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闡述網絡道德教育基本內涵與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措施:增強社會網絡道德教育作用;完善學校網絡道德教育體系;強化家庭網絡道德教育功能;提升學生網絡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關鍵詞】 高職院校;高職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內涵;重要性;措施
身處在信息時代,我們所經歷的每時每刻都與信息、網絡密切相關。 網絡拓寬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渠道,但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認知、情感、意識與實踐。在信息時代里,網絡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得不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隨之,“網絡道德”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由于網絡具有的一些特殊性,高職學生很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虛擬的網絡世界對他們的認識、情感、意識以及行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加強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一、網絡道德教育的內涵
研究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問題,第一步必須要厘清楚網絡道德教育的概念。目前,各行各業(yè)對網絡道德教育概念的定義仍存在差異。一般地,我們可以將網絡道德教育的認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網民進行道德教育;另一類是道德教育的網絡化。綜合來說,兩種觀點對于網絡道德教育內涵的定義都不夠完善。筆者認為,網絡道德教育是一個覆蓋面很廣的教育實踐活動,應該具有網絡自身特有的教育內容,并且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如:文明上網的“六要”教育、“四有中國好網民”教育等。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定義為:在高職院校中,從事高職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根據相應的規(guī)范和標準,結合網絡與學生的特殊性,為了達到一定的道德教育的目標,進而滿足社會發(fā)展對網絡道德素養(yǎng)的需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開展各種有關網絡道德方面的教育實踐活動。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道德潛在地規(guī)定了人與人交往中最基本的規(guī)范與要求,道德能有效地協調與完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德教育可以彌補法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從內部促進人們自覺遵守社會規(guī)范,進而促進社會更好地發(fā)展。
1、高職院校的學生年紀大多為16-21歲,正處在“三觀”基本確立的重要時期。在這一特定時期,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意識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認知與實踐之間仍然存在脫節(jié)。所以,在這一時期需要給予學生關于網絡道德教育方面必要的重視,幫助他們對網絡道德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產生一種“無論哪里都有規(guī)則,都需要道德”的認識,有了這樣的認識,進而去規(guī)范與完善自己的行為。
2、在網絡迅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們急需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方面給予必要的重視,這是因為高職院校學生所受的職業(yè)教育是我們現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重要一部分。高職學生是未來工業(yè)化和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我國未來工人的主要來源。同時他們往往對于學習缺乏必要的重視,上網成癮、游戲成癮等現象時常出現。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已成為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3、網絡時代需要進行網絡道德教育,這是網絡時代教育的內在要求?;ヂ摼W的飛速發(fā)展,一方面改變了我們現實中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面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內心世界。網絡模式下的交往規(guī)則正在一步步地顛覆著我們我們所固有的道德認知。固有的的道德認知在面臨著瓦解和重建,但目前網絡社會的道德秩序還尚未完整的建立?,F實情況下使我們不得不開始慎重思考網絡道德教育的問題。
三、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的現狀
高職院校在很多方面都與普通的高等院校有著很大的差異,比如:教學目標、招生對象等。這使得高職院校在網絡道德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所以,研究此類問題,我們仍然需要對其網絡道德的現狀進行分析。
1、高職學生與其他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
第一,與普通高校相比,大多數學生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他們缺乏一些知識教育從側面也反映了他們的理論基礎和學習態(tài)度,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道德教育水平。第二,生活和學習習慣相對來說較差。學生學習成績往往與其自身的學習習慣有一定的關系。之所以有些學生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其表象似乎是由于學業(yè)成績差所致,但經過深入分析,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缺乏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第三,做事的能力較強。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高職生的理論基礎可能較差,但動手操作能力略好。第四,思維相比更加活躍。大多數高職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易受外界影響,他們常常容易將注意力轉向了網絡世界。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的限制,高職院校常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方面的教育。
2、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缺乏自律
由于網絡世界所具有的匿名性,一些學生把網絡世界當成了“情緒公廁”,[2]一些學生對未經證實的不確定的網絡事件,跟風的發(fā)表一些極具傷害性、侮辱性、諷刺性的失實言論,更有甚者有些學生將這種網上的批評、評論與討伐從網絡中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發(fā)生校園欺凌與打架事件,等等。
3、部分高職學生沉醉于網絡世界
互聯網的神秘世界對高職學生來說,存在無限的吸引力,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新奇的。這往往會導致他們沉迷甚至沉醉于虛擬網絡中難以自拔。這些現象表現為在上網時精神十足,下網后精神渙散,導致整日萎靡不振。長久以往,有的學生會因此而患上一些網絡綜合征。
四、高職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的措施
研究問題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那么,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的教育中存在的現狀問題,我們必須予以重視,采取相應的對策。
1、增強社會網絡道德教育作用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來說,社會中的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對他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政府和企業(yè)應引起重視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首先,高職學生是社會各階層勞動力儲備力量的重要來源之一。為此,政府必須清楚地了解現狀,并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給予一定的重視。其次,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也是企業(yè)公司引進員工的一個主要渠道,所以,學生的素養(yǎng)高低也同樣影響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因此,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不僅社會需要引起重視,企業(yè)同樣也需要。
2、完善學校網絡道德教育體系
無論線上線下,學校都是實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前沿陣地。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的教育風格與方式等問題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學校對于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視與關注程度往往影響學生的態(tài)度與實踐。因此,學校必須明確職責,完善學校的網絡道德教育體系。第一,提高高職教師對在線德育重要性的認識。第二,完善與創(chuàng)新高職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方式。第三,優(yōu)化校園網絡的道德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完善學校的網絡道德教育體系,進而更好的使學生受到網絡道德教育的熏陶。
3、強化家庭網絡道德教育功能
在教育學生的方面,家庭所具有的優(yōu)勢也是十分明顯的。學生從小就受到家長的熏陶,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最為深遠。由此可見,對于學生來說,強化家庭對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網絡道德教育,父母應該采取一些措施。首先,父母的觀念應該與時俱進,能夠對網絡道德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其次,父母自身的行為也應該更加完善,以此引導、規(guī)范、影響孩子的行為。最后,作為對孩子影響最為深刻的學校和家庭,這兩者之間也應該加強溝通,更好地使學生接受良好的網絡道德教育。
4、提升學生網絡道德自我教育能力
一個教育目標的實現往往取決于受教育者自身,也就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內化與改善。那么,既然自身的內化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關于網絡道德教育也應該引起學生本身的重視。第一,學生應該逐步形成完善更新網絡道德的知識。第二,增強學生網絡道德的意識。最后,更重要的是要更加完善自身網絡行為的實踐。一種教育的實效性往往是通過真實的實踐來檢驗。因此,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道德實踐教育往往成為形成網絡道德教育的關鍵。
互聯網的發(fā)展為人類開辟了新的生活空間,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樣的也給高職院校的學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變化。與此同時對他們來說,新時代也提出了新的有關網絡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所以,面對新的要求,我們需要采取新的措施。為了高職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展,我們應該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他們的網絡道德教育一定會出現嶄新的局面。
【注 釋】
[1] 劉芳.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2] 李忠新.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8:124.
【參考文獻】
[1] 劉芳.高職院校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2] 李忠新.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8.
[3] 童長英.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現狀及其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作者簡介】
馬東陽(1992—)女,漢族,河南南陽人,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