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 李新海
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提出在生活中認識物理、在物理中了解社會的物理學習理念,下文以“電磁學”教學為例,對高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進行研究和討論,以供參考.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學中的大部分理論、規(guī)律,都建立在物理實驗的基礎上.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有較大一部分學校的物理實驗器材無法滿足物理教學需求,因此教師可以留心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將其與物理知識有機結合,這樣既豐富了實驗資源,又便于學生理解.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生活經(jīng)驗對物理知識進行鞏固,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原始觀念及經(jīng)驗進行研究,然后有針對性地通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去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傳授全新物理知識時,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引導學生說出對這類物理問題存在何種認知,當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理念具有較強的一致性的時候,生活經(jīng)驗就會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幫助.
利用生活經(jīng)驗進行物理學習和創(chuàng)新,并以此提高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是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原則.充滿生活化氣息的試題正突破傳統(tǒng)層面的試題內容,出現(xiàn)在不同類型的高中物理考試中.
高中物理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致使學生較難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學習興趣.再加上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物理試題通常又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較少,這些都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物理學習的疲憊感.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在試題中注入生活實例,使物理知識變得更貼近學生生活,更易于學生接受、更接地氣.
以電磁學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融入生活知識,從而更利于學生理解.譬如可以將國慶大閱兵內容作為物理知識考點,設置如下問題:在天安門廣場上空,我國的殲擊機自東向西沿水平方向呼嘯而過.在地磁場分量、飛行速度、飛機的翼展都已知的前提下,求解機翼電勢差.這類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會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物理知識并不是枯燥的書面理論,而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實用性科學知識.
物理知識從生產(chǎn)生活中產(chǎn)生,又在生產(chǎn)生活中運用.高中物理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拋棄學習物理知識單純是為了應付高考的想法,并在實際教學中踐行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方針,真正在實踐層面將提升高中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原則落到實處.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電磁學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霍爾效應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并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實驗元件,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防盜報警器.
具體實驗過程是,取一塊小磁體,固定在門邊,將霍爾傳感器固定在門框上的對應位置,然后將門關上,這樣霍爾傳感器就會靠近磁體,當有人刻意撬門時,繼電器閉合,報警聲就會自然響起.
這種從現(xiàn)實層面對電磁學知識進行的研究,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感受物理知識的神奇性及趣味性,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動手能力,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物理知識并不是單純的枯燥理論,而是具有較強實用性的科學知識.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教學引導,從而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總結物理知識,在物理課堂中進行應用.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習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動手實驗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現(xiàn)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