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規(guī)劃設計協(xié)會 100032)
格利琴作為《浮士德》上部的主要女性角色,成為浮士德進入“大世界”的一個關鍵契機。格利琴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她的人生具有悲劇性意義。在浮士德前來搭救獄中的格利琴時,格利琴為何放棄了生的機會?為何在上部結尾處她的命運又出現(xiàn)扭轉,靈魂獲得了上帝的救贖?
一
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在1826-1827年間創(chuàng)作了《浮士德》一系列繪畫作品,其中《浮士德拯救獄中格利琴》描寫的是格利琴最后與浮士德會面的監(jiān)獄場景,作品中的三位關鍵人物:靡菲斯特,浮士德與格利琴。
外邊有墳墓,
有死亡等我,
我就走!
從這里到永遠安息之處,
再不愿多走一步——你要走?
亨利,我怎能同去!1
這一段詩歌正是此刻格利琴的告白,字句間都流淌著格利琴對死亡的堅決。靡菲斯特沒有憐憫,只是對浮士德說“倒霉的不是她第一個?!?靡菲斯特認為格利琴的死根本不足為惜。浮士德則看到在野外游蕩的格利琴的幽魂,不忍看到舊愛脖上的斷頭印,懇求著希望格利琴逃離苦海,挽回性命。再看格利琴自己,她卻想要永遠安息,迫切堅定的想要死亡,“你要走?我怎能同去!”用反問句加強肯定。歌德在這三人面對格利琴死亡的問題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形成一種“死—生—死”的逐漸肯定的強調(diào)形式,突出格利琴人物本身向死的觀念。德拉克洛瓦通過繪畫對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外在形式來展現(xiàn)此內(nèi)在意志。監(jiān)獄門口把風的梅菲斯特,因為時間緊迫所以瞪圓眼睛催促著,后兩位是浮士德和格利琴,浮士德懇求著格利琴與他一起逃走,大肢體動作表現(xiàn)浮士德的焦急,而格利琴微睜眼睛,安靜,悲傷的看著眼前的摯愛,身體卻背向監(jiān)獄門欲掙脫浮士德。同樣形象展現(xiàn)出格利琴不管是面對寧愿自己死的靡菲斯特還是迫切想讓自己活的浮士德,都堅持自己的選擇——死。通過歌德的詩歌文本與德拉克洛瓦的畫作兩者結合,我們知道:格利琴十分堅定的選擇死亡,自心是對死充滿渴望。
今天那位先生是誰,
誰能告訴我,
我定要酬謝!3
我失去安寧,內(nèi)心沉悶;
要找回安寧,
永遠不能……讓我吻他,
吻個酣暢,受到他親吻,
死也無妨!4
這是格利琴與浮士德第一次見面后留下的獨白,似乎是她對愛情的宣言,為愛而死。愛情美好卻又脆弱?!熬拖癯砸粯樱詯凼箖蓚€身體合二為一?!?,擾亂了我與你之間的這種二元對立,就像認識到打破了主客體之間邊界且潰為一元。葉芝在十四行詩“萊達和天鵝”中問,“她是穿上有他的力量的知識嗎?在他的冷漠之前能讓她墜落?”——“冷漠”,這不僅是因為男性在性愛后的倦怠,而是因為給予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不同已經(jīng)被抹去了。5格利琴體驗到愛情的甜蜜同時是患得患失,哀喜無常的。兩人沉浸在個人享樂中,在自私的“小世界”中,一定無法長久。靡菲斯特利用鏡中的美女影像勾起浮士德對性的渴望,從而浮士德產(chǎn)生了對愛的訴求,由此知道浮士德愛的源頭并不純粹,是并不純粹的愛。一旦性愛達成,對愛情的倦怠隨之而來。
怎么?不能再吻我一下?
朋友,離開我沒有多時,
連接吻都忘記?
摟住你脖子,我干嘛這樣心慌?
