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專有名詞音譯譯介原語文化的局限性

2020-03-02 02:25:05林佳佳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音譯翻譯策略語境

林佳佳

摘 要:翻譯助力原語文化走向世界,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逐漸形成熱潮。音譯能夠貼近原語語音表達,是一種保留原語文化的方便快捷途徑,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音譯詞譯名不一、歧義橫生以及語義空白等。翻譯前應了解相關專有名詞使用的具體語境和目標受眾等,結(jié)合零翻譯、順古法、直譯或意譯、注釋法等翻譯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譯介原語文化。

關鍵詞:文化;專有名詞;音譯;語境;受眾;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20)02-0122-04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綜合國力競爭的要素,影響著經(jīng)濟、政治的發(fā)展,也逐漸成為國際交流中不可忽視的內(nèi)容。翻譯研究學者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弗菲爾(Andre lefevere)引領了當代翻譯研究中“文化轉(zhuǎn)向”(cultural turn)的新潮流,強調(diào)翻譯研究所要關注的不僅限于語言問題,還包括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1]。現(xiàn)實譯名實踐中,盡量保留原語文化的呼聲日益高漲。名稱、術語等專名詞匯,除了字面含義之外,常與當?shù)氐奈幕尘坝忻芮嘘P聯(lián),包括語言文化、社會文化、宗教文化、物質(zhì)文化和生態(tài)文化等[2]。對于這類文化負載詞,翻譯研究越來越重視原語文化的傳達,因此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語文化。

音譯意為用譯語轉(zhuǎn)寫原語語音,盡量忠實于原語的語音特點或語音意象[3],是譯介原語文化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唐代譯經(jīng)大師玄奘提出“五不翻”理論,即“秘密故不翻、含多義故不翻、此無故不翻、順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4],為了保持原文的宗教神秘色彩或高深含義,解決譯語相應詞匯詞義錯位或缺失的情況,以及優(yōu)先考慮沿用約定俗成的表達,主張在這些情形下不照字面意思翻譯,而是采用音譯。千百年來,人們將音譯運用于現(xiàn)實譯名實踐中,試圖以此來保留原語文化。然而音譯并不是翻譯原則,而是一種翻譯方法,需要譯者考慮具體翻譯情境下其適用與否,以及譯介原語文化的效果好壞。音譯保留原語語音特色,某種程度上回避了使用譯語相應詞匯將產(chǎn)生的詞義錯位或缺失的問題,但此為翻譯帶來方便快捷、貼近原語語音表達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打著翻譯的不可譯性旗號,濫用音譯的做法是不作為的表現(xiàn),一味地以音譯來追求新鮮、奇特化的語言效果,也會事倍功半,“會影響譯文質(zhì)量,不利于文化間的理解和溝通?!盵5]因此,譯介原語文化的最有效之法尚需商榷,翻譯前需要了解相關譯名實踐的語境和對象等,視情況而定。

本文將探討音譯的幾種局限,尋求現(xiàn)實譯名實踐中保留原語文化的其他翻譯方法,并檢測其可行性。

一、音譯的局限性

音譯方法的適用范圍主要在“源語和目的語之間差異很大、存在語義空白的情況下,翻譯不可能直接從形式或語義入手”時[6],“主要用于翻譯人名、地名、組織名稱等專有名詞以及部分不適合意譯的專業(yè)術語”[7]。合理、適當?shù)囊糇g能夠有效保留原語文化、增添譯語語言表達活力,而違背音譯的使用規(guī)則,行文中不合理或過度地應用音譯方法也會導致譯文可讀性降低,甚至產(chǎn)生閱讀障礙和不良聯(lián)想。筆者將重新審視音譯這一翻譯方法,考量譯文語境和對象存在的種種制約因素,從音譯過程中涉及到的音、形、義出發(fā),探討音譯的語音轉(zhuǎn)寫規(guī)范性問題、語音或者字符易產(chǎn)生歧義現(xiàn)象、音譯詞匯語義空白等局限,以及這些局限對原語文化譯介的阻礙。

