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公民認同需求梯度化:鑄牢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xiàn)路徑

2020-03-08 01:55尹學朋王國寧
廣西民族研究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少數(shù)民族學生

尹學朋 王國寧

【摘 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華民族長期歷史積淀的精華,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了解和把握公民認同需求層次以及結構變化可為實現(xiàn)各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認同提供理論準備。公民認同需求具有獨特內涵和特征,由下向上分為自我認同、族群認同、社會認同、國家認同四個梯度,各梯度間相互聯(lián)系、互相支撐;公民認同需求梯度滿足條件呈多元化,相互之間互補性較強。各族學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后備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引領各族學生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可以通過家風家教、思政課堂、校園文化、“全媒體”等途徑實現(xiàn)各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認同。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梯度化

【作 者】尹學朋,西華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南充,637009。王國寧,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454X(2020)06-0024-007

在馬斯洛看來,人們都潛藏著不同層次的需求,并且自身在不同發(fā)展階段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需求期盼感也是不同的。馬克思否定抽象人性論,關注從人的現(xiàn)實需求出發(fā),“一切劃時代思想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產生這些思想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盵1]544只有當有需求迫切感時才可能激勵人們立刻行動起來。認同需求梯度是多民族國家民族融合進程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其中尤以少數(shù)民族的公民認同問題最為突出。為此,中央第四次民族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將其寫入黨章;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已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引擎”。各族學生作為國家、民族未來發(fā)展的生力軍,也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國家民族團結與進步的中堅力量。認清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層次不僅可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認同的理論基礎,還將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整個社會的筑牢效度。

一、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內涵

認同(identity)一詞的英文起源于idem,是相同(the same)的意思,其英文解釋包括“同一性”“等同于”“身份”“個性”等。認同在現(xiàn)在漢語中被理解為“承認”“認可”,它“是人們對自身角色以及與他人關系的一種衡量和定位?!盵2]55公民認同則是一個社會政治特性的表現(xiàn),從宏觀上看,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在公民身上的集中反映;從微觀上看,則是公民自我矛盾發(fā)生、發(fā)展的結果。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主要指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自我身份的感知和確證,對本民族的情感依附和文化認同,以及對社會規(guī)范、制度等的贊同和遵守。少數(shù)民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公民認同需求的形成、發(fā)展、變化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不同認同需求呈梯度狀排列,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認同、族群認同、社會認同、國家認同四個認同梯度,并具有獨特的發(fā)展特征。

(一)可塑性

公民認同需求作為一個因變量,其內容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有些認同內容相對穩(wěn)定,如民族認同需求具有深刻性、久遠性;有些內容則較易改變,如社會認同需求、國家認同需求則易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當前,隨著全球化和網絡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正處于國家觀、民族觀、公民觀定型的關鍵階段,其公民認同需求較易受到自身非理性因素的干擾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產生波動甚至偏離。在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形成中,有效地去除不良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創(chuàng)造促使其自覺形成公民認知的積極因素,有助于其公民認同需求層次的不斷提升。可見,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公民認同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在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二)社會性

公民認同需求是在社會生活中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離開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就無法理解公民認同需求動力。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作為一種思想意識,是群體行為的集中體現(xiàn),根源于個人與他人、社會、國家的相互關系,在社會活動中產生并不斷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的社會性基于自我學習、族際交往等具體社會實踐而存在,建構于自我能動性和社會制約性的反復較量中,達成于人們的社會關系中,并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實現(xiàn)。每一次需求梯度的提升也都取決于社會對其認同需要的滿足程度和認同實踐的效度。

(三)長期性

公民認同需求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是一個長期、反復的形成過程,始終表現(xiàn)出一種交叉互融的趨勢。在公民認同需求變化過程中,往往沿著“自我認同—族群認同—社會認同—國家認同”的梯度式認知路線前進,但認同需求變化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多是在曲折中達到一個新的認同需求層次。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層次也是一種由外及內的內化過程,即將外在的對于國家和社會的規(guī)定性需要內化為自身的內在需要,實現(xiàn)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知、價值共鳴、行為一致的有機整合,進而上升到公民認同需求中國家認同這一較高層次,達到作為合格公民應具有的公民認同需求標準。

