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族刺繡的圖紋絢爛多彩,筆者被苗繡的美所深深吸引,曾深入貴州省東南部的凱里西江千戶苗寨等地區(qū)進行田野調(diào)查。本文從華夏文明的起源圖騰崇拜入手對中國鳥圖騰的年代進行淺析,通過對苗族歷史和習俗關系的探究,試圖追尋苗族刺繡圖案文化內(nèi)涵并分析苗族刺繡圖案的造型藝術。
【關鍵詞】苗族刺繡;圖騰歷史;圖案含義;藝術賞析
【中圖分類號】J633.3 【文獻標識碼】A
一、苗族刺繡圖騰圖案的源起
苗族歷史文化悠久,據(jù)古籍和神話傳說,早在遠古時期,黃帝帶領的部落由黃河上游向下發(fā)展。與此同時,部落“九黎”在中國黃河一帶的中原地區(qū)逐步形成,首領是蚩尤。蚩尤帶領著九黎,與黃帝聯(lián)盟大戰(zhàn)于河北涿鹿,稱為涿鹿之戰(zhàn),蚩尤戰(zhàn)敗。自此黃帝一統(tǒng)華夏民族,為我們現(xiàn)在的中華民族奠定了基礎?!熬爬琛甭鋽『?,部分留在中原一帶融入黃帝統(tǒng)領的華夏族,另一部則分南下至長江流域。有說法是苗族為蚩尤九黎的后裔,許多地區(qū)的苗族古歌里也唱到蚩尤是他們英勇善戰(zhàn)的領袖。歷史上各朝各代苗族都不斷有起義反抗,官軍則不斷地將他們鎮(zhèn)壓、流放。苗族人多次遷徙,逐漸退縮、分散在偏遠山區(qū)。由于地理分布原因,各苗族之間很少進行密切的聯(lián)系,這就使不同地區(qū)的苗族形成了各自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和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苗族圖騰圖案與華夏民族圖騰文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據(jù)相關史籍、苗族古歌和目前苗族積淀下來的文化,苗族與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東夷文化、楚國文化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所看到的顏色鮮艷、圖案美麗復雜的苗族服飾,不僅只是視覺上具有美感的藝術品,其中所蘊含的是這個民族幾千年來被迫遷徙的歷史,是他們一路披荊斬棘開辟荒山野嶺的堅強精神以及對生活、對未來的熱愛與憧憬。
二、苗族服飾圖騰圖案文化含義
(一)苗族圖騰概述
苗族是集多種崇拜于一身的民族,他們崇拜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多神等,相信萬物有靈,并把這些樸素的崇拜與信仰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他們的服裝上。關于起源,苗族的史詩、百科全書《苗族古歌》是這樣唱的:“混沌之初,天地間充滿了云霧,從中生長出楓樹。楓樹的樹杈、樹葉、樹心等等,又紛紛轉(zhuǎn)化成世間的千萬物,蜜蜂、飛蛾、貓頭鷹、蝴蝶……。樹心中孕育出來的蝴蝶媽媽“妹榜妹留”。蝴蝶媽媽懷孕后,生下十二個蛋,脊宇鳥幫助孵化,這十二個蛋分別孵出了龍、雷公、水牛、蛇、蜈蚣、姜央等各種生命,其中姜央是人類的始祖,而龍、水牛等等都是人類的兄弟和好朋友?!睆倪@一段古歌里我們可以得到很多訊息:第一點就是苗族同胞們生命同源、萬物平等的和諧的生命觀,這一點現(xiàn)在看來都極為先進;第二點是從這個“卵生人”的進化結(jié)構(gòu)里,我們能看到其中提到的多種自然現(xiàn)象或物種比如蝴蝶、龍、牛等,都是苗族的圖騰。
在苗族幾千年的遷徙過程中,除了他們一脈相承的文化,其間也不斷融合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苗族圖騰的來源也是多源的,苗族的圖騰可大致分為外來型與原有型兩類,主要有黃牛、水牛、盤瓠、魚、龍 、鳳、竹王、楓樹、蝴蝶等。
苗族尚鳥,筆者猜想這與前文提到的長江三角洲自新石器時代的鳥崇拜有相承接的關系,可能是長江平原的東夷南遷與苗族相融合所帶來的習俗信仰,苗族古歌里唱到蝴蝶媽媽懷孕后,生下十二個蛋,是脊宇鳥幫助孵化,因此,苗族認為他們和鳥有著密不可分的親緣關系?,F(xiàn)在在貴州黔東南一帶有叫做“嘎鬧”的苗族支系,主要居住在丹寨縣內(nèi)?!案卖[”是苗語,意思為鳥。“嘎鬧”支系的女性服裝為秀有花鳥的百褶短裙,在他們每年盛大的節(jié)日上會進行吹笙跳月等活動,姑娘們會穿著漂亮的百褶短裙,帶著銀項圈,高聳的綰發(fā)上插戴形似錦雞的銀飾。“嘎鬧”有專屬的舞蹈,叫做錦雞舞,由男性吹蘆笙伴奏,女性模仿錦雞覓食和自由飛翔的模樣翩翩起舞,頭上的錦雞銀飾隨著舞步一點一搖(圖1)、真有呼之欲飛的感覺,十分美妙、靈動。
