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春
(阜新高等??茖W校,遼寧 阜新 123000)
2014 年上海高校提出課程思政概念。2016 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明確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形成協(xié)同效應?!盵1]此后,全國各地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建設工作掀起熱潮。一些高校探索了課程思政的方法,形成了示范案例匯總,上海的一些先行先試院校被邀請到全國各地高校進行“點對點”的課程思政建設培訓指導,對課程思政在全國高校的推廣起到積極作用[2]。但是這股熱潮主要集中在本科高校,高職院校整體上行動較慢、熱度不高,很多高職院校還停留在轉發(fā)上級文件,制定應對上級檢查的建設方案等階段。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課程思政好不好?對高職院校是否適用?
調研發(fā)現(xiàn),只有極少數(shù)高職教育教學從業(yè)人員認為課程思政是搞花樣、形式主義,或者認為高職院校學生政治思想比較簡單,理論水平不高,專業(yè)教師課堂上搞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基本沒用,所以課程思政對高職學生也沒必要。絕大多數(shù)高職教育教學人員都認為非思政課程的課程思政的提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創(chuàng)新性的積極意義的,并非教書育人、素質教育新說法,一定有其新內涵。但是對于這種新內涵具體是什么,課程思政與教書育人、素質教育有哪些聯(lián)系和區(qū)別,課程思政對高職院校有什么意義、作用,人們還普遍缺乏深入、清晰的認識。一些進行了課程思政實踐探索的專業(yè)課教師,特別是工科專業(yè)教師,在專業(yè)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要融入什么,在多大密度上進行,怎么樣做到不生硬等問題上,感覺到困難重重。這些問題,說到根本,主要還是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認識不清、不深、不高,能力不廣、不熟、不夠。因此,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厘清高職院校領導、教師的認識,提高高職教師課程思政的能力。
高職院校領導、教師中對課程思政改革建設工作認識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高職院校對課程思政推進不夠積極顯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錯誤認識
有些高職教師對課程思政熱情不高,是因為他們認為課程思政是新瓶裝舊酒,就是人們過去耳熟能詳?shù)脑诮處熃嵌日f的教書育人,在學生角度說的素質教育,沒有新東西,所以沒必要大張旗鼓地作為一項新工作來開展。只要實實在在盯緊教書育人、素質教育的真諦,既教書又育人,既“授業(yè)”又“傳道”,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合格應用型人才,就是落實了黨的教育方針,完成了立德樹人任務。
這種認識的偏頗之處在于,把課程思政這一教書育人的具體方法和途徑與教師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混為一談,把課程思政這一具體方法和途徑與素質教育這一黨和國家教育事業(yè)根本方針混為一談,這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懶教思維。自己不去研究、探索把教育方針、教育任務具體實施的創(chuàng)造性做法,對新出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做法懶于做深入研究,就簡單歸結為新瓶裝舊酒,為自己的懶教開脫。秉持這種認識和結論的人,實際上因為其懶教而對教書育人的教師根本任務完成得一定不會好到哪里去。
關鍵在于這種認識的危害極大。一頂新瓶裝舊酒的帽子就能讓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的改革實踐全無意義,反而還成了牽扯教師精力、影響教師完成教書育人任務的事情。這種認識如若普遍存在,會導致高職院校上上下下對課程思政開展的忽視,導致課程思政推進緩慢。
2.辨正
課程思政究竟是不是個新理念、新做法,好理念、好做法,新在哪,好在哪?是我們首先需要厘清的問題。
首先,課程思政是有自己全新而明確的內涵的。課程思政是在非思政類課程的教學中,達到與思政課程教學同向同行,達成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教學活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盵3]通過非思政課程協(xié)同思政課程達成這樣的根本目標,這是一種全新的“大思政”理念[4],這一理念,既摒棄了很多專業(y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唯科學、唯技術、唯知識的人才培養(yǎng)的狹隘思維,也摒棄了“專業(yè)課堂也要宣講思想政治理論、思想政治知識了”的簡單思維,它明確了課程思政是就達成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標這一層面而言,不是就課堂知識內容這一層面而言。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包含三個層面,一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二是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三是樹立人們建設中國社會主義、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高職機械專業(yè)液壓機械課程為例,2020 年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漢“雙神山”(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yī)院建設工地上的“叉醬”“小黃”已然成為“明星”。授課中從“小黃”們的轉向、舉升等液壓泵工作原理、工作成效轉到我國抗疫工作機制和成效,學生們自己就會水到渠成地總結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發(fā)出愛國熱情,這樣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的達成,應該是專業(yè)課程的課程思政題中應有之義??梢?,課程思政的內涵,是對相應課程思政實踐的總結和提升,又反過來指導更多的課程思政實踐。我們只有明確了課程思政的內涵,才能摒棄各種模糊、錯誤的認識,由衷地認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更好地推進高職課程思政實踐工作。
其次,就課程思政的外延來說,課程思政與教書育人、素質教育既有緊密聯(lián)系,又有明顯區(qū)別。素質教育是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任務,課程思政是對教育方針、使命任務具體落實的方法渠道。素質教育提出了幾十年,在小學至高中階段,素質教育主要作為對應試教育的撥亂反正出現(xiàn)和存在,也有了很多成熟的素質教育落地的方法途徑。包括高職教育在內的高等教育,因為沒有應試教育這個“敵人”,素質教育這個詞被提及的頻率沒有高中以前學段那么高,加之高等院校有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組織,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事實上確實出現(xiàn)了高等教育課堂教學對以思想政治素質為主的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忽視,教師往往是只完成了“教書”,并沒有進行“育人”。
