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伴隨新課程的改革,新版教材“部編本”的運用也順應教時代的發(fā)展,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對如何用好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進行深入探究,先是講述編著的原則,然后講解使用該教材的前提,最終闡述使用此教材的要點,旨在通過語文課程高效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關(guān)鍵詞:“部編本”,小學語文教科書,“教”與“用”
部編本語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自投入使用以來,它先進的編寫理念,先學認字再學拼音,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系,增加優(yōu)秀古詩文的篇目等,教材選文貼近學生生活,力圖體現(xiàn)時代性等特征。部編本教材雖然使用時間不長,但是獲得人們較高關(guān)注,對其運用效果也很期待?;诖?,需要教師深入探究教材,并能充分利用,可以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順利開展教學,指導學生高效學習。
一、 如何編著“部編本”語文教科書
小學語文教材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要堅持遵守三個“代表”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全面貫徹中國共產(chǎn)黨教育方針,以國家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基礎(chǔ),遵循小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深入貫徹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吸收以往語文教學經(jīng)驗,勇于創(chuàng)新,盡量超出當前同期教材水平,為教師提供優(yōu)良教科書。
二、 如何教好“部編本”語文教科書
陳先云在培訓中介紹“部編本”語文教材很好教,但是以幾個意識為前提:
第一,主體意識,也就是說將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而學生如何當主人,就需要教師的科學組織與點撥,可以說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是分不開的,教師謹記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自主探究。此也充分表達了兩者的辯證關(guān)系。教師要想教好部編本語文教科書,就要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與求知欲,并學會自主表達與閱讀,教學松弛有度。
第二,讀書意識,只有閱讀,才能體會語文魅力,新教材更是要求學生大量閱讀,以此體會文本中想要表達的情感。部編版教材中課文的篇數(shù)較以前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是學生的閱讀量卻增多了。那么如何增多呢?一方面對學生課外閱讀量提升了,其中快樂讀書吧欄目中有很多種類的閱讀,如親子、自主、全民閱讀等,無論形式如何,但是始終貫穿“閱讀”主線,以小學生做起,實現(xiàn)全民閱讀。另一方面,教科書中語文文章篇幅加長,到中高年級,某些課文字數(shù)高達三千字以上,所以小學階段整體閱讀量提高。另外,要想讓學生提升閱讀量,教師也要讀書,將其當作工作的“新常態(tài)”。
第三,目標意識,教學過程建立在一定目標基礎(chǔ)上,新版本教材的目標意識更加強大,如:中心目標更加明確,即語文要素明顯,從學生學習方法、能力與習慣開展活動,并將每一個階段中的教學目標細化并落實在課堂中。例如一年級的教學目標包括:閱讀、詞句、文本與標點符號等。針對此,部編版教材使用“雙線組織結(jié)構(gòu)”單元結(jié)構(gòu),即以“人文”為暗線、語文要素是明線,加上練習指導與課后作業(yè),進而完成教學目標。
第四,文體意識,目前很多學校教學的時候,重策略輕文體,無論是什么文體,都以一種方法開展教學,此也是語文課堂中教學效率一直低的原因。例如《普羅米修斯》文本的教學,教師將神話體裁當作普通的記敘文開展教學,讓學生“天真”的以為人間的火是偷來的。因此新教材的使用,教師要樹立文體意識,即不同的文體文本使用對應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解讀。部編本教材中文學作品的編排與之前教材都不同,更多單元中都有文學體裁。教師也要時刻關(guān)注語文,提升語文修養(yǎng),并帶領(lǐng)學生閱讀大量的文體作品,如神話、童話、詩歌、散文等。
三、 如何用好“部編本”語文教科書
針對新教材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對教師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第一,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即樹立學習意識,將讀書當作主要學習內(nèi)容,讀書是提升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通行證,教師懂得科學讀書后,就需要研究新課程標準內(nèi)容,此也是編寫教材的依據(jù),也就是說,只有深入了解新課程標準,才是真正讀懂語文教科書。之后,就要結(jié)合教師用書,研究教材,先要熟讀教材,做到每節(jié)課內(nèi)容都能了然于胸。然后再潛入課文內(nèi)容中,挖掘文本深意,探究作者寫作用意,對教科書的熟悉要達到單元導讀,小到文中插圖都有所了解,掌握其中表達的內(nèi)涵。最后,教師將教科書中表達的情感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構(gòu)建高效課堂。結(jié)合對教科書的學習與掌握,不斷提升其教學能力,進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fā)揮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二,教師要不斷研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新教材版本的使用需要教師針對教科書中的問題進行研究,進而明確如何做更加有效。對于此方面內(nèi)容,需要教師從下面幾點研究:①為什么教授識字的同時還教授拼音,拼音的教學有何作用?②為什么在語文課堂中教授學生的時候遵循“多認少寫”原則?③如何教好一篇文章?怎么樣才能做到“一課一得”?④教科書中的插圖有何作用?怎么使用?⑤如何實現(xiàn)學生語言與思維共同發(fā)展。等等,需要教師靜下心來,找出課堂中真實存在的問題,并認真研究,進而解決教學困境。
第三,轉(zhuǎn)變教學評價,評價就是牽動學生進步的“牛鼻子”,只有科學的評價,才能讓教學過程更順利。不管是使用部編本教材,還是傳統(tǒng)教材版本,使用的過程中都要在教學評價上有一定改革,否則就會功虧一簣。如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的評價,從以前的紙式測驗評價方法到現(xiàn)在口筆結(jié)合的形式,不但考查學生漢字注音與拼音書寫,還考察口語表達情況,對學生的認字、拼音、詞語、文本理解等方面的評價,也從以往的考試評價,變?yōu)樵谌粘=虒W中完成,評價面更廣,針對每一名學生都建立“學習成長記錄”,不再是統(tǒng)一的評價記錄,更加細致,引導家長也參與到對學生的指導與評價中,家園共育,充分發(fā)揮新型教學評價的效果。
教材作為教學的重要工具,現(xiàn)在的我們作為新課改下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認真研讀“部編本”教材,深挖其教材特色,了解各部分有機組合的意義,同時對于小學語文新教材的“用”與“教”,都要遵循一定原則,在明確目標下要緊跟學生為本的教育發(fā)展理念,抓住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努力用好教材,從而建設(shè)有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曹金玲.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練習系統(tǒng)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2]張宇琪.部編本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材分析:以二年級上冊為例[J].文教資料,2019(15):68-69+21.
[3]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及實施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
作者簡介:
翁寶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官潯中心溪坂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