析“翔”與“飛”的詞義,從而體驗“翔”的自由;講授《蘇武傳》時,為比較分析衛(wèi)律和李陵對蘇武勸降的異同,他設(shè)計讓學生進行衛(wèi)律、李陵和蘇武的分角色朗讀,借此體驗感悟蘇武的愛憎分明、威武不屈和忠君愛國的高尚節(jié)義。
另外,他還特別注重對于文字的咀嚼,認為“學語文的原初路徑就是咬文嚼字”。以文言教學中對于“即”和“既”的解釋為例,其意義分別為“即刻”和“已經(jīng)”。黃明勇認為,如果教學僅停留于此,雖然學生也學到了知識,但語文就不好玩了?!叭绻麍D示‘即和‘既的篆文,可知‘即和‘既左邊的形狀類似,是一口鍋的象形;右邊則不同,一個是一個人面向鍋,一個是一個人背向鍋——面向鍋說明即刻吃飯,乃‘即也,背向鍋說明已經(jīng)吃完飯,乃‘既也?!?/p>
誦讀玩味、深情演繹、生活啟迪、韻味熏陶、精神內(nèi)化,也是黃明勇所主張的語文的“玩法”。在教學中,黃明勇從不居高臨下,搞話語霸權(quán)。他總是帶著知識走向?qū)W生,用巧妙提問的方式質(zhì)疑激思,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并通過平等對話開展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了“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
“不僅要當教書匠,還要當教育家”
在32年的教學生涯中,黃明勇始終把語文課當作藝術(shù)品去打磨。他鉆研教材總是獨立思考,從不人云亦云,不受傳統(tǒng)認識的羈絆。如在講《詩經(jīng)》之《伐檀》中的詩句“坎坎伐檀兮”時,他并沒有拘泥于現(xiàn)有教參的翻譯“叮叮當當?shù)乜撤ヌ礃浒 ?,而是從自己的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認為砍樹不可能是叮叮當當,《詩經(jīng)》中的擬聲詞很原生態(tài),砍樹就是“坎坎”的聲音,因而提出了言之有理的另一種翻譯——“砍呀砍呀砍伐檀樹啊”。
黃明勇的鉆研精神不只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還體現(xiàn)在教育科研方面。他清醒地認識到:語文老師不僅要當教書匠,還要當教育家。而所謂當教育家,就是當一個研究型教師、學者型教師,一個既能教好書又能搞好教育科研的教師?!白稣嬲n題和真研究,是語文老師由匠人走向名師的正道?!?/p>
這些年,黃明勇在教學之外,公開發(fā)表論文及文學作品100多篇,同時,著書立說,出版了《好玩的語文課——黃明勇老師教語文》《黃明勇老師論語文》等3部專著。在教育科研中,他收獲了很多。
“我現(xiàn)在能夠有所成長,就是基于那個時候?!秉S明勇口中的“那個時候”,說的是他在宣漢東鄉(xiāng)中學教書時。在那所學校,他遇到了一個帶他走入教研世界的人——尹明生老師。尹老師負責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愛思考,愛讀書。當他發(fā)現(xiàn)學校的年輕人課余無所事事時,就提議組織青年教師讀書會,并安排喜愛讀書的黃明勇做召集人,間周二定時開展活動,輪流主持,共讀一本書,每個人都要發(fā)言?;顒映掷m(xù)了兩年,黃明勇讀了幾十本書,系統(tǒng)閱讀了西方心理學、教育學理論著作,這對于他后來做科研影響很大。
“一個老師要成長,就必須有一個目標和規(guī)劃,要針對實際教學中的問題去突破?!闭腔谶@樣的經(jīng)歷和認識,黃明勇才堅持從事課題研究。作為成都七中語文學科教研室主任,在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外,黃明勇還特別注重凝聚集體智慧。每周四上午是成都七中固定的語文集體備課時間,“人人參與討論,分工合作,智慧碰撞”“評課沒有恭維,只有真誠建議;發(fā)言沒有等級,只有真理辨析”。老師們經(jīng)常為一個觀點爭得面紅耳赤,但轉(zhuǎn)瞬即言談和歡。
帶領(lǐng)團隊搞科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團隊中成員各有所長,如何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調(diào)動起老師們做事的積極性?黃明勇的做法是自己帶頭,寫文章、做講座,開書目帶領(lǐng)大家一起讀,并尋找項目給老師們創(chuàng)建展示才華的平臺。
近年來,在黃明勇的帶領(lǐng)下,成都七中語文學科團隊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他們曾申報立項省市兩級課題《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新范式的實踐與實效研究》,探索出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三四式”教學范式,在四川省內(nèi)多所學校推行;還曾申報國家級課題《高考改革背景下語文原初閱讀研究》,在中學語文界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獲得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目前,他們正在進行省級重點課題“真生活、新思維”寫作的相關(guān)研究工作。黃明勇說,堅持做科研,是這些年他認為自己做得最了不起的一件事。
成都七中畢業(yè)生李玉樓在《記語文組的先生們》中寫道:“黃明勇老師和他帶領(lǐng)的語文學科團隊如窗外那壁生機盎然的爬山虎,每一位先生都有一雙堅定穩(wěn)健的腳,牢牢地抓緊成都七中這片土地,與學生共成長,用最沉靜青翠的顏色調(diào)和喧嘩艷麗的校園?!蹦赀^五十的黃明勇,已到“知天命”的年紀,對于很多事的理解都變得非常通達,于名利也看得更加淡泊。對他而言,這正是從事語文教育的黃金年齡。雖然距離退休還有數(shù)年時光,但他的心中已泛起對教育、對學校、對學生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