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向鴿 祁盈盈 胡霜凝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腎病風濕免疫科,河南洛陽471000)
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是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其具有早期存活率高、交叉感染率低、保護殘存腎功能等優(yōu)勢。腹膜透析患者病程長、經濟壓力大可導致其社會功能減弱,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1]。研究表明不良心理因素可影響腹膜透析患者康復治療效果,在解決軀體癥狀基礎上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預可提高其生存質量、促進其社會功能恢復[2]。本研究選取60例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心理護理干預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聯合予團體心理干預,比較二者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例。干預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34~58歲,平均年齡(45.63±4.69)歲;透析時間 5~17 個月,平均(11.13±2.68)個月;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齡 32~59 歲,平均年齡(46.72±4.85)歲;透析時間7~19 個月,平均(12.18±2.49)個月。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心理護理、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給予團體心理干預,具體方法為:①組織心理專家、醫(yī)師、護士、患者成立團體心理干預小組,每周舉辦1次知識講座,講座主題分別為心理干預團隊的建立、分享疾病治療經驗、認識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預防腹膜透析并發(fā)癥、正確認識疾病、飲食與訓練、建立對抗疾病信心、情緒對康復的影響;②主講人介紹團隊心理干預目的及目標,小組成員間相互自我介紹、彼此熟悉,鼓勵患者分享自己如何克服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的經驗,輪流講述自己希望通過此次干預治療達到的效果,通過憧憬性語言建立治療信心;③醫(yī)師介紹疾病發(fā)生病因、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預后、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治療優(yōu)勢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在腹膜透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如何預防腹膜透析并發(fā)癥的方法;④心理專家介紹治療過程中情緒對康復治療的影響,指導患者正確宣泄情緒的方式,指導其學習腹式呼吸及冥想方式實現自我放松,每次講座結束鼓勵患者分享心得體會。兩組均干預3個月后評價干預效果。
1.3 觀察指標
1.3.1 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評定(PTGI)量表:采用改進后簡體中文版PTGI量表[3],該量表共20個項目,每一項評分0~5分總分100分,包括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個人力量、自我轉變、與他人關系5個維度,每個維度對應的總分分別為30分、20分、15分、20分、15分,得分越高表示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越高。
1.3.2 社會回歸等級評定方法:采用陶巍巍等[4]制定的腹膜透析患者社會回歸分級方法,分為1~4級,1級: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不關心身邊的人與事物;2級:生活能部分自理,但不參加任何社會參與,如做家務、與家人溝通、參與集體活動;3級:生活能夠自理,能參加至少一項社會參與,如做家務、與家人溝通、照料小孩、集體活動;4級:生活能夠自理,半職或全職工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17.0軟件對所采集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后PTGI評分比較:兩組干預前PTGI各項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干預后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個人力量、自我轉變、與他人關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 1。
2.2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回歸等級比較:兩組干預前社會回歸等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070,P=0.942),干預組干預后社會回歸等級2級、3級構成比均低于對照組,社會回歸等級4級構成比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z=2.100,P=0.035),詳見表 2。
表1 兩組干預前后PTGI評分比較 (x±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回歸等級比較
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可有效延長尿毒癥患者生存時間,但患者需每日自行更換4次腹膜透析液,嚴重限制其自由活動及從事日常工作。研究表明,約13%以上腹膜透析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抑郁心理,38%~52%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焦慮心理[5],消極心理可加重原發(fā)疾病癥狀、使患者順應性變差,消除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礙可提高其生存質量與自我管理能力。團體心理干預是一種高效率、高質量、省時省力的心理干預方式,通過將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組成治療團隊,以疾病教育、提高應對能力為基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促進其盡早回歸社會[6]。
本研究中,干預組干預后PTGI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團體心理干預后可有效提高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患者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腹膜透析是一種有創(chuàng)性治療手段,可帶給患者負性心理體驗。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又稱逆境中成長,采取團隊心理干預可使患者獲得社會、心理支持,正視及接受疾病,以正確的方式克服心理障礙,通過有效干預后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依賴感增強,由需要他人的照顧轉變?yōu)樵敢馀c人親近、表達自己的情緒、人生哲學發(fā)生變化。
本研究中,干預組干預后社會回歸等級2級、3級構成比均低于對照組,社會回歸等級4級構成比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團體心理干預后可有效改善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患者社會回歸等級。腹膜透析患者由于治療時間長、消極心理導致其不愿意參與社會活動、社會功能減弱,團體心理護理通過指導患者正確宣泄情緒的方式、團體成員間相互鼓勵促使其減輕不良心理、消除社會隔閡,通過參與做家務、工作等方式使其獲得生活信心、提升生命治療、實現自我價值。
綜上所述,非臥床持續(xù)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團體心理干預后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回歸等級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