(一)音譯詞譯名不一,原語文化聯(lián)系混亂

首先,不同的語言發(fā)聲模式和習慣不一樣,很難用一種語言的發(fā)音去準確地復述另外一種語言的字詞發(fā)音。比如英語的輔音//、//,元音//、/e/和/I/等,漢語里都沒有,而漢語的/zh/、/ch/和/sh/等翹舌音英語里也沒有讀音一致的字母組合。所以人名“Smith”會譯為“史密斯”,地名“Canada”可譯為“加拿大”,飲料“Sprite”譯成了“雪碧”,雖是音譯,也總多多少少地包含語音差異。其次,英語側(cè)重輕重音的發(fā)音節(jié)奏,漢語則有聲調(diào)的區(qū)別。在拼寫語音過程中若有個別字詞的音調(diào)省去,有可能難以同其他字詞區(qū)分開,比如“陜西”和“山西”,不能都音譯成“Shanxi”。而且人們對于語音的感受有些許差異,音譯過程中可能會采用不同讀音的字詞來翻譯同一專有名詞,這就造成了譯名不統(tǒng)一。

受眾對于原語文化本就不熟悉,加上譯名眾多,譯名與相應原語文化的聯(lián)系在受眾腦中愈加混沌。比如《萬物生靈》的編劇James Herriot,人名“Herriot”可以音譯為“赫里歐”“赫禮歐”“埃里奧”,或者其他,美國總統(tǒng)“Trump”一開始有人音譯為“川普”,也有人譯為“特朗普”,受眾有時不清楚這些指代的是否是同一人。再者,由國外流傳入國內(nèi)的食物“salad”可音譯為“沙拉”,亦或者是粵語音譯“沙律”,廣州有地方特色的“愛群大廈”,可音譯為“Aiqun Hotel”,或改為粵語音譯“Oi Kwan Hotel”……如果受眾不熟知原語文化中的人事物,則容易誤以為是不同的東西,對原語文化的認識將更加混亂,此時譯語詞匯難以在受眾的認知中建立起正確的同原語文化中的人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二)音譯詞歧義橫生,原語文化易被曲解

譯語受眾如果對于原語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原語語音對受眾接受原語文化沒有太大的助推作用,而且結(jié)合譯語文化背景,音譯詞的語音或字形可能會引發(fā)譯語受眾不恰當?shù)穆?lián)想。

漢語音譯成英語的音譯詞,產(chǎn)生歧義的不少,使用者大多抱著獵奇心理,圖新鮮有趣,但這類詞匯的使用很可能會曲解原語文化。比如網(wǎng)上非常流行“狗不理”包子的音譯“go believe”,掀起了各種菜名音譯的熱潮,于是有了“牛肉拉面”譯為“new role last man”,“西芹百合”譯為“see king buy her”,“桂林米粉”譯為“great me fun”,“土豆牛肉”譯為“to do a new role”……其中“狗不理”一詞源于清朝,據(jù)說包子店主“狗子”讓顧客向竹筒投錢,自取包子,于是熟客和他開玩笑,說“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于是就有了“狗不理”的稱號。而“go believe”在英文中就是兩個單詞,“go”是“走,去”,“believe”是“相信”,這和原語中的“狗不理”意思完全不搭邊。這類菜名的音譯,不僅沒有把菜品翻譯出來,在譯語環(huán)境下還產(chǎn)生了其他含義,與原語詞義相去甚遠。

英語音譯成漢語的音譯詞,產(chǎn)生歧義的也很多。比如“l(fā)oser”音譯成“盧瑟”,“winner”譯為“穩(wěn)拿”,網(wǎng)絡小說《穩(wěn)拿和盧瑟》中也是借此來暗指人物的身份特征。但是對于完全不懂英文的人來說,“盧瑟”這個音與“l(fā)oser”是聯(lián)系不起來的,且容易被認為是個外國人的名字,而“穩(wěn)拿”在中文里就是個動詞,難以聯(lián)想到“winner”成功者的詞義。再如“myth”音譯為“迷思”,原語詞義指的是神話、幻想、故事、虛構(gòu)的人或事,通過口口相傳流傳于世的傳說和故事等,但漢語“迷思”容易理解為迷惘或費解等含義。非職業(yè)戲劇中“amateur”最初音譯為“愛美的”,跟原語詞義“業(yè)余的”不一,“massage”按摩、桑拿,也有人音譯為“馬殺雞”,導致國內(nèi)受眾對桑拿產(chǎn)生誤解和不必要的聯(lián)想。原語詞義無法準確傳達,原語文化也就難以體現(xiàn)。