毋庸置疑,課堂教學永遠是高校教書育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舞臺、主渠道,所以課程思政是高校教書育人、素質教育落地的富有創(chuàng)新性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開展課程思政實踐,讓自己的學生在自己的課堂上,受到“火神山醫(yī)院”建設工地上“漢武帝”的精湛的電焊技術鼓舞,決心練好焊接技術,為祖國需要奉獻技能,既完成了教書任務,也完成了塑造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奉獻道德、建設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提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通過電焊技術)的能力的任務。作為教師,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很多高職教師在嘗試課程思政時遇到了很大的難題:在自己的專業(yè)課上如何嫁接思政課程的知識!這是高職教師們在實踐中對課程思政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
1.錯誤認識
思想政治的知識、理論可以說浩瀚廣博,高職專業(yè)課教師,特別是理工科專業(yè)教師,要把哪些思政知識嫁接到專業(yè)課堂上?怎樣嫁接?是不是每堂課都要有思政內容?是不是要按照思政課程體系重新安排專業(yè)課教學?專業(yè)課堂上教師嚴守教學紀律,不遲到不早退,教風嚴謹,以身作則算不算課程思政?如果這算課程思政,是不是就不必再在專業(yè)課上植入思政內容了?像各類電視節(jié)目中植入廣告一樣在專業(yè)課中植入思政內容,是不是有損思想政治教育?高職教師中這類疑問林林總總,歸納起來都是在專業(yè)課中如何植入思政內容這一問題。而且這已經(jīng)不只是一種認識,有的院校已經(jīng)開始做拆分思政知識點、分派給各專業(yè)教師的實踐探索了。
2.辨正
以上這些認識的錯誤之處在于機械思維,根源是對課程思政的內涵沒有真正明確的把握。把課程思政錯誤地理解為就是在專業(yè)課上植入思政內容。課程思政的核心內涵是要與思政課程一起,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完成思政教育目標,就是前面所講的培養(yǎng)思想道德、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和樹立理想信念三目標。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還要保持專業(yè)課程本身的專業(yè)性,植入和嫁接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融入,才是課程思政的正確打開方式。就像鹽溶于水,還是那杯水,質量和味道都已經(jīng)提升了!而植入則如節(jié)目中的廣告,終究還是廣告。
厘清了課程思政的正確方式,其它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不能生硬地把思政課知識添加到專業(yè)課上,而應該緊緊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根據(jù)專業(yè)課程內容,尋找合適契機和含有思政元素的恰當材料,自然而然地開展課程思政。因此,不一定每節(jié)課都有融入性課程思政,更不可能按照思政課程體系重新安排專業(yè)課教學。教師自身的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當然屬于課程思政的性質,但這只是基礎的課程思政,嚴格意義上只能叫課堂思政,真正的課程思政必須挖掘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政資源,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課程內容的思政效應[5]。當然,課程思政其實是建立在課堂思政的基礎上的,很難想象,一個不守教學紀律,沒有對學生、對教育的責任感的教師,能夠挖掘出專業(yè)課程中的思政資源,能夠自覺在專業(yè)教學中去努力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厘清了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認識和實踐探索中的問題,就清楚了高職課程思政改革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也可以認清高職課程思政改革建設工作的方向和思路。高職課程思政可以整體提升各類課程的味道和質量,讓我們的課程教學更具有親和力、吸引力,更貼近學生和社會實際,因而將為我們培養(yǎng)出有思想道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有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技能型應用人才帶來新的契機和局面。所以高職院校領導、教師,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入課程思政改革建設當中,使其盡快在高職院校開花結果,顯現(xiàn)成效。
首先,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讓全體教師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對高職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認識到課程思政全新內涵和價值,認識到開展課程思政將為學校帶來的教風、學風乃至整個教學局面的巨大變化。重點解決教師的思想認識問題,掃清前進道路上的認識障礙,激發(fā)出教師迅速投入課程思政的極大熱情和強烈的使命感。
其次,高職院校一把手牽頭進行本校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出臺改革建設方案,依據(jù)方案有步驟、有計劃開展全校課程思政實踐。組織專家隊伍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任務進行研究、甄別、細化,為廣大教師提供課程思政任務依據(jù)?,F(xiàn)有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的主張“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統(tǒng)領課程思政的目標”[6],有的認為課程思政的內涵包括“家國情懷、個人品格和科學觀”[7]。這些觀點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事實上,國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表述更具有課程思政目標任務和內容的權威性和科學性。這一目標就是前述三方面:培養(yǎng)思想道德,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和樹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我們的課程思政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二級、三級目標任務和內容的分解。例如個人品格可以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母題之下的一個二級目標。這就需要專家團隊認真研究,形成更接近專業(yè)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校本資源,統(tǒng)領本校課程思政工作。
