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珍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中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詩,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任何時候都與教育同存、與學子共在。尤其是經典的古詩詞,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精魂,凝聚了中國人處世、論學、為人的精神文化內涵,也是各類藝術審美判斷的核心。所以,古典詩詞的鑒賞,“不僅能使人凈化靈魂、陶冶情操,同時也能提高審美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像能力”[1]。因此讓學子們感“悟”古典詩詞,不僅是為了獲取審美的清泉,也是為了弘揚民族的悠久文化,同時也是修養(yǎng)身心的精神盛宴。
“‘悟’這個概念,秦漢以前的文獻中很少見到,大量出現于魏晉?!盵2]究竟何為“悟”?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根據張晶的解釋:“悟”是佛學基本術語之一,指在宗教修習過程中,通過主觀領會,對佛教“真理”的徹底把握、理解[3]。一些禪宗典籍還詳細的闡述了“悟”的性質:“此法惟內所證,非文字語言而能表達,超越一切語言境界?!盵4]“自用智慧觀照,不假文字”[5]……旨在說明“悟”不以語言概念為工具,不以邏輯推理為構架,而是一種直覺體驗。
把“悟”與詩詞聯系起來,古代早已有之。比如,吳可在《藏海詩話》中曾言:“凡作詩如參禪,須有悟門。”胡應麟在《詩藪》中也云:“詩則一悟之后,萬象冥會?!薄砻餍蜗笏季S的形象的受孕由不成熟到成熟有個質變階段,是詩興捕獲的過程。尤其是嚴羽在《滄浪詩話》中,還提出了著名的“妙悟說”。其中,《詩辨》篇,更是他詩學思想體系的核心。但他們都是從詩歌的審美意蘊出發(fā),表述詩歌創(chuàng)作獨特的藝術規(guī)律。作為一種藝術認識活動的詩歌鑒賞,既需要感性思維,也需要理性思維,所以古代文學特有的“悟”現象,也成為古代藝術構思理論的一部分。
古語云,“授人以漁,可享一生”。如何達到“悟”的境界,這是關鍵所在。禪悟里強調“頓悟”與“漸悟”,這對我們有一定啟發(fā),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傳統(tǒng)方法,偶然開啟詩人“對于事物的禁閉的門”,既讓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也讓學子們吸收到古詩詞中涵養(yǎng)的智慧,最重要的是提高學子們的詩詞鑒賞能力。
1.解悟意象法
這不僅是鑒賞古詩詞的基礎,也是鑒賞所有詩詞的基礎。意象,即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選擇、營構何種意象,往往是詩人特有的思維方式的體現,既體現出詩歌的表現方式,也體現出詩人的個性風格[6]。蘇軾的以傳統(tǒng)的“明月”為意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寄托了詞人外放期間的寥落情懷?!霸隆弊鳛橹饕庀筘灤┤~,上片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問月來自我解脫;下片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看月、怨月;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又表明了“人有悲歡離合”的合理性,人月融合。最后以“千里共嬋娟”作結,更是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人月“神交”。在這層層轉折、深入的擬寫中,既有手足分離的痛苦,又有曠達豪放的個性,形成了“濃郁的人情+理性的哲思”的模式。同理,被王國維稱為“深得唐人絕句妙境”的《天凈沙·秋思》,全曲雖只有二十八字,卻有十個意象: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夕陽,形成了“并列式意象組合”,抒發(fā)了那個羈旅的游子孤苦惆悵情懷,因此被譽為“秋思之祖”。
為了更準確地解讀意象,還可以采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萬章下》。即是通過詩人的生活背景的了解及作品的產生環(huán)境的研究,來解讀作品文本。“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杜甫《登高》中的首聯和頷聯,以“秋風”、“蒼天”、“清猿”、“洲渚”、“白沙”、“飛鳥”六個并置意象,傳達出蕭瑟、凄清的悲秋的意味,備述了詩人寄寓異鄉(xiāng)、孤獨無親的悲苦。為何以哀景襯悲情呢?這就需要了解詩人作詩的背景。這首詩是767年重陽節(jié)時杜甫在夔州所作。當時,乘隙而起的地方軍閥們,相互爭奪地盤,使在安史之亂中造成的社會局勢更加動亂,民不聊生。這樣,艱危的國勢、艱辛的家道、纏身的疾病和未酬的壯志,再加上思親的節(jié)氣,比如相繼辭世的李白、高適、嚴武等好友,于是,“飄泊西南天地間”的杜甫,他本想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的夔州的特定環(huán)境,抒發(fā)無以排遣的萬般愁緒,但悲秋苦病的情思反倒引發(fā)他激蕩的胸懷。所以,詩中抒發(fā)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同理,《天凈沙·秋思》的作者之所以會產生那些羈旅之愁、思鄉(xiāng)之愁,也許正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舉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生失意之愁吧。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萬章上》。是“用自己的切身體會、理解去推測作者的原意,也就是說要盡量還原作者的本意,盡量減少解讀的誤差?!盵7]由于古人作詩強調“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由于讀者的理解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所以“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弊x者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賦予作品特定的內涵,于是就出現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這種用法俯拾即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們引用時,已超出了原詩情境所傳達的意韻。
2.品悟意境法
詩詞最講究“意境”?!耙饩呈撬囆g家的獨創(chuàng),是從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觸時突然領悟和震動中誕生的”[8]。與意象相比,意象是意境構成的“細胞”,具有整合性,“物與神游”,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它不僅是“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范疇”,也是感悟詩詞的最主要手段。張繼《楓橋夜泊》中的落月、烏啼、霜天、江楓、漁火等意象,即構成了秋夜幽寂清冷的意境。
古詩詞大多含蓄雋永,“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究竟如何去品味、追尋這一種意境呢?
