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教育改革不斷向縱深方向推進,并取得了可喜成績。課堂改革是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重要途徑。我校審時度勢,抓住改革的機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為更好促進學校內涵式發(fā)展,自2019 年3 月開始,我校組織人力策劃建立以構建高效課堂為目標的改革計劃,經(jīng)過反復研究,確立以“一導三學”為教學策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從而推動我校的課程改革進程,提高教學質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要有長遠眼光和規(guī)劃,每走一步都要謹慎、正確,防止出現(xiàn)較大偏差。另外,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更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學校決定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一年多以來,我校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總結說明如下:
學校召開課堂改革啟動大會,進行宣講和動員,闡明兩個重要概念。
一是高效課堂的概念。高效課堂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有抓住高效課堂的本質,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效的課堂。高效課堂的本質就是,采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我們提倡基于不同學科的根本特征、不同教學對象、教師個人專業(yè)發(fā)展情況去探索恰當?shù)恼n堂教學。既有硬性規(guī)定,也有彈性自主;既有規(guī)范操作要求,又有自由發(fā)揮空間。這樣,使教師容易接受,轉變較為容易,從而在思想認識上減少了課堂改革的阻力。
二是明確“一導三學”的內涵。什么是“導”? 導,即教師對學生的主導、引導、啟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使學生想學、能學、會學、愿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獲取終身學習的興趣與能力?!皩А钡哪芰?,是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的新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經(jīng)驗,還要有理論,更要有積極的實踐能力;教師要善于分析、熱心研究學生,以學生的“學”為根本出發(fā)點,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角度進行“導學”,即為學而“導”,以學定“導”。導學式教學法、導學案的使用,只是“導”的一項具體的方法。我校以導學案的編制與使用為突破口,增強教師“導”的意識,鼓勵教師創(chuàng)造并采用多種“導”的方法。
什么是“三學”? 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學習方式,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是在教師導學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指導,以導學案為媒介,設計恰當?shù)膯栴}作為任務驅動,學生借助工具書或互聯(lián)網(wǎng)獨立完成一部分問題,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學習的主動權。合作學習,是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前提下,針對不能充分解決的或是解決難度大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適當指導,學生之間互助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合作性,分享學習成果的成就感。團隊合作學習是解決疑難問題的重要途徑,并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分享信息、團結合作。探究學習,是高層次的學習,學生可以在教師提示的探究性問題的引導下,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感興趣或疑惑的問題深入探究,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對問題探究,以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問題的答案。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精編的導學案和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將“三學”有機融合,使學生以學習者、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的身份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全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學校以學科組為單位,狠抓集體備課和課堂教學,要求在集體備課中,把研讀課程標準當成首要任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各科最終完成的教學目標。在研究課標的同時,必須研究學情,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導學案,為了檢驗效果,先由組內一名教師做示范,通過集體評課、議課,完善教學設計,然后,讓組內教師學習、參照。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校要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教學。將學生基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善于學習,品德優(yōu)秀,要求他們當堂完成課時學習任務。第二層次的學生,要求他們較好地掌握知識和能力,教師重點關注他們能力的提高。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關注他們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興趣的提高。這樣的要求是現(xiàn)實的,也是可行的。
在教師進行引導時,要求教師不被課件牽著走,不必都使用“課件”,不作秀。一般不要求教師進行排練,要原汁原味的常態(tài)課,像“家常菜”一樣樸素、可口。在評課時,各位教師要知無不言,多提不同意見,不能“頌課”,評課時要互動,及時研討。
模式化課堂是按習慣授課,極大地束縛了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力。模式化的課堂使多數(shù)學生從淺度學習達到中度學習后,便難以突破自身的瓶頸,難以走向深度學習。這也可以解釋為優(yōu)秀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因素。我們不贊成一味地追求僵化的、機械的、線性的甚至反人性的操控課堂教學過程的方法,單純強調可控目標,以簡單的管理代替教育規(guī)律的空洞說教,真正的課堂應是自主、合作、探究、和諧而熱烈的課堂。
學校強調,教師要少講,學生要多練,多探討,絕不允許滿堂灌,但也不規(guī)定僵化的模式。我們認為,課堂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和單純的技能訓練,課堂應該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中思想的碰撞和新認識的形成。因此,學校強調課堂是一個“溝通”的場所。要求教師為學生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氛圍,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教師的語言和教態(tài)成為強調的重點。教師溫、良、恭、儉、讓的儒雅、優(yōu)雅、典雅要鮮明地表達出來,成為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堂氣氛影響課堂溝通,人的思考和決策方式受氛圍影響,這種氛圍有時擁有絕對的支配力。學生習慣順應氛圍,老師也如此,氣氛被破壞,師生的學習效果深受影響。
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克服自身習慣,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那么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將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成為破除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有力武器。
學校要求,各教研組根據(jù)學情及本學科的特點編制導學案。通過導學案的編制與使用,教師對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及利用,對講解法的優(yōu)勢與不足的分辨,對習題的命制、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意及水平準確把握,獲得直接的感性經(jīng)驗。通過歸納總結,教師結合自身素養(yǎng),促自己提升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形成個性的教學風格。
在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教材,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形成問題鏈,對所學內容進行適度擴展,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教師研究能力,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啟發(fā),使班級日益成為有規(guī)模、有水平的學習共同體。
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我校教師的教育理念有了較大的轉變,教育實踐也在積極進行,越來越多的老師清楚地認識到未來教育的發(fā)展方向;課堂教學發(fā)生了明顯變化,滿堂灌不見了,教師循循善誘的導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與此同時,在課堂改革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在現(xiàn)實中,教師普遍存在現(xiàn)代教育理論知識的缺失,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結合存在畏難情緒,改革的勇氣和魄力有些欠缺,命題技術制約了教師的引導能力的充分發(fā)展,等等。
教育改革沒有旁觀者,只有實踐者。牢牢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努力有為,聚焦課堂改革,構建高效課堂,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