再次,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深度培訓,全面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主要方式包括校領導對課程思政內涵、意義宣講;校內外專家對課程思政方式、目標任務進行專題培訓;校內外先行、先試的教師進行經(jīng)驗介紹、示范課觀摩;系(部)開展專題教研活動,用頭腦風暴促進吸收消化、創(chuàng)新實踐。
高校課程思政的目標任務是一致的,但是面對的學生層次、素質是不同的,實施課程思政的教師層次素質也是不同的,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與普通高校也是不同的,所以,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也需要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路徑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三大目標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一目標,必然包含著認識人自身、改造人自身的命題,這是其題中應有之義,而且人只有在認識自我、把握自我的基礎上,才會有進一步的奉獻社會的遠大理想,并在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實踐中鍛造政治思想品德。另一方面,現(xiàn)階段的高職學生,就整體而言,與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相比,主要特點是自我認知、自我把控能力偏弱,認識社會、認識世界能力偏弱,一般的道德品質是具備的,但是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思想理論就比較薄弱了。所以,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應該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為突破口和基本面,通過課程思政首先提升學生認知能力,打牢認識自我和世界的基石,進而培養(yǎng)政治思想理論和理想信念,這樣塑造的政治思想素質才穩(wěn)固。具體的方式主要有:
一是開設一些通識選修課。文科類專業(yè)開設科學常識類選修課,讓學生看到微觀、宏觀、前沿科技中的物質世界,改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能力,并從中體會祖國科技日新月異變化產生的自豪感。理工科專業(yè)開設文化藝術素養(yǎng)類選修課,滋養(yǎng)出塑造知、情、意、行人格品質的元素,幫助他們提升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并從中體會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魅力和文化認同感[8]。選修課的標準必須是紅、精、靈。紅是思政元素充沛,精是短小精悍,靈是生動吸引人。
二是對理工科教師開展教育學、心理學實用培訓,使其掌握認識學生,走進學生心里的技能,提升其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能力。在對教學實踐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很多理工科特別是工科教師心理學、教育學素養(yǎng)不深,對學生知、情、意、行無法把握,這是導致他們只能完成“教書”不能很好完成“育人”任務的核心癥結,沒有這樣的基礎,課程思政將變得生硬或流于形式。
三是分批遴選課程思政種子教師,組成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教育學、中華優(yōu)秀文化等方面的校內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進行團對跟蹤輔導,幫助教師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課程相關的思政資源,探索適合具體課程的思政方法,形成優(yōu)秀案例,再示范輻射更多教師。
成功的課程思政的意義和影響絕不止于課程教學本身,還會全面帶動高職教育教學各方面工作。事實上,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教師身上確實存在松懈懶散、攻堅克難勁頭不足、注重個人職稱晉升和利益獲取、忽視學生素質提升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兩學一做”、“不忘初心”主題教育都沒少學,但記錄在筆記上的和落實在教學工作上的不對等。課程思政改革建設工作正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幫助我們打通紙上學習和教學上落實的最后一毫米,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樣的政治知識點成為學生實訓室里苦練基本功的實在動力。
1.課程思政牽動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能力
課程思政是牽涉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對課程思政內涵、意義的認識,會提升教師自身的政治思想、職業(yè)道德素質;對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方式的探索,要求教師對政治思想理論、知識充分熟悉,并與自身從事的專業(yè)課程融會貫通,這就從條件和結果兩個向度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專業(yè)能力、教學能力三個方面起到極大提升作用。為了以身作則,發(fā)揮身教勝于言教的效果,教師自身的教風、職業(yè)道德等必然會得到極大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精神面貌會煥然一新[9]。
2.全面提升教學及人才培養(yǎng)工作質效,促使學校在內涵建設道路上邁開新步伐
課程思政任務需要落實到教學大綱、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案等各個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和方面,所以不只是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還會系統(tǒng)地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效。集中全校優(yōu)秀力量攻堅克難的系列活動,也會在全校形成一種鉆研教學、研究學校發(fā)展的大事并努力進行實踐嘗試的濃厚氛圍,從而帶動全校各項工作的提質增效。課程思政是高職院校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具有課程體系支撐的不可或缺的作用[10]。
總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改革應該成為全校統(tǒng)籌謀劃、傾力實踐,帶動學校內涵建設各方面發(fā)展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