從前聽你講話,被你凝視,
就像蒼天全壓在我身上,
吻我,就像要讓我透不出氣。
吻我吧!
否則我要吻你啦。(她擁抱他。)
唉!你嘴唇冷冰冰,
默然無語。
你的情愛
如今何在?
誰給我奪去?6(轉身以背相向。)
面對心上人前來搭救,格利琴報以親吻,擁抱。格利琴對浮士德愛一直是純粹的,不變的。這里構成一個矛盾即是浮士德愛的不純粹與格利琴愛的純粹的對立。
浮士德只剩下愧疚,憐憫與恐懼。浮士德的“自我意識”覺醒之后,而自我意識本身擁有自己非存在的對象,這對象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它要享樂但還沒有到手的那個對象。7浮士德的自我意識通過自為存在進行實踐活動體驗享樂生活與愛情。相對應,格利琴她的自我意識也猛然覺醒,為純粹的愛而接受死亡,這是一個向愛而死,自我意義的樹立。
浮士德與梅菲斯特賭約在身,格利琴是天帝與魔鬼為了考驗浮士德所用的一方棋子。
沒有任何時刻可以永遠停留,浮士德想要的那些應該永恒的幸福瞬間——正如他后來向瑪格麗特所說的。他的話是“永遠!永遠!”有時候讀起來的意義是:浮士德不希望事情是那么激進的(和自相矛盾的),那樣的一刻應該成為永恒,但只有愛的歡喜才能持續(xù)。但要理解歌德的文本就必須理順其悖論,并否定浪漫主義的悖論,即愛情和死亡是“同一性的”,而死亡則是通往生命的大門?!爸R也一樣,就像愛情的履行一樣,毀滅了那些獲得了作為旁觀者看待世界就像世界是一幅畫一樣的那個自我。8
她與浮士德彼此相愛的是心靈,心靈通過肉體融為一體。假若浮士德的靈魂被梅菲斯特奴役,格利琴作為整體中一部分也無法獨活,無論如何,格利琴都只有死亡這一條永恒之路。她假若跟隨浮士德逃脫,那么相當于拖住了浮士德進入“大世界”的步伐,那么愛將變得自私、不潔凈。此時格利琴自身愛情的矛盾暴露了出來,自私還是純粹,生存還是死亡。選擇死是格利琴純潔之愛的體現(xiàn),她對浮士德的愛情是純粹,不加妄念的。死既是愛,愛即是死,在格利琴這里,選擇死亡是對自己純潔愛情的實踐。
二
格利琴為了與浮士德相會,致使母親誤食過量安眠藥在睡眠中死亡,靈魂沒辦法升入天堂。格利琴平時與母親相依為命,兩人是彼此的依靠,失去母親已對格利琴造成巨大打擊;
我媽坐在一塊石頭上,
她的頭在顛上顛下,
不眨眼,不點頭,頭脹的厲害,
她睡了這么久,她不再醒來。
她睡著,讓我們作樂。
那時候我們真快樂!9
哥哥瓦倫廷在士兵之間因為妹妹的糗事遭到羞辱,一怒之下與浮士德決斗為格利琴的名譽戰(zhàn)斗,因為靡菲斯特的邪術,被浮士德殺害,看到畫作中即將死去的瓦倫廷在最后的吶喊,格利琴將頭仰向天空,痛苦已使她無法面對眼前的一切;
我說,流淚有什么用!
當你不顧羞恥之時,
你給了我致命的打擊。
我作為一個堂堂的武夫,
瞑目長眠,去見天主。(死去)10
我害死了我的母親,
我把我的孩子淹死。
這不是賜給你我兩人的?