(三)音譯詞語義空白,原語文化傳播力弱

原語的語音常常對于譯語受眾來說沒有任何含義,音譯詞若太長則受眾記不住,抑或是沒有譯出重點,原語文化難以為受眾所理解和接受,音譯效果也就差強人意。

音譯詞語義空白且字數(shù)太多的問題較為常見。例如地名“Christchurch”音譯為“克萊斯徹奇市”,位于新西蘭南島東岸的海濱城市,有很多教堂,號稱教堂城市,其市中心是有著百余年歷史的圣彼得堡大教堂。這個音譯名很長,國內(nèi)受眾很難記住,而且教堂眾多這一地方特色被淹沒了,不如意譯為“基督城”更明朗、好記。英文“Eye of Providence”音譯為“普羅維登斯之眼”或“普羅維頓斯之眼”,代表上帝監(jiān)視人類的法眼,具有一定的宗教意義。但是“Providence”的音譯詞太長,且譯名不一,在多數(shù)語境下意譯為“上帝”更為合適。

音譯詞有時沒有譯出原語詞義的重點,有表意不清之嫌,導致原語文化的傳播受阻。例如《狂人日記》中“hyena”音譯為“海乙那”,受眾沒有根據(jù)上下文可能并不知道這是動物的名稱。“Hyena”指的是一種食肉獸,常跟在獅虎等猛獸之后,以它們吃剩的獸類的殘尸為食,因此能夠確切地表述這一動物的特性的漢語詞匯應該是“鬣狗”或“土狼”。再如“Ultimatum”音譯為“哀的美敦書”,意為最后一個、最后通牒,通常是一個團體對另一個團體提出某種條件或絕對要求,限在一定時間內(nèi)接受其條件和要求,否則就要使用某種強制手段,包括斷絕外交關系、封鎖、抵制或使用武力等。但其音譯詞“哀的美敦書”的字面意思與“最后通牒”沒有較強的關聯(lián),沒有譯出“最后”這一關鍵信息,國內(nèi)受眾不容易準確地獲取原語詞義。

二、譯介原語文化之法

綜合考慮以上音譯的一些局限,譯介原語文化的方法不應僅僅采用音譯這一翻譯方法,而應該視情況而定,根據(jù)語境和對象的制約,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比如零翻譯、音譯、直譯、意譯、釋譯、替代、拓展、刪減等翻譯方法。如果一定要采用音譯來保留原語語音和文化,那么可以嘗試零翻譯和注釋法等策略來彌補音譯局限和譯介原語文化。筆者將具體分析零翻譯、順古法、直譯或意譯、注釋法等翻譯方法,對于彌補音譯局限和譯介原語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零翻譯