(四)復雜性

公民認同需求是較為復雜的認同意識變化過程,這種復雜性主要由認同主體的主觀性因素、認同需求內容的梯度性變化、認同手段的多樣化決定的。在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形成中,他們主觀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征,其理論知識、價值觀、思維方式、民族文化心理、非理性因素等時刻影響著其公民認知水平的提高和公民認同需求層次的上升。由于公民認同需求涵蓋了自我認同、本民族認同、社會認同、國家認同等不同需求層次,其梯度性變化增加了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價值判斷的難度,造成其公民認同需求層次的應然排列與實然選擇的矛盾。認同手段作為實現(xiàn)公民認同需求的重要媒介,手段的多元化、信息化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滿足提供了有效動力,但其負面作用也阻礙著公民認同需求層次的正確劃分。

二、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梯度

當今世界,民族凝聚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層次變化,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其認同需求,有利于培養(yǎng)其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現(xiàn)代公民。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不同于其他社會群體的公民認同需求,其認同需求的實現(xiàn)須以自我認同、族群認同需求的滿足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呈梯度狀上升,不同需求之間聯(lián)系緊密,如下圖所示:

[<\\dfs\電腦室\錄排專用\2020年\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廣西民族研究\廣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圖\04尹學朋——公民認同需求梯度化:鑄牢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xiàn)路徑(奉媛)_1__1_.pdf> <\\dfs\電腦室\錄排專用\2020年\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廣西民族研究\廣西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圖\04尹學朋——公民認同需求梯度化:鑄牢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xiàn)路徑(奉媛)_1__1_.pdf> 公民認同需求梯度圖 公民認同需求關系圖 ]

首先,第一梯度為自我認同需求,是滿足其他認同需求的基礎。自我認同(self-identity),也稱“自我同一性”,是由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son)在其老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認同”概念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使之理論化,成為自我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基石。自我認同包括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社會同一性(social identity)三個層面。其中,自我同一性是個體對內在自我的認可,表現(xiàn)出較強的內在性;個人同一性即與外部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外部性特點突出;社會同一性即對自身群體身份和文化的認可和接受。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正處于公民認同形成和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公民認同形成的初步階段表現(xiàn)為逐漸形成較強的主體意識和自我認同感,具有獨立的個體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對過去和未來的持續(xù)性認知。隨著全球化和現(xiàn)代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流動性增強,少數(shù)民族學生極易出現(xiàn)“我是誰”的認知錯位、角色混亂、焦慮程度高等自我認同危機。

其次,第二梯度是族群認同需求。其建構于自我認同需求之上,是滿足社會認同需求和國家認同需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族群認同指個體成員對自己所屬族群的認知與情感依附。族群成員對民族群體與民族文化的認同需求有差異性,這個秩序層次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族屬認同需求,即民族成員通過對自己族屬的認知,自覺地進行族屬選擇,并主動地將民族記憶、文化、價值觀等進行內化與維持;二是族體認同需求,指對同族成員的相似性進行確認和情感接納,形成“同族”集體觀念;三是族界認知需求,指各民族對民族差異乃至民族邊界的覺察和判斷。人們從小受本民族社會因素影響較多,身上必然根植于民族意識,對本民族的母體文化有著天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自我認同形成后,其認同需求層次會逐漸提升,更大范圍的民族群體認同和民族文化認同較易成為其首選的認同追求目標,往往通過與本民族進行交往、同情本民族弱勢群體、關注本民族熱點事件等實踐來實現(xiàn)民族認同需求的滿足。

再次,第三梯度為社會認同需求,是實現(xiàn)達到國家認同需求層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當個人自我認同需求滿足后,由族群共同體走向社會共同體的認知和判斷,這是大學生認同需求層次提升的重要階段,也是成為真正社會人的重要標志。少數(shù)民族學生社會認同需求是自身在認識、情感和實踐的基礎上,保持與社會之間達成的同一狀態(tài),其核心品質是公共精神,要求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公共生活中處處彰顯美德,以公共性為價值依歸,努力讓少數(shù)民族學生成為社會共同體的重要組成單元。少數(shù)民族學生社會認同需求建構于自我和民族認同需求之上,這種需求的滿足要求自身自覺養(yǎng)成公共精神,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能積極營造與其他民族人民和諧相處的人際關系,消除原子式個人主體性,承認和接納現(xiàn)行社會的基本運行規(guī)則,并在社會變化過程中形成新的社會認同理念。

