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問題學生”的幾大類型,從教育和轉(zhuǎn)化為重點進行探討,用教師的愛心、誠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其目的在于提高“問題學生”的教育和轉(zhuǎn)化,培養(yǎng)“問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推動“問題學生”日后身心健康的長期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問題學生,教育,關(guān)愛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敝袑W的學生已達到性格改變的年齡,學生的不良習慣的出現(xiàn),是不可避免的。作為中學教師,我們必須采取一系列保護戰(zhàn)略,將問題的學生轉(zhuǎn)變?yōu)闊o問題,發(fā)展最佳學習習慣,促進同學們的進步。因此,中學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基礎(chǔ)上解決現(xiàn)有問題,同時考慮到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一、 問題學生的常見類型
(一)厭學型
到了初中一些孩子思想變得比較活躍,厭學問題在中學生中是比較常見的,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即不愛聽講,也不愛寫作業(yè),對考試成績更是無所謂,這些學生的品德方面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就是很討厭學習,一說學習立刻就開始各種理由:頭疼、肚子疼……,但是只要一說打游戲立刻就有了精神。
(二)品德型
此類學生在品德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比如經(jīng)常打架斗毆、尋釁滋事、辱罵,破壞公私財物,欺負同學,說謊,偷東西等。
(三)心理障礙型
正如人們所說的,兒童有心理問題。例如,缺乏自信、恐懼、謙卑、攻擊性等行為,不能集中注意力、不信任、溝通能力差等。有紀律問題的多為性格比較外向的學生,內(nèi)向的學生一般不會違反紀律。
(四)紀律型
此類孩子的主要問題是不遵守學校紀律,經(jīng)常逃課,經(jīng)常打架,喜歡去網(wǎng)吧,容易與老師和同學發(fā)生正面沖突,對集體影響非常不好,影響較大。
(五)“好學生”型
在學校里大家都認為的好學生,在所有方面,學生的問題是隱藏性的,一般來說具有雙重性,包括“自尊和抗拒”的雙重人格。
二、 問題學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問題學生的問題形成,一般和其錯誤家庭教育方式,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很多學生家長外出工作,孩子一般都是隔代帶孩子,老人對于孩子過于溺愛或經(jīng)常嘮叨,使得孩子根本不聽家長的話。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大部分是溺愛大于管教,放縱遠于束縛,慢慢對孩子教育束手無策,最后家長一聲嘆息。有的學生為了討得家長喜愛,在家里非常乖,到了學校就問題不斷。
三、 “問題學生”的引導轉(zhuǎn)化
(一)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叛逆期。就如我們自己上中學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叛逆。這個初中教育周期,是教師最常見、最嚴肅的時期。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礎(chǔ)情況,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改正各自不同的缺點,使學生們成長,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價值觀、幫助學生克服對學習的厭惡和克服游戲的影響。教師平日工作時,可以更多地關(guān)注這些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生再小也有自己的思維想法,家里一個小小變化,都會影響學生的心情、影響學習、影響脾氣。幫助問題學生,使他們更多地了解社會生活,和自己的未來愿景。問題學生必須要及時改變,錯誤的價值觀一定要及時糾正,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和積極的思想。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
(二)認識特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初中是一輩子打基礎(chǔ)的最佳時期,這是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這個時候你養(yǎng)成的習慣,無論是善是惡,它都會與你共度余生。你未來的工作,包括你將來的生活,未來你接觸的人和事,包括將來的收入和地位等,都與你的中學時期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這個時期的學生,生理上剛剛開始發(fā)育,初中生對異性感興趣,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早戀的現(xiàn)象。其實學生早戀并不可怕,分手才是最可怕,特別影響學習,初中生的心里還沒有完全成熟,令人不安地學習反諷愛情,讓學生抑郁,出現(xiàn)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不想飲食,影響健康。青年時期的高中生的思想還很膚淺,很多事情無法判斷他們是對是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戀,不僅成功率很低,會導致負面后果,而且還會影響今后的生活。
(三)以“賞識的眼光”去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
賞識讓教育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人情味,學會賞識,可以讓師生之間成為朋友,學會了賞識,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質(zhì)。由此可見,在轉(zhuǎn)化“問題學生”工作中,賞識的運用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賞識教育是注重激勵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家長和教師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并以贊美鼓勵的方式講出來,幫助“問題學生”建立自信。教師平時對待“問題學生”少瞪一次眼,少一點冷謨,少一些排斥,多給學生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由衷的擁抱都能讓那些備受冷落的“問題學生”得到心靈的安慰。為此,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待“問題學生”,留心觀察、評價、分析每個“問題學生”,洞悉他們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只要教育方法得當,“問題學生”的問題都可以迎刃可解。