狹義上,“‘零翻譯是指將源語言中的文字或符號通過縮略處理或者原封不動地運用到目的語中的現(xiàn)象?!盵8]音譯會產(chǎn)生譯名不一和歧義橫生等問題,零翻譯策略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這類情況,“翻譯后漢字過長且不易記住的,也可不譯。”[9]例如,“P2P”互聯(lián)網(wǎng)貸款在中國日益發(fā)展起來,上市公司“多倫股份”(股票代碼600696)采用音譯“匹凸匹”觸犯了音譯禁忌,該音譯詞容易產(chǎn)生歧義,“匹”和“凸”的意思令人費解,與原語“Peer”詞義“身份或地位相同的人”無關?!罢_的做法是采用零翻譯策略直接在目的語中引入‘P2P,首次使用時應同現(xiàn)‘peer-to-peer,并加上必要的漢語解釋。也可以根據(jù)文體、語域需要直接意譯成‘網(wǎng)絡貸款或‘網(wǎng)貸?!盵7]又如,“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電路卡;智能卡)譯為IC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用戶身份識別卡;手機卡)譯為SIM卡,“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譯為PC機、“type-B ultrasonic”(超聲檢查)譯為B超,“X-ray”(X射線)譯為X光,“Computed Tomography”(電腦斷層攝影)譯為CT,“Compact Disc”(激光唱盤;光碟)譯為CD,“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譯為IT,“Electronic Mail”(電子郵件)譯為e-mail,“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譯為GDP等,這些詞匯保留了英文詞匯的首字母或英文首字母縮寫,也是一種零翻譯的形式,受眾容易注意到譯名的實質(zhì)和重點,獲取相關原語文化信息,分辨專有名詞指代事物是卡、機器還是其他,且這類經(jīng)零翻譯處理的詞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或為某專業(yè)領域的常見詞,使用頻率較高,譯名簡短,便于記憶和交流。

(二)順古法

順古的翻譯方法是借鑒玄奘的“五不翻”理論,提倡“順古故不翻”,但不只限于音譯的專名,而是一些常見的譯名,不論采用音譯、直譯還是意譯等翻譯方法,由于古人一直那樣表達,譯者便不必再進行修改。也就是“名從主人”或者“約定俗成”,比如在翻譯公司或機構(gòu)名時,“沿用已有現(xiàn)成的公司或機構(gòu)名,而非自己生譯硬造。”[10]換句話說,有些專名的翻譯雖然選詞不合譯語用語習慣,或者表意不清,或者字面意思有歧義,或者采用其他翻譯方法可以有更好的譯名,但是由于原先譯名使用的日子久了,人們已經(jīng)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也習慣了該表達,此時再換另一種表達受眾反而不能夠輕易快速地分辨出該專名所指代的人事物。

例如,麥金泰爾倫理學名著的某種譯本,使用了“休謨”來表示“Homer”,然而對受眾來說更加常見的譯名應該是“荷馬”,古希臘數(shù)學家“Euclid”被譯為“尤克里德”,常見譯名應為“歐幾里得”。在這些情況下,譯語語境里已有一些常用的表達,考慮到受眾的接受度,應該采用順古法更能夠傳播原語文化。又如,漢語的主持日常工作的“校長”,根據(jù)譯語受眾的語言使用習慣、該詞指代的工作內(nèi)容和稱呼使用的具體語境來判斷,應該譯作英國教育體制中一直使用的職稱名“Vice Chancellor”[10],而不是采用其他翻譯方法。麥當勞本為“McDonalds”音譯,更名為“金拱門”時,國內(nèi)受眾普遍難以接受,有網(wǎng)民戲謔道后者聽著像是家具企業(yè)或裝潢公司。引起嘩然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沿用多時的“麥當勞”音譯名已經(jīng)為受眾熟知,與售賣的產(chǎn)品漢堡包、薯條、炸雞及汽水等建立的聯(lián)系根深蒂固,沒有必要挑戰(zhàn)群眾的認知,鑄造新詞。

(三)直譯或意譯

音譯產(chǎn)生的歧義和語義空白,以及音譯譯名過長的問題等,可以訴諸直譯與意譯等翻譯方法,這樣受眾可以理解譯語詞匯的意思,進一步了解原語文化。

直譯指“在不違背譯文語言規(guī)范以及不引起錯誤的聯(lián)想或誤解的條件下,在譯文中既忠于原文詞義又保留原文形式”[10]。例如,水果“strawberry”在香港音譯為“士多啤梨”,而大陸則直譯為“草莓”,這時直譯的“草莓”更能直觀地體現(xiàn)其品種,而“士多啤梨”會與水果“梨”相混,因為國內(nèi)受眾對于“莓”和“梨”有相對固定的印象。五四時期大量外來詞引入中國,最初主要進行音譯處理,但大多音譯詞匯最終因晦澀難懂、有礙交流而被歷史摒棄。例如,“democracy”曾音譯為“德謨克拉西”,“science”譯為“塞恩斯”,“communism”譯為“康敏尼”,“ideology”譯為“意德沃羅基”,這些在譯語文字中可以找到相應或相近表述的專有名詞,音譯效果不理想,語義空白令人費解,在行文或溝通中時常需要備注,不若直譯行之有效。