也給你的?!悄?!我真不相信。11
在獄中格利琴與浮士德的對話中交代了嬰兒的死因,格利琴想到生下的嬰兒是私生子,沒有父親相認,長大也要遭受白眼與歧視,最后不得已溺死孩子,成了一個溺嬰犯。
誤殺了自己的母親,又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兄長,最后直接溺死了自己無辜的孩子。最終她成為罪犯要承受死刑的懲罰。所以一連串的痛苦打擊,集聚成為格利琴只要活著就要不斷承受的痛苦負擔。格利琴是所有被封建傳統(tǒng)桎梏下的為愛情遭受身心摧殘的不幸的女子的化身。母親,孩子,兄長瓦倫廷的冤死已讓她與浮士德的愛情蒙上陰影,充滿罪惡。格利琴為了愛情失去了自己的名譽和身邊的親人,浮士德對格利琴的愛情卻是他進人大世界的羈絆,他離開格利琴是對當時德國市民生活的背棄。
“我們心中有正確或者錯誤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如果只與心靈相關是意志,如果同時與心靈和身體相關就是沖動?!?2欲望其實是一種有了自覺意識的沖動。而其中涵蓋了一點,即“假使我們愛一個與我們相同的對象,則我們將盡可能使他也反轉來愛我們。而假如我們想象著所愛的對象,引起我們快樂的感情愈大,則我們所感受到的尊榮也愈大?!?3格利琴在與浮士德的愛中感受到無比的尊榮與快樂,浮士德亦然。我們所追求的事物正是因為我們追求它、愿望它、尋求它、欲求它才判定它是好的。同理,我們所追求的愛情只是因為我們都需求與愿望它才不斷歌頌。格利琴與浮士德雖然因為彼此的愛感到無比的快樂,但愛情并不一定是正確無誤的事情。
在斯賓諾莎看來,“假如心靈曾一度同時為兩個物體所激動,那么后來當心靈被其中之一的情感所激動時,將復被那另一個情感所激動?!?4格利琴對浮士德的愛即使遭遇如此多的阻礙與罪責,對前來救助自己的浮士德仍不斷深情呼喚,愛意絲毫不曾減退。但同時愛的情感有多深,同等量的悔恨又反過來拷問著格利琴的內(nèi)心,看到浮士德便感到無比的快樂與滿足,同時也就想起因他而死去的自己無辜的親人等,因此格利琴見到浮士德會陷入快樂與痛苦兩種情感狀態(tài)。
“心靈具有不正確的觀念越多,則它便愈受情欲的支配,反之,心靈具有正確的觀念越多,則它便更能自主。心靈總是盡可能努力去想象足以增加或助長身體的活動力量的東西?!?5格利琴在遭受巨大的痛苦之后,自身的積極的活動力量必然會減弱,無法產(chǎn)生繼續(xù)生存下去的勇氣,換句話說,由于心靈的罪惡感讓格利琴無法肯定自身,繼續(xù)生活。格利琴最后瘋瘋癲癲的也是努力以某種形式想要忘掉痛苦的回憶,讓自己重獲活動力量。但是她卻無法忘記愛,所以她必須直面屬于自己的懲罰,心靈自身存在的被肯定并不在于身體的存在,身體是靈魂的身體,靈魂也是身體的靈魂,兩者具有同一性。所以在面對這一情況時,格利琴只有讓身體死亡來換取肯定她心靈的機會,雖然身體已消亡,但心靈獲得了正確觀念,借以遺忘掉阻礙心靈積極活動力量的東西,從而獲得新生的力量。
格利琴選擇死亡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對真愛的向往、堅持與實踐,重新獲得積極的力量,不僅拯救自己,也凈化浮士德心靈。讓精神中低賤的、自私的小我死去,讓更偉大的思想、純潔的活動從心靈中表現(xiàn)出來。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發(fā)出了“To be,or not to be? ”的永恒問題,格利琴是否比哈姆雷特更堅定,歌德塑造的格利琴是更清醒的,面對是生是死的問題時沒有猶豫,延宕,明白自己要什么怎么做。
三
即便浮士德在中途面對格利琴的圣潔想過要終止去格利琴的追求,但最終還是內(nèi)心的私欲占了上風。小世界的私欲必將引來罪惡,讓格利琴一家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許浮士德在前來搭救格利琴時,只想讓善良的格利琴免于一死,但其他死去的人卻無法挽救。格利琴清楚地知道逃離之后的生活是怎樣的,點明了罪惡是無法逃脫的。
格利琴一是明白自己的命運,二是忠誠于自己的信仰。把“死”當作是上帝對自己的懲罰,接受懲罰才能獲得上帝的赦免。
歡迎,可愛的黃昏之光!