其一,借助圖畫。意境是借助畫面來表現、依賴語言來表達的。而詩詞與畫更是一對藝術姐妹,“詩是說話的畫,畫是沉默的詩?!眲?chuàng)造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藝術畫面,使讀者通過體味,產生共鳴?!短靸羯场で锼肌饭串嫵隽艘晃黄催h方的游子,在深秋的暮色中獨自前行,看到滿目蕭條的郊野和蒼涼的秋色,自然充滿了哀怨、凄涼、孤獨、疲憊的氣氛。鮮明的形象,深沉的意境,感傷的情調,通過如此一幅秋景圖,就溢于言表了。譚獻在《復堂詞話》中也言:“桂林山水奇麗,唐畫宋詞之境”。印證了“詩畫同源”之說。我國古代不少詩人往往也是因畫生詩,以詩寫畫,即誕生了一系列的“題畫詩”,使古典詩詞成為“審美情趣的舞臺”。
其二,媒體展示。畫面的呈現,沒有比多媒體演繹的更加淋漓盡致的了。將詩詞中的意境氛圍形成直觀的、立體的畫面,將“景語”化為“情語”,以“畫”“聲”再現鮮活形象,使“低效”變?yōu)椤案咝А?。像柳永的《雨霖鈴》,深秋黃昏,陣雨剛停,一對戀人握手告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通過似電影的“事”和“境”畫面,把詞人的感觸與學生的所見交融,找尋一種纏綿感傷、憂郁凄婉的意境,從而體會宋詞婉約詞風所特有的綿延悠長、迷離傷感的審美?!端{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清麗雄闊的明月,曠達樂觀的態(tài)度,搖曳多姿的筆致,至今還具有情韻兼勝的審美價值。另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沉郁堅定的節(jié)奏,“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舒緩淡靜的音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真情,都能讓讀者目視其文、耳醉其音、意會其境、心同其情。
其三,“認同”“辨異”?!霸姳葎e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詩詞在語言上“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由此在欣賞時,可以用比較的方法“填空”。在枚不勝舉的詩詞比較例中,沒有比俞文豹在《吹劍錄》中對柳永的《雨霖鈴》詞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的比較典型了:“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抱銅琵琶,綽鐵板,唱大江東去?!睂嶋H上,也道出了宋詞中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不同特點。
有些詩詞,看似形式相同,卻有迥異的內容?!拌F馬秋風大散關”和“古道西風瘦馬”,同由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都寫了風、馬、地點,但由于互相陪襯的景物不同,因而創(chuàng)造了完全不同的意境?!拌F馬秋風大散關”三種景物與“樓船夜雪瓜舟渡”相映襯,描繪出一幕邊塞軍旅生活的場景,洋溢著戰(zhàn)斗激情,情調雄渾壯烈。“古道西風瘦馬”三種景物與“枯藤老樹昏鴉”相映襯,描繪出了一幅游子行吟圖,表現了天涯游子無限彷徨悲苦的心情,情調低沉悲涼。可見盡管句子的構成方式和某些詞語相同,卻可以寫出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氣氛和情感。
3.感悟“空隙”法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背吮砻魑膶W作品具有多義性外,也表明詩歌往往有“空隙”存在。這里所說的“空隙”,大意正如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所說的:“旅中情思,雖說明,不說盡?!币舱驗樵娙擞形础罢f盡”的內涵,所以讀者才能有所發(fā)現、有所補充,從而突破了詩人與讀者之間情感上的隔膜。
艾青曾說:“想象是詩歌的翅膀,沒有想象,詩人就無法在理想的天空飛翔。”[9]詩人借助放飛的想象,可以“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想象是詩歌創(chuàng)造優(yōu)美藝術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突出的例子莫過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用晏殊、柳永和辛棄疾詞中所創(chuàng)造的三種新境界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一種對學問、對事業(yè)的企望和追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種對學問和事業(yè)執(zhí)著專一的追求和獻身精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一種在事業(yè)學問追求中理想實現時的喜悅和歡樂。