(二)苗族圖騰文化含義分類
苗族在多次遷徙中失去了他們的文字,取而代之用語言(口口相傳)和圖畫來描繪記錄和留傳他們的歷史和習俗。苗族服飾的圖騰、圖案就是記錄展現(xiàn)他們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生活的載體之一。通過對翻閱大量苗族歷史、風俗的文獻和資料,筆者認為苗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含義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類:
1.民族支系識別紋樣
苗族支系繁雜,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統(tǒng)計資料。苗族各個部落多分散于偏遠山區(qū),獨立性強,封閉性也較高,因此,苗族分布廣、人口多而散,整體凝聚力不夠。也許兩個寨子僅隔一個山頭就可能不屬于一個支系,寨子間很少往來,使其在語言上、服飾上就有比較大的文化差異;相同支系的族人也許會因為分處兩地,交流不密切,長此以往其服飾也會慢慢演變,最終導致明顯的差異。服飾上的紋飾就是分辨“我支”“他支”的識別符號。苗族人通過不同的服飾來辨別同胞和來自不同部落的親緣。
2.神話歷史記錄紋樣
由于戰(zhàn)爭等原因,苗族毀去了他們的文字,并把他們的歷史轉(zhuǎn)化成圖案記錄在衣服上。苗族服飾上重復排列的幾何花紋多為記錄歷史的符號,比如小菱形◇或小方塊□代表的是先人們原來居住的土地;外圈是菱形,里面是小十字代表的“星宿花”(圖2),記述的是苗族先人多在夜間行軍和遷徙,那時他們只能靠天上的星星來辨認東南西北。“駿馬飛渡”(圖3)是由橫向或交疊的小三角排列代表崇山峻嶺,中間以藍色為底代表河水,飾有起伏的曲線或圓圈代表萬馬奔騰,描述的是先人策馬奔騰經(jīng)過黃河、翻山越嶺的畫面。《苗族古歌》里說苗族先人自蚩尤戰(zhàn)敗后一直南下遷移,先后經(jīng)過黃河、長江和嘉陵江,這一點在苗族服裝的袖子或裙擺上能看到,叫做“三條母江”,三條較寬的橫向線條即是。寬線條之間都相隔些許距離,代表的是跨越江河后的平原地帶(圖4)。
這些在外人看來復雜鮮艷的圖紋,其實是苗族先民們沉重而艱辛的歷史寫照。它是苗族的歷史教科書,也是先民們時刻提醒著苗家族民即便腳步走的再遠,離開故居的時間再久,也不能忘記自己從何而來,勿忘初心,同時也是告訴大家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3.圖騰崇拜信仰紋樣
圖騰占苗族服飾圖案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比如魚骨紋、三角紋、菱形紋是對魚的崇拜;螺旋紋、龍紋是對龍(蛇)的崇拜;圓圈紋是對太陽的崇拜;齒形紋是對山的崇拜;水波紋、漩渦紋是對水的崇拜……蝴蝶是黔東南苗族服飾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圖案之一(圖5),因為黔東南苗族認為是蝴蝶媽媽生出了人類;水牛是苗族人民心目中的保護神;魚代表了人們對人丁興旺的美好愿望。
4.世俗生活情感紋樣
那些制作非常精美華麗的苗族服飾是他們的盛裝,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和出嫁之日姑娘們才會穿著,有些還會作為女兒的嫁衣一代一代傳下去。這些由苗女一針一線縫制出的盛裝,上面的繡花沒有一模一樣的,它傾注了苗族人民對生活、人生的感悟,和對未來的希望、對愛情的憧憬等母性情懷。這些來自日常生活的紋樣常常顯示出漢文化的滲透,如“鯉魚跳龍門”“麒麟送子”“喜上眉(梅)梢”等,具有各種吉祥如意的寓意。苗繡有很多花草紋樣,除了漢族傳入的牡丹、梅花等,更多的是當?shù)氐幕ú萑缋罨?、油菜花、馬蹄花、稻子花、油桐花……關于那些不知名的奇花異草,有個說法是當時有位姑娘在遷徙的時候,把在路上看到的各種花卉記錄在衣服上,所以苗繡的花卉如此獨具一格。
三、黔東南苗族刺繡圖騰圖案的藝術性
(一)黔東南苗族刺繡背景
苗族服飾有四大工藝分別為刺繡、蠟染、織錦和銀飾,其中以苗繡最負盛名。苗家姑娘以能歌善舞和精于刺繡者為美,依照傳統(tǒng)苗族姑娘在七、八歲時開始學習刺繡,到了十五、六歲便能得心應手地繡出各種花紋。據(jù)古籍記載古越人有“斷發(fā)紋身”的習俗,而關于苗族刺繡的來由有一說法是先人為了躲避蟲獸之害,于是仿照這些物種的花紋刺染在身上,這樣后來人們學會了紡織制作衣物,便將這些花紋縫制在衣服上。