最后,最高梯度為國家認同需求。國家認同需求是指公民對祖國歷史傳統(tǒng)、文化習俗、道德倫理、理想信念、國家主權等認知和情感期盼,在公民認同需求梯度中處于最高位置。國家認同需求體現(xiàn)著認同需求的最終目標,表現(xiàn)為渴望國家主人翁地位被承認并得到國家社會的接納,能夠通過國家機器保護其自由和權利,也要求自身始終認同和忠誠于國家,時刻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利益、本民族利益之上;國族融入渴望則主要指各族學生希望將自己的民族自覺歸屬于國家,能夠協(xié)調好民族身份與國族身份之間的角色沖突,并以國族身份為榮。國家認同需求處于公民認同需求梯度中的最高層次,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認同需求中的核心部分。國家認同需求的實現(xiàn)建立在其自我認同、族群認同以及社會認同需求之上,以三者的滿足為前提,同時也是對自我認同需求、種族認同需求和社會認同需求層次的質的超越。

總之,少數(shù)民族學生作為特定群體在不同成長環(huán)境、不同年齡階段下形成的認同需求只是特定時空條件下的產物,必定會隨著時間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這表明價值認同具有一定梯度變化過程。自我認同需求居于寬廣梯度最底部,為其他三個層面認同需求奠定基礎;族群和社會認同需求是價值認同過程的動力和媒介;國家層面認同則居于梯度最高端,也就是其他三個層面認同需求的目標歸屬和外在表現(xiàn)。當代少數(shù)民族學生主要通過自我認同、族群認同、社會認同、國家認同四個認同梯度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認同。

三、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滿足條件

就少數(shù)民族學生而言,無論存在狀態(tài)是個體還是群體,其維持自身生存、發(fā)展、平衡的一系列公民認同需求都一直存在,且這一系列公民認同需求滿足需要特定的條件?!皬臍v史的觀點來看,這件事也許有某種意義: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去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就認識到什么程度?!盵3]933當這些公民認同需求條件得到相應滿足時,就能夠促進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觀的正確塑造,有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滿足自我認同需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起點

自我認同是一個經過內在參照系統(tǒng)演化了的自我追思、探究而形成的自覺過程。個體的自信、尊嚴是建立在比較充分的滿足自我認同感之上的,而滿足這種主體需求主要包括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能否得到有效滿足直接影響著其公民認同的形成。物質需要主要指維持其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需要、社會需要;精神需要則是指公民為滿足精神生活追求而產生的審美、情感、信仰需要;除此之外,自我主體需要得到較大滿足還需要培育積極向上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對于自身的主體作用、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反應,在觀念上表現(xiàn)為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學生積極性的主體意識應尊重個體的多選擇性,充分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養(yǎng)成國家主人翁精神和參與意識,消除“我是誰”的認識困惑;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公民認同能力。少數(shù)民族學生自我認同需求的滿足須以其認同能力的提高為基礎,要求自身具有系統(tǒng)化的知識和經驗,能夠以理性、科學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不斷排除一些負面的非理性感情因素,在認知實踐中養(yǎng)成較強的價值評判能力。

(二)滿足族群認同需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渡階段

人們只有實現(xiàn)了自我認同需求才能建構起本民族認同的心理圖式。民族文化作為本民族繼承和發(fā)展的沉積物,是本民族氣質、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族群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是滿足其民族認同需求的價值前提,注重區(qū)域民族文化的保護就應采取有效方式將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承下來,并促使高校教育中的中華文明傳播和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弘揚有機結合起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對少數(shù)民族人才的培養(yǎng),尤其在少數(shù)民族學生高等教育上給予了較多的政策照顧,但當前針對大學生的一些教育照顧政策出現(xiàn)了“內卷化”、地域差異過大等問題,造成部分公民族群認同需求過分增長,民族主義意識日益膨脹,民族認同極端化現(xiàn)象不斷出現(xiàn)。

(三)滿足社會認同需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社會認同需求一般建構于自我認同需求、本民族認同需求滿足之上,但有時在滿足其自我認同需求后也可實現(xiàn)(如公民認同需求關系圖所示)。當前,社會認同需求滿足的條件還有以下三個:第一,對社會核心文化達成共識?!拔幕泴嵙π枰枷牒蛢r值的話語力量?!盵4]80當今中國社會中居于主導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價值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它是促使全民族奮發(fā)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力量。各族學生只有將其認可和接受養(yǎng)成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追求,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社會認同需求。第二,遵守社會規(guī)則和社會道德。社會建設離不開人們社會認同需求的滿足,并建立在基本的社會規(guī)則和社會道德規(guī)范等基礎之上。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達成自我認同、民族認同以后,實現(xiàn)社會認同需求就必須自覺遵守社會文明規(guī)則,形成較強的社會公德意識。第三,自覺尊重其他民族群體。本民族認同需求得到滿足后較易產生狹隘性的群體認同傾向,這會阻礙著族際正常交往。而要實現(xiàn)社會認同需求的愿景,就必須學會尊重其他民族群體,做到與其他民族群體的和諧共處。

