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銀洪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胸痛患者有效的搶救護理方法與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04-2019.06入院接受搶救治療的急性胸痛患者258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按照搶救護理方法隨機分配為,各129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的搶救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化搶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效果,以及患者及其家屬對搶救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中搶救成功率為99.22%,顯著高于對照組87.59%,(P<0.05);此外,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有效搶救護理來說,優(yōu)化搶救護理的質量更高,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胸痛;搶救護理;護理方法;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095-01
急性胸痛作為急診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每年的發(fā)病數量都在呈上升趨勢。該病的主要特征,是根據胸痛的程度、性質和部位進行準確的判斷,包含多種發(fā)病原因,比如肺栓塞、心肌梗死等,具有較高的病死率,且發(fā)病急、病情變化較快,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對患者給予及時的治療,有效的搶救護理是保證搶救效果和時間的前提,所,本文分析對于急性胸痛患者所采取的有效搶救護理方法,以及護理的效果,來探尋出最佳的護理手段,去最大化的控制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增強搶救的成功率。基于此,我院嘗試選取近一年來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58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開展相關的臨床調查研究,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04-2019.06入院接受搶救治療的急性胸痛患者258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按照搶救護理方法隨機分配為,各129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的搶救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化搶救護理。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65例和64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76±4.81)歲,搶救時間0.35-3.5h,平均(2.13±0.32)h;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66例和63例,年齡52-74歲,平均年齡(63.74±4.76)歲,搶救時間0.45-4.0h,平均(2.21±0.29)h。兩組患者的年齡、搶救時間等一般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后沒有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且患者的家屬均已知曉,并同意本次的調查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搶救護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觀察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嚴查,同時備好急救用品,并詳細講解入院的基本事項等常規(guī)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患者給予優(yōu)化搶救護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①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培訓,以考核的方式,來增強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豐富護理人員的搶救護理知識和經驗。同時,組織急救搶救模擬訓練,來不斷的優(yōu)化護理人員的診療技術。②將急性胸痛患者按照危重程度進行劃分,并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優(yōu)先為重癥病情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如若患者患有急性夾層動脈瘤,要及時給予患者降壓藥,以及作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處理;如若患者患肺栓塞,需要快速的給予患者吸氧護理,維持患者的氣道暢通;如若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要讓患者臥床休息,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2]。③護理人員在接入患者后,要為患者安排舒適的臥位,詢問患者的過往病史,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幫助患者適當的穩(wěn)定情緒,必要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同時對患者進行基本的檢查。④在患者用藥前,要進行血液抽取檢驗標本,建立靜脈通道后,嚴格控制液體的速度。在進行心電監(jiān)護時,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包括胸痛性質、程度等,對心律失?;颊?,要謹遵醫(yī)囑用藥,并加強監(jiān)測做詳細記錄[3]。⑤在搶救護理中,要注重對患者的心理干預,不斷的支持和鼓勵患者,使其樹立積極樂觀的治療決心和態(tài)度。對于需要轉運的患者,需要聯系相關科室后,做好相對應的準備,帶好應急藥品和設備,以及患者的所有資料,確保交接的嚴密有效。
1.3 觀察指標 經過兩組患者的搶救護理方法實施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護理應用效果,以及患者對兩組護理方法的滿意情況。1)詳細記錄患者的搶救情況,以及統(tǒng)計搶救成功數。2)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評分表,針對兩組護理的工作進行對比,可以通過問券調查詢問患者,或者家屬為其打分,百分制,分數°90分為滿意;60-90分為比較滿意,分數?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為滿意+比較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于本次調查所采用的數據,以SPSS20.0軟件作為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選用t進行計量資料的對比檢驗,進行計數資料的對比檢驗,結果按照p<0.05為依據,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搶救護理效果
觀察組患者中搶救成功率為99.22%,顯著高于對照組87.59%,(P<0.05);詳細見表1。
2.2 比較兩組護理的滿意情況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2。
3討論
急性胸痛是突發(fā)性的胸痛,在急診科中較為常見,在整個急診科的胸痛患者要占整個比重的7.5%。導致患者的急性胸痛原因很多,比如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如若不及時治療和護理,就會造成患者猝死的可能[4]。因此,對于急性胸痛的有效搶救護理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還會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的盡快康復。
而對患者的有效搶救護理,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在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生命體征后,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來增強患者的治療效率,為醫(yī)生的搶救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比如,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進行基礎的護理干預,當發(fā)現病情嚴重后,要及時轉入搶救室,進行救治[5]。因此,這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服務質量,以及反應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不斷的豐富護理搶救護理的內容,改進落后的搶救護理方式,來增強搶救護理的整體效果。
在現階段的急性胸痛患者,給予優(yōu)化的搶救護理,能夠為患者爭取更多搶救的機會,縮短了診斷和接診的時間,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搶救時間,增強患者的搶救成功性。為了進一步證明其護理的應用效果,我院嘗試選取近一年來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258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對象,按照搶救護理方法隨機分配為,各129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的搶救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化搶救護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搶救成功率為99.22%,顯著高于對照組87.59%,(P<0.05);此外,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有效搶救護理來說,優(yōu)化搶救護理的質量更高,能夠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搶救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強患者的治療成功效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馮麗, 施輝, 周婉婷, et al. ??泼舾兄笜嗽诩毙孕赝椿颊呒本戎械膽眯Ч鸞J]安徽醫(yī)學, 2019(6):697-699.
[2]李迎春. 急救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搶救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16).
[3]傅建亭. 急診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7(2).
[4]魏正琴. 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搶救中的急救護理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8(24).
[5]徐李. 急診護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方法與效果觀察[J]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