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熳 溫麗媛
【摘要】舞蹈《國家的孩子》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三年困難時期”蒙古族牧民受國家囑托撫養(yǎng)3000名上海孤兒的故事。本文主要通過對舞蹈作品心理式結構、隊形調度、動作語言形式要素的分析來探討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探索孤兒與草原牧民從相見到相認、相處到相別過程中情緒與情感的表達。
【關鍵詞】隊形調度;動作語言;情緒情感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一、述舞蹈作品之內容
舞蹈《國家的孩子》是一部敘事性的群舞作品,以一個長大后的孤兒通過話外音回憶這一歷史事件的經過為主線,作品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向我們講述了他和“國家的孩子”兒時與牧民從初到草原陌生恐慌的相見,到慢慢被草原牧民用愛感化的相認,再到融入草原愉快生活的相處,最后到難舍難分念念不忘的相別。長大后的孤兒時而作為旁觀者回憶兒時與草原母親、牧民生活的場景,時而與兒時的記憶共同起舞,采用倒敘的手法,將我們重新帶回到那段愛意濃濃的歷史歲月中。
舞蹈的不同段落刻畫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特點,在相見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初到草原的陌生恐慌與草原牧民的熱情接納形成鮮明的對比,隨后由一位草原母親手捧糧食給予一個孤兒的畫面展開相認的片段,這群孤獨倔強的孩子們被草原牧民細心的呵護慢慢感化著,心理上的防線漸漸消除,兩大群體間的僵局被打破,孩子們開始融入草原生活。整部作品悲喜交加、情感豐富的故事性背后,是觀者與編導在思想上、情感上的碰撞及共鳴。
二、析舞蹈作品之形式
舞蹈的形式因其舞蹈藝術特性、觀眾審美要求所決定,歷來受舞蹈家們的重視。舞蹈作品的形式是內容的物質外化形態(tài),分為內在形式和外在外在形式。內在形式包括作品的結構方式、事件的發(fā)展方式;外在形式即舞蹈的表現手段——舞蹈語言。筆者分別對該作品內在形式的心理式結構和外在形式的隊形調度和動作語言進行了解析。
(一)內在形式
該部作品運用心理式的結構方式,以作品中一位長大后孤兒的心理活動作為安排人物的行動,展開情節(jié)、事件的貫穿線,以更充分、更深入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舞蹈以這位長大后孤兒的話外音為開端,隨后他與一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勒勒車”一同出現在舞臺中央,話外音消失,這位孤兒乘坐上“勒勒車”,帶觀者一同開啟對那段草原生活的回憶……
1.相見
“勒勒車”緩緩的轉動展開相見片段。這位長大后的孤兒安然地坐在“勒勒車”上,遙望遠方,從五點方向經順時針繞舞臺一周,靜靜地回想那群恐慌陌生的孤兒與熱情奔放的牧民在草原上初見的情形。孤兒們僵化機械的動作語言以及與牧民“一逃一追”的隊形調度,使得他們的心理活動得到了細致而深刻的描繪。孤兒與牧民間之間持續(xù)僵化的狀態(tài)充分展現了這位孤兒剛來到草原時抵觸、恐慌的心理,同時為接下來充滿愛意、融入草原生活的片段做了充足的情感鋪墊,給觀者較大的情感變化體驗。
2.相認
伴隨著悠揚的馬頭琴聲響起,長大后的孤兒坐在“蒙古包”外面,回想那個靜謐的夜晚,展開了溫馨的相認片段。年少的孤兒手捧草原母親送給他的口糧,孤身一人坐在草原上,細心的草原母親發(fā)現了他,并給予他撫慰,不同程度“抱”的動作感化著年少的孤兒,刻畫了孤兒心中這位淳樸、善良、無微不至的草原母親形象。在回憶到母親將年少時的孤兒抱在懷里時,長大后的孤兒情不自禁地將回憶中的母子共同抱在自己懷里,這既是長大后的孤兒對草原母親的懷念,又是對草原母親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
3.相處
“勒勒車”再次轉動到舞臺前區(qū),年少的孤兒好奇地乘坐上“勒勒車”,在草原母親和長大后孤兒的護送下開啟愉快的草原生活。
長大后的孤兒站在草原上回想生氣勃勃的草原生活、辛勤勞作的牧民和快樂嬉戲的孩童,此時的他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一同與孩子們跳起瀟灑歡脫的蒙古族舞蹈,在牧民與孩子互動過程中,他也跟著旋律一同舞動。這是草原生活的寫照,展現了長大后的孤兒對草原生活的熱愛與留戀。
4.相別
“18歲那年一封尋親信,額吉又把我從草原送回了上?!边@一話外音,打破了原本祥和安逸的草原生活。
隨著舞臺上人墻的相隔,將觀者從回憶拉回到現實中來。長大后的孤兒重新回到“蒙古包”前,以他主觀的心理活動的發(fā)展和變化作為這一片段結構的依據,將想象中辛勤勞作的母親與現實中苦苦尋找母親的自己放在一個空間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舞臺的時空界限,把想象和現實有機地交織在一起。長大后的孤兒再次跪在地上捧起一捧故土時,想象著母親像兒時一樣從身后抱住他,舞蹈在這樣溫馨的畫面上結尾,喚起觀者對美好結局的憧憬及與編導在情感上的共鳴。