(四)滿足國家認同需求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高層級

國家是當前人類社會發(fā)展中最重要的政治共同體形式,國家認同是指對于國家特性和國民身份的認同,公民國家認同需求處于公民認同需求梯度的最高層,建構于自我認同、本族認同、社會認同需求之上。國家認同需求的滿足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第一,要有較強的公民意識。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認識,是形成國家認同的思想基礎。少數(shù)民族學生只有形成了較強的公民意識,才能具有強烈的政治參與興趣和權利維護意識,從而更好地扮演好國家主人翁角色,達到公民身份認同和國家主人身份認同的統(tǒng)一。第二,要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團結和偉大復興的保障。每個民族植根于本民族的民族意識,容易產生對其他民族群體的排斥意識,導致自我認同與本民族認同需求不斷強化,社會認同與國家認同需求出現(xiàn)弱化。因此,滿足國家認同需求應以增強公民特別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歷史認同和文化認同為手段,以培育其中華民族精神和國族認同意識為最終目標,這樣才能激發(fā)和滿足其國家認同需求,實現(xiàn)中國精神的價值認同。

實際上,滿足公民各個層次認同需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和相互支撐的。在價值認同過程中這四個階段是缺一不可的、相互統(tǒng)一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和環(huán)境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被不斷地重塑,這使得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天然理性選擇,“而理性具有一種獨特的同化功能,可以將一切傳統(tǒng)的、多元的價值統(tǒng)一為單一的、標準的價值?!盵5]225我們所追求的價值認同應該是一種為多元價值體系所共同接受或認可的一元價值精神,社會認同需求理論能積極地促進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達成共識。

四、鑄牢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

分析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層次是為了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xiàn)中國夢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國現(xiàn)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xiàn)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6]引領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認同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兩大核心元素。需要運用公民認同需求理論引導少數(shù)民族學生課堂學習和日常生活,“通過家庭、學校、大眾傳播、政治符號等社會化媒介被動接受或主動習得有關知識與經驗,再經過人腦思維加工而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盵7]從而強化少數(shù)民族學生內在地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和自覺追求。

(一)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和具體表達,突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素,反映了各族人民共同目標追求和價值訴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價值體系,國家層面包含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的目標指向;社會層面包含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導向,是鑄造新時代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所必需的條件保障;個人層面包含著“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其中“愛國主義”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要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引領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和生活實踐,能夠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凝心聚力促成社會共識,有效地指引少數(shù)民族學生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知與行統(tǒng)一起來,使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實踐中既有民族精神的愛國情懷又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氣息。

(二)以傳承“家風”的家庭教育為起點

中國各族人民向來注重“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重視個人品性培養(yǎng),素有“教先從家始”,“子訓始稚”之論。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家庭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成長的邏輯起點,而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精神成長的重要源頭。因此,家風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一是需要結合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讓中華民族精神立足于社會。將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融入一個家庭教育的始終,在家風、家規(guī)、家訓文化傳承中主動與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思想相契合,從價值屬性上突破家風的特殊性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的普遍性和時代性,從運用方式上優(yōu)化對家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途徑。二是需要從實踐活動出發(fā),加強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良好家風的價值認同。比如《瑪牧特依》書中訓世箴言是長期流存于川滇涼山彝族地區(qū)的精神遺產,彝族學生社團可以圍繞書中家風、家訓等內容開展學術沙龍;也可以不定期組織少數(shù)民族學生參觀古今名人傳授“家教家風”的電影和圖片展等,在實踐過程中不間斷“憶家訓”“談家風”,實現(xiàn)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認同。

(三)以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抓手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盵8]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戰(zhàn)場,根據(jù)自身發(fā)展需要,本著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程體系始終。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課程中蘊涵的豐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資源,使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方面更加理論化、系統(tǒng)化。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引導學生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追求真善美。在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堂上,教師不能只是空洞的理論說教,要善于運用和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民族精神”的形象更加生動化、鮮明化、生活化。例如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中突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歷史根基;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增設“民族理論和政策”方面專題,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來源和現(xiàn)實依據(jù)進行深入剖析和通俗生動的講解。

