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姣
2019年11月15日,一對夫婦在被水淹的意大利威尼斯街道行走 攝影師: Luca Bruno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世界各地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從年初到年尾,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如威尼斯洪水、西伯利亞大火、亞馬孫雨林大火、澳大利亞大火、菲律賓臺風、中國江西和安徽的旱災、美國寒流等。
極端天氣事件發(fā)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危險離我們越來越近。面對這個現實,牛津字典選出了2019年度詞:氣候危機(Climate Emergency)。根據牛津字典的統(tǒng)計,在2019年里,氣候危機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增加了100多倍。面對氣候危機的挑戰(zhàn),人類開始行動起來,在過去的2019年12月,近20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了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氣候大會,共同商討應對措施。
氣候變化是怎樣走到今天的氣候危機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氣候變化和氣候危機的前世今生: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的大火造成空氣污染,悉尼市中心街上的交通工作人員帶著口罩 攝影師:Steven Saphore 澳聯社
世界各地二氧化碳年均排放濃度
早在19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可能促使氣候發(fā)生改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預測地球的氣溫將會上升,事實證明了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準確的。和工業(yè)革命前相比,如今地球的溫度已經上升了1.1℃。如果這個趨勢持續(xù)下去,21世紀地球溫度將會上升3.2℃-3.9℃,將對人類和自然產生巨大而深遠的破壞性影響。世界上的許多地方感受到了溫度升高。2019年12月,北半球本來應該是被冰雪覆蓋的俄羅斯莫斯科的溫度達到了6℃,是自1886年以來133年間的最高記錄。與此同時,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全國平均氣溫也打破了紀錄,達到41.9℃。位于澳大利亞南部的Nullarbor的溫度達到49.9℃。
與此同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攀升,特別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加速上升。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和工業(yè)。
氣溫升高帶來的影響是廣泛的,自然和人類都無法逃避,例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熱浪、干旱、農作物歉收、動植物棲息地的減少和改變等。例如,2019年夏天法國巴黎的溫度一度達到42.6℃,人們紛紛跳進噴泉池里降溫。
自2019年7月以來中國江西遭遇了干旱,平均氣溫、最高氣溫、高溫日數、無雨日數等多項數據均創(chuàng)歷史紀錄,平均無雨日達81天。這次干旱造成居民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
氣溫上升帶來的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9年9月發(fā)布的《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厘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快了兩倍多,而且還在加速。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xù)強勁增長,則可能達到60-110厘米。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特別對生活在沿海地區(qū)的人們影響更大。有研究顯示,如果碳排放沒有明顯下降的話,到2050年,全球將會有3億人的家園遭受一年至少一次的洪災。即使是現在,已經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受到了影響。有著大約1000萬人口的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位于海邊,受過量開采地下水的影響,該城市每年以17厘米的速度下沉,按照這個速度,2050年時雅加達的部分地區(qū)將會被海水淹沒。2019年8月,印度尼西亞政府宣布將遷都,遷都帶來的費用預計將達到330億美元。世界上有相當多的人口居住在海邊的平坦地區(qū),如果這些地區(qū)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如修建防洪堤的話,這些城市可能就要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危險。
人們在巴黎鐵塔附近的噴泉里玩耍降溫 來源:美聯社
2019年10月拍攝的航空圖片顯示中國贛江支流水位下降露出河床 來源:新華社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曾經一度被廣泛報道。20世紀80年代初期,科學家們發(fā)現冰箱的制冷劑分解產生的氯離子會和臭氧發(fā)生反應,導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越來越薄。臭氧層變薄有什么危害呢?在陽光很曬的時候,大家會涂抹防曬霜,因為過量的紫外線會讓人曬傷,甚至導致皮膚癌,而臭氧層可以吸收紫外線。為了應對這個問題,1987年人類達成協議,制定了《蒙特利爾議定書》,規(guī)定禁止生產氟氯烴等一些能造成臭氧層被消耗的物質。這個議定書非常有效,臭氧層在2000年之后開始恢復?!睹商乩麪栕h定書》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國際環(huán)境公約。
為了控制造成氣溫上升的溫室氣體排放量,1997年,人類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wěn)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以保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毒┒甲h定書》如果能被徹底完全地執(zhí)行,到2050年之前僅可以把氣溫的升幅減少0.02℃-0.28℃。2015年,171個國家(地區(qū))在聯合國總部簽署了《巴黎協定》,取代《京都議定書》?!栋屠鑵f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2℃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栋屠鑵f定》的核心內容是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各個國家或地區(qū)自主制定自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例如歐盟的目標是實現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水平至少降低40%,美國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減少26%-28%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國計劃在2030年之前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60%-65%,印度承諾將在2030年把單位GDP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33%-35%。
時間到了2019年,氣溫已經上升了1.1℃。聯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發(fā)布的報告指出,如果要實現升溫幅度在1.5℃之內,各國必須要把各自的目標提高5倍。令人遺憾的是,雖然比原定結束時間推遲了44小時,參加馬德里氣候大會的各締約方最終未能就《巴黎協定》的市場機制規(guī)則達成實質決定,該議題將留至2020年英國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繼續(xù)審議。對此結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失望,表示“國際社會失去了一次在減緩、適應和財政上提升雄心以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機會。但我們一定不能放棄,我也不會放棄?!?/p>
人類能否愿意放下分歧,攜手起來對氣候危機做出及時的反應呢?2020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