你飄進了這座圣境。
抓緊我的心,甘美的癡想!
你憔悴的靠希望之露活命。
瞧這四周流露出寧靜、
整齊和滿足的情趣!
貧乏中顯得何等充盈!
牢籠中顯得何等幸福!
啊,姑娘,我在這里感到
有你那充實、整潔和諧的精神,
像慈母般每天對你指導,
教你把臺布整整齊齊地鋪好,
還要把腳下的白砂撒成波紋。
啊,可愛的手!像天神的手一樣!
這間陋室被你布置成天堂。16
這段詩文中所描寫的格利琴,虔誠寧靜,勤勞幸福。包括她每日按時去做禱告,都能看出格利琴一直虔誠于自己的信仰,不曾改變,包括在獄中,仍然在向上帝禱告。而這段話還包含浮士德對格利琴的熱愛,看出格利琴自身的“神性”,隱喻歌德對自然的信仰。
在他著名的聲明當中他提及到:他在科學領域上是一個泛神論者,在詩歌方面上是一個多神論者,且在倫理學上是一個一神論者,他并沒有精確的定義思想形態(tài)的差異—在另一個場合中,他實際上這樣描述自己,是科學與哲學上的無神論者,藝術上的異教徒,情感傾向偏向基督徒。17
歌德信仰自然,即上帝,但認為不需要中介物。通過“個人事務的神圣性與植物石頭”,可以直接了解上帝。對斯賓渃莎有關倫理學中的自然現(xiàn)象頗有認同。因為情感因素“原罪”與“贖罪”觀念仍然滲透在《浮士德》當中?!叭巳缒軕曰?,懺悔必有功.其功不會投,升之于無窮?!斌w現(xiàn)了歌德隱藏在浮士德中的宗教中的“原罪”概念,但是格利琴的解救之路卻是直接的與上帝進行對接。
所謂信仰就是對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一種深摯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是源于對某一個無限大的,全能的、而又不可深究的實體的信賴。只要這種信賴堅定不渝,一切都不成問題了。18”在《浮士德》中,他以詩性的方式表述了自己對人與神、理性與信仰關系的理解。它表明,歌德并沒有摒棄神學信仰,而是宣告了一種新的信仰形式,其脈絡是由人而神,其結論是“不斷努力進取者,吾人均能拯救之。19
格利琴在被審判之后,在劇中化作天使來帶領浮士德進入天堂。格利琴在完成自我的救贖之后,也幫助浮士德走出“小世界”,承托著浮士德向著純潔的境界更進一步。格利琴堅信自己的信仰,永恒的愛幫助浮士德逃脫肉欲的誘惑,進入到人生新高度,這是信仰的力量。
你該活下去
主的裁判!我已聽憑你做主!
她被審判了!
