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中學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作能力也是體現(xiàn)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但是作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教師在作文課上應該如何教學呢?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一味地為教寫作而教,老師的動機性太強,會使學生心中產(chǎn)生反感,更拒絕寫作。因此,教師要想辦法打開學生寫作思路,形成發(fā)散性思維。思維導圖是實際有效的訓練發(fā)散思維,這種開放式的思維沒有固定的方向、固定的范圍。思維導圖特點:有一個主題,中央的圓??梢杂泻芏喾种?,每個分支顏色不同。文字是關鍵詞。如果不想使用關鍵詞,也可以用圖標替換。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資源,不斷地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和交流能力,為提供更多的互相評改的機會,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崩盟季S導圖指導學生寫作,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在平時寫作中,常有學生因為偏題導致得分極低,其中不乏學習極佳者,因此寫作中審題是至關重要的。我在一節(jié)作文題目為《翅膀》的作文教學課中。教學生首先要正確理解題目的含義,“翅膀”在這里實際上是有它的象征意義。“翅膀”象征著“人生的方向目標”“心中的夢想”;象征著“努力地付出”;還可以象征著“超越自我、個性飛揚”。明確了這些后,讓學生展開思辨,打開思路,圍繞“翅膀”發(fā)散思考。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比如“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勤奮與堅持是成功的翅膀”“成長到底需要怎樣的翅膀”“閱讀是提升自我的翅膀”等等。這樣,學生會更容易掌握文字重點,也讓學生有了短暫停頓,冷靜思考的空間。
在指導學生審題過程中,還要注意題目中的每個詞語信息,學生往往會忽略題目中的重要信息。教學生要注意以下三種信息:
(1)時間:未來、過去、一天、常常、一生、偶爾……
(2)數(shù)量:一個、一件……
(3)程度:最、輕微、嚴重……
在審題過程中一定要把握題目中全部的文字信息,否則會導致偏題。
最后,要判讀文字主從關系的關聯(lián)性。將信息分類后,可以進一步思考判讀文字間的關系,找出誰是主角,誰是修飾、補充,甚至是限制主角的“配角”。比如《善良的魅力》,非常明顯,主角是“魅力”,而“善良”是補充說明魅力的品質(zhì),因此,“魅力”是主要的,“善良”是修飾,是輔助作用的。由此可以知道,善良的魅力要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出來,可以是人與人之間默契的包容,可以是處于疲憊之時你(他或我)的攙扶之手。但要避免狹窄,如果寫路上遇見乞丐,某人自行車爆胎了需要幫忙之類的,審題就不夠切題,寫不出新意來。
目前作文的命題幾乎有提示性文字,如果要正確審題,提示性文字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因為提示性文字較長,對文字掌握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提示性文字有時不但沒有輔助的效果,反而造成閱讀理解上的壓力。我們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從而減輕學生審題時的壓力。技巧分以下幾點:
1.先迅速閱讀全文再做分類。在閱讀長串文字時,為了架構整體概念,建議學生先略讀全文,第二次閱讀時再來進行文字信息分類和找出關鍵段落的動作。
2.指導學生關注有結束性意味的標點符號。句號、問號以及感嘆號等可能帶有結束意味的標點符號,非常可能暗示著前一個話題已經(jīng)結束,另一個主題即將開始,這些標點符號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進行句子的分類。
3.為每個類別定出小標題。若有現(xiàn)成的詞語,可以直接當作小標題使用,沒有的話就自己擬新的。這個標題的作用有點類似整段句子的重要歸納。
4.指導學生找到寫作方向指引和注意答題條件要求。引導寫作說明文字,主要用意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并且更明確地說明題目用意及答題條件。閱讀時能找出“寫作方向指引”及“答題條件”這兩個會影響答題方向的信息,其它部分簡單看過即可。
5.指導學生分類,然后將重要的信息畫成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讓所有的信息一目了然。
比如下面這道作文題目:
曇花為了自己多年一現(xiàn)的夢想,甘愿承受長久的寂寞;雄鷹為了自己翱翔藍天的夢想,毅然接受嚴峻的考驗;彩虹為了自己絢麗多姿的夢想,敢于經(jīng)受風雨的洗禮;流星為了自己瞬間美好的夢想,寧可付出沉重的代價。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無比精彩。
請以“圓自己的夢”為題目,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感受,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字數(shù)不限。
指導學生注意提示性語言進行分類:
①寫作方向指引:夢,可以翱翔藍天、經(jīng)受風雨、承受寂寞、瞬間美好。
②“圓夢”的方式: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無比精彩。
③答題條件設定:請以“圓自己的夢”為題目,根據(jù)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感受,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字數(shù)不限。
接著指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這樣,學生掌握信息重點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見下圖)
在審清作文題目,理解作文要求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提煉出關鍵詞。思維導圖要抓住關鍵詞,從而引申出去,要注意人物、動作、語言、場面等。
以“風雨同路”為例,在分析題目后,確定關鍵詞就是“風雨”“同路”,就會想到某個人、某一天、某個畫面、某部電影、某個感動的場面,想到自己、他人等等。(見下圖)
以上信息都是通過思維導圖,學生挖掘到不同的立意角度,激發(fā)了他們寫作靈感。
教師指導學生思維導圖以關鍵詞為核心,圍繞這個核心把握思維的方向和重點。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時時刻刻關注主題,把握中心,注意關鍵詞,無論如何發(fā)散到四面八方,圍繞關鍵詞,就不會偏離主題了。
以“給自己一個擁抱”為例,把握住關鍵詞“擁抱”,從不同角度來立意:⑴面對挫折和不如意時,“我”給自己一個擁抱。遭遇挫折或失敗,或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如父母離異,“我”情緒低落。這時,“我”從他人的言語和自然景物中感受到力量和信心,鼓勵自己走出人生的低谷,心靈的陰霾。⑵成功降臨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擁抱。體育是“我”的弱項,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的鍛煉,“中招”體育考場上“我”取得了好成績,給自己一個擁抱,為自己喝彩。⑶中考考場,給自己一個擁抱。描寫細膩的心理活動,調(diào)整心態(tài)的過程,給自己暗示和鼓勵,從考前的緊張到考場的鎮(zhèn)定,給自己心靈一個擁抱。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個性可塑性大而不穩(wěn)定,思考問題處于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轉化階段。特級教師于漪曾經(jīng)說過:“寫作教學的全過程,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過程,正因為如此,教學中必須千方百計開啟他們思維的門扉?!笨傊?,打開學生的思維,利用思維導圖來寫作,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寓教于樂”,達到了作文教學的目的。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審題立意,也會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