[10]“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想象,推移著事物的飛翔。九百年前的蘇軾,提出了一個當時無法回答的謎:“明月幾時有?”且想乘風入月。在今天已成為現實,但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為此我們不能不贊嘆他那豐富的“神思”。溫庭筠的《商山早行》也是一成功案例。全詩雖然沒有一字寫“道路辛苦,羈旅愁思”,但是通過傳遞情感紐帶的“物”象,讀者還是再現了詩者“羈旅鄉(xiāng)情”的意境。因此利用知識的積蓄去填補“空隙”,可以使鑒賞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目的。
4.體悟誦讀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眰鹘y(tǒng)的詠誦,仍然不可忽視。嚴羽在“悟第一義”的方法中,首先要求的就是“熟讀”。雖然涵義與此不盡相同,但表象的形式是一致的。朗讀是把無聲含情的文字變?yōu)橛新曈星榈恼Z言,是對文字信息的再創(chuàng)作,也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由此在“意象”、“意境”的基礎上,利用豐富的聯想,注意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品讀作品,能使讀者“思想奔馳,心靈飛翔”,從而幫助讀者再現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如“嘈嘈如急雨”的快讀,“切切如私語”的慢讀,“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高聲,“幽咽泉流冰下難”的低聲,既能顯示“鐵騎突出刀槍鳴”的氣魄,也能表達“別有幽愁暗恨生”之情懷。這樣“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可以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比如誦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時,一邊是“馬作的盧飛快”,一邊是“可憐白發(fā)生”,一心想“了卻君王天下事”,卻只能“夢回吹角連營”,運用昂揚、舒緩、低沉的語調,塑照了一個“醉里挑燈看劍”、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將軍形象。實踐證明,誦讀致精既可使讀者有畫面感,還可使讀者有鏡頭感,從而“神入”詩者熔鑄的理想與激情之中,以致“擴大你的眼光,充實你的經驗,使你的思想、情感往更高更深的方向發(fā)展”[11]。
李元洛先生曾云:“美人之光,可以養(yǎng)目;智者之詩,可以養(yǎng)心。”中國是詩詞的海洋,作為中華民族獨有的瑰麗珍寶的古代詩詞,既是家國情懷和民族氣節(jié)的寄托,也是中華民族的輝煌與豪情的承載,更是讀者形成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積累途徑。雖歷經歲月洗禮,仍不失其璀璨魅力,它如同一條奔騰不止的江水,將以其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力與無與倫比的激情,給新世紀的讀者以最美好和珍貴的熏陶與哺育。
然而,過去由于人們對古詩詞的價值認識不足,加上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貧血”,在鑒賞中往往采用“逐字解釋、逐句翻譯”法,將具有形象感、畫面感、鏡頭感的獨具藝術韻味的古詩詞,變得“支離破碎”,大大破壞了詩詞的美感。于是,要想“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就必須“刪繁就簡三秋樹,領意標新二月花”……一旦有‘悟”,必有鑒賞之大進。
詩忌直露,講究含蓄。注重對詩境的發(fā)掘,就能“入其境”、“悟其神”。當然,詩詞鑒賞離不開學子們自身的感悟。由于學子們的理論素養(yǎng)參差不齊,所以“悟”的程度有差異,既有“透徹”之悟,也有“一知半解”之悟。不過,“當行”、“本色”之“悟”,才是詩詞鑒賞的基本藝術特征。由此可見,“悟”不僅是詩詞鑒賞的“靈魂”,也是智力的生長點。學子們通過意象、意境、想象、誦讀等感悟,從中汲取營養(yǎng)精華,既能咀嚼鑒賞古詩詞涵蓋的特有的含義、雋永的意蘊,也能欣然渴望對靈魂心胸的洗滌、對理想追求的感召,從而達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