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 云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 武漢430061)
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囊及其周圍軟組織在各類因素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慢性無菌性炎癥,其病理特征主要為關節(jié)囊纖維化和周圍組織粘連,臨床表現(xiàn)為肩關節(jié)活動不暢、疼痛感明顯,干擾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學習[1]。本文探討武漢市中醫(yī)院改良型復方麝香按摩凝膠配合推拿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在武漢市中醫(yī)院治療的60例肩周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推拿組、藥物組和推拿合藥物組,每組20例。推拿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9.87±1.35)歲;平均病程(6.26±3.24)個月。藥物組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齡(49.38±2.10)歲;平均病程(6.35±2.56)個月。推拿合藥物組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齡(48.75±1.73)歲;平均病程(6.14±2.43)個月。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肩周炎的診斷標準[2]:存在慢性勞損現(xiàn)象;年齡45~60歲,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右肩患病比例高于左肩,從事體力勞動者患病率高;肩周區(qū)域疼痛感強烈、夜間明顯,肩關節(jié)功能受限;肩部出現(xiàn)肌肉萎縮,前側位置、后側位置和外側位置擠壓后存在疼痛感,肩膀外展困難;X 線檢查無異常,久病者可能檢查出骨質疏松。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近1個月未采取中藥及其他相關治療方案;患者自愿配合完成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既往有肩關節(jié)病及手術史者;既往有心、肝、腎功能不全,或有精神病史者;既往有頸椎病、肩關節(jié)結核者;既往有上肢外傷或手術史者;有皮膚感染、骨折、嚴重骨質疏松等;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2 藥物組 于病痛處涂抹復方麝香按摩凝膠(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自制藥劑,藥物組成:人工麝香、三七、丹參、牡丹皮、獨活、干姜、丁香等)。用量適宜,每日1次,每周5次,治療4周。
2.3 推拿合藥物組 先按照藥物組方法涂抹復方麝香按摩凝膠,再按照推拿組方法行推拿治療。治療時間和周期均同上。
3.1 觀察指標 ①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定患者的肩痛程度,分值為0~10分,數(shù)值越大,疼痛越嚴重;②采用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PROM)評價肩關節(jié)功能,采用量角器測量,以肱骨長軸為移動臂,測量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內旋5 個方向的被動活動度。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擬定。治愈:肩膀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功能正常;顯效:肩膀疼痛明顯改善,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增大;有效:肩膀疼痛緩解,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結果
(1)VAS評分比較 治療后,3組患者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推拿合藥物組VAS評分低于推拿組和藥物組(P<0.05)。見表1。
表1 3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1 3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其余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推拿組 20 7.30±1.00 2.80±0.40△藥物組 20 7.25±0.90 3.50±0.35△推拿合藥物組 20 7.23±0.85 1.00±0.30△▲
(2)肩關節(jié)PROM 比較 治療后,3組患者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外展、內旋、外旋角度均較治療前增大(P<0.05),推拿合藥物組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外展、內旋、外旋角度大于推拿組和藥物組(P<0.05)。見表2。
表2 3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肩關節(jié)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s)
表2 3組肩周炎患者治療前后肩關節(jié)被動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其余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前屈 后伸 外展 內旋 外旋推拿組 20 治療前 80.0±15.3 21.5±6.0 56.0±8.9 39.1±6.5 20.3±4.0治療后 130.0±5.23△ 35.0±2.1△ 79.0±3.9△ 60.0±3.5△ 37.0±2.4△藥物組 20 治療前 78.0±16.0 23.0±5.5 55.0±9.3 38.7±6.7 21.0±3.7治療后 110.0±8.5△ 30.0±1.3△ 71.0±2.6△ 57.0±2.4△ 32.0±1.9△推拿合 20 治療前 79.0±15.6 22.5±5.9 56.0±8.7 38.9±7.0 20.6±4.5藥物組 治療后 135.0±4.7△▲37.0±1.8△▲84.0±3.5△▲66.0±4.1△▲ 40.0±2.3△▲
(3)臨床療效比較 推拿合藥物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推拿組與藥物組(P<0.05)。見表3。
表3 3組肩周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肩周炎屬中醫(yī)“痹證”范疇,《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逼渲?風邪形成行痹,寒邪形成痛痹,濕邪形成著痹?,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肩周炎主要是由肩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退行性變、勞損、外傷和外感風寒等因素引發(fā)無菌性炎癥,導致肩關節(jié)內外粘連,阻礙肩關節(jié)活動,誘發(fā)肩周疼痛[3]。
研究表明,西醫(yī)和中醫(yī)療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能力[4-5]。復方麝香按摩凝膠是結合人工麝香、干姜等多種中藥成分調制的外涂膏藥,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止痛等功效,臨床治療疼痛病證療效較好[6]。推拿作為中醫(yī)外治手段之一,可以通過力學作用直接作用于肌肉組織,剝離粘連,發(fā)揮疏經(jīng)活絡、調暢氣機、解痙止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加速滲出物吸收,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修復和肩關節(jié)功能康復[7]。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穴推拿配合復方麝香按摩凝膠治療肩周炎療效肯定,可以減輕患者疼痛,改善肩關節(jié)功能,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