(四)以推進高校“第二課堂”為保障

除了注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外,還可以借助校園文化和社團實踐活動,不斷地豐富“第二課堂”內容,讓學生參與其中感受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魅力。一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傳遞民族精神。通過黨支部等形式,組織學生參觀民族英雄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增強少數(shù)民族學生民族自豪感。通過校園開展關于中國精神頌讀、紅色歌曲排演、傳統(tǒng)文化知識競答等活動,向在校學生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二是搭建各種實踐教學基地。應根據(jù)社會發(fā)展需要和各個專業(yè)自身特點,依托學校實踐活動基地,開展“走進基層,走進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定期組織少數(shù)民族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慈善公益組織活動等,在實踐活動中領會民族團結重要意義,自覺樹立維護民族團結意識和自覺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是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服務平臺。為適應“改革創(chuàng)新”時代發(fā)展需要,“政校企聯(lián)動”助力創(chuàng)建少數(shù)民族學生創(chuàng)業(yè)精準幫扶基地和專項扶持基金,讓少數(shù)民族學生參與其中開展一系列特色幫扶行動,為邊遠地區(qū)未就業(yè)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筑牢“就業(yè)安全網”。

(五)以打造新型傳播平臺為依托

新時代也是進入全媒體時代,“出現(xiàn)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9]不僅有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介,也有微博、微信、論壇等新媒介,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不同媒介優(yōu)勢,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用少數(shù)民族學生樂于接受的話語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宣傳好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這樣才能守護共同精神家園??梢栽趥鹘y(tǒng)媒介基礎上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教育網站,設立“主題宣講”“名師博覽”等專欄對在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開展宣傳教育。比如中央電視臺與國家民委共同主辦的《中華民族》欄目,專門報道各民族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和文化傳承,以表現(xiàn)各民族同胞的精神面貌為主要內容;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上以“互聯(lián)網+民族團結”為導向宣傳學生的先進事跡,把傳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當代少數(shù)民族學生成長于網絡時代,新型傳播平臺擔負著弘揚中國精神的重要責任,需要優(yōu)化媒體宣傳,加強網絡輿論導向,唱響網絡主旋律。

結 語

綜上所述,差異需要認同,認同需要差異,當代少數(shù)民族學生公民認同需求呈現(xiàn)梯度狀排列,但是并非單向度發(fā)展,其內容是多樣的,交融多變的,形成于長期的公民認知實踐過程中。滿足各族學生認同梯度需求必須關注其必要的實現(xiàn)條件,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使其公民認同需求由低層向高層逐步發(fā)展變化,才能使各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不斷增強,最終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統(tǒng)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當代各族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了熏陶漸染和積極的引領作用。反之,少數(shù)民族學生成長成才過程既是對“中華民族共有精神”的一種實踐表達,也是對“中華民族共有精神”的一種傳承弘揚。二者相互促成,密不可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僅能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思想基礎和道德保障,而且也提供了行動指南。因此,只有加強各少數(shù)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認同,培養(yǎng)具有愛國主義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品格,才能激發(fā)各族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方旭光.政治認同的邏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韓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5] 高德步.中國價值[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6] 青覺、趙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機理、功能與嬗變:一個系統(tǒng)論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7] 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N].人民日報,2019-03-05(01).

[8] 一堂特殊而難忘的思政課——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側記[N].人民日報,2019-03-19(04).

[9] 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6).

Abstract: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essence of long-term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nation which embodies national nature and contemporary quality. To understand and seize the grad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of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for realizing ethnic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have unique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se need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gradients from bottom up, i.e., self-identification, ethnic group identification,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four gradients are interconnected and interdependent, 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itizens' identification needs, the gradient conditions are diversified and complementary. Ethnic students are backup forces for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and to consolida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will provides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guiding ethnic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It can realize ethnic students' valu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through family traditions and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campus culture, and all-media propaganda.

Keywords:Minority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needs;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gradient

〔責任編輯:奉 媛〕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少數(shù)民族學生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建構與解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的民族主義因素
雙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
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互聯(lián)網對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影響的調查
淺談提高高職院校法律事務專業(yè)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成績的路徑
伊犁師范學院“民考民”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焦慮研究
潜山县| 灵山县| 常熟市| 永州市| 海阳市| 宁安市| 南城县| 漠河县| 宜宾县| 长泰县| 平塘县| 阜阳市| 文昌市| 卓资县| 东兴市| 通州区| 临西县| 珲春市| 义马市| 宜章县| 新宁县| 红安县| 黎平县| 吴川市| 樟树市| 交城县| 赤城县| 久治县| 夏河县| 略阳县| 婺源县| 乌鲁木齐县| 张家川| 宣恩县| 康乐县| 缙云县| 绵竹市| 山西省| 延吉市| 宿州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