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在新時期,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包括教師與學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孩子們能力以及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明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針對學生的特點提出對策,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物理學觀念,啟迪其的思維,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隨著物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生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受到了教學工作者的關注。很多物理教師試圖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對物理學的認知。為此,本文針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一、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一)物理學的概念
物理學屬于自然學科的一個分支,它記錄了在社會長期的發(fā)展中,人類認識世界而后對世界進行改造的過程。在認識世界階段,人們將客觀事物的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進行歸納總結,而后再通過抽象的理解形成物理學概念,而在對物理學現象進行研究及其內在聯系的探索的過程中,物理學原理和規(guī)律就成型了?,F今人們能夠科學地認識世界,離不開物理學中各種基礎觀念的形成,例如物理學角度中物質、能量、運動和相互作用等概念的形成。高中階段的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已經足夠他們形成較為完善的物理學基礎概念,同時也能運用已學的基礎物理概念來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物理現象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理解,從而對自然界的構成、現象和規(guī)律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逐漸形成科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即能夠理解物質的存在是多樣、復雜而又統(tǒng)一的[1]。
(二)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要保持質疑精神,這也是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能遺忘的部分??茖W思維的主要要素有質疑創(chuàng)新、模型構建、科學推理、科學論證等,這些都反映了學生對于客觀世界的理解。在完成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后,學生應該具備能夠對同一個物理現象和問題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對于一些具體的問題可以做到通過構建完整的物理模型,找到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同時也要具有科學描述問題的能力,對問題的可能發(fā)展趨勢進行解釋和預測。對物理學問題展開的推理應該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科學地進行,并且在整個過程中都應該保持質疑精神,在不斷的推理和質疑中得到最終的答案。
二、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物理學觀念的培養(yǎng)
在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質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物理學觀念的培養(yǎng)上下功夫,物理學觀念的形成可以極大程度上的幫助學生解決物理問題。高中物理課程中包含較多核心的物理觀念以及這些觀念的實際應用,如與物質、運動、能量和相互作用等相關基本觀念,所以在進行日常教學時,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在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觀念,要以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物理學核心理念為教學目標和目的,讓學生理解其重要性[2]。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遵循幾點實踐原則,第一,在教學中要強調物理學知識的實用性,在進行具體內容的教學時要巧妙結合實際的生產生活,讓學生能夠從教師的描述和拓展中感受到知識的實用性。續(xù)而對物質、運動、能量和相互作用等基本物理觀念有更加形象深刻的認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物理科學思維的培養(yǎng)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嚴謹的物理思維習慣,這是讓學生具備良好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舉措。物理科學思維可以理解為對物理現象和問題展開分析時應具備的透徹性、展開推理時的嚴謹性、對問題進行解答時的完整性、以及最終結論的準確性。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兩種教學模式,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側重于對物理規(guī)律概念的形成過程的講解和演示,使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化邏輯思維能力。對于部分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和改變教學方式,如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采用分組討論和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的講解分析,確保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獲得問題分析能力的提升。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給學生安排足夠的時間思考,使其自身的思維得到強化訓練。物理實驗多是建立在理想狀態(tài)下進行的,在實驗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滿足理想狀態(tài)條件的物理實踐模型來設計實際的實驗操作,啟示學生們要學會發(fā)散思維,因地制宜地改進需要滿足理想狀態(tài)條件的物理實驗方法,同時也開發(fā)了學生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實驗結束后進行誤差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形成嚴謹的科學意識。
(三)增強師生間的溝通,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方法使影響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應該以改進教學方法為突破點,深入思考如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獲得教學效率的提高。更何況物理教學應該遵循理論結合實踐的基本原則,培養(yǎng)高中生的綜合能力[3]。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在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物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會將理論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對教學現狀有清晰的了解,發(fā)揚過程中展現出的優(yōu)勢點以獲得更好更快的進步。此外還應該重視教學中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要加強高中階段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過程,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評價。評價方式不宜拘謹,要結合實際現象與學生本身的基本狀況進行,做好這項工作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推進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要求學生統(tǒng)一按照對某一類學生而言有效的學習方法展開學習,學習方法的選擇需要學生對自我學習狀況進行客觀的評價,而后再經由教師的引導后再確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此確保學生在往后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逐漸縮短同學間的差距,使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四)培養(yǎng)物理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確保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使自身的物理素養(yǎng)得到提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能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要靈活的根據教學狀況改變教學方式,只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自發(fā)的積極的加入到知識探索中。例如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豐富學生想象力的同時增強他們的觀察能力,從而對物理的學習和探究產生濃厚的興趣[4]。在興趣和探究欲的雙重引導下再結合實驗教學,完善學生的物理思維體系,促進其綜合發(fā)展。例如,在開展教科版必修三《靜電場》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冬天常穿的毛衣在脫下時時常會與頭發(fā)摩擦產生“呲呲呲”的聲音,在光線較暗時還會看到明亮的電光,頭發(fā)較長的女孩子在穿毛衣時頭發(fā)會緊緊的粘到毛衣上或是變得毛躁而浮在周圍,最后再讓學生拿出筆在身上摩擦后靠近提前準備好的小紙片,會發(fā)現紙片會被摩擦過的筆吸引,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去對這類手中常見的現象進行思考,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課堂中的實驗問題得到解決。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重視其技能的養(yǎng)成。教學中教師要確保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勇于嘗試、勇于鉆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物理教學策略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廣大人民教師可以借鑒他人教學經驗,豐富自己、提升自身水平,然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永杰. 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7.
[2]孫媛. 基于情境認知理論培養(yǎng)高中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3]袁媛.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養(yǎng)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4]韓濱. 高中物理滲透職業(yè)生涯教育的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成都七中萬達學校? 6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