(從天上而來)獲救了20
祭司長和文士也是這樣戲弄他、彼此說:“他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現(xiàn)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蹦呛退?shù)娜艘彩亲I誚他。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甚么離棄我?)旁邊站著的人,有的聽見就說:“看哪,他叫以利亞呢!”有一個人跑去,把海絨蘸滿了醋綁在葦子上,送給他喝,說:“且等著、看以利亞來不來把他取下。”耶穌大聲喊叫,氣就斷了。21
馬可福音中耶穌救人然后被舉報釘上十字架,三天后復活。耶穌犧牲自我來拯救百姓,然后自己也得到救贖獲得新生。魔鬼是希望浮士德可以在肉欲中迷失自我,以便贏得與天帝的賭約。但是善良的格利琴靠永恒的愛達到靈與肉緊密合一的二重體,自我救贖并且拯救浮士德。在面對能和心愛之人出逃的機會,能清醒的認識到如何才能真正解救自身,思索清楚自身與愛人各自的最終歸宿。雖然一切因由賭約而起,但是她的愛在凡塵中真摯,動人,深沉。
一切無常者,不過是虛幻;
力不勝任者,在此處實現(xiàn);
一切無可名,在此處完成;
永恒的女性,領我們飛升。22
所有經(jīng)歷的表象都是考驗是虛幻,所有苦痛即可拋下,帶著純潔的愛借助永恒之力飛升。這兩段引用得出永恒之愛是與女性化為同一。格利琴用自己的堅定純潔之愛來幫助可以得到救贖的人。格利琴其實就是永恒之愛的女性代表。浮士德靈魂得救,格利琴成為引領浮士德的天使。
再回到第一幅德拉克洛瓦的畫作和歌德的詩文,小孩葬在我胸口右邊,其他人不許跟我靠近!我新婚的日子到了!23梅菲斯特丑惡的嘴臉顯露無疑。浮士德還懷著對格利琴深深的愧疚。美麗又悲傷的女孩格利琴在推搡著浮士德快些走。囑咐他記得將她的尸體與自己的親人葬在一起。曾今死也無妨的愛情宣言真正的在最后踐行了。勇敢的接受自己的命運,達到現(xiàn)實與信仰,自我精神與肉體的完美統(tǒng)一,這是格利琴的救贖之道。
當她選擇生,就羈絆住了浮士德走入“大世界”的步伐,她的愛情將變得不再純粹,這有違她的心性;當她選擇生,將背負沉重的罪責致使心靈沒有積極地生存力量,無法得到肯定;當她選擇生,格利琴背叛了自己虔信的基督教義,將背負著十字架痛苦的生活。當她選擇死,則凈化了她與浮士德的愛情,使她們的愛變得更加純粹;當她選擇死,通過身體的消亡使格利琴自己的心靈獲得新生;當她選擇死,即是對信仰的堅信與施行,將獲得靈魂的救贖。以上三點從情感到心靈,再到信仰,從外向內(nèi),由淺入深,從低到高,不斷深化格利琴內(nèi)心的“向死”觀念,由此解開了格利琴解救的根本原因。
注釋:
1.(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1頁.
2.(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92頁.
3.(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09頁.
4.(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40-142頁.
5.Dye.E.Love and Death in Goethe:One and Double[M],Camden House,2004:228.229.
6.(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99頁.
7.鄧曉芒.黑格爾的三種精神標本: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堂·吉訶德——讀《精神現(xiàn)象學》札記(之二)[J].云南大學學報,第十二卷(第五期):3-10頁.
8.Dye.E.Love and Death in Goethe:One and Double[M].Camden House,2004:228.229.
9.(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2頁.
10.(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61頁.
11.(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0頁.
12.(荷蘭)斯賓渃莎.《倫理學》[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25頁.
13.(荷蘭)斯賓渃莎.《倫理學》[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25頁.
14.(荷蘭)斯賓渃莎.《倫理學》[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10頁.
15.(荷蘭)斯賓渃莎.《倫理學》[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99頁.
16.(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10—111頁.
17.Sharpe.L.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oeth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224.
18.(德)歌德.《歌德自傳:詩與真》[M].劉思慕譯.北京:華文出版社,2013:593頁.
19.肖四新.論《浮士德》的神學內(nèi)涵[J].《戲劇》雜志,1999,第4期.
20.(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4頁.
21.《圣經(jīng) 新約》馬可福音[M].第15章:22:92.
22.(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542頁.
23.(德)歌德.《浮士德》[M].錢春綺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2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