意譯指“翻譯中,以譯出語的文字符號的意義直接作為意義轉(zhuǎn)換媒介來實現(xiàn)意義轉(zhuǎn)換”[11],“意譯者曲幽探微,改變形式,忠實地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12]。例如,“地名意譯不限于地名本身的意義,而是要把地名所蘊涵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信息譯出來”[13]?!半蹰w”應意譯為“the Prince Tengs Tower”,“岳飛墓”譯為“the Tomb of General Yue Fei”,其中“Prince”和“General”皆為意譯詞,能夠讓譯語受眾了解原語文化中的人物身份。而美國都市傳說角色“Slender Man”音譯為“斯蘭達人”,是身形非自然瘦長的人,有一張空白、沒有表情和特征的臉孔,經(jīng)常穿全黑色西裝,結(jié)黑領帶,住在樹林深處。若意譯為“瘦長鬼影”,更加直觀地表現(xiàn)出原語文化中這一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有些詞匯獨具文化特色,而其音譯或直譯后不只是字面意思不夠清晰,且容易受限于不同語境文化下人們的固有思維。此時考慮語境和受眾情況,應適當補充關鍵詞或詮釋含義。例如,“錦鯉”一詞因支付寶官方微博的抽獎活動而流行起來,用于稱呼中獎者,后指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已經(jīng)超出“fancy carp”或“koi”的語義域。于是歐洲的比斯特購物村將其音譯為“Jinli”,香港國際機場將其譯為“l(fā)uckfish”,而英文中類似的情景下常用“l(fā)ucky dog”表示幸運者,相比音譯,意譯更直觀。流行語“杠精”也不好音譯或直譯,因其字面意思與實際用法相去甚遠,國外受眾缺乏中文知識,恐怕難以理解“杠”和“精”代表的含義??捎糜⑽慕频谋磉_“a picky/fussy person”(愛挑刺兒的人、吹毛求疵的人)、“a cynical person”(憤世嫉俗的人)或美國俚語“contrarian”(傾向于站說話對象對立面的人)等。

(四)注釋法

常見的翻譯方法有音譯、直譯、意譯、釋譯、替代、拓展、刪減等。由于只采用音譯容易產(chǎn)生誤解或者語義空白,為了能夠準確譯介原語文化,可能綜合運用多種翻譯方法,比如音譯加上意譯的方法,或者直譯、意譯,亦或者音譯、直譯或意譯后添加注釋,可以使譯語意思更加清晰,從而更有效地傳播原語文化。

譯介專名中包含的原語文化可以采用音譯、直譯或意譯加注釋的方法。注釋的字詞有解釋作用,能夠既保留原語文化中的人事物的稱呼,又清晰地表達出專名的本質(zhì)含義。例如,“Hamburger”譯為“漢堡包”,剛音譯為中文時國內(nèi)受眾對于這一食物還不是很熟悉,所以“包”字是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這一食物的本質(zhì)特點。又如,“Little Rock”譯為“小石城”,原語詞匯直譯就是“小石”,而“城”字體現(xiàn)了該地方的區(qū)域劃分本質(zhì)。國際知名彩妝品牌Revlon進入中國,譯為“露華濃”,并非純粹取自音譯,而是結(jié)合了其“肆放真本色”的品牌內(nèi)蘊和國內(nèi)文學經(jīng)典的表達,即Revlon以艷麗的色澤展示個人魅力的主張與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詩中露珠使花朵更艷麗的涵義。音譯結(jié)合意譯的處理,讓Revlon的譯文深入人心,借用國內(nèi)文學經(jīng)典字詞更是淺顯易懂、錦上添花。