(四)根據(jù)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轉(zhuǎn)化“問題學生”
“問題學生”產(chǎn)生原因有很多,家庭問題或者是個人思想問題或者是同學老師相處時的問題,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產(chǎn)生的問題的原因,一個一個進行分析并教育指導。我國以前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問題,是因為教育沒有從根本出發(fā),老師們總是將知識灌輸給孩子們,不管他們會不會,只要記住就行,其中的含義根本沒有理解,甚至有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死記硬背,有些教師會讓學生把一道數(shù)學題一模一樣背下來。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怎么會不厭學呢?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就要從根本出發(fā),只是一味地背書,是天才也是無濟于事。只有讓學生把學習的知識理解,然后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可以讓學習效率更好。
(五)只有真心去對待學生,才能感化“問題學生”使其轉(zhuǎn)變
老師如果只有認真,還不能夠完完全全使學生信服,還要用心,用真去打動,用心去感受,才能足夠了解學生,才能使學生不輕易出現(xiàn)問題。正確理解教師工作的意義,才可以將教育工作落實到生活、落實到校園。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轉(zhuǎn)變也是非常關(guān)鍵,可相互影響,讓更多的人接納問題學生,與他們做朋友,可以加快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我曾帶過的一屆學生中,也有一些調(diào)皮和學習不好的學生。我沒有把學習的好壞刻意地去區(qū)分,并沒有因為學習差而拋棄他們,我也沒有因為以前他們受到的處罰而拋棄他們,而是和他們交往。就像其他學生一樣,給了他們足夠的愛,讓他們經(jīng)常與同學們交談,走進本應屬于自己的生活圈。經(jīng)常鼓勵“問題學生”參加校園內(nèi)的文藝活動,競賽等,豐富課外生活,感受校園的美好。并提醒學生以實踐為主,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例如:小交通員、植樹等,因為成績的好壞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品質(zhì),通過勞動感受生活、幫助指揮交通,可以讓學生深刻的理解交通法規(guī)存在的意義,在以后生活中做一個文明的行人,參加植樹節(jié)活動可以讓學生,關(guān)心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人都應該懂得了解并去執(zhí)行的。雖然有些勞動只是簡單的,就像擦玻璃、掃地,從這些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主動性、團隊意識、讓他們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員,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對社會的意義。通過老師用真心去引導學生,用愛心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感受生活,才會使學生心理上不容易出現(xiàn)問題,從而改變問題學生。平時也會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主動說出自己之前含有的問題,從問題根源上找原因,再把問題逐個擊破。
(六)把負激勵和正激勵相結(jié)合,并應用到教學中去
正激勵方法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積極激勵,負激勵方法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消極刺激。消極激勵與積極激勵,對成長中的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把積極的和消極的激勵方法結(jié)合起來,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教師可以用鼓勵的語言來表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學生有一種愉悅感、存在感。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去鼓勵和理解學生,使學生能夠保持貫徹,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在消極動機中,教師必須告知學生自己的錯誤,幫助學生制定糾正計劃,讓學生找到發(fā)展的方向。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發(fā)展計劃,使學生完成目標。
四、 結(jié)語
簡而言之,關(guān)愛是可以改變“問題學生”的重要方式。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支柱,重點通過對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認知,早點開始融入社會生活,才能造就偉大的人才。公平對待所有學生,希望每一個孩子將來都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貢獻,共同建設(shè)我們美好的家園。
參考文獻:
[1]邱金葉.關(guān)愛,給問題學生“一米陽光”[J].當代家庭教育,2019(13):129.
[2]何鐵華.關(guān)注個體差異呵護心靈成長:由一個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引發(fā)的思考[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2012:2.
[3]王純友.催開校園百花里不曾綻放的花朵:實施賞識教育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策略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9:2.
[4]羅禮建.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191-192.
作者簡介:賀建平,甘肅省天水市,天水市羅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