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夢梅
(莆田市秀嶼區(qū)笏石中心小學,福建莆田,351146)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9年最新修訂版)把一、二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边@幾句話為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教學指明了方向。對于農村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寫話是一大難點,因為他們在家庭環(huán)境中多以當?shù)胤窖赃M行交流,不僅識字量少,而且對寫話根本無從下筆,不知道要寫什么,該怎么寫。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老師,隨便寫幾行字,也是前言不搭后語,表達得很不清楚。那么,如何讓學生想寫、會說、會寫?筆者一直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積累了一些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想象力豐富,求知欲、表現(xiàn)欲很強,所以低年級是語言學習的極佳階段。教師要想方設法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利用文本中出現(xiàn)的好詞、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寫話,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畫家和牧童》的課后讀讀寫寫中有一個句式“一,就”。一個學生寫道:“翁老師一進教室,就開始上課。”筆者笑著說:“看起來老師的這一舉動,很不受歡迎啊!”學生一聽都樂了,教室里馬上熱鬧起來,課堂氣氛立即輕松、活躍起來。接著,筆者還表揚了該學生:“你能勇敢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來,真棒!寫話就該這樣,寫自己想說的話。誰還想來試試?”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有的說:“我一回家,就聞到媽媽做的飯菜的香味,饞得直流口水?!庇械恼f:“我一下課就沖出教室,參加自己喜愛的活動?!笨梢?,學生由不畏懼寫到喜歡寫、主動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之上學生愛上寫話,樂于寫話。
文本中的寫話資源隨處可見,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資源,巧借這“拐杖”,引導學生從模仿開始,學習寫話,拓寬學生練習寫話的渠道。
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找出好詞、好的句式,對學生進行詞語、句式訓練。通過積累這些語言形式,提高學生對詞語、句式的運用水平。
例如,在教學《找春天》第四至第七自然段時,筆者是這樣安排教學的: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想一想:學生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2.根據(jù)學生交流,出示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的內容。
3.讀讀這幾段話,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筆者根據(jù)學生的交流,出示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等詞語,引導學生想象畫面。
5.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探出頭來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
(1)將草芽和眉毛的圖片放在一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短而細小。
(2)討論、交流:還可以用什么來形容剛剛出土的小草呢?
話茬一開,學生積極討論,踴躍交流,然后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雨絲吧?!庇械恼f:“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筆尖吧?!惫P者趁熱打鐵,繼續(xù)問道:“同學們,老師課前讓你們留心身邊的事物,找找你們眼中的春天,你們找到了嗎?誰能模仿文中的這些句子說一說?”因為有了前面的這些訓練和鋪墊,學生知道了這類句子的特點:要找有相同特點的事物,再加上適當?shù)南胂?。學生的思路紛紛打開,一個個信心十足地爭著發(fā)言。有的說:“粉紅色的桃花開了,那是春天的笑臉吧?!庇械恼f:“長長的柳枝搖來搖去,那是春天的長辮子吧?!庇械恼f:“喜鵲、杜鵑叫喳喳,那是春天的歌聲吧。”以上這樣的訓練,就是教師充分利用文本資源,讓學生在朗讀和想象中與作者一起走進春天的美妙世界,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說話、寫話訓練的有效舉措。
又如,教師讓學生用感嘆句、疑問句、“一邊……一邊……”等句式練說仿寫,或給學生出示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等好詞,讓學生進行填空、積累、運用,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便利條件。這樣讀進去又跳出來,學生已在文本中走了一個來回。相應的詞語、句式訓練為學生的寫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對這樣的語言形式有了深層次的記憶,在以后的寫話中運用自如。
文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形象生動,是教學的又一可用資源。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或是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自編故事,讓學生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想象寫下來。