根據(jù)技法,苗族刺繡可分為平繡、辮繡、破線繡、錫繡、打籽繡、堆繡等。苗繡不用繃子,而用漿糊把紙貼在繡布的背面,使布挺括不變形。有些繡法要先把圖紋在紙上剪出然后貼在布上,或先在布上描出輪廓,照其輪廓繡出花紋,有些也會直接在布上發(fā)揮創(chuàng)作。
(二)黔東南苗族刺繡的藝術性
1.黔東南苗族刺繡的色彩特征
黔東南苗族刺繡的顏色主要為紅色色系,其中有大紅、桃紅、水紅、玫紅等:其次為高純度的藍色、綠色作為點綴,間雜黃色和紫色。傳統(tǒng)的苗繡染色原料都來自于大自然,如蓼藍、紫草、五倍子等,染色所需的固色成分則是中草藥或自然礦物質(zhì)。這些天然的成分使得苗繡色彩飽滿明麗,但又不失自然的質(zhì)樸之感,而且植物、礦物染料能夠較持久地保留顏色,這也是很多清代留傳下來的老繡片看起來依然顏色豐富,并且有時間沉淀的古樸特質(zhì),十分耐人尋味。
對比色的應用,俗稱撞色,往往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西方繪畫的許多現(xiàn)代流派經(jīng)常運用大面積色塊的撞色手法,來表現(xiàn)強烈沖突、野性之感;中國北方的民俗畫、剪紙等,多用大紅大綠的對比色,給人以十分喜慶熱鬧的感覺和獨特的鄉(xiāng)土氣息。苗繡雖也運用對比色,但給人的感覺卻是自然和諧的。
黔東南苗族刺繡色彩的協(xié)調(diào)感與其所用的植物染料有關,和色彩的比例搭配也有很大的關系。紅色為主色調(diào),藍綠色的輔色調(diào)又中和了艷麗,小部分點綴的白色、黃色、粉色則提高整個畫面的明度,這樣的搭配比例使畫面風格明快而瑰麗。
2.黔東南苗族刺繡的造型審美
除了斑斕的色彩,苗繡的圖紋造型是最令人驚嘆的。前文已經(jīng)總結(jié)了苗族刺繡圖紋的種類,主要有歷史故事、圖騰傳說、外來文化和生活情感的展現(xiàn)等,但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手工繡片都有繡者不同的構(gòu)思和表達,沒有一塊手工繡片是一模一樣的。
多維化平面圖形,是將不同角度、維度的形態(tài)進行平面混合的圖形構(gòu)成方式。利用形態(tài)的巧合性將不同空間層次的事物混合到同一層次,形成有趣的畫面效果。黔東南苗族主要居住于雷山山脈的青山層巒之間,交通不甚便利。苗族姑娘們接觸的歷史文化來自于長輩的口耳相傳,她們的審美來自于山林水澗的大自然的熏陶,沒有我們城市人的思維定式,和固有的美丑之分,沒有學院派美術的理論和條條框框,她們的創(chuàng)作是天馬行空。不同于逼真如照片的湘繡、蘇繡,苗繡不寫實,或者相對來說苗繡不是以寫實為目的,它是繡者人生觀、宇宙觀的表達,并帶有一定的哲學意義。比如在蚌殼里孕育著小人,鳥身子長著蝴蝶的翅膀,側(cè)面的臉有兩個正面的眼睛等,她們可以毫無拘束地把三維、四維空間集合在二維的平面中。
四、結(jié)語
人們所看到的顏色鮮艷,圖案美麗復雜的苗族服飾,它們不僅僅只是視覺上具有美感的藝術品,其所蘊含的是這個民族幾千年來被迫遷徙的歷史,是他們一路披荊斬棘開辟荒山野嶺的堅強精神以及對生活、對未來的熱愛與憧憬。然而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沖刷,這些繡在服飾上古老的美麗圖紋,其深層含義已漸漸被人們遺忘,被簡化成僅僅浮于表面的帶有民族特色的符號。希望通過對苗族刺繡圖案歷史文化背景的挖掘和美學藝術的分析,能使人們對苗族服飾刺繡的圖騰等圖紋含義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劉佳,王群山.蝴蝶紋樣在苗族藝術中應用與轉(zhuǎn)變[J].設計,2017(12):104.
[2]周金娟.湘西苗族服飾刺繡紋樣形式語言研究[D].湖南:湖南工業(yè)大學,2011.
[3]許凡,趙晶,陽獻東.符號與象征——黔東南少數(shù)民族刺繡紋樣的精神意涵[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13(2):32-35.
[4]陳春.貴州苗繡圖騰圖案之傳承教育方案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4.
[5]高培.從圖形創(chuàng)意角度淺析湘西苗族刺繡[J].設計,2017(13):108-109.
作者簡介:金鈺(1992-),女,漢族,湖北宜昌,碩士研究生,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紡織品可持續(xù)發(fā)展和中國傳統(tǒng)服飾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