在音譯、直譯或意譯的專名后補充相關信息也是注釋法的一種形式。例如在國外很流行的《于丹<論語>心得》英譯本中,“君子”一詞不是采用“gentleman”,因為該詞指有身份的人或紳士,亦或者彬彬有禮的人、有教養(yǎng)的人,而“君子”在漢語中指代有德者,或是人格高尚的人。在很難于譯語環(huán)境中找到該文化負載詞的對應表達時,譯者采用了音譯加注釋的方法,譯為“The word junzi, which appears more often than any other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describes Confuciuss ideal person, who any one of us, rich or poor,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在這一翻譯處理中,譯者音譯加注釋的方法“突出了‘君子的中國文化淵源”[14],使受眾了解中國文化特色。

三、結(jié)束語

原語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受譯界重視,音譯是譯介原語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音譯詞譯名不一導致的原語文化聯(lián)系混亂、音譯詞歧義橫生導致的原語文化易被曲解、音譯詞語義空白導致原語文化傳播力弱等情況。翻譯時應該合理使用音譯,而不是走極端、在現(xiàn)實譯名實踐中濫用音譯,以求保留原語文化。正確地譯介原語文化之法應該考慮具體語境和受眾,考慮音譯方法的優(yōu)勢與局限,合理使用多種翻譯方法,包括音譯、零翻譯、順古法、直譯或意譯、注釋法等,從而翻譯原語詞匯的正確詞義,盡可能地傳播原語文化。

注:筆者師從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陳小慰教授(博士)。

參考文獻:

[1]王寧.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李紅玲.接受美學視角下中英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研究[J].外語教學,2018(4):109.

[3]Kelly I.G. The True Interpreter: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9.

[4]趙彥春,吳浩浩.音譯的尷尬——《莊子》英譯中專有名詞的處理及譯學思考[J].外語學刊,2017(6):100—106.

[5]項東,王蒙.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文本英譯的音譯規(guī)范芻議[J].中國翻譯,2013(4):104—109.

[6]方夢之.中國譯學大辭典[K].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7]陳衛(wèi)斌.P2P不當音譯引發(fā)的辨析與音譯禁忌思考[J].上海翻譯,2017(4):56—61.

[8]孫德平,趙國強.對“零翻譯”的社會語言學研究[J].語言研究,2017,37(3):107—114.

[9]劉學薛,笑叢.英文字母詞與零翻譯策略探析[J].中國翻譯,2016(1):107—110.

[10]陳小慰.新編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15.

[11]劉祥清.意義轉(zhuǎn)換媒介與意譯、音譯和形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5,28(2):45—47.

[12]方夢之.中外翻譯策略類聚——直譯、意譯、零翻譯三元策略框架圖[J].上海翻譯,2018(1):1—6.

[13]連真然.再談中國地名意譯的若干原則[J].中國科技翻譯,2017,30(4):11,36—38.

[14]陳小慰.翻譯與修辭新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劉東旭)

猜你喜歡
音譯翻譯策略語境
清末民初音譯元素名規(guī)范方案用字探析
夏譯漢籍中的音譯誤字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12:28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39:43
語言學習中語境化的輸入與輸出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新疆地名的音譯轉(zhuǎn)寫及英譯規(guī)范
跟蹤導練(三)2
英漢音譯規(guī)律探微*
禹州市| 凤庆县| 绥化市| 耿马| 余干县| 高安市| 公安县| 绥滨县| 尉氏县| 体育| 乡城县| 汝阳县| 馆陶县| 咸丰县| 绥江县| 穆棱市| 铜鼓县| 日照市| 老河口市| 民县| 宁陵县| 赫章县| 卢氏县| 永福县| 柘城县| 宝坻区| 邻水| 长兴县| 手机| 孝昌县| 伊春市| 镇巴县| 同江市| 郯城县| 潞西市| 阜城县| 普陀区| 梨树县| 诸城市| 北碚区| 绵阳市|