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宇
摘 要:紅色文化富含教育意義,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滲透紅色文化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并做到多途徑、多形式地滲透。
關鍵詞:紅色文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滲透策略
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經(jīng)過長期的革命戰(zhàn)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大潮洗禮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和最廣大勞動人民的理想、信念、道德、價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多樣化的文化方式的傳承、記載、歌頌和承載這一歷史過程和現(xiàn)實的文化綜合體。紅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精神內涵,在育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小學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就更要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播和滲透。
一、紅色文化的教育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各方面仍未發(fā)展完備,小學生具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特點。在這樣的前提下,若稍不注意,缺乏判斷力的小學生,則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致使學生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影響其健康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紅色文化,則能發(fā)揮紅色文化對人的思想和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陶冶學生的情感、鍛煉學生的意志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正確的觀念的指導下,學生則會有意識地、自覺地調節(jié)和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除此之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指出,要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加強對革命傳統(tǒng)文化時代價值的闡發(fā),發(fā)揚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這可看出,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能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皥远ㄎ幕孕?,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的。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豐富,有許多富有教育意義、鼓舞力量的人、事、物,若教師能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紅色文化,則能讓紅色文化浸潤學生的精神底色,讓學生逐步領悟紅色文化中蘊含的愛國、實干、堅強、踏實、無畏、創(chuàng)新等精神,促使學生從心底接受、認可紅色文化,進而主動繼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
二、紅色文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有效滲透策略
(一)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
我國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法治歷史,擁有著不同的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若教師在滲透紅色文化時,僅依靠教材的資源,不對本土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精心挖掘,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抽象、沒有實感的感覺,教學效果則會大打折扣。
為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滲透效果,教師必須花費心思挖掘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一般來說,對于自己生活所在地或熟悉的地區(qū)的人、事、物,人們往往有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這從人生三大喜事中的“他鄉(xiāng)遇故知”便可見一斑。換句話說,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能有針對性地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并將其滲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能豐富教學資源,更重要的是,能拉近學生與紅色文化的距離,增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想要探究的欲望。有了興趣和想要探究的渴望,學生自然會主動地投入紅色文化的學習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以廣州為例,中共“三大”的召開、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設、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廣州起義、三元里抗英、廣州地區(qū)的抗日救亡運動、“珠江縱隊”的成立、“抗戰(zhàn)教育實踐社”的成立以及廣州地區(qū)一系列的抗日戰(zhàn)役,如植地莊戰(zhàn)役、七星崗戰(zhàn)斗和反“掃蕩”戰(zhàn)斗等??偠灾?,作為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廣州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教師若能有目的地挖掘并科學地加以利用,定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自覺加入繼承和發(fā)揚紅色文化的隊伍中,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二)多途徑、多形式滲透紅色文化
教學是教與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若不考慮教學對象,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則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小學生是處于發(fā)展中的人,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且有意注意的維持時間較短,喜歡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再者,紅色文化相對來說比較抽象,且距離現(xiàn)在的生活比較遠,成人想要完美地消化尚且需要花費一番工夫。在這樣的前提下,若僅用“口授”的方式向學生滲透紅色文化,又怎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向小學生滲透紅色文化時,需要做到多途徑、多形式地滲透,以調動學生的興趣。
1. 通過播放紅色影視作品來滲透紅色文化
我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紅色影視作品——通過影片的形式來展現(xiàn)某一特定的歷史史實。紅色影視作品中的人物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對人予以強烈的影響和感染。當然,因為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在選擇紅色影視作品時,要注意不能選擇太過復雜的,否則學生難以理解。筆者認為,可選擇“小英雄系列”的紅色影視作品,如《閃閃的紅星》《雞毛信》《小兵張嘎》等,因為電影中的主角與學生的年齡相仿的話,學生的興趣更濃,且更容易產(chǎn)生向其看齊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觀看后,針對中高年級學生,最好要求學生寫一篇觀后感、演一演小英雄人物故事等,以強化教學效果。
2. 通過傳唱紅色歌曲來滲透紅色文化
紅色歌曲記錄著我國的發(fā)展奮斗史,或者宣傳革命,或者贊美黨群,或者歌頌祖國,或者傳頌正道,學校每天組織學生在課間高歌一曲優(yōu)秀紅歌,每學期組織全校性紅歌合唱比賽等活動,能振奮人心,使人熱血沸騰。當然,我們的目的不僅在于教學學生傳唱紅色歌曲,還在于帶領學生了解紅色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故事。只有了解了紅色歌曲背后的故事,才能更好地領悟歌詞的含義,也才能達到利用紅色歌曲滲透紅色文化的教育目的。例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小學生幾乎人人會唱,但了解國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的學生可能寥寥無幾。教師向學生生動地講述國歌誕生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后,相信學生每每唱起國歌的時候,能唱出激昂、唱出豪邁。
3. 通過實地參觀紅色文化遺址來滲透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遺址是革命精神、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不可多得的紅色文化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實地參觀紅色文化遺址,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革命先輩無畏、奉獻、愛國等精神,進而鼓勵自身要傳承好紅色基因。據(jù)廣州市黨史部門的普查,目前廣州黨史舊(遺)址190處,如“中共三大會址”“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廣州起義紀念館”等。教師可根據(jù)自身條件有選擇地組織學生前往參觀。
除以上列舉的途徑和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紅色人物故事我來講”“紅色任務我來畫”“紅色舞蹈我來跳”“紅色文化班風大家傳”“學工學農(nóng)學軍研學旅行”“紅色大事、人物宣講”“抗疫抗洪英雄先進事跡分享”等活動來滲透紅色文化,這既做到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偉.紅色文化傳播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
[2]周宏偉.紅色文化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文學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