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書東
閱讀原本就處于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靈魂位置,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的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學生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的培養(yǎng)。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與深化,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也日益凸顯。這就要求中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設計、實施過程中,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及教學手段,構建高效的課堂,從而更好地教授學生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北京市十一學校開展的語文走班選課嘗試為學生構建選擇性的課程體系。在“語文課程探秘”項目中,通過專題性學習、經典文本編組課程、整本書閱讀、研究性閱讀等項目的巧妙設計和實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高效學習,切實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吨袑W閱讀高效教學》一書正是十一學校高中語文教師雷其坤基于近二十年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經驗,對十一學校在教育教學變革時期經過努力探索而得出的經驗和做法的梳理,值得廣大語文教師關注和借鑒。
從行文思路可見,作者以放眼未來的態(tài)度關注當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全書的第一輯便由學生未來所要具備的閱讀素養(yǎng)展開,探討閱讀的意義、文本的選擇、提高閱讀成效和發(fā)展閱讀能力的方法。繼而作者由大處著眼,于細處著手,在第二輯中詳細描述了十一學校閱讀課程實驗——相關文本編組誦讀的優(yōu)勢、構建思路及實施過程,并且充分展示了編組誦讀的成效:學生普遍保持學習興趣,學生審美鑒賞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有了文化底蘊,學生學習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有所改變,等等。第三輯中,作者細致闡述了文本解讀的策略,包括可用的有效手段、特殊語句的揣摩、抓住關鍵解讀和展開質疑批判的著力點等。第四輯中,作者通過融會貫通地解讀文本、巧妙結合閱讀寫作、線下與線上學習的融合、與其他學科銜接等觀念和技巧,將語文課堂的探索由閱讀延展至寫作,將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由語文學科拓展到更廣泛的范圍。最后,作者回歸語文課堂,幫助讀者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之道,包括如何從文言文中汲取智慧——在多元思維之中學會多角度、多層次看問題,在貫通古今之中學會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在連類而及之中學會以聯(lián)系的眼光看問題,在學以致用的寫作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補充完善之中借課堂生成發(fā)展邏輯思維;如何高效研讀長文本——在解讀原文之中求“準”,在引導對話之中求“活”,在鉤玄提要之中求“精”,在讀寫結合之中求“巧”。
綜觀全書,可以看到作者在教學法上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也能看到作者在教學內容的選取與整合上的別具匠心,同時看到作者在讀寫結合方面所做出的有益嘗試。相信這本《中學閱讀高效教學》能夠幫助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找到既能系統(tǒng)落實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又能發(fā)展學生感知語言、鑒賞作品、審辨思考、藝術表達等綜合素養(yǎng)的高效閱讀教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