如二年級下冊《開滿鮮花的小路》一課的插圖色彩鮮艷,小動物的形象活潑可愛,拉近了學生與故事的距離。從插圖中可以看到,鼴鼠先生要經過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的門前才能來到刺猬太太家,而她們的門前卻開滿了鮮花。本課插圖,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文中的人物角色,理清故事的發(fā)展脈絡,又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教師讓學生想象一路花開的絢麗景色,進而仿照例句“門前開著一大片五顏六色的鮮花”(這也是課后練習第二題的目標訓練)說一說、寫一寫,達到訓練語言文字的目的。
筆者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即先讓學生讀讀句子“門前開著一大片五顏六色的鮮花”,再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房子旁邊、山坡上還有什么,并試著把句子說具體。結合學生的回答,筆者將兩個句子“房子旁邊( )。山坡上( )?!毖a充完整。然后,筆者再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最后,學生由插圖展開想象,拓展說話、寫話。由于已進行了層層遞進式的訓練,學生的語言非常豐富。有的說:“我們學校四周有許多郁郁蔥蔥的樹木。”有的說:“我家房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庇械恼f:“空地上長出一大片綠油油的小草?!笨梢姡驗榻處熀侠砝昧私滩牡牟鍒D,所以學生才會有如此完整、如此美妙的語言表達,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生活中處處都是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敢于用筆記下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寫自己想說的話。
居里夫人的女兒曾把觀察譽為“學者的第一美德”。巴甫洛夫一直把“觀察、觀察、再觀察”作為座右銘,還告誡學生“不學會觀察,永遠當不了科學家”。因此,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觀察,教學生寫話也是如此。只有進行觀察,學生對寫話對象才能獲得鮮明、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通過抽象概括達到理性認識。
例如,某天,課上到一半,天突然越來越黑,陰沉沉的。筆者立刻中止課堂教學,讓學生都看向窗外,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可興奮了,跟筆者一邊看著窗外一邊聊天。有的說:“看,一陣風把樹枝吹得亂擺,還把樹葉吹得滿地都是,有的還在半空中亂舞呢!”有的說:“今天的天氣真像我們學過的《雷雨》那一課里寫的一樣?!边€有的說:“我們再等等看,看看有沒有出現(xiàn)彩虹?!惫P者伺機引導道:“說得真棒,用《雷雨》那一課學過的詞語試試。”學生興奮極了,越說越起勁??梢?,教師把生活中的資源及時利用起來,讓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運用從文本中積累的詞語進行交流,學生能寫的東西自然就多了。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創(chuàng)設一些輕松、愉悅的情境,用一些輕松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話熱情,一定會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例如,因教學需要,筆者讓學生每人帶一枚生雞蛋來學校,主要任務是學生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保護好這枚蛋,一旦雞蛋破掉,游戲就結束,學生就要退出游戲,但是要記錄好雞蛋是怎么破的。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每天都積極匯報自己的成果。到了星期五那天,全班交流的時候,課堂氣氛非?;钴S。有的說:“我看到好多同學的蛋都破了,心里想,哼,一個小雞蛋都保護不了,真沒用。然后,我拿出自己的蛋,放在桌子上小心地、輕輕地滾來滾去,不知道是誰碰了一下我的桌子,我的蛋就從我眼皮子底下滾到了地上,破了。我傷心啊!后悔??!”有的說:“我用了好幾張餐巾紙把雞蛋包起來,還裝進一個小盒子里,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看一下,再輕輕地放回去,一直保護到今天,蛋完好無損,我完成了任務,高興極了!”通過這個活動,就連平時不怎么開口說話的學生也參與交流自己是怎樣保護雞蛋的,可見,情境活動對學生說話具有激勵作用。
又如,筆者經常帶學生玩些小游戲,像“撕名牌”“老鷹捉小雞”等。但當游戲進行到一半時,筆者突然叫停,讓學生都定格住自己的表情、動作。然后,筆者請學生觀察,交流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學生在游戲中尋找寫話資源,自然有話可寫。
葉圣陶先生說:“我們作文要寫誠實的,自己的話?!睂W生怎樣才能寫出誠實的、自己想說的話呢?多看看、多聽聽、多想想,然后及時記錄下來,就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做法。
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筆者就讓學生學寫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學著留心生活,熱愛生活。筆者鼓勵學生把一天中記憶最深刻的所見所聞所感記下來,可以是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里想到的,也可以是一兩句話、一小段話,還可以是開心的、難過的、后悔的事或心里話……學生每周交一篇他們認為最滿意的日記,由筆者批改。批改完后,筆者把好的作品先在班上交流,然后在展示臺上展示,給予寫得好的學生充分表揚和鼓勵。這樣,學生漸漸養(yǎng)成了記錄生活的習慣,也為今后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本中、生活中處處是資源,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條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馳騁,盡情地享受生活,體驗寫話的快樂,真正實現(xiàn)“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寫自己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