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
繼9月9日習總書記出席第35個教師節(jié)慶祝表彰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以來,剛擠時盡力完成了2019年度教師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絡(luò)培訓,又迎來了本次師德師風培訓活動??梢哉f今年后半年,常??M繞在腦際的一個關(guān)鍵詞就是“師德師風”了。正是因為“師德師風”問題這樣長期緊鑼密鼓地在心際震響,也不經(jīng)撥動了我作為一名教師在此方面的心弦,引發(fā)了我一系列深入深刻的思考……尤其是這次專門的師德師風集中學習培訓期間,我更是認識良多、心得良多。
一、師德師風確實需要培養(yǎng)
往大了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國家的未來在于青年在于少年,從根本上說更在于教師。
往小了說,教師也是社會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弱勢群體,其一言一思必循于社會主流,其一餐一縷必附于經(jīng)濟大潮,其一行一止必屈于生活大勢。所以,安貧樂道的教師傳統(tǒng)美德,在現(xiàn)行社會生活的權(quán)勢、金錢、膂力等的強勢壓力下,已經(jīng)相形見絀甚至于筋骨寸斷(當然,在知識分子包括教師隊伍中,也并不缺乏安貧樂道、初心淡定的鋼筋鐵骨者存在,他們——是“文化強國”的脊梁?。?/p>
再往實了說,這些年在教育改革、教育創(chuàng)新的大潮中歧生寄生的許多教育亂人、亂象,也從內(nèi)部腐蝕蠶食著我們的教育凈土,不可避免地讓師德師風清泉泛起了許些不和諧的穢波濁漪……
所以,師德師風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需要反正,需要建設(shè)。
二、師德師風觀之核心應該在于熱愛教育事業(yè)
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行為層面凝練提出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為公民,“愛國”是第一位的。教師的愛國,落實于具體個人行為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教師的工作是神圣的,平時的教書育人是需要付出情感、時間、精力的。這種付出是簡單重復中而又繁瑣沉重且漫長的,是非有恬淡心、大毅力、使命感不可的。恬淡才不旁騖,毅力才可堅守,使命才有動力!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殫精竭慮地培養(yǎng)棟梁之才的使命感才是根植于愛國厚土深情的出發(fā)點和源動力。這種情感就這么樸素,就這么直接而又實在,是一種徹徹底底的赤子的純粹。
師德是教師職業(yè)思想的靈魂,因愛國而熱愛教育事業(yè),就是一個純粹的教師,這也是師德師風的首要和核心。
三、新師德師風的人格魅力應該立足在“五愛”
身正為師,德高為范,說得正是教師以身示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每個學生的成長即人格的形成。這一點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尤顯重要,應該立足在“五愛”,即“愛單位、愛同伴、愛學生、愛工作、愛興趣”。
學校就是教師的集體,把學校的榮譽、利益、形象維護好,把學校方方面面的事情當成自己家的事,保持足夠的熱情、關(guān)注和當仁不讓地去做,自己便是學校的主人翁,以之教學生擔當。
教師的同伴就是自己的同事,與同事互助互敬互讓地和睦共處,體現(xiàn)的就是同伴般的和諧關(guān)愛,以之教學生相處。
學生是教師工作的對象,待學生的事就像待自己孩子的事,親其師而信其道,引導學生愛學樂學自然是水到渠成。
愛工作,自然是要敬業(yè),要認真做事。但凡從業(yè)做事,不論這職業(yè)是否為自己所喜,一旦投身入行就須認真對待、扎實做事,“在其位而謀其政”,以之教學生認真做事。
愛興趣,就是要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一專多能,在多姿多樣的興趣活動動中調(diào)節(jié)壓力、結(jié)友識人、培養(yǎng)樂觀、提升活力、增長技能、擴展交際、拓寬眼界……,以之教學生追求生活的趣味、燃起生活的激情并熱愛生活。此所謂“精神有追求,是苦也作甜”,明代鴻儒宋濂“以心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不正是這樣的生活感悟么!
這“五愛”就是要著眼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過程去修心、養(yǎng)性、培德,實際上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更應該是我們師德師風之“潤雨”,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所在。
四、師德師風的基本要求應該是做好本職工作
教師的本職是教書育人。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應該是教師的分內(nèi),也是師德師風的基本要求,否則我們何以為教師?
既然選擇了從事教師這一份職業(yè),就要無怨無悔、心無旁騖、盡職盡責地完成好每一項教學任務(wù)才對得起教師的榮譽和良心,教書以傳知授業(yè),育人以引塑人格,這才不違背習主席再三提醒我們教育人的“為誰育人,怎么樣育人,育什么樣的人”的根本和初心。只要我們時刻帶著習主席給教育提出的這三個思考去對待我們教書育人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jié),那么我想我們教書育人的每一項工作就會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不同往日的的迷茫的全新境界,而變成豁然開朗而多彩的康莊大道,可以任由我們每一個教師去馳騁自己的知識與智慧、想象與靈感、經(jīng)驗與體悟……,把我們所熱愛的學生引導塑造成自己乃至國家和人民所期望的人格個體么?我想這亦是我們所渴求的自身價值的體現(xiàn)。
五、師德師風的更高境界應該是體現(xiàn)在不歇進取
在前不久剛完成的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絡(luò)培訓中,我有幸選修了《繼承大師風范,鑄造高尚師魂》一課,其中專家傳達的理念也使我頗受啟發(fā)?;叵胛覈F(xiàn)代像蔡元培、馬寅初、陶行知等教育大家,他們無不是僅滿足于作好自己本職的教授、導師等工作,也不僅僅是滿足于教出了幾個高材生、成功人而已,他們還著眼于古今中外、中西融合的更廣大領(lǐng)域而治學研究,這就使得他們對我國的貢獻不僅局限在自己的育人成果、研究成果及當世成果上,甚至于對更多領(lǐng)域或后世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我說這些,不是要我們每個教師都要像他們一樣才算師德高尚,我只是想說明一點,就是不歇進取的精神也應該是新時期師德師風不斷升華的一個方向,否則我們的教育大師也將后不見來者。
習總書記面向我們新時代教育人熱切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這正是對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shè)指明了大方向和提出了高標準。愿我們的新師德師風建設(shè)在習主席的英明指引下、在黨中央的教育培養(yǎng)下重鑄師魂,再留清氣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