(二)外在形式
該部作品采用豐富的隊形調度和典型的蒙古族動作元素作為其外在形式,筆者根據不同的舞蹈片段做了相應的分析。
1.相見
相見中的隊形調度較為豐富,共有五個隊形呈現;其一,牧民方陣在舞臺中心密集成堆定點,背向一點,臉向五點,身體的重心向五點傾斜,迫不及待地等著孩子們的到來;其二,孩子們方陣出現在舞臺后區(qū)密集成堆定點,面向一點,所有孩子的身體重心向堆的中心靠攏,突出他們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慌和害怕;隨即牧民們的隊形在舞臺前區(qū)向二、八點方向環(huán)形打開,將孩子們包裹在內,身體動勢朝向環(huán)形里的孩子們,突出牧民們想要呵護、關愛這群孩子。隨后又反復出現兩次“一逃一追”的調度,步步加深了孩子們內心的恐慌與牧民們迫切保護他們的心理,同時也逐漸遞進牽動觀者緊張的心緒。這一調度方式將不同群體的心理活動刻畫得淋漓盡致,是這一舞段隊形調度上的亮點。
2.相認
選取母親和孤兒共舞的段落做舞蹈動作分析。母親較為典型的是三個“抱”孤兒的動作:第一個“抱”在背后輕輕的抱;第二個“抱”將其抱在手臂上,前兩個“抱”在一度空間完成,縮短了母親與兒子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拉近了觀者與演員的距離,更有親切感;第三個“抱”將他懷抱,同一個動作的不同程度的處理,向我們展現了草原母親慢慢感化孤兒、消除孤兒心理防線的過程。在接受母親的愛之后,兒子由剛開始的被動轉換為主動,主動與母親嬉戲,跟母親學做提壓腕動作,緊接著從母親身后將她懷抱在自己的懷里。這里的“抱”與母親的“抱”前后呼應,交代相認成功。這一選段,草原母親用一次次的“抱”向觀者展現了她質樸、純真的愛,兒子最后的“抱”也預示著他將與草原牧民在這里開啟新的生活。
3.相處
相處的群舞片段是整個舞蹈的一段高潮,采用了兩大隊形調度和蒙古族典型的動作元素,伴隨著歡快的節(jié)奏,將牧民的日常勞作,孩子們快樂的草原生活以及牧民對孩子們的悉心照料刻畫得惟妙惟肖,將觀者帶入到歡脫、自由的草原生活。
隊形調度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孩子們堆成圓坐在舞臺中央嬉戲、逗趣,牧民們環(huán)形包圍將他們包裹在內,與相見段落中的“蒙古包”隊形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二是孩子們先以“滿天星”的隊形在舞臺定點,牧民們隨即找到自己的孩子與之對應,兩兩對跳。
4.相別
相別選取舞蹈結尾段落,采用時空交錯的形式,想象中的母親還在拔草、打奶、磨茶等辛勤勞作,長大后想要再次找回母親擁抱母親,尋找過程中,隊形調度每每與母親錯開,始終沒有交點,重復運用“擁抱未果”的動作,母親已然不在。孤兒跪在地上,捧起一捧故土放在心頭,想象著母親能再一次把他擁抱在懷里,與相認中的“抱”再次呼應,再次喚起觀者對之前情節(jié)的回味。
三、賞舞蹈作品內容與形式
舞蹈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是辯證統(tǒng)一的,舞蹈《國家的孩子》以歷史事件作為創(chuàng)作的背景,講述母親與孩子、牧民們與孤兒們兩大主線相見——相認——相處——相別的故事內容,編導以倒敘的手法,采用豐富的隊形調度和典型的蒙古族動作元素將故事內容組織起來,將觀者再次帶回到那段廣為流傳的歷史佳話中。
作品相認、相別情節(jié)重點突出母親與孩子的互動,相認時的母親以一捧糧食作為“橋梁”,試圖親近孩子。在夜深人靜時給予孩子撫慰,采用三個不同程度“抱”的動作一步步將孩子消除孩子心理的防線并將他感化。相別時一次次不舍的告別、目送,孩子想象時辛勤勞作、不辭辛苦的背影,塑造出一位細心、質樸、偉大的草原母親形象。
作品使這段歷史得以再現,既是對草原額吉偉大母愛情感的歌頌,又是對草原牧民博大民族友愛情懷的贊揚——大愛無疆!
四、結語
內容和形式的關系不是并列的,在兩者之間,內容起著主導、決定的作用,而形式又反作用于內容。舞蹈《國家的孩子》運用心理式結構的內在形式以及豐富的隊形調度、蒙古族元素的舞蹈動作的外在形式,使形式與內容辯證統(tǒng)一起來,使民族團結的國家大愛與母子情深的人間大愛得以完美呈現。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修訂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
[2]龐祝軍.探析舞蹈作品《南京—亮》的內容與形式[J].黃河之聲,2018.
[3]陳暉.解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之謎[J].大眾文藝,2015.
作者簡介:徐熳,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舞蹈史論,及非遺舞蹈研究;溫麗媛,女,